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18北京五中分校初一(上)期中语文 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18北京五中分校初一(上)期中语文第1页
    2018北京五中分校初一(上)期中语文第2页
    2018北京五中分校初一(上)期中语文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8北京五中分校初一(上)期中语文

    展开

    这是一份2018北京五中分校初一(上)期中语文,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古诗文阅读,名著阅读,现代文间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8北京五中分校初一(上)期中    一、基础知识。(13分)初一1准备举行说游戏・忆童年主题班会,请在美好的意年回忆中完成以下任务。1.班长小刘同学写了一首小诗作为本次班会的开场词,其中字形和词语有几处错误,同学们提出的修改意见有误的一项是(2分)童趣躲过阴霾的日子                                        那片篱笆上伴着郎润透明的天空                                    静秘绽放的野蔷薇在花团锦簇                                            活泼摇动的小红果优美乡村                                              小心翼翼地兜着笑靥春风                                              人声鼎沸是灵动的我们神秘走到草丛深处小鸟们呼朋引伴                                       在嬉笑中奔跑花朵们花枝招展                                       火红的太阳还有追跑的兄弟                                       温着童稚的心手挽手的姐妹                                         清风拂来童趣的味道A.郎润应改为朗润,因为在这里有明亮的意思。B.静秘应改为静谧,因为在这里有安宁、平静的意思。C.花团锦簇应改为姹紫嫣红,因为花团锦簇只写出了花朵的繁多,而表现不出花朵的缤纷艳丽。D.人声鼎沸应改为欢声笑语,因为人声鼎沸有大声喧闹的意思,和诗句不符。2.谐音歇后语充分利用了汉字语音的特点,集合了中华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读起来饶有趣味、下面不是谐音歇后语的一项是(  )(2分)A.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B.狐狸们吵架——一派胡言C.油画卷门神一一话里有话D.寿星弹琵琶一一老生常谈3.谜语是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智慧游戏。解谜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方法是根据谜面中的提示,减去有关字的偏旁、部首或笔画,从而解开谜题。请你依据汉字形体结构和造字法知识猜猜以下字谜。(2分)谜面:雨落横山,岁到除夕谜底:__________________4.班会准备邀请一名泥人张传承人和同学们现场交流互动,在邀请和接待张老师的过程中,以下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2分)A.班会定在明天上午九点,希望您务必准时参加。B.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莅临此次班会,我们深表感谢!C.张老师的示范真是抛砖引玉,下面请两位同学上来体验。D您的到来对我们有一定的帮助,特此致谢15.小刘同学制作了一段关于风筝的小视频,并配了一段解说词,请你将它补充完整。(3分)风筝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至今已2000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乌,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塬。到南北朝时,风筝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热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等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人周密在《式林旧事》写道: (A清明  B端午)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筝,日暮方归。就指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著名作家  (人名)在《春》这篇散文中写到  ,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6.班会结束了,同学们纷纷写下自己的活动感受,小韩同学想用一组排比句表达内心感受,请你帮他写出最后一句。(2分)童年像一首歌,歌里有我们的幸福和欢乐。童年像一幅画,画里有我们的五彩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诗文阅读。(20分)(一)默写。(7分)7.按要求填写古诗文。(1)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2)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峨眉山月歌》)  (3)__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夜上受降城闻笛》)(4)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江水浩淼,波平浪静,一叶白帆悠然地飘荡在江面上,恰似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景。(二)古诗阅读。