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学年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0分)
1. 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校园里的银杏树叶由绿变黄,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
A. 温度 B. 空气 C. 肥料 D. 水分
2. 南充生态环境建设这十年:蓝天白云已成常态,绿水青山随处可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顺庆气象公园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B. 南部八尔湖湿地公园具有净化水质的作用
C. 南充生态系统多样,整个南充就是一个生物圈
D. 深度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表明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环境
3. 《西游记》里的神话“拔一根毫毛,吹出猴万个”即将成为可能。世界上首例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先后在中国科学院诞生(克隆过程如图所示),这开启了灵长类动物体细胞克隆的新时代。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过程形成的新细胞遗传物质一样 B. a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
C. b过程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D. 克隆猴和提供无核卵细胞的母体长像相似
4. 近几年,随着短视频、直播平台兴起,“吃播”经济越发火爆。据报道某网红吃播因为长期暴饮暴食加重胃负担,造成胃的蠕动减慢,经常出现消化不良、胃痛甚至胃出血的症状,生命终止于29岁,令人心痛!下列关于胃的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
A. 胃能分泌胃液说明胃中有上皮组织 B. 胃能蠕动说明胃中有结缔组织
C. 胃出血说明胃中有神经组织 D. 胃痛说明胃中有肌肉组织
5. 某班正在进行“吃出名堂来——品橘”主题活动,下列关于橘子的结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红色的橘皮主要由保护组织构成 B. 橘瓣外白色的“筋络”含输导组织
C. 大家吃的橘瓣含大量的营养组织 D. 橘子的种子属于器官,整个橘子属于系统
6. 学完《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后,同学们收集了部分植物资料并做如下记录,其中不正确的是( )
植物名称
所属类群
主要特征
A
水绵
藻类植物
多生活在池塘、湖泊和稻田中,无根、茎、叶的分化,几乎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B
葫芦藓
苔藓植物
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叶片除中肋外,都由一层细胞构成,可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C
贯众
蕨类植物
生长于岩缝、路边等,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通过产生种子繁殖后代
D
雪松
裸子植物
常见绿化树种,根、茎、叶发达,里面都有输导组织,无果实
A. A B. B C. C D. D
7. 学完《种子的萌发》后,某同学利用绿豆种子发豆芽并观察记录了该过程,他的相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应选择结构完整、颗粒饱满、胚有活性的绿豆种子来发豆芽
B. 绿豆种子萌发时,胚根从环境中吸收有机物供胚发育
C. 绿豆种子萌发时,胚轴伸长,发育成茎
D. 绿豆种子萌发时,子叶发育成叶
8.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用盆栽的花生植株做了如下实验:上午将一个透明的保鲜袋套在花生植株上,并在茎的下方将袋口扎紧(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袋内出现了许多小水滴,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袋内的水滴来自花生植株的蒸腾作用
B. 花生植株根部吸收的水通过筛管向上运输到叶
C. 水分主要通过叶片的气孔散失到袋内再凝结成水滴
D. 根据该实验结果,在野外可以用类似方法收集饮用水
9. 南充盛产柑橘,不少乡村通过发展柑橘产业实现致富梦。柑橘移栽学问大,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柑橘移栽前去除部分枝叶是为了减弱蒸腾作用
B. 柑橘尽量傍晚移栽是为了降低植物的光合作用
C. 柑橘移栽时合理密植是为了充分利用光照增产
D. 柑橘移栽后适时松土是为了促进根部呼吸作用
10. 如图是“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部分实验示意图,植物照光2~4h后,摘下叶片经脱色、漂洗后再用碘液处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前需要对实验植物进行充分的黑暗处理
B. 用黑纸片遮盖部分叶片是为了形成对照实验
C. 光照后摘下叶片用酒精直接加热做脱色处理
D. 实验现象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产物是淀粉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0分)
11. 袁隆平院士生前有一个禾下乘凉梦,如今巨型稻已纷纷在全国各地试验种植,由于巨型水稻根深叶茂,稻田蓄水深度可达1米,可为鱼蛙等提供优质的栖息环境,适合稻田生态养殖。如图为巨型稻田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关系图。
(1)除了图中的成分,该生态系统还应包括 和 。
(2)该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其中最短的一条是 。
(3)鸟与蛙的关系是 。
(4)该稻田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丰富,增强 能力,使害虫数量得到有效控制。
12. 显微镜是我们认识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小明用图甲的显微镜观察菠菜叶片结构,并绘制出图乙。请如图和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在制作菠菜叶片临时切片时,是否需要对切片染色? 为什么? 。
