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陉山中学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36297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陉山中学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36297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陉山中学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36297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陉山中学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陉山中学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 胃肠的蠕动主要依靠的组织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陉山中学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1. kengoro是全球公认的最先进的机器人之一,它可以完成俯卧撑、引体向上等多种复杂运动。下列关于机器人Kengoro的说法正确的是( )A. Kengoro能够繁殖后代 B. Kengoro能够逐渐长大
C. Kengoro能进行新陈代谢 D. Kengoro不属于生物2. 水温影响鱼类生长,通常水温升高10℃,鱼类生长速度增加1~2倍;但水温过高却可能使鱼类死亡。这种现象说明( )A. 环境能影响生物 B. 生物能适应环境
C. 生物能影响环境 D. 生物因素能影响生物3.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体内某种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食物链的生产者是甲
B. 该食物链可以表示为丙→甲→乙→丁
C. 太阳能是这四种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
D. 该生态系统中只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
4. 在使用光学显微镜时,以下有关“对光”的操作正确的是( )A. 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B. 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较小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C. 光线较强时,应使用反光镜的凹面
D. 对光完成的标志是要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5.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细胞壁能支持和保护细胞 B. 细胞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C. 液泡内含有细胞液 D. 叶绿体和线粒体都能进行能量的转换6. 近日,科学家首次使用人体胚胎干细胞培育出肝脏细胞,并成功移植给重度肝脏病的幼儿。胚胎干细胞形成肝脏细胞的过程属于( )A. 细胞生长 B. 细胞分裂 C. 细胞分化 D. 细胞癌变7. 胃肠的蠕动主要依靠的组织是( )A. 上皮组织 B. 神经组织 C. 肌肉组织 D. 结缔组织8. 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看,“一头小猪”和“猪的心脏”所属的层次依次是( )A. 器官、系统 B. 器官、组织 C. 个体、组织 D. 个体、器官9. 小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草履虫会运动。草履虫运动所依赖的结构是( )A. 鞭毛 B. 表膜 C. 纤毛 D. 伸缩泡10. 下列有关苔藓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苔藓植物的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
B. 苔藓植物的体内有输导组织
C. 苔藓植物适应陆地环境的能力比蕨类植物强
D. 苔藓植物是种子植物11. 2019年10月21日至22日,第三代杂交水稻在湖南省进行首次公开测试,亩产1046.3公斤。第三代杂交水稻的综合优势,可以推动我国的水稻生产向更加优质、高产、绿色和可持续方向发展。下列关于水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水稻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硼的无机盐 B. 水稻种子只有一片子叶
C. 水稻的花属于繁殖系统 D. 水稻属于裸子植物12. 如图所示,天平两端相同大小的盛水烧杯内各插有一根树枝,且两根树枝的叶片一多一少,天平两端平衡。现将此装置移至光下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的变化是( )A. 天平左边升高,右边降低 B. 天平仍保持两端平衡
C. 天平左边降低,右边升高 D. 无法判断13. 养金鱼的鱼缸中放水草的主要作用是( )A. 为金鱼提供食物 B. 增加水中氧气含量 C. 美化鱼缸 D. 清洁鱼缸里的水14. 小明的爸爸做土豆生意。卸车时,小明发现中间的土豆比较热,这热量来源于( )A. 土豆蒸腾作用 B. 土豆的光合作用 C. 土豆的呼吸作用 D. 太阳暴晒15. 在四季分明、冬寒夏热的环境中主要分布着( )A. 落叶阔叶林 B. 热带雨林 C. 常绿阔叶林 D. 针叶林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1.0分)16. 凉水河位于北京城南,曾因污染水质严重恶化。经过近几年的治理,它现在不仅是一条重要的防洪排水河,还成为优美的景观河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凉水河属于 (选填“海洋”“淡水”或“湿地”)生态系统,此生态系统是由凉水河中的 与周围的水、阳光、空气等共同组成的。
(2)治理过程中,工作人员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水体净化。
①在河底铺设附着细菌和真菌的填料,这些细菌和真菌作为生态系统中的 可以将污水中的 分解成无机物,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②凉水河曾因水体富营养化,氮、磷超标,造成浮游植物大量生长,出现水华现象。为达到水体净化的目的,工作人员根据表中的信息,每年按比例投放鱼、虾、螺等,将水体富营养物质转移到动物体内,以净化水体。 动物名称浮游动物鲢鱼螺虾野鸭所吃食物浮游植物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浮游动物
沉水植物浮游动物鲢鱼由表格可知,浮游动物和鲢鱼的关系是 。请写出有关上述生物最长的的一条食物链 。
(3)经过治理的凉水河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为了保护凉水河的生态环境,请向在此休闲的人们提出一条建议: 。17. 正确使用显微镜和制作标本是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技能,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使镜筒下降至物镜接近玻片标本后,需转动图甲中的[ ] ,使镜筒缓缓上升,直至视野中出现物像。
(2)图乙为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模式图,结构[④] 的作用是 (写出一个即可);为了清晰地观察到[③] ,可以用 进行染色。