(4分)观沧海曹操【东汉末】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裁,歌以咏志。8.下列诗句中与《观抢海》描的季节相同的是(  )(2分)A.扬花落尽子规啼,间道龙标过五溪。B.正是江南好风最,落花时节又逢君。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D.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9.当你读到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这两句诗时,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景象?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文言文阅读。(9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回: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世说新语》【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郡并获全。——《世说新语》[注释]荀巨伯:汉桓帝时人。   值:遇到。   胡贼:胡人入侵的军队。   败:毁坏,舍弃。男子:这里表轻蔑的称呼。   止:停留    全:保全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3分)(1)与友期行 _______________(2)下车引之 _______________(3)子可去 ________________1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1)太丘含去,去后乃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代友人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两篇文章都写到了朋友之间的交往,请分别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从中懂得的交友之道。(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名著阅读。(5分)13.右图是京剧《闹天空》中悟空的脸谱,其基本谱式为额头用黑色勾出佛珠图案,中间用红色倒栽桃勾法,上圆下尖,近耳处用棕色线条表示猴毛,眼窝和鼻窝为粉色,此剧在表演过程中会将这个脸谱中的一个部位重新勾画成金色,请你根据《西游记》相关情节推测出重新勾画的部位,并解释这样变化的原因。(3分)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在《西游记》中,吴承恩借助神奇的想象力,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孙悟空的神通变化。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反天宫诸神捉怪中,孙大圣拔一把毫毛变成了千百个大圣,打退哪吒太子与五大天王,体现的是身外有身的变化。B.小圣施威降大圣中,二部真君本领高强,孙大圣与他大战三百回合未分胜负,于是大圣与他开始比试变化的本领,体现了金箍棒神奇的变化。C.孙行者一调芭蕉扇中,孙恬空变成虫子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体现的是孙悟空由大而小的变化。D.悟空计盗紫金铃中,朱紫国皇后被妖怪劫走,悟空变成小妖进山入洞,体现的是一种外形身份的变化。四、现代文间读。(22分)(一)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5-18题.(10分)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  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宵里去了。  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形。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时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茅橘柚……。先生自己也念书。后米,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一一;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等一一……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B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所谓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一一而且要背出来。粤有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五猖会》15.文中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菜畦(qí    脊梁(jǐ   蝉蜕(tuō     倜傥(tīB.菜畦(wā     脊梁(jí   蝉蜕(tui)     倜傥(tīC.菜畦(qí    脊梁(jǐ   蝉蜕(tui)     倜傥(ti)D.菜畦(wā     脊梁(jí   蝉蜕(tuō     倜傥(tì16.文段【甲】中①②两处分別应该填入的词语是_______和_______。(2分)17.从文中AB划线语句中是任选一句,赏析其语言表送效果。(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阅读三个文段,找到文段之间的内容关联,并得出你的探究结果。(3分)示例:文段乙中先生每天让我们读书,文段丙中父亲教我之后也让我读熟,我的探究结果是那时学习的主要方式是朗读。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跟着父亲学古诗》,完成19-22,(共12分)跟着父亲学古诗潘向黎20世起70年代初,我还是学龄前稚童,父亲便开始让我背诵古诗。听上去平淡无奇一一如今谁家孩子不从鹅鹅鹅开始背诵几十首古特,好像都不好意思说幼儿园毕业了。