(2)在使用显微镜时、能放大物像的结构有 (填数字),小明在观察临时切片时,发现视野较为模糊,为了让物像更清晰,他应该调节图甲中 (填数字)。
(3)图乙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是 (填数字)。
(4)随着技术的发展,显微镜的功能更完善。图甲的显微镜在 (填数字)的位置换上照明灯,让对光步骤更便捷。
13. 小明从小溪中取了一滴水,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眼虫,翻阅资料标示其结构如图甲,他结合教材上所学动植物细胞结构图,探究眼虫在生物学上的分类地位。请据图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眼虫的身体仅有一个细胞组成,可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它被称为 细胞生物。
(2)眼虫的表膜与图乙中 (填数字)结构类似,它的功能是 。
(3)图乙植物细胞相比于动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有 (填数字)。
(4)你认为眼虫是植物还是动物? 判断的依据是 。
14. 看着玉米苗一天天茁壮成长,同学们根据课堂所学,绘制了发生在玉米叶片内的两种生理活动示意图,如图(A、B表示气体,①②代表生理活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②代表的生理活动主要在细胞的 内进行,其实质是 。
(2)玉米叶片通过生理活动①不断消耗空气中的[A] ,又将[B] 排放到空气中,可见,植物对维持生物圈的 平衡起了重要作用。
(3)下列哪项措施不能提高智能大棚玉米产量?
A.阴天及夜间智能补光
B.智能调控升高夜间温度
C.安装二氧化碳发生器
D.适当补充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15. 他们又先后观察了玉米花和玉来粒的结构并绘制了图片,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填数字)为花药,能产生生殖细胞—— 。
(2)完成受精作用后,受精卵发育成图中 (填数字)所示结构。
(3)根据玉米粒的结构特点,可判断玉米是 植物。(选填“双子叶”或“单子叶”)
(4)玉米种子的种皮可以 里面幼嫩的胚, (填数字)中含有丰富的淀粉等营养物质,可供给胚发育成幼苗。由此可见,玉米种子的生命力较强。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16. 秸秆还田是一种最便捷、最环保的秸秆利用方式。然而,近年来在农业生产上出现了秸秆还田引起小麦产量下降的问题。张国伟等以小麦品种扬麦13为材料,研究不同棉花秸秆浸提液相对浓度对小麦根系形态指标和生理活性的影响。如下表是在实验第10天测得的数据,如图是小麦根尖结构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棉花秸秆浸提液相对浓度
根系总长度/cm
0
249.2
1.0
170.1
2.0
163.8
4.0
111.8
8.0
89.4
10.0
87.6
(1)该实验的变量是 。
(2)在实验过程中,应为小麦种子的萌发提供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 等环境条件。
(3)图中①所示区域的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 ,是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4)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这可能是因为棉花秸秆浸提液影响了图中 (填数字)所示区域细胞的生命活动,进而直接影响了小麦根系的生长。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冬天气温下降,叶片中的叶绿素被分解,叶黄色、叶红素等显现出来,所以校园里的银杏树叶由绿变黄,因此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解答此题要掌握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答案】C
【解析】解:A.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并且不可分割,顺庆气象公园既包括其中的生物,还包括生物生活的环境,是一个生态系统,A正确。
B.南部八尔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能调节区域小气候,有“地球之肾”之称,B正确。
C.南充包含多种生态系统,但整个南充不是生物圈。生物圈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C错误。
D.人类对环境的重视和深度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表明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环境,D正确。
故选:C。
(1)生物圈就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一般为动物)和分解者(大多数细菌、真菌)。
解答此题需要掌握生物圈及生态系统的概念等基础知识。
3.【答案】D
【解析】解:A.a是细胞分裂,细胞核中的染色体首先要完成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样,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相同和数目也相同。保证了新细胞和原细胞遗传物质一样,A正确。
B.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可见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首先发生变化的是细胞核,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最先进行的是染色体的复制,变化最明显的是染色体变化,B正确。
C.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细胞分化指细胞在形态、结构、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形成不同的组织,C正确。
D.克隆猴和提供细胞核细胞的母体长像相似,D错误。
故选:D。
(1)图中过程a是细胞分裂,b是细胞分化。
(2)克隆的动物是供核动物的克隆体。
