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光现象 单元测试卷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三章 光现象 单元测试卷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共10页。
第三章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下列有关声与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和“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C.“蟋蟀在鸣叫”说明蟋蟀是声源;“金光闪闪”说明金子是光源D.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传播都需要介质2.光照射到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反射角为30°,则入射角为( )A.10° B.15° C.30° D.60°3.自行车尾灯将照射过来的光原方向反射回去,下列光路中正确的是( )4.演员站在平面镜前,在靠近平面镜的过程中,他的像( )A.逐渐变大,逐渐靠近平面镜 B.逐渐变大,逐渐远离平面镜C.大小不变,逐渐靠近平面镜 D.大小不变,逐渐远离平面镜5.打过油的皮鞋用软布反复擦,越擦越亮,这是由于( )A.反复擦可以增加漫反射的效果B.反复擦可使皮革表面更加光滑,增加镜面反射的效果C.鞋油的颜色比皮革好,增加了镜面反射效果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6.王萌在晚自习下课回家的路上,她发现某行人在路灯下经过时,行人影子的变化情况为( )A.逐渐变短 B.逐渐变长 C.先变长后变短 D.先变短后变长7.下列应用或自然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汽车的观后镜 B.神奇的验钞机 C.树荫下的光斑 D.雨后的彩虹8.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实验探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体距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B.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也将靠近玻璃板C.做多次实验是为了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D.使用光屏是为了探究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9.如图所示,一平面镜与水平面成45°角倾斜放置,有一小球位于平面镜的左侧,为使小球在镜中的像竖直向上运动,应使小球( ) A.竖直向上运动 B.竖直向下运动 C.水平向左运动 D.水平向右运动10.舞蹈训练室竖直墙壁上安装有平面镜,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平面镜前的位置如图所示,他们位置连线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甲在直角顶点,乙、丙连线平行于平面镜,则( ) A.甲与甲的像间的距离小于乙与乙的像间的距离B.乙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大于丙与丙的像间的距离C.甲的像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小于乙的像与丙的像间的距离D.甲的像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大于乙的像与丙的像间的距离11.甲从一面镜子中能看见乙的眼睛,此时乙从这面镜子中( )A.一定能看见甲的眼睛B.一定看不见甲的眼睛C.可能看见,也可能看不见甲的眼睛D.只有将镜子放到特定的位置时才能看见甲的眼睛12.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应用中有以下说法:①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②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像会变小;③医生为患者检查牙齿时,放在口腔中的内窥镜是平面镜;④用两块平面镜可以制成一个简易的潜望镜.对于这些说法,判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都正确 B.①②③正确,④错误C.①④正确,②③错误 D.①③④正确,②错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3.如图所示的漫画说的是一个成语,你知道这个成语吗?答:____________.这个成语说明的光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如图所示,MM′为平面镜,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AOM=30°,则入射角大小为________;若入射光线AO对应的反射光线沿着OD射出,则反射角应该是________(填“∠BON”“∠DON”或“∠DOM”).若入射光线不动,使平面镜绕O点顺时针转过10°,则反射光线转过的角度为________.15.夏日清晨,阳光明媚,小明和妈妈一同来到湖边散步,岸上拉着母子俩长长的影子,湖中柳影摇曳,小明指着自己的影子对妈妈说这是由光的__________形成的,又指着湖中柳树的倒影说这是由光的________形成的.16.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发出不同的________(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它属于一种________(填“可见光” 或“不可见光”).17.小芳站在穿衣镜前1 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________m;若她远离平面镜,则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8.如图所示的是“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其中甲为放在玻璃板前面的点燃的蜡烛,乙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为确定像的位置,此时需拿一支____________(填“点燃”或“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直到看上去它跟________(填“甲”或“乙”)完全重合.19.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颜色的光(如图).此实验不仅表明了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而且表明了________光通过棱镜后偏折的程度比其他颜色的光要小.据此可以推断,红光通过棱镜发生的光现象为____________.20.如图所示,在表演“浇不灭的蜡烛”的魔术时,把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前竖放一根蜡烛,玻璃板后有一玻璃杯,点燃蜡烛,透过玻璃板看到“蜡烛在杯中燃烧”,向杯中逐渐加水,透过玻璃板,会看到“杯中燃烧的蜡烛没有被水浇灭”.(1)该魔术主要利用了________成像的原理.在较________(填“明”或“暗”)的环境中表演时,现象更明显.(2)杯中的“蜡烛”是实际蜡烛形成的________(填“正”或“倒”)立的________(填“虚”或“实”)像,与实际蜡烛大小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三、解答题(21、23题各18分,22题8分,共44分)21.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时,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1)本实验中纸板的主要作用:①__________________;②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2)如图甲所示,若入射光线绕着O点顺时针转动20°,则可以观察到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的度数为________.(3)接着按图乙进行操作,将纸板NODB沿ON向后折,此时在纸板NODB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反射光线________(填“存在”或“消失”).(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ABDC(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此时有以下几个物理量:①入射光线;②入射角;③反射光线;④反射角;⑤法线.