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版新教材高考生物复习特训卷单元清通关卷(10份)
2024版新教材高考生物复习特训卷单元清通关卷一走近细胞及组成细胞的分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生物复习特训卷单元清通关卷一走近细胞及组成细胞的分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化合物中含有化学元素种类最少的一组是( )
A.抗体和干扰素 B.纤维素和脱氧核糖
C.性激素和叶绿素 D.ATP和酶
2.[2023·山东省滕州一中月考]下列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的鉴定,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B.脂肪鉴定的操作步骤依次是切片→制片→染色→洗去浮色→观察
C.苏丹Ⅲ染液可将脂肪颗粒染成橘黄色
D.常用番茄、苹果等作为鉴定植物组织内还原糖的实验材料
3.[2023·河北沧州七校联盟高三模拟]下列各组物质的组成元素存在差异的一组是( )
A.染色质、染色体 B.腺苷、ATP
C.乳糖、纤维素 D.磷脂、脱氧核糖核酸
4.[2023·河南郑州商丘名师联盟高三质检]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人体细胞的微量元素中,钙的含量比铁高
B.纤维素和脂肪酸的单体都以碳链作为基本骨架
C.脂肪、磷脂和胆固醇是动植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D.玉米的遗传物质中含有4种脱氧核苷酸、4种含氮碱基
5.[2023·山东德州高三期中]下列有关人们饮食习惯的说法科学合理的是( )
A.胆固醇会引起血管堵塞,膳食中不需要摄入胆固醇
B.谷类和蔬菜含糖类较少,过量摄入不会使人长胖
C.基因是核酸片段,补充特定的核酸有利于基因修复
D.不同食物中营养物质有很大差别,膳食中食物要合理搭配
6.[2023·山东济南市测试]血管紧张素是由肝脏分泌的前体物质血管紧张素原(一种血清球蛋白)水解形成的一种多肽类激素。血管紧张素能引起血管收缩,升高血压,用于各种原因的虚脱、休克所引起的低血压症。下列关于血管紧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管紧张素原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
B.血管紧张素的形成过程伴随着肽键的合成
C.双缩脲试剂不能与血管紧张素发生紫色反应
D.低血压症患者可通过口服血管紧张素提升血压
7.[2023·河北省二模]关于组成细胞的有机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但不能作为能源物质
B.糖类主要作为能源物质发挥作用,也参与组成细胞结构
C.脂质的主要组成元素是C、H、O,其氧的含量大于糖类
D.DNA仅存在于细胞核,RNA同时存在于细胞核和细胞质
8.[2023·河北省秦皇岛市模拟]肉焖子是秦皇岛的一种美味小吃,其原料主要是猪肉、淀粉、鸡蛋和大葱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猪肉中含有的脂肪是动物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B.淀粉作为储能物质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中
C.大葱含有多糖——纤维素,可被人体吸收利用
D.脂肪、淀粉、纤维素都是由单体构成的多聚体
9.[2023·陕西汉中三模]下列关于细胞中的化合物的相关叙述,说法正确的是( )
A.糖类和脂肪都是生物大分子,都能作为能源物质
B.蛋白质的氮元素主要在氨基中,核酸的氮元素主要在碱基中
C.酶和核酸都是由含氮的单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
D.水主要以游离状态存在,无机盐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10.[2023·金太阳大联考高三模拟]生物体中的无机盐是某些组织和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具有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肌肉收缩等神经调节活动需要Na+和K+参与
B.Mg2+是组成类胡萝卜素等色素的必要成分
C.缺Fe会导致血液运输氧的能力下降
D.组织液中的某些无机盐会影响pH的相对稳定
11.[2023·广东高三专题练习]金矿杆菌发现于一座金矿地下2.8 km充满水的裂沟中,裂沟处没有光线和氧气,水温高达60 ℃。这种细菌体内的碳元素来自二氧化碳,氮元素来自周围的岩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金矿杆菌的生物膜系统使细胞结构区域化,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
B.金矿杆菌从岩石中吸收的氮元素可用于合成ATP、蛋白质、磷脂等化合物
C.金矿杆菌与酵母菌相比,遗传物质不同
D.金矿杆菌能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型生物
12.[2023·天津市部分区高三模拟]据研究分析,玉米植株中的DNA有84%在染色体上,14%是在叶绿体中,2%在线粒体中;玉米的染色体组成中DNA占36.7%,RNA占9.6%,蛋白质占48.9%。由上述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DNA是遗传物质
B.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C.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13.[2023·山东省滕州一中月考]如图中甲、乙、丙所示为组成生物体的相关化合物,乙为一个由α、β、γ三条多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共含271个氨基酸,图中每条虚线表示由两个巯基(—SH)脱氢形成一个二硫键(—S—S—)。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为组成乙的基本单位,且乙中最多含有21种甲
