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语文中考复习教案:短文两篇复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36510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年级语文中考复习教案:短文两篇复习
展开
这是一份年级语文中考复习教案:短文两篇复习,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生自由学习背诵两篇课文,教师检查学生背诵情况,学生自主复习文下注释及句子翻译,课堂达标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 题课 时本学期第_ _课时日 期 本单元第 _课时课 型复习主备人刘兆伟复备人 感知目标学习目标1、 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背诵并默写两篇文章。2、 了解一些文言知识,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3把握景物描写的特点。重点难点 1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背诵并默写两篇文章。2了解一些文言知识,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3把握景物描写的特点。 教学过程时间复备学习流程 一、教师向学生出示本节课的复习目标和复习过程。 1、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背诵并默写两篇文章。2、了解一些文言知识,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3、把握景物描写的特点。二、学生自由学习背诵两篇课文 三、教师检查学生背诵情况 四、学生自主复习文下注释及句子翻译 五、教师检查文言词汇积累情况并简要强调重点词语 六、课堂达标练习(学生看白板,将答案写于复习本)(10分钟)《答谢中书书》1.给加粗字注音。①夕日欲颓 ②未复有能与 ③藻、荇交横2.解释加粗字。①五色交辉: ②晓雾将歇: ③夕日欲 ④沉鳞竞跃:⑤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填空。①《答谢中书书》作者是南北朝时南朝的____________。1.《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________,字通明,号________。题目中的第二个“书”字的意思是________。三、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并在横线上解释该词1.两岸石壁,五色( ):__ _____2.晓雾将( ):__ ___3.( )竞跃:_ ___4.未复有能( )其奇者:__ __ 记承天寺夜游·综合能力测试题 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词1.欣然起行( ) 2.水中藻荇交横( )3.如吾两人者耳( )4.月色入户( ) 5.盖竹柏影也( ) 6.但少闲人( )二、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三、默写出文中描写庭中月光澄澈的句子,并对其写景的妙处试作简要的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说说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完成文后的练习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本文选自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朝代)_____家、____家,与父_____、弟______合称“三 苏”,三人同为____之列。苏轼死后谥号_____。2.解释加粗的词语。遂至承天寺____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 ________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蕴含着作者怎样微妙而复杂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后记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教案:字音复习,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考情分析,命题角度,常考题型,易错警示,技法阐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教案:文学常识复习,共4页。
这是一份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教案:满井游记复习,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