其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填字母).A.①② B.③④ C.⑤ D.①②③④⑤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________(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5)实验结束后,同组的小明和小刚都想从镜子中看到对方的眼睛,而不想让对方看到自己的眼睛,结果他们谁都没有做到,你认为没有做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小唐了解到电视机遥控器是通过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红外线来传输信号的.他想进一步了解红外线是否具有可见光的某些传播规律,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一:在遥控器前面分别用相同厚度和大小的硬纸板与玻璃板遮挡,保持遥控器方向、遥控器和电视机的距离相同,多次按下遥控器的“开/待机”按钮,发现用硬纸板遮挡时不能控制电视机,用玻璃板遮挡时能控制电视机.实验二:将遥控器对准天花板,调整遥控器的方向并多次按下遥控器的“开/待机”按钮,发现遥控器处于某些方向时能控制电视机.(1)小唐进行实验一所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二的现象能证明________(填选项字母).A.红外线遇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B.红外线反射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2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明准备了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 (1)实验时,小明应选________(填字母)作为平面镜,这样选择的目的是便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明应选________(填字母)两支蜡烛.(3)实验时镜面与桌面必须________.(4)实验中小明把光屏放在烛焰所成像的位置上,他在光屏上并没有看到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5)实验结束后,小明无意间从平面镜中看到墙上的时钟的像,如图乙所示,这时的时间是________.
答案一、1.D 2.C 【解析】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A 【解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时,先确定入射点,再画出法线,最后根据“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的特点作出反射光线或者入射光线,故A正确.4.C 5.B 6.D 7.C8.A 【解析】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所以蜡烛靠近玻璃板,像也会靠近玻璃板;做多次实验是为了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所以用光屏可以探究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故A错误.9.C 【解析】如图所示,当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时,小球在平面镜中的像从A′点运动到B′点. 10.C11.A 【解析】甲从一面镜子中能看见乙的眼睛,说明乙的眼睛反射的光线经镜子反射后能进入甲的眼睛,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所以甲的眼睛反射的光线经镜子反射后也能进入乙的眼睛,因此乙从这面镜子中一定能看见甲的眼睛.12.D二、13.一叶障目;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14.60°;∠DON;20° 【解析】根据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AOM=30°,则入射角∠AON=90°-30°=60°;若保持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把平面镜绕O点顺时针转过10°,此时的入射角增大了10°,反射角也会增大10°,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增大了20°,则反射光线将绕O点顺时针转过20°.15.直线传播;反射 【解析】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在小明的后面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子;人在湖边看到湖中柳树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16.红外线;不可见光17.2;不变18.未点燃;乙19.红;光的折射20.(1)平面镜;暗 (2)正;虚;相等 【解析】(1)魔术中的玻璃板相当于平面镜,该魔术主要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蜡烛点燃时比较亮,在较暗的环境中,烛焰和环境的对比度大,烛焰的像会更清晰.(2)蜡烛通过玻璃板成正立、等大的虚像.三、21.(1)①显示光路 (2)减小;40°(3)存在 (4)C;在(5)光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解析】(1)纸板的主要作用:①呈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显示光路;②验证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如题图甲所示,若入射光线绕着O点顺时针转动20°,入射角减小2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减小20°,则可以观察到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减小的度数为40°.(3)接着按题图乙进行操作,将纸板NODB沿ON向后折,此时在纸板NODB上看不到反射光线,但反射光线依然存在,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在同一平面内的.(4)将纸板ABDC(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而法线始终垂直于平面镜,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所在的平面也垂直于平面镜,由此可知,反射光线在纸板前方,此时对于以下物理量:①入射光线;②入射角;③反射光线;④反射角;⑤法线,没有发生变化的有⑤法线,故C正确;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5)因为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所以小明和小刚都能从镜子中看到对方的眼睛,而不想让对方看到自己的眼睛是做不到的.22.(1)红外线能否透过透明和不透明的物体 (2)A【解析】本题考查红外线的传播和反射.红外线属于不可见光,因为红外线属于光,所以它就有光的共性: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可以发生光的反射等.此外红外线也有自己的特性.实验一研究的是红外线能否透过透明和不透明的物体.实验二中发现不对着电视,往天花板某些方向发射时也能遥控电视,说明红外线可以反射.但并不能说明这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关系,因而不能说明红外线反射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23.(1)F;确定像的位置 (2)B、C(3)垂直 (4)虚 (5)10:35 【解析】(1)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太清晰,但是从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因此实验时,小明应选F作为平面镜.(2)实验中选择相同的B、C两支蜡烛,是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3)实验时镜面与桌面必须垂直.(4)实像可以在光屏上承接,虚像不能在光屏上承接.在光屏上并没有看到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5)根据物像关于镜面对称的性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物体恰好左右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分析可得,图中显示的时间是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