第一章 声现象 单元测试卷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展开第一章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小明家购置了一台超声波洗碗机.餐具放进洗碗机水槽中,超声波穿过水对餐具内外表面、狭缝等部位进行有效清洗,洗碗机发出的超声波( )
A.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只能在水中传播
C.传播速度是3×108 m/s D.不能传递能量
2.有经验的人在打猎时,经常伏身贴地,能听到一般人站立时不易觉察的动静,并且能及早发现猎物.这说明( )
A.只有固体才能传声 B.固体能将声音放大
C.固体传声效果好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如图所示的为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磬.早在公元前5世纪,《考工记·磬氏》中就有“已上则磨其旁,已下则磨其端”的制磬技术的记述,这里的“上”“下”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利用这种技术改变的是磬发出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
4.男女两位歌唱家分低高音声部二重唱时,两位歌唱家的声音最有可能( )
A.音调相近 B.音色相近 C.频率相近 D.响度相近
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响度太小了
B.大声说话是为了提高声音的音调
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说明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D.关上窗户可以减小窗外噪声的影响,说明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慢
6.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发声体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C.“入班即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D.声呐利用次声波探测鱼群位置
7.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小明设计了几个实验,你认为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
A.发出“啊”的声音,用手指触摸喉咙处
B.一边改变管子插入水中的深度,一边用嘴吹管的上端
C.敲打铜锣,锣响后用手触摸锣面
D.敲击音叉后,将音叉轻轻地接触脸颊
8.小文和同学去电影院观看电影.在影院里,他们还感受到许多物理知识,如“影院的墙面有很多小孔”.以下物体与“影院墙面的小孔”有相同作用的是( )
①天坛公园圜丘;②在大会议室挂窗帘,铺设地毯;③呼叫远处的人时,手在嘴上呈喇叭形;④居民区多植树种草.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9.下列对声现象的描述中,应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轻声细语”说明声音的响度较大
B.“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回声现象
C.“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根据音调可以辨别来人是谁
D.“大雪过后,万籁俱寂”说明大雪会使声音完全消失
10.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回声来测距离.一座高山,看上去很近,但走了好久还走不到,“望山走死马”,距离有多远呢?不妨请“回声阿哥”来帮个忙:对着高山大喊一声,听一下回声,记下两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就可以估算出距离了.如果一人对着高山呼喊,经过10 s后听到回声(声速为340 m/s),那么我们可以断定( )
A.高山距离我们1 700 m B.高山距离我们3 400 m
C.高山距离我们170 m D.高山距离我们340 m
11.小明和小华读出a、o、e三个拼音字母,利用软件采集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可知( )
字母 | 小明 | 小华 |
a | 109.2 Hz | 261.2 Hz |
o | 115.4 Hz | 279.0 Hz |
e | 120.5 Hz | 282.8 Hz |
A.小明声音音调低 B.小明声音响度大
C.小华声音音调低 D.小华声音响度大
12.如图所示,相同的水中录音装置A、B录下在海里同一位置的鲸发出的同一段声音.A录到的有高、低音,B录到的只有低音.由此可以推测在海洋中传播较远距离的声音是( )
A.频率较低的 B.音调较高的 C.能量较小的 D.响度较小的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3.唱歌、鼓掌、踏步、牙齿相叩,身体的不同部位可以发出各种声音.鼓掌声是由于空气________产生的;鼓掌声比牙齿相叩的声音传得更远,是因为鼓掌声的________更大;很难听到甩动胳膊发出的声音,是因为胳膊甩动的频率________(填“高”或“低”).
14.小利在7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制成了一个水瓶琴,如图所示.对着瓶口吹气,发出的声音是由瓶中________振动产生的.依次吹每个瓶的瓶口,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越靠近________(填“左”或“右”)端音调越高.
15.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________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________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均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16.中国特种兵被称为“陆地猛虎、海底蛟龙、空中雄鹰”,他们装备着无声手枪,还有特种作战消音靴.作战消音靴是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这样做主要是防止______(填“音调”或“响度”)过大而暴露目标;他们在越野拉练时能听到指战员下达的各种口令,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到战士们耳中的.
17.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一名小男孩用铜管乐器(小号)深情演奏《我和我的祖国》(如图).小号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声音通过________传入现场观众耳朵中;小男孩吹奏时用手按下不同的按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填声音的特性);开幕式现场附近,禁止车辆鸣笛,是为了从________处控制噪声.
三、解答题(18、19、20、21题各8分,22题6分,共38分)
18.为了探究橡皮筋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红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长短、粗细、松紧程度不同的四根橡皮筋固定在木盒上,制成“橡皮筋吉他”.用一把塑料直尺弹拨橡皮筋的中部,就可以听见橡皮筋发出的声音.小红同学将实验数据及相应的橡皮筋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橡皮筋序号 | 长度/cm | 粗细/mm2 | 松紧程度 | 音调 |
1 | 20 | 1 | 松 | 最低 |
2 | 20 | 1 | 紧 | 较低 |
3 | 15 | 0.8 | 紧 | 较高 |
4 | 10 | 0.8 | 紧 | 最高 |
(1)分析比较序号为1与2的两条橡皮筋的数据,可以探究音调高低与________的关系.
(2)分析比较序号为3与4的两条橡皮筋的数据,可知________相同时,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比较表格中的数据,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到橡皮筋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橡皮筋粗细的关系.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李想同学家住繁华的闹市中心,夜深了街道上车辆的喇叭声、小贩的叫卖声仍不绝于耳,噪声污染严重.李想打算制作一个防噪声的耳罩,通过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作为耳罩的填充物.