但是我相信,在那个年代,这也算是逆时代潮流的举动。我带看一点违禁的提心吊胆,开始读父亲写在粗糙稿纸背面的诗词。我背的第一首诗是白日依山尽,然后是床前明月光慈母手中线。然后,应该是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我的心目中,这首诗有的地方好理解,有的地方我完全不明白,什么是城阙?什么叫三秦宦游人是什么?继续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当时我还没有见过海,字让我想到的是父亲所在的上海。既然一年只能在寒暑假见父亲两次,上海一定非常非常远,那是海内还是天涯我背诵的第一阙词,对一个小女孩来说,是非常生硬突兀的——岳飞的《满江红》。后来我不止一次想过,如果我有女儿,即使不让她背李清照、柳永,至少也会选晏殊、周邦彦吧?现在的我对当年的父亲笑着说:爸爸,你也太离谱了。当时因为这阙词生字多,我背得很辛苦。等放暑假,父亲回来了,居然没有抽查这阙词,让我暗暗失望。那时候,因为常年不在一起生活,我有些敬畏父亲,竟不敢自己主动卖弄一下,背给他听。按现在的养育标准看。我还在襁褓中时,父母被迫分居两地,我的整个童年父亲都不在身边,心理阴影该有多大啊,幸亏父亲不在的时候,有他亲手录的古诗词陪着我。父亲出差给我带回一套唐诗书法书签。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首诗我很喜欢,但是不太明白杜牧到底想说什么。父亲又不在身边,我没人可问,读着读着,眼前好像出现了一个画面,像在去上海的火车上看到的烟雨朦胧的田野那样,我被一种奇异的感觉笼罩了,觉得整个人在昏暗中闪闪发光。我独自惊喜了一会儿,又有一点隐隐的担忧:怎么读不出要人上进的意思?等到可以天天见到父亲,我己不需要再问,我自已明白:把干里之外的景色到读诗人的面前,让人觉得优美,置身其境,这个诗人便可称得上手段了得,这首诗的价值已经足够,诗不一定要用来包裹人生道理,不说苦寒,单纯写梅花也是可以的、明白了这一点,我有一种被赦免的轻松感,从此便自由自在地选择自己喜欢的诗来读了。我十二那年,随母亲移居上海,全家团聚。仿佛一下子海阔天空了,我可以很方便地从父亲的书架上接触到许多古典诗词读本,两且编选者都是真正的大家。也就是在这些诗词选里,我第一次看到在书上随手标记、评点的做法一一父亲在这些书里,用铅笔、红铅笔,蓝色钢笔做了各种记号(估计是每读一遍用一种颜色的笔标记,有三种颜色表示至少读了三遍)。父亲觉得好的地方,会画圈。若是句子好,先画线然后在线的尾巴上加圈;整首好,则在标题处画。好,一个圈;很好,两个圈;极好,三个圈。觉得不好,是一个类似于拉长了的顿号那样的一长点。父亲画三个圈的情况自然不多,所以每次遇到,我都要整理衣裳、清清嗓子,认认真地读上几遍,有时候我会是忍不住对父亲说,某一首诗真是好,我完全同意他的三个圈。父亲大多只是笑笑,并不和我展开讨论。那是20世纪80年代,他忙着准备讲义和伏案著书,我虽然到了他眼皮底下,他却常常没空理我。于是我也只能用在书上点点画写写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读后感一一父亲破天荒地允我在他的书上做标记,当然只能用铅笔。父亲在苦熬他的文章或者讲义,我虽然就坐在他对面,但是不敢打扰他,只能在他读过的书里通过各自的评注和他聊天一天,我捧着一本古诗站到父亲面前,破釜沉舟般地对他这首诗,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惜时如金的父亲有点抵挡不了,想早点溜进书房:以后再说吧。我不依不饶:你给我五分钟。于是父亲坐了下来,听完我机关扫射般的一通话,想了想,说:虽说诗无达话,不过你的观点好像比我当年的更有道理。没等我发出欢呼,他又接着说,哪天我去看看朱先生带你一起去吧。朱先生是父亲特别尊敬的老师朱东润先生!我又觉得自己整个人闪闪发光起来。就在那一天,我觉得自己长大了。(选自《读者》2017年10期,有删改)19.作者在读古诗的过程中,经历了四个阶段,阅读全文,将表格补充完整。(3分)事件达到的阶段我背第一首诗和词有面面感我读带批注的诗词读本完全理解我反对父亲的观点20.本文的标题是跟着父亲读古诗,有同学认为不太适合,因为父亲对我学古诗的影响较小,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这篇文章很多词句充满了孩子的童真,请你摘抄一处,结合内容说说这一特点是如何体现的。(3分)摘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文中用多种方法读诗,如:大量背诵、联想画面、圈点批注、请教名师等,你最欢哪一种?请结合你本学期的学诗经历,阐述理由。(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作文。(40分)23.题目一: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在生活中,总有自己喜欢做的事,并能从中获得乐趣。请以乐在其中为题,写一篇记叙文。题目二:假设一周七天之外,地球上还有一个星期八,你希望那天会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请你发挥想象,以地球上的星期八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请从以上两个题目中任选其一,在答題卡相应位置填涂。(2)立意积极,详略得当,结构完整,语言生动。(3)字数在600-800字之间。(4)文中不要出现你所在的班级和师生的真实姓名。  

    相关试卷

    2019北京五中分校初一(上)期中语文:

    这是一份2019北京五中分校初一(上)期中语文,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运用,古诗文阅读,名著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9北京十五中初一(上)期中语文含答案:

    这是一份2019北京十五中初一(上)期中语文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运用,名著阅读,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8北京首都师大附中初一(上)期中语文:

    这是一份2018北京首都师大附中初一(上)期中语文,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0,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