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练案18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18讲原电池化学电源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练案18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18讲原电池化学电源第1页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练案18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18讲原电池化学电源第2页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练案18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18讲原电池化学电源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练案18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18讲原电池化学电源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练案18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18讲原电池化学电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练案[18] 第18讲 原电池 化学电源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023·山东济南检测)课堂学习中,同学们利用铝条、锌片、铜片、导线、电流表、橙汁、烧杯等用品探究原电池的组成。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D )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B.原电池由电极、离子导体和导线等组成C.图中a极为铝条、b极为锌片时,导线中会产生电流D.图中a极为锌片、b极为铜片时,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解析] 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故A正确;根据图片可知,原电池由电极、电解质溶液和导线等组成,故B正确;该装置符合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所以该装置是原电池,放电时能产生电流,故C正确;该装置是原电池,锌是负极,铜是正极,原电池放电时电子从锌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故D错误。2.(2022·广东珠海摸底)肼(N2H4)燃料电池是一种理想的电池,产物无污染,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当消耗1 mol O2时,负极生成1 mol气体B.电池工作时,负极的pH升高C.正极反应为O2+4e+4H===2H2OD.X最好用阳离子交换膜[解析] 由题意可知,肼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为N2H4+O2===N2+2H2O,由此可知负极N2H4失电子生成N2,当消耗1 mol O2时转移4 mol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负极生成1 mol N2,故A正确;电池工作时,负极反应式是N2H4-4e+4OH===N2+4H2O,负极的pH降低,故B错误;根据题图,正极生成氢氧化钠,正极反应为O2+4e+2H2O===4OH,故C错误;负极消耗OH,正极生成OH,溶液维持电中性且正极生成NaOH,Na向正极移动,故X最好用阳离子交换膜,故D错误。3.(2022·湖南宁乡调研)二氧化碳(CO2)的捕获和储存对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巨大挑战具有重要意义。最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学者设计出了一种以CO2为动力源,HCOOH为放电产物的水基锂—二氧化碳新型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吸收CO2的一极为负极B.电子从Li电极流出,经过溶液流回Li电极C.放电时,CO2发生还原反应D.该新型电池中Li电极可直接与溶液接触[解析] 由题可知,放电时CO2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HCOOH,吸收CO2的一极为正极,故A错误、C正确;电子不能在溶液中移动,在电解质溶液中是通过离子移动导电,电子从Li电极流出,经外电路流入多孔Pd电极,故B错误;锂与水能反应,电池中Li电极不能直接与溶液接触,故D错误。4.(2023·河北衡水检测)化学电源在日常生活和高科技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甲:Zn2+向Cu电极方向移动,Cu电极附近溶液中H浓度增加B.乙: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g2O+2e+H2O===2Ag+2OHC.丙:锌筒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锌筒会变薄D.丁:使用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酸性减弱,导电能力下降[解析] Zn比Cu活泼,作负极,Zn失电子变成Zn2+,电子经导线转移到铜电极,铜电极负电荷变多,吸引了溶液中的阳离子,因而Zn2+和H迁移至铜电极,H氧化性较强,得电子变成H2,因而c(H)减小,A项不正确;Ag2O作正极,得到来自Zn失去的电子,被还原成Ag,KOH溶液作电解液,故电极反应式为Ag2O+2e+H2O===2Ag+2OH,B项正确;Zn为较活泼电极,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锌溶解,因而锌筒会变薄,C项正确;铅蓄电池总反应式为PbO2(s)+Pb(s)+2H2SO4(aq)2PbSO4(s)+2H2O(l),可知放电一段时间后,H2SO4不断被消耗,因而电解质溶液的酸性减弱,导电能力下降,D项正确。5.如图是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用化学电源使LED灯发光的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铜片表面有气泡生成B.装置中存在“化学能→电能→光能”的转换C.如果将稀硫酸换成柠檬汁,导线中不会有电子流动D.如果将锌片换成铁片,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不变[解析] 柠檬汁显酸性,也能作电解质溶液,所以将稀硫酸换成柠檬汁,仍然构成原电池,所以导线中有电子流动,C错误;金属性Cu比Zn、Fe弱,Cu作正极,所以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不变,D正确。6.如图中四种电池装置是依据原电池原理设计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C )A.①中锌电极发生氧化反应B.②中电子由a电极经导线流向b电极C.③中外电路中电流由A电极流向B电极D.④中LixC6作负极[解析] 在原电池中阴离子移向负极,所以③中A电极为负极,则外电路中电流应由B电极流向A电极。7.(2023·重庆育才中学入学考试)2020年6月,清华大学发现了一种新型的钾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比过去使用的任何材料都更加稳定。电池示意图如图,总反应为FeC2O4F+KC6C6+KFeC2O4F。