掌握细胞的分裂、分化和克隆技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答案】A
【解析】解:A.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因此胃能分泌胃液说明胃中有上皮组织,A正确。
B.肌肉组织能收缩和舒张,能够使机体产生运动,胃能蠕动说明胃中有肌肉组织,B错误。
C.血液属于结缔组组,胃出血说明胃中有结缔组织,C错误。
D.神经组织能感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在体内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胃痛说明胃中有神经组织,D错误。
故选:A。
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位是胃,能够暂时储存食物;胃壁的肌肉层收缩,能够使胃蠕动,使食物形成食糜,能促进食物的物理消化过程;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胃酸和胃蛋白酶,胃蛋白酶对蛋白质有初步的消化作用,能把蛋白质分解成多肽。胃是由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构成的器官。
解答此题需要掌握胃的结构和功能。
5.【答案】D
【解析】解:A.保护组织一般由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橘子的果皮能保护内部的结构属于保护组织,A正确。
B.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植物体内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属于输导组织,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植物体内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筋络”属于输导组织,B正确。
C.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橘瓣含大量的营养组织,C正确。
D.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橘子的种子属于器官,整个橘子也是器官,D错误。
故选:D。
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
了解植物体的基本组织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6.【答案】C
【解析】解:A、水绵属于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几乎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重要来源,A正确。
B、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多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人们利用苔藓植物的这个特点,把它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B正确。
C、贯众属于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通过产生孢子繁殖后代,C错误。
D、雪松属于裸子植物,根、茎、叶发达,里面都有输导组织,种子外无果皮包被,不能形成果实,D正确。
故选:C。
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
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
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
裸子植物:无花,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只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
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
了解各种植物的特点,理解它与人类的关系。
7.【答案】A
【解析】解:A、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有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成熟且度过休眠期等,所以发豆芽应选择结构完整、颗粒饱满、胚有活性的绿豆种子,A正确。
B、绿豆属于双子叶植物,种子萌发时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子叶中贮存的营养物质,B错误。
C、绿豆种子萌发时,胚轴伸长,萌发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C错误。
D、绿豆的子叶能贮存营养物质,不能发育成叶,D错误。
故选:A。
绿豆种子萌发时,会吸收水分,子叶内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转化为可以被细胞吸收利用的物质,输送到胚的胚轴、胚根和胚芽。胚根生长最快,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随后胚轴伸长,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最后胚芽突破种子背地生长,发育成茎和叶。
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答案】B
【解析】解:A.袋内的水滴是从花生植株的叶片气孔散失的,来自蒸腾作用,A正确。
B.筛管是植物体中由上而下输导有机物的管道,根部吸收的水通过导管向上运输到叶,B错误。
C.水分主要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袋内再凝结成水滴,C正确。
D.根据该实验结果,在野外可以用类似方法收集植物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作为饮用水,D正确。
故选:B。
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蒸腾作用,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蒸腾作用的“门户”是气孔。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的意义在中考中经常出现,要注意理解掌握。
9.【答案】B
【解析】解:A、剪去部分枝叶是为了减弱蒸腾作用,A正确。