B.由不同的甲形成乙后,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减少了4 832
C.丙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且在乙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D.如果甲中的R为C3H5O2,那么由两分子甲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16个H
14.[2023·重庆模拟]糖大多由C、H、O三种元素构成。下列有关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糖能大量转化为脂肪,但脂肪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
B.从昆虫外骨骼中提取到的几丁质和淀粉的元素组成相同
C.用斐林试剂鉴定出现砖红色沉淀,不一定是果糖,但一定是还原糖
D.纤维素是以碳链作为基本骨架的生物大分子
15.[2023·黑龙江省鹤岗一中月考]经过对某生物体内的核酸成分的化学分析得知,该生物核酸中,嘌呤占58%,嘧啶占42%,由此可以判断( )
A.此生物体内的核酸一定是DNA
B.该生物一定不含DNA而含RNA
C.若此生物只含DNA,则一定是单链的
D.若此生物含DNA,则一定是双链的
16.[2023·海南模拟]为探究种植番茄时施用锌肥的最佳浓度范围,科研人员将多株长势相同的番茄幼苗均分为8组,分别喷施不同浓度的硫酸锌溶液,结果如图所示(不考虑SO eq \\al(\s\up1(2-),\s\d1(4))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锌元素属于番茄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B.实验中栽培各组番茄幼苗时所使用的土壤基质应相同
C.硫酸锌溶液浓度过高会降低番茄植株的果实产量
D.由实验结果分析,施用硫酸锌溶液的最佳浓度范围是12~16 mg/L
17.[2023·吉林白山校考模拟]世界卫生组织将2021年11月9日在南非首次检测到的编号的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毒株命名为Omicrn(奥密克戎)。截至2021年12月21日,奥密克戎毒株已在全球超过106个国家地区蔓延开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奥密克戎毒株的核酸被彻底水解后可得到6种小分子
B.奥密克戎毒株的碱基种类和排列顺序与原始新型冠状病毒的均不同
C.防止奥密克戎毒株传播的有效措施有勤洗手、常通风和少聚集,保持社交距离等
D.使用酒精能引起奥密克戎毒株的蛋白质变性,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18.[2023·浙江杭州第二中学联考模拟]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中国的饺子、烤鸭等冬奥村美食频频登上热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饺子皮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葡萄糖,可用碘——碘化钾溶液检测
B.饺子馅中最终进入到人体细胞中的无机盐都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C.烤熟肥鸭的细胞中脂肪含量很高,可用苏丹Ⅲ染液进行检测
D.鸭皮在烤制过程中细胞内的DNA变性,但冷却后可恢复磷酸二酯键
19.[2023·河南开封模拟]因IDP(一种蛋白质)中含有较高比例的亲水氨基酸残基,在细胞内呈现不折叠的“天然无序”状态。为研究IDP与水熊虫抗干旱的关系,科研人员敲除水熊虫的IDP基因(不能合成IDP),检测其在正常和干旱情况下的存活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IDP的结构特点说明其空间结构与氨基酸的种类有关
B.细胞大量失水,细胞内渗透压降低,新陈代谢水平降低
C.实验中是以IDP基因正常的水熊虫组作为对照来处理的
D.该实验结果表明水熊虫体内的IDP具有抗干旱的作用
20.[2023·浙江模拟]生物体内的有机化合物,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关于这四种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糖类可以成为核酸的组成成分
B.动、植物细胞的细胞膜都有胆固醇
C.高温和低温引起蛋白质的活性改变的原理不同
D.RNA分子中可能有双链区段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12分)C、H、O、N、P、S在玉米和人细胞(干)以及活细胞中的含量(%)如下表,请分析回答问题:
(1)以上元素在活细胞中的含量明显比人细胞(干)多的是氧元素和氢元素,发生差异的原因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________。这两种元素在人体细胞干物质中主要存在于________中。
(2)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玉米细胞(干)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人细胞(干)的元素是氧,发生这种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组成玉米细胞的化合物中________较多,此类化合物由________(元素)组成。