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D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KC6-e===K+C6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KFeC2O4F-e===FeC2O4F+KC.充电时,当电路中通过的电子为0.02 mol时,碳电极增加的质量为0.78 gD.用该电池电解饱和食盐水,阴极产生4.48 L气体时,通过隔膜的K为0.2 mol[解析] 由总反应知,放电时,负极KC6失去电子生成C6,负极反应为KC6-e===K+C6,A正确;由总反应知,充电时,C6得电子在阴极反应,则KFeC2O4F在阳极反应,阳极反应为KFeC2O4F-e===FeC2O4F+K,B正确;充电时,碳电极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C6+e+K===KC6,碳电极增加的质量即K的质量,当电路中通过的电子为0.02 mol时,K的物质的量也为0.02 mol,质量为0.02 mol×39 g/mol=0.78 g,C正确;未提到标准状况下,无法用n计算,D错误。8.(2023·山东淄博模拟)以Na3Ti2(PO4)3为负极材料的新型可充电钠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放电时,正极的反应为Fe[Fe(CN)6]+2Na+2e===Na2Fe[Fe(CN)6]B.充电时,a端接电源正极C.充电时,每生成1 mol Fe[Fe(CN)6]消耗2 mol NaTi2(PO4)3D.充电时,Na通过离子交换膜从左室移向右室[解析] Na3Ti2(PO4)3为负极材料,所以放电时Na3Ti2(PO4)3被氧化为NaTi2(PO4)3,Mo箔为正极,Fe[Fe(CN)6]被还原为Na2Fe[Fe(CN)6],电极反应为Fe[Fe(CN)6]+2Na+2e===Na2Fe[Fe(CN)6],A正确;放电时Mo箔为正极,则充电时Mo箔为阳极,a端连接电源正极,B正确;充电时右侧为阴极,电极反应为NaTi2(PO4)3+2e+2Na===Na3Ti2(PO4)3,阳极的电极反应为Na2Fe[Fe(CN)6]-2e===Fe[Fe(CN)6]+2Na,根据电极反应可知每生成1 mol Fe[Fe(CN)6]转移2 mol电子,消耗1 mol NaTi2(PO4)3,C错误;充电时为电解池,电解池中阳离子由阳极流向阴极,即Na通过离子交换膜从左室移向右室,D正确。9.(2023·湖南湘潭第一次质检)《Science》杂志报道了王浩天教授团队发明的制取H2O2的绿色方法,原理如图所示(已知:H2O2H+HOKa=2.4×10-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X膜为阴离子交换膜B.每生成1 mol H2O2外电路通过4 mol eC.催化剂可加快单位时间内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数目D.a极上发生还原反应[解析] 由图可知,通入氢气的a极为原电池的负极,氢气在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氢离子,氢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反应室,通入氧气的b极为正极,氧气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HO,HO离子通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反应室,反应室中HO离子与氢离子反应,最终生成过氧化氢。X膜应为阳离子交换膜,允许氢离子通过,A错误;总方程式应为H2+O2H2O2,由总方程式可知,生成1 mol过氧化氢,外电路通过2 mol电子,B错误;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使单位时间内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增大,C正确;通入氢气的a极为原电池的负极,氢气在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氢离子,D错误。10.(2023·山东济南检测)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C )A.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c(SO)减小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D.阴、阳离子分别通过交换膜向负极和正极移动,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解析] Cu作正极,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A错误;电池工作过程中,SO不参加电极反应,故甲池的c(SO)基本不变,B错误;电池工作时,甲池反应为Zn-2e===Zn2+,乙池反应为Cu2++2e===Cu,甲池中Zn2+会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乙池,以维持溶液中电荷平衡,由电极反应式可知,乙池中每有64 g Cu析出,则进入乙池的Zn2+为65 g,溶液总质量略有增加,C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阴离子不能通过阳离子交换膜,D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11.(2023·河北衡水检测)能量之间可相互转化:电解食盐水制备Cl2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而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设计两种类型的原电池,探究其能量转化效率。限选材料:ZnSO4(aq),FeSO4(aq),CuSO4(aq);铜片,铁片,锌片和导线。(1)完成原电池甲的装置示意图,并作相应标注。要求:在同一烧杯中,电极与溶液含相同的金属元素。[答案] 如图所示(2)铜片为电极之一,CuSO4(aq)为电解质溶液,只在一个烧杯中组装原电池乙,工作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负极 电极逐渐溶解 (3)甲、乙两种原电池中可更有效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甲 ,其原因是 电池乙的负极可与CuSO4溶液直接发生反应,导致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电池甲的负极不与所接触的电解质溶液反应,化学能在转化为电能时损耗较小 [解析] 以Zn和Cu作电极为例分析,如果不用盐桥,则除了发生电化学反应外还发生Zn和Cu2+的置换反应,反应放热,会使部分化学能以热能形式散失,使其不能完全转化为电能,而盐桥的使用,可以避免Zn和Cu2+的直接接触,从而避免能量损失,提供稳定电流。12.(2023·经典习题汇编)(1)高铁酸钾(K2FeO4)不仅是一种理想的水处理剂,而且高铁电池的研制也在进行中。如图是高铁电池的模拟实验装置:①该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FeO+4H2O+3e===Fe(OH)3↓+5OH ②盐桥中盛有饱和KCl溶液,此盐桥中氯离子向 右 (填“左”或“右”)移动;若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盐桥,则钾离子向 左 (填“左”或“右”)移动。③下图为高铁电池和常用的高能碱性电池的放电曲线,由此可得出高铁电池的优点有 使用时间长、工作电压稳定 (2)有人设想以N2和H2为反应物,以溶有A的稀盐酸为电解质溶液,可制造出既能提供电能,又能固氮的新型燃料电池,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是 N2+6H+6e===2NH3 ;A是 氯化铵(或NH4Cl) (3)利用原电池工作原理测定汽车尾气中CO的浓度,其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中O2-可以在固体介质NASICON内自由移动,工作时O2-的移动方向 从b到a (填“从a到b”或“从b到a”);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CO+O2--2e===CO2 13.