B、柑橘尽量傍晚移栽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B错误。
C、柑橘移栽时合理密植是为了充分利用光照进行光合作用增产,C正确。
D、柑橘移栽后适时松土是为了促进根部呼吸作用,D正确。
故选:B。
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掌握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0.【答案】C
【解析】解:A.为了排除叶片内原有淀粉对实验现象的影响,实验前要将实验装置进行充分的黑暗处理,目的是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A正确。
B.探究实验要设置对照,用黑纸片遮盖部分叶片是为了形成对照实验,B正确。
C.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脱色时,酒精要隔水加热,因为酒精的燃点低,防止酒精燃烧发生危险,C错误。
D.本实验结论: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D正确。
故选:C。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
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是解题的关键。
11.【答案】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 5 巨型稻→鸟 捕食和竞争 自动调节
【解析】解:(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等。图中草属于生产者,动物属于消费者,因此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的成分外,还缺少了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2)图中有5条食物链:巨型稻→害虫→蛙→鸟、巨型稻→害虫→鸟、巨型稻→害虫→鱼、巨型稻→鸟、浮游植物→鱼→鸟。其中最短的一条是:巨型稻→鸟。
(3)在这个食物网中,鸟和蛙是竞争关系,两者都以害虫为食物来源,鸟以蛙为食是捕食关系,鸟和蛙以害虫为食又是竞争关系,所以鸟和蛙是捕食和竞争关系。
(4)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保持相对稳定,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一般地说,生物种类越多,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故答案为:(1)分解者;非生物部分
(2)5;巨型稻→鸟
(3)捕食和竞争
(4)自动调节
(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2)食物链反映的只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3)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其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熟记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理解其组成成分的作用、相互关系、食物链的书写是解题的关键。
12.【答案】不需要 因为菠菜叶片结构中,本身有叶绿体而成形绿色 ③⑥ ⑤ ⑧ ②
【解析】解:(1)染色是便于观察,有色的不需要染色,所以制作叶的临时切片时不需要染色,因为菠菜叶肉细胞结构中有叶绿体而呈现绿色,所以不用染色。
(2)显微镜的结构中,起放大作用的是③目镜和⑥物镜,目镜和物镜上安装有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原理,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凸透镜的折射后能形成倒立的放大的物像。⑤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
(3)乙图中⑦是上表皮,⑧是叶肉,⑨是叶脉,⑩是下表皮。图中⑧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4)对光步骤 的目的是转动②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随着技术的发展,显微镜的功能更完善微镜在②反光镜的位置换上照明灯,让对光步骤更便捷。
故答案为:
(1)不需要;因为菠菜叶片结构中,本身有叶绿体而成形绿色。
(2)③⑥;⑤。
(3)⑧。
(4)②。
题甲图中:①是转换器,②是反光镜,③是是目镜,④是粗准焦螺旋,⑤是细准焦螺旋,⑥是物镜,乙图中⑦是上表皮,⑧是叶肉,⑨是叶脉,⑩是下表皮。
掌握显微镜的作用方法、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是解题的关键。
13.【答案】单 ② 呼吸 ①③⑤ 它既不是植物也不是动物 它既有动物的特征,也有植物的特征
【解析】解(1)眼虫的身体仅有一个细胞组成,可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因此它被称为单细胞生物。
(2)眼虫的表膜与图乙中②细胞膜的结构类似,氧气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因此它有呼吸的功能。
(3)植物细胞和动物的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同点:植物细胞内有②细胞壁、③叶绿体和⑤液泡,而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4)眼虫的结构中无细胞壁,有鞭毛,可以运动像动物;它体内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像植物;它既不是植物也不是动物,是一类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单细胞真核生物。
故答案为:(1)单;
(2)②;呼吸;
(3)①③⑤;
(4)它既不是植物也不是动物;它既有动物的特征,也有植物的特征。
图乙中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⑦线粒体。
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异同是解题的关键。
14.【答案】线粒体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二氧化碳 氧气 碳-氧 B