(3)水在生命活动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细胞内含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细胞的代谢。
①大豆收获后,要进行晾晒才能入仓储存,所除去的水分主要是细胞中的________。如果大豆细胞内的水分较多,会使细胞的________加强。
②浸泡约一周时间,黄豆芽已长得又白又粗,1 kg的黄豆能长出5 kg的黄豆芽。在这个过程中,黄豆细胞内的有机物含量________,种类________,其原因是黄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2分)[2023·淮安市高中校协作体高三模拟]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有机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1)某天然蛋白质经高温加热后发生了如图1所示变化,由图示可知肽键________(填“是”或“否”)已发生了变化,食物往往要煮熟后食用,据图分析可知,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层粘连蛋白(由m个氨基酸构成)是由一条重链(A链)和两条轻链(B1、B2链)所构成的糖蛋白(如图2,带斜线的圆圈表示多糖位置),对保持细胞间粘连及细胞分化等都有作用。则该蛋白质含有的肽键数为______________;彻底水解的终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有关层粘连蛋白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从下列提供的选项中选择)。
①在细胞内游离的核糖体中合成
②癌细胞膜表面层粘连蛋白可能分布较少
③在细胞间信息交流中具有重要作用
23.(14分)如图表示小麦开花数天后测定种子中主要物质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成熟小麦种子中主要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
(2)检测还原糖的试剂是________,还原糖的多少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
(3)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胚乳里蔗糖与还原糖含量比较,两者的变化趋势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4)种子成熟时,淀粉的形成与一种磷酸化酶的活性有密切关系,为验证磷酸化酶是否是蛋白质,实验过程中实验组试管加入__________,对照组试管中加入2 mL豆浆,然后分别加入等量的________,如果均出现__________现象,则证明磷酸化酶是蛋白质。
(5)播种等量的小麦种子和花生种子,________种子需要浅播,因为该种子中________含量较多,该化合物元素组成上区别于糖类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2分)为探究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一些有机物含量的变化,研究小组利用下列供选材料用具进行了实验。材料用具:玉米籽粒;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碘液,缓冲液,淀粉,淀粉酶等;研钵,水浴锅,天平,试管,滴管,量筒,容量瓶,显微镜,玻片,酒精灯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检测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蛋白质(肽类)含量变化,在不同发芽阶段玉米提取液中,分别加入________试剂,比较颜色变化。该实验需要选用的器具有________(填序号)。
①试管 ②滴管 ③量筒 ④酒精灯 ⑤显微镜
(2)为了检测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淀粉含量变化,将不同发芽阶段的玉米籽粒纵切,滴加________,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胚乳呈蓝色块状,且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蓝色块状物变小。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上述蓝色块状物变小是淀粉酶作用的结果,设计了如下实验:在1~4号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应的提取液和溶液(如图所示),40 ℃保温30 min后,分别加入斐林试剂并60 ℃水浴加热,观察试管内颜色变化。
请继续以下分析:
①设置试管1作为对照,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试管2中应加入的X是____________的提取液。
③预测试管3中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若试管4未出现预期结果(其他试管中结果符合预期),则最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0分)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甲、乙两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细胞相似之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看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具有________性。
(3)下图一是在使用目镜为10×,物镜也为10×的显微镜下观察蛙的皮肤上皮细胞时的视野,下图二是更换物镜后的视野,则更换的物镜应为________(放大倍数)。