(1)准备的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等.其中适合作为声源的是________ .
(2)李想将声源放进鞋盒,在其四周塞满待检测的填充材料,设计了以下A、B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方案是( )
A.站在距鞋盒一定的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3)实验得到的结果如表所示,则待检测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____________.实验隐含的物理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测材料 | 衣服 | 锡箔纸 | 泡沫塑料 |
响度 | 较响 | 较响 | 弱 |
距离 | 较长 | 长 | 短 |
20.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
(2)如图乙所示:
①用另一手机拨通玻璃瓶内的手机时,能听到手机铃声.随着瓶内空气被不断抽出,听到的声音变________(填“小”或“大”);由此推理出声音不能在________传播.
②小明利用图乙中的装置抽气较长一段时间,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始终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该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
A.手机声音的响度太大 B.手机声音的频率太高
C.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 D.插入玻璃瓶中的导管不够长
(3)图丙中,拿一塑料片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慢,一次快,发现塑料片划得越快,塑料片振动频率越________(填“高”或“低”),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填“高”或“低”).
21.在“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的实验中,同学们把钢尺一端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拨动钢尺来探究音调和声源振动频率之间的关系.
(1)小华拨动钢尺,看到了钢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动,同时听到钢尺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小华的实验________(填 “能”或“不能”)完成探究,理由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华纠正了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拨动钢尺,看到了钢尺的振动,同时听到了钢尺发出的声音,如图所示.接着减小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拨动钢尺,小明看到钢尺的振动________(填“变快”“不变”或“变慢”),听到钢尺发出声音的音调________(填“变高”“不变”或“变低”).
(3)小丽减小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拨动钢尺过程中,还发现钢尺发出声音的响度明显变大,这是因为( )
A.振动频率越高,声音的响度越大
B.振动频率越低,声音的响度越大
C.振动幅度越小,声音的响度越大
D.两次实验中没有控制钢尺的振动幅度相等
22.王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小宇检查身体.请你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医用听诊器是运用了声音________________(填“具有能量”或“可以传递信息”)的原理.
(2)医生运用听诊器为患者诊病,是因为运用听诊器可以增大( )
A.声源的响度 B.声源的音调
C.人耳听到声音的响度 D.人耳听到声音的音调
(3)针对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什么途径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个问题,有两种不同的见解.有的同学认为,声音主要是通过橡胶管传送到医生耳朵的.有的同学认为,声音主要是通过管内空气传送到医生耳朵的.声音究竟是通过什么途径传到医生耳朵的,说说你的见解.
答案
一、1.A 2.C
3.B 【解析】音调指的是声音的高低.
4.D 【解析】两位歌唱家分低高音声部二重唱时,他们发声的音调不同;又他们的声带结构不同,则发声的音色不同.故两位歌唱家声音最有可能相近的是响度.
5.C 【解析】次声波是指发声的物体振动得慢,频率低,与响度无关;大声说话是指响度大;关上窗户可以减小窗外噪声的影响,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6.C
7.B 【解析】发出“啊”的声音,用手指触摸喉咙处,可感觉到声带在振动.敲打铜锣,锣响后,用手触摸锣面,可感觉到锣面在振动.敲击音叉后,接触脸颊,可感觉到音叉在振动.一边改变管子插入水中的深度,一边用嘴吹管的上端,探究的是影响音调的因素.显然,只有选项B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8.B 9.B 10.A
11.A 【解析】由题表中数据可知,小明和小华读出a、o、e三个拼音字母时,小华发出声音的频率比小明高,所以小华声音音调高,小明声音音调低,故A正确,C错误;响度大小与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从题表中得不到影响响度的信息,无法比较响度大小,故B、D错误.
12.A 【解析】近处的A能录到高音、低音,远处的B只能录到低音,说明音调低的声音传播得远.音调的高低与声音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低,音调越低,故频率低的声音传播距离远.
二、13.振动;响度;低
14.空气柱;右 【解析】依次在瓶口吹气,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从左往右瓶内水量逐渐增大,依次吹每个瓶的瓶口,瓶子内空气柱振动越来越快,即振动频率越来越高,发声的音调会越来越高.
15.音色;响度 16.声源;响度;空气
17.空气;音调;声源 【解析】小号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声音通过空气传入现场观众耳朵中;小男孩吹奏时用手按下不同的按键,改变了小号内空气柱的长度,改变空气柱的振动频率,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开幕式现场附近,禁止车辆鸣笛,是为了从声源处控制噪声.
三、18.(1)松紧程度
(2)粗细、松紧程度;橡皮筋长度越短,音调越高
(3)不能;没有控制橡皮筋长度相同
19.(1)机械闹钟 (2)B
(3)泡沫塑料;控制变量法、比较法
20.(1)振动 (2)①小;真空中 ②C
(3)高;高
【解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①随着瓶内空气被不断抽出,听到的声音的响度变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由此现象可以推断出真空不能传声;②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抽气一段时间后,小明听到手机的声音没有明显变化,说明玻璃瓶中的气体没有减少,因此导致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故C正确.(3)拿一塑料片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慢,一次快,发现塑料片划得越快,塑料片振动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21.(1)不能;听到的声音不是由钢尺振动产生的,而是由钢尺拍打桌面产生的 (2)变快;变高 (3)D
22.【解】(1)可以传递信息 (2)C
(3)声音主要是通过管内空气传送到医生耳朵的.理由:松软的橡胶管传声效果不好,使用橡胶管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提高到达人耳的声音的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