(3)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A、B、C、D四位同学分别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如图丙所示,其中观察效果最好的是 同学。18.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豆制品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等有益成分,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属于植物体结构层次中的 。
(2)甲的结构中,最终发育成乙中A的是[ ] ,发育成乙中B的是[ ] 。
(3)在测定种子发芽率的过程中,给予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后,仍有部分种子没有萌发,可能的原因是 。(写出一条即可)
(4)丙是大豆的花,丙的主要结构是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0分)19. 如图是探究呼吸作用产物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瓶内的NaOH溶液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因此空气经过A瓶后,再经过B瓶时,B瓶内澄清的石灰水 (选填“会”或“不会”)变浑浊。
(2)D瓶内澄清的石灰水 (选填“会”或“不会”)变浑浊,这是因为C瓶中的种子能进行 作用;将燃烧的蜡烛放进C瓶,蜡烛 (选填“继续燃烧”或“立即熄灭”),这个现象说明该过程还会吸收空气中的 。
(3)C瓶中种子进行的生理活动的主要场所是 。
(4)若将C瓶中的种子换成煮熟的种子,则D瓶内澄清的石灰水 (选填“会”或“不会”)变浑浊。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机器人Kengoro不能繁殖后代,不能逐渐长大,也不能进行新陈代谢,因此不属于生物。
故选:D。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2.【答案】A 【解析】解: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当环境中一个或同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题干中水温影响鱼类生长,通常水温升高10℃,鱼类生长速度增加1~2倍;但水温过高却可能使鱼类死亡,这种现象说明环境影响生物。
故选:A。
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
3.【答案】C 【解析】解:A、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体内有毒物质最少的是生产者,即图中丁是生产者,A错误。
B、从图中可以看出四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含量由多到少依次是:甲、乙、丙、丁,因此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丁→丙→乙→甲,B错误。
C、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成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直接或间接的被其它生物利用,因此,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根本来源是太阳能,C正确。
D、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该生态系统丁属于生产者、甲、丁、丙属于消费者,生物部分还缺乏分解者,D错误。
故选:C。
(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箭头指向捕食者,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2)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3)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
掌握食物链的正确书写和有毒物质沿食物链不断积累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4.【答案】D 【解析】解:A、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A错误。
B、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B错误。
C、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C错误。
D、显微镜对光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要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的物镜对准通光孔,然后选择遮光器上较大的光圈,左眼注视目镜,并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标志对光完成,D正确。
故选:D。
显微镜对光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要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的物镜对准通光孔,然后选择遮光器上较大的光圈,左眼注视目镜,并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
掌握显微镜对光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5.【答案】B 【解析】解:A、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正确。
B、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错误。
C、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正确。
D、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够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因此叶绿体和线粒体都能进行能量的转换,正确。
故选:B。
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细胞核、叶绿体等。
掌握细胞的结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6.【答案】C 【解析】解: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新的细胞群--组织,因此科学家们已经能够用胚胎干细胞培育出人体的各种细胞,由胚胎干细胞形成肝脏细胞的过程,是细胞分化的结果。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受精卵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这些细胞后来一小部分仍然保持分裂能力,大部分失去了分裂能力。在发育过程中,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特点及意义,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7.【答案】C 【解析】解:胃肠的蠕动主要依靠的组织是肌肉组织
故选:C。