(4)细胞内的细胞质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流动着,其方式多数呈环形流动。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________。
单元清通关卷(一) 走近细胞及组成细胞的分子
1.B 抗体和干扰素是蛋白质,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纤维素和脱氧核糖是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性激素是脂质,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但叶绿素的元素组成是C、H、O、N、Mg,五种元素组成;ATP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者RNA,蛋白质至少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RNA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因此含有元素最少的是B选项。
2.C 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的实验中需采用50~65 ℃水浴加热的方式,通过是否产生砖红色沉淀判断是否含有还原糖。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不需要加热,A错误;脂肪鉴定实验的步骤为:切取子叶薄片→染色→洗去浮色→制片→观察,B错误;苏丹Ⅲ染液可将脂肪颗粒染成橘黄色,C正确;番茄的红色会影响还原糖鉴定实验中对实验现象的观察,D错误。
3.B 染色质与染色体为同种物质,组成元素完全相同,A不符合题意;腺苷的组成元素是C、H、O、N,ATP的组成元素是C、H、O、N、P,两者组成元素存在差异,B符合题意;乳糖和纤维素属于糖类,组成元素都是C、H、O,C不符合题意;磷脂和脱氧核糖核酸的组成元素都是C、H、O、N、P,D不符合题意。
4.D 钙元素是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A错误;脂肪酸是小分子有机物,不是多聚体,没有单体,B错误;脂肪不是细胞膜的成分,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组成成分,C错误;玉米的遗传物质是DNA,含有4种脱氧核苷酸和A、G、C、T 4种含氮碱基,D正确。
5.D 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故膳食中需要适量摄入胆固醇,A错误;谷类富含糖类,它的主要成分就是淀粉,属于多糖,过量摄入糖类而又没有足够的消耗,糖类则会转换为脂肪从而导致人体发胖,B错误;核酸是大分子物质,人体无法直接吸收,进入人体后会被分解为核苷酸,故补充特定的核酸无法完成基因修复,C错误;不同食物中营养物质有很大差别,膳食中食物要合理搭配,D正确。
6.A 肝脏分泌的血管紧张素原属于分泌蛋白,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A正确;血管紧张素原水解形成血管紧张素,在水解形成血管紧张素时,伴随着肽键的断裂,B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血管紧张素是一种多肽类激素,能够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C错误;血管紧张素是一种多肽类激素,口服会使其被水解,导致丧失活性,D错误。
7.B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不能满足生理需求时也可以作为能源物质氧化分解释放能量,A错误;糖类主要作为能源物质发挥作用,也参与组成细胞结构,如纤维素是构成细胞壁的成分,糖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糖蛋白是组成细胞膜的成分,B正确;脂质的主要组成元素是C、H、O,其O的含量小于糖类,H的含量远大于糖类,C错误;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还存在于细胞质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中,D错误。
8.B 猪肉中含有的脂肪是动物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A错误;淀粉作为储能物质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中,B正确;纤维素属于多糖,人体内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因此纤维素一般不能为人体所利用,C错误;淀粉、纤维素都是由单体构成的多聚体;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构成的物质,不是多聚体,D错误。
9.C 脂肪不是生物大分子,A错误;氨基酸中的氨基与羧基已经脱水缩合形成了肽键,则蛋白质中的氮元素存在于氨基中的很少,主要存在于—CO—NH—当中,核酸的氮元素主要在碱基中,B错误;酶的单体是核糖核苷酸或氨基酸,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氨基酸和核苷酸都含有氮元素,故酶和核酸都是由含氮的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C正确;水主要以游离状态存在,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D错误。
10.B 兴奋的传导和传递过程与Na+和K+进出细胞的过程密切相关,A正确;Mg2+是组成叶绿素的必要成分,B错误;Fe是血红素的组成成分,缺Fe会导致血液运输氧的能力下降,C正确;NaHCO3/H2CO3、K2HPO4/KH2PO4和KHCO3/H2CO3等物质可以维持组织液pH的相对稳定,D正确。