【解析】解:(1)图中的①是光合作用,它能够吸收大气中的A二氧化碳,并释放B氧气。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有机物和氧气是进行呼吸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是呼吸作用的产物。由图可以看出,通过②过程能够吸收大气中的B氧气,并释放A二氧化碳,因此②代表的生理活动是呼吸作用,细胞是进行呼吸作用的基本单位,细胞中的线粒体是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其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和水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有机物和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因此,玉米叶片通过生理活动①光合作用,不断消耗空气中的A二氧化碳,并且释放B氧气,不至于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也不至于使大气中的氧气越来越少,而是二氧化碳和氧气始终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状态,从而维持了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3)提高智能大棚玉米产量就要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多产生有机物。影响光合作用的外在因素: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
A、阴天及夜间智能补光,能增加光照时间,提高光合作用效率。A不符合题意。
B、夜间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调控升温会消耗较多的有机物,不利于增产。B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增加原料能提高产量。C不符合题意。
D、氮、磷、钾是植物生活需要的无机盐,适当补充氮磷钾,有利于植物生活,提高产量。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故答案为:(1)线粒体;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2)二氧化碳;氧气;碳-氧;
(3)B。
(1)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二氧化碳+水→叶绿体光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2)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的反应式: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3)图中②表示呼吸作用,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氧气。
解题关键掌握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15.【答案】① 精子 ⑥ 单子叶 保护 ③
【解析】解:(1)由分析可知,①是花药,其中花药中有许多花粉粒,花粉中有精子。
(2)当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及柱头和花柱都完成历史使命,因而纷纷凋落,留下子房继续发育成为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里面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中的受精卵发育成胚;由此可知,完成受精作用后,受精卵发育成图中⑥胚所示结构。
(3)玉米种子的结构中只有一片子叶,像这样的植物称为单子叶植物。
(4)玉米种子外有一层种皮,种皮可以保护里面幼嫩的胚;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③胚乳中,其主要成分是淀粉,可供给胚发育成幼苗。
故答案为:(1)①;精子;
(2)⑥;
(3)单子叶;
(4)保护;③。
观图可知:①是花药,②是子房,③是胚乳,④是子叶,⑤是胚芽,⑥是胚。
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
16.【答案】不同棉花秸秆浸提液相对浓度 充足的空气 根毛 棉花秸秆浸提液对小麦根系形态指标和生理活性有影响 ②③
【解析】解:(1)本实验是研究不同棉花秸秆浸提液相对浓度对小麦根系形态指标和生理活性的影响,对比表中数据可知,该实验的变量是不同棉花秸秆浸提液相对浓度。
(2)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为了实验效果,应为种子萌发提供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3)图中①是成熟区,根尖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中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吸水。而且根尖成熟区及其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植物根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
(4)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棉花秸秆浸提液相对浓度越高,根系总长度越短,可以得出结论:棉花秸秆浸提液对小麦根系形态指标和生理活性有影响。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③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②伸长区细胞的体积的增大,因此因为棉花秸秆浸提液影响了图中②伸长区和③分生区所示区域细胞的生命活动,进而直接影响了小麦根系的生长。
故答案为:(1)不同棉花秸秆浸提液相对浓度
(2)充足的空气
(3)根毛
(4)棉花秸秆浸提液对小麦根系形态指标和生理活性有影响;②③
(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2)根尖是指从根的最先端到着生根毛这一段幼嫩部分。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3)图中①是成熟区,②是伸长区,③是分生区,④根冠。
解答此考点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根尖的结构特点和各部分的功能。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