构成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的结构及功能比较: 组织名称主要结构特征或功能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细胞排列紧密,具有保护、分泌等作用结缔组织结缔组织种类很多,细胞间质发达,分布广泛,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等功能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
正确识记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的结构形态及生理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8.【答案】D 【解析】解:猪属于动物,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心脏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所以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看,“一头小猪”和“猪的心脏”所属的层次依次是个体和器官。
故选:D。
细胞是除病毒以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小单位。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它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一个细胞群。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系统是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的。
这部分知识在考试中经常出现,要重点掌握,要做到真正理解并能准确区分不同的结构层次。
9.【答案】C 【解析】解:草履虫是单细胞的动物,通过一个细胞可以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其结构及功能如下图
可见,草履虫在水中旋转前进主要依靠纤毛的摆动。
故选:C。
草履虫是单细胞的动物,通过一个细胞可以完成各项生命活动.草履虫在水中旋转前进主要依靠纤毛的摆动.
可结合草履虫的图形来帮助理解和掌握草履虫的形态结构.
10.【答案】A 【解析】解:A、苔藓植物有了茎、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只有短而细的假根,起固着作用,所以植株通常矮小,故A正确。
B、苔藓植物的体内没有出现输导组织,故B错误。
C、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也没有输导组织,适应陆地环境的能力比蕨类植物弱,故C错误。
D、苔藓植物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故D错误。
故选:A。
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一般具有茎和叶,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所以无输导组织;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受精过程离不开水,用孢子繁殖后代。
熟记掌握苔藓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是解题关键。
11.【答案】B 【解析】解:A、水稻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A错误。
B、水稻属于单子叶植物,种子中只含有一片子叶,B正确。
C、水稻的花与生殖有关,属于植物体的生殖器官,植物无系统层次,C错误。
D、水稻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D错误。
故选:B。
(1)植物生活中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2)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种子只由种皮和胚组成,无胚乳,养料储存在肥厚的子叶中;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的种子除了种皮和胚以外,还含有胚乳,养料储存在胚乳中;它们的胚都是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的。
(3)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解题关键是掌握种子的结构及植物的生长相关知识。
12.【答案】A 【解析】解: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植物叶片面积越大,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就越多。如图可知,左侧的叶片多,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较多;右侧叶片少,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较少,因此,经过一段时间后,天平的右边会下降,左侧上升。
故选:A。
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叶片是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明确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叶片面积越大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就越多。
13.【答案】B 【解析】解:把水草放在金鱼缸里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能够产生氧气,因此能增加鱼缸中氧气的含量,为金鱼提供充足的氧气以促进其长时间的存活,因此在金鱼缸中放一些水草,主要目的是增加水中氧的含量,可以供鱼呼吸利用。
故选:B。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解答此题要掌握光合作用的意义。
14.【答案】C 【解析】解: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小明发现土豆堆的内部比较热,这些热量来源于土豆进行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
故选:C。
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在进行呼吸作用的过程中释放出能量,其中的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发出去,大部分的能量用于生物的生命活动的需要。
关键知道生物呼吸作用释放出的能量的作用。
15.【答案】A 【解析】解:落叶阔叶林分布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这里的植物主要是冬季完全落叶的阔叶树,例如我国的华北、东北等地区,可见A正确。
故选:A。
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以下几种: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等类型。
理解掌握植被类型的特点和分布。
16.【答案】淡水 生物 分解者 有机物 捕食和竞争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鲢鱼→野鸭 不乱扔垃圾,文明出行 【解析】解:(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凉水河属于淡水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是由凉水河中的生物与周围的水、阳光、空气等共同组成的。