11.B 金矿杆菌是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生物膜系统,A错误;ATP、蛋白质、磷脂等化合物都含有氮元素,金矿杆菌从岩石中吸收的氮元素可用于合成ATP、蛋白质、磷脂等化合物,B正确;金矿杆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两者遗传物质都是DNA,C错误;金矿杆菌生活在没有光线的环境中,不能利用光能,D错误。
12.D 题干核心描述DNA的分布,染色体的组成,A、B错误;染色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C错误;DNA的载体主要是染色体,其次是叶绿体、线粒体,D正确。
13.C 图中甲为氨基酸的通式,乙为三条肽链构成的蛋白质分子,丙为核苷酸的结构通式。其中,氨基酸为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且氨基酸最多有21种,A正确;甲形成乙的过程中脱去(271-3)=268个水分子,同时还形成了4个二硫键,脱去了8个H原子,所以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268×18+8=4 832,B正确;题图中的乙和丙分别是蛋白质和核苷酸,由核苷酸组成的核酸有两种——DNA和RNA,其中真核细胞中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核酸在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C错误;将C3H5O2替换氨基酸通式中的R基,可数出一分子氨基酸中H为9个,两分子氨基酸脱去一分子水,所以化合物中的H为16个,D正确。
14.B 糖能大量转化为脂肪,但脂肪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脂肪只有在糖类供能障碍的情况下,才能转变为糖类,A正确;几丁质由N乙酰葡萄糖胺聚合而成,组成元素一定包括C、H、O、N,而淀粉只有C、H、O,B错误;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的存在,但用斐林试剂鉴定出现砖红色沉淀,不一定是果糖,因为可溶性还原糖不仅仅是果糖,还有葡萄糖、麦芽糖和乳糖等,但一定是还原糖,C正确;纤维素是多糖,其单体是葡萄糖,葡萄糖的结构是以碳链为骨架的,因此纤维素是以碳链作为基本骨架的生物大分子,D正确。
15.C RNA是单链,嘌呤数和嘧啶数可以不同;DNA是单链时,嘌呤数和嘧啶数也可以不同;DNA是双链时,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中A=T,G=C,则A+G=T+C=50%;所以该生物可含DNA和RNA,若此生物只含DNA,则一定是单链的。故选C。
16.D 锌元素属于番茄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A正确;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硫酸锌溶液的浓度,栽培各组番茄幼苗所使用的土壤基质为无关变量,各组应该相同,B正确;硫酸锌溶液浓度为28 mg/L,平均果实产量小于硫酸锌溶液浓度为0 mg/L时的平均果实产量,因此硫酸锌溶液浓度过高会降低番茄植株的果实产量,C正确;由实验结果分析,果实产量在硫酸锌溶液的浓度为12 mg/L~20 mg/L时产量较高,故施用硫酸锌溶液的最佳浓度范围是12~20 mg/L,D错误。
17.B 奥密克戎毒株的核酸为RNA,被彻底水解后可得到磷酸、核糖和A、U、G、C四种碱基,共6种小分子,A正确;奥密克戎毒株的碱基种类与原始新型冠状病毒相同,都是由A、U、G、C四种碱基组成;奥密克戎毒株是由原始毒株突变而来的,其排列顺序与原始新型冠状病毒不同,B错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科学戴口罩、常通风、少聚集,保持社交距离,仍然是防止奥密克戎毒株传播的有效措施,C正确;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主要由RNA和蛋白质组成,75%酒精可以使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蛋白质变性,从而杀死病毒,达到消毒的目的,D正确。
18.C 饺子皮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淀粉,可用碘—碘化钾溶液检测,A错误;饺子馅中最终进入到人体细胞中的无机盐大部分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少部分会形成化合物,B错误;烤熟肥鸭的细胞中脂肪含量很高,可用苏丹Ⅲ染液进行检测,苏丹Ⅲ和脂肪生成橘黄色,C正确;鸭皮在烤制过程中细胞内的DNA变性,变性破坏的是氢键,冷却后恢复的也是氢键,D错误。
19.B IDP中含有较高比例的亲水氨基酸残基,在细胞内呈现不折叠的“天然无序”状态,说明空间结构与氨基酸的种类有关,A正确;干旱情况下,细胞大量失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降低,新陈代谢水平降低,B错误;敲除基因组是实验组,基因正常组是对照组,C正确;敲除基因和未敲除基因组比较,干旱条件下存活率降低更明显,说明IDP具有抗旱作用,D正确。
20.B 核酸的分子组成都有五碳糖,DNA分子中含有脱氧核糖,RNA分子中含有核糖,A正确;动、植物的细胞膜成分上有差异,动物细胞细胞膜含有胆固醇,植物细胞细胞膜一般没有胆固醇,B错误;高温时蛋白质变性,原因是蛋白质结构发生了不可逆的改变,而低温大多只是抑制了蛋白质的活性,C正确;tRNA分子中有双链区段,D正确。
21.答案:(1)水 蛋白质 (2)糖类 C、H、O (3)①自由水 细胞呼吸 ②减少 增多 进行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产生许多中间代谢产物