人们应用原电池原理制作了多种电池以满足不同的需要。电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宇宙飞船、人造卫星、电脑、照相机等,都离不开各式各样的电池,同时废弃的电池随便丢弃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请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回答7下列问题:(1)研究人员最近发明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的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①该电池的负极反应是 Ag-e+Cl===AgCl ②在电池中,Na不断移动到“水”电池的 正 (填“正”或“负”)极。③外电路中每通过4 mol电子时,生成Na2Mn5O10的物质的量是 2 mol (2)中国科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在甲醇(CH3OH是一种可燃物)燃料电池技术方面获得新突破。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①该电池工作时,b口通入的物质为 CH3OH ②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 CH3OH-6e+H2O===CO2↑+6H ③工作一段时间后,当6.4 g甲醇完全反应生成CO2时,有 1.2 NA个电子转移(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3)Ag2O2是银锌碱性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当银锌碱性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时,电池放电时正极的Ag2O2转化为Ag,负极的Zn转化为K2Zn(OH)4,写出该电池的总反应: Ag2O2+2Zn+4KOH+2H2O===2K2Zn(OH)4+2Ag [解析] (1)①根据电池总反应: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可判断出Ag应为原电池的负极,负极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为Ag+Cl-e===AgCl。②在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③根据电池总反应可知,每生成1 mol Na2Mn5O10转移2 mol电子,则外电路中每通过4 mol电子时,生成Na2Mn5O10的物质的量是2 mol。(2)①据氢离子移动方向可知,右侧电极为正极,左侧电极为负极,负极上通入燃料甲醇。②负极上甲醇失电子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离子,电极反应为CH3OH-6e+H2O===CO2↑+6H。③根据负极的电极反应可知,当6.4 g即0.2 mol甲醇完全反应生成CO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2 mol,则转移电子的个数为1.2NA。(3)电池放电时正极的Ag2O2转化为Ag,负极的Zn转化为K2[Zn(OH)4],正极的电极反应为Ag2O2+4e+2H2O===2Ag+4OH,负极的电极反应为2Zn-4e+8OH===2[Zn(OH)4]2-,总反应为Ag2O2+2Zn+4KOH+2H2O===2K2Zn(OH)4+2Ag。14.能源是现代文明的原动力,通过化学方法可以使能量按人们所期望的形式转化,从而开辟新能源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1)通过氢气的燃烧反应,可以把氢气中蕴含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如果将该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装置,就可以把氢气中蕴含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如图就是能够实现该转化的装置,被称为氢氧燃料电池。该电池的正极是 b电极 (填“a电极”或“b电极”),在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H2-2e===2H (2)能源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有专家指出:如果对燃烧产物如CO2、H2O、N2等能够实现利用太阳能让它们重新组合(如图),可以节约燃料,缓解能源危机。在此构想的物质循环中太阳能最终转化为 A (填选项字母)。A.热能  B.电能C.化学能  D.生物质能(3)锂硒电池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①正极材料Se可由SO2通入亚硒酸(H2SeO3)溶液反应制得,则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 ②一种锂硒电池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LixSe+2e===Li2Sex ③Li2Sex与正极碳基体结合时的能量变化如图2所示,图中3种Li2Sex与碳基体的结合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Li2Se6>Li2Se4>Li2Se [解析] (1)氢氧燃料电池中氢气在负极放电,氧气在正极放电,则该电池的正极是b电极,在负极氢气失去电子,发生的电极反应是H2-2e===2H。(2)由图可知,太阳能首先转化为化学能,然后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选A。(3)①正极材料Se可由SO2通入亚硒酸(H2SeO3)溶液反应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eO3+2SO2+H2O===Se+2H2SO4,其中H2SeO3是氧化剂,SO2是还原剂,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2。②由图可知,Se发生得到电子的还原反应生成Li2Sex,作正极,正极反应式为2LixSe+2e===Li2Sex。③由Li2Sex与正极碳基体结合时的能量变化分析可知,结合碳基体过程中放出的能量越多,形成的物质越稳定,越易形成,则3种Li2Sex与碳基体的结合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Li2Se6>Li2Se4>Li2Se。 

    相关试卷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广西专版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课时规范练21原电池化学电源: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广西专版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课时规范练21原电池化学电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巩固练习[18]第六章第18讲 原电池 化学电源(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巩固练习[18]第六章第18讲 原电池 化学电源(含解析),共8页。

    2024届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第18讲原电池化学电源作业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第18讲原电池化学电源作业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