(2)①河底铺设附着微生物的填料,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作为分解者,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
②浮游动物和鲢鱼都以浮游植物为食,鲢鱼还捕食浮游动物,所以浮游动物和鲢鱼之间是捕食和竞争关系。由表中信息可知,表中所含的所有的食物链有: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鲢鱼→野鸭,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螺,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虾,浮游植物→鲢鱼→野鸭,浮游植物→螺,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是: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鲢鱼→野鸭。
(3)经过治理的凉水河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为了保护凉水河的生态环境,不要乱扔垃圾,文明出行。
故答案为:(1)淡水;生物
(2)①分解者;有机物
②捕食和竞争;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鲢鱼→野鸭
(3)不乱扔垃圾,文明出行
(1)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2)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的正确书写及生态环保等问题是解题的关键。
17.【答案】① 粗准焦螺旋 细胞膜 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 碘液 B 【解析】解:(1)显微镜的使用过程中,双手缓慢转动①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直到物镜距玻片2-3毫米,然后双手徐徐转动①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至视野中出现物像。
(2)乙图为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模式图,结构④是细胞膜,其作用是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里有染色体,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为了清晰地观察到③细胞核,可以用碘液来染色。
(3)从A、B、C、D四位同学分别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可知,只有B同学物像清晰,没有气泡和杂质,效果最好;A出现气泡,盖盖玻片操作有误,在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盖盖玻片时要用镊子夹住盖玻片的一边,使其另一边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再缓缓盖上,防止气泡产生;C出现杂质,没有用凉开水漱口,应该用凉开水漱口后再刮取;D有很多重叠,图象不清晰,刮取后应将牙签在生理盐水中涂抹,使细胞均匀散开。
故答案为:
(1)①粗准焦螺旋。
(2)细胞膜;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碘液。
(3)B。
观图可知:甲中①粗准焦螺旋、②细准焦螺旋,乙中③细胞核、④细胞膜。
熟练掌握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答案】器官 ② 胚芽 ① 胚根 种子的胚是死的、胚不完整或种子正在休眠期 雄蕊和雌蕊(花蕊) 【解析】解:(1)大豆属于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构成。图甲为种子,属于器官。
(2)种子萌发过程中,①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B根,②胚芽发育成茎和A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3)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因此在测定种子发芽率的过程中,给予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后,仍有部分种子没有萌发,可能的原因:种子的胚是死的、胚不完整或种子正在休眠期。
(4)丙是大豆的花,雄蕊的花药中含有许多花粉粒,雌蕊的子房中含有胚珠,雄蕊和雌蕊(合称花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是花的主要结构。
故答案为:
(1)器官。
(2)②胚芽;①胚根。
(3)种子的胚是死的、胚不完整或种子正在休眠期。
(4)雄蕊和雌蕊(花蕊)。
1、图甲中,①胚根、②胚芽、③子叶;图乙中,A叶、B根。
2、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雌蕊和雄蕊等部分,花蕊是花的主要结构。
掌握大豆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和萌发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19.【答案】不会 会 呼吸 立即熄灭 氧气 线粒体 不会 【解析】解:(1)A 瓶内的 NaOH (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空气经过A瓶后,再经过B瓶的时候,B瓶内因缺少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不会变浑浊。
(2)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贮存能量)+氧→二氧化碳+水+能量。C瓶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因此D 瓶内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由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吸收了C瓶中的大量的氧气,因此将燃烧的蜡烛放进C瓶,蜡烛会立即熄灭,此实验证明了种子呼吸作用需要空气中的氧气。
(3)C瓶中种子进行的呼吸作用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4)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吸收瓶内的氧气,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煮熟的种子已没有生命力,不再进行呼吸作用,瓶内的二氧化碳不会增多;因此若将C瓶中的种子换成煮熟的种子,则D瓶内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
故答案为:(1)不会。
(2)会;呼吸;立即熄灭;氧气。
(3)线粒体。
(4)不会。
(1)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贮存能量)+氧→二氧化碳+水+能量,萌发的种子具有旺盛的呼吸作用。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
关键是熟记掌握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的实验。解答时可以从呼吸作用的条件、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方面来思考。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