解析:(1)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因此活细胞中氧和氢的含量比干细胞中高。人体细胞干物质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2)玉米细胞含糖类较多,糖类由C、H、O组成。(3)①大豆晾晒除去的水分主要是细胞中的自由水。细胞内的水分较多会使细胞呼吸加强。②在黄豆芽生长的过程中,因为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并产生了中间产物,使细胞内有机物的含量减少,种类增多。
22.答案:(1)否 煮熟后蛋白质结构疏散、易被蛋白酶催化水解 (2)m-3 氨基酸和葡萄糖 ②③
解析:(1)某天然蛋白质经高温加热后,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蛋白质受热时肽键没有断裂;据图分析可知,食物往往要煮熟后食用,主要原因是煮熟后蛋白质结构疏散、易被蛋白酶催化水解。(2)由题图分析,层粘连蛋白由m个氨基酸构成,含3条肽链(A、B1、B2链),则该蛋白质含有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m-3;糖蛋白是由蛋白质和多糖构成,蛋白质基本单位氨基酸,多糖基本单位葡萄糖,所以彻底水解的终产物是氨基酸和葡萄糖;①粘连蛋白属于糖蛋白,是膜蛋白,在细胞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后,还需在内质网上加上糖基,①错误;②癌细胞膜表面层粘连蛋白可能分布较少,容易分散转移,②正确;③在细胞间信息交流需要糖蛋白,所以具有重要作用,③正确。
23.答案:(1)淀粉 (2)斐林试剂 砖红色的深浅(沉淀的多少) (3)相同 (4)2 mL磷酸化酶溶液 双缩脲试剂 紫色 (5)花生 脂肪 含C、H多
解析:(1)成熟小麦种子中主要的营养物质是淀粉。(2)检测还原糖所用的试剂是斐林试剂,可以根据所产生的砖红色的沉淀的颜色(或多少)来判定还原糖的多少。(3)由图可知,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胚乳里蔗糖与还原糖含量变化趋势相同。(4)确定实验目的,控制变量,做好对照即可,实验过程中实验组试管加入2 mL磷酸化酶溶液,对照组试管中加入2 mL豆浆,然后加入等量的双缩脲试剂,如果均出现紫色则证明磷酸化酶是蛋白质。(5)花生中含有较多脂肪,与糖类相比脂肪中的C、H较多,需要消耗的氧也多,产水、产能多,所以应该浅播。
24.答案:(1)双缩脲 ①②③ (2)碘液 玉米发芽过程中胚乳的淀粉逐渐减少 (3)排除用于实验的淀粉溶液中含有还原糖 发芽前玉米 蓝色→砖红色 淀粉酶已失活,不能催化淀粉水解
解析:(1)检测蛋白质或多肽应该用双缩脲试剂;该实验需要用量筒量一定量的蛋白质溶液、双缩脲试剂A液,需要用滴管滴加双缩脲试剂B液,但是该实验不需要加热,也不需要显微镜观察,故选①②③。(2)检测淀粉应该用碘液;胚乳呈现蓝色块状,说明胚乳含有大量的淀粉,而随着时间的延长,蓝色块状变小了,说明玉米发芽的过程中胚乳的淀粉逐渐减少了。(3)①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上述蓝色块状物变小是淀粉酶的作用,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淀粉水解产生了还原糖,还原糖用斐林试剂检测会出现砖红色沉淀。1号试管加的是缓冲液和淀粉,作为对照实验,其可以排除用于实验的淀粉溶液中含有还原糖。②根据单一变量原则,1号试管加的是缓冲液作为对照,3号、4号实验组分别加了发芽玉米提取液、淀粉酶溶液,则2号试管加的X溶液应该是发芽前玉米提取液。③3号试管发芽玉米提取液中含有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产生了还原糖,因此其颜色由蓝色变成了砖红色;如4号试管的颜色没有从蓝色变成砖红色,可能是因为淀粉酶已失活,不能催化淀粉水解。
25.答案:(1)甲 甲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DNA分子 统一 (3)40× (4)逆时针
解析:(1)看图可知,甲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乙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故甲、乙两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甲,判断的主要依据为甲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2)甲、乙两细胞相似之处为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DNA分子,由此看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具有统一性。(3)显微镜放大的是长度和宽度,图一是一行8个细胞,放大后只能看到中间的两个,故比原来放大了8÷2=4倍,原来物镜是10×,更换的物镜应为40×。(4)显微镜成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故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也应为逆时针。
元素
O
C
H
N
P
S
玉米细胞(干)
44.43
43.57
6.24
1.46
0.20
0.17
人细胞(干)
14.62
55.99
7.46
9.33
3.11
0.78
活细胞
65.0
18.0
10.0
3.0
1.40
0.3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生物复习特训卷模块清通关卷模块三稳态与环境,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生物复习特训卷单元清通关卷四细胞的生命历程,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生物复习特训卷单元清通关卷十生物技术与工程,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