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基础滚动练(8份)
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基础滚动练6语言文字运用+文言基础双练+名篇名句默写
展开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基础滚动练6语言文字运用+文言基础双练+名篇名句默写,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文言基础双练,名篇名句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1分)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考古遗存等历史文化遗产则是注释历史最好的“活字典”。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泱泱古国,其历史遗存之丰厚、文化文明之辉煌是① 的。无数的文明之秘、历史之谜也决定了中华文明的探源工程② 的光明前景。从仰韶文化、红山文化到良渚文化,从巩义双槐树、偃师二里头到广汉三星堆……每一个重要文化遗存的发现和发掘,都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着我们对祖先和历史的认知,展现着民族精神风貌。
“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短短14个字的背后,是中国考古学者百年的不懈奋斗。正是考古,为我们揭示了文明的来处,为我们寻回中华文明根脉的一块块“拼图”。从用一把小小的手铲开启科学发掘的第一铲,到如今运用无人机等现代科技手段助力考古发掘,一代又一代的考古人③ ,扎根田野,艰苦奋斗,攻坚克难。他们因为怀揣着求索文明之秘的报国之志,探索未知,中国所以才有了精妙绝伦的一件件文物,规模宏大的一座座博物馆。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
答: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引用和比喻的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9分)
睡莲是一种感光植物,它会因为光照时而开放时而闭合,故又有“睡美人”的称号。根据《中国植物志》记载,① ,分别是白睡莲、延药睡莲、柔毛睡莲、雪白睡莲和小白子午莲。
睡莲和莲经常种植在一处,由于长期的趋同进化,其花和叶的形态乍看非常相似,导致游客无法清楚地将其一一对应,连“内行”的植物分类学家们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也将莲放在睡莲科中,认为睡莲和莲是“亲戚”,直到20世纪末,② ,单独成立了莲科莲属。
其实,睡莲和莲的形态差异非常显著,③ 。首先是叶片,睡莲是浮水植物,叶片常漂浮在水面上,且叶片带有“V”形缺刻,而莲属于挺水植物,叶片挺出水面,叶片也没有缺刻;其次是花,睡莲花中央的柱头盘凹陷,且花色丰富,而莲花中央有凸起的莲蓬,花色不具有蓝色或蓝紫色。
4.下列各项中,和文中“亲戚”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已有两千多年了。
B.回到学校时,看到校门紧闭,他“灵机一动”,翻墙而入。
C.我们的时代以知识为荣,我们是幸运的。人类是宇宙的产物,现在暂时住在叫“地球”的星球上。
D.又如天坛皇穹宇与罗马的布拉曼提所设计的圆亭子,虽然大小不同,基本上是同一体裁的“文章”。
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二、文言基础双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7题。(6分)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①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信钓于城下,诸母漂②,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汉王之困固陵,用张良计,召齐王③信,遂将兵会垓下。项羽已破,高祖袭夺齐王军。汉五年正月,徙齐王信为楚王,都下邳。信之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有删改)
【注】 ①蓐食:在睡觉时用的草垫子上吃饭。②漂:漂洗衣服。③齐王:破楚之前,韩信灭齐,被封齐王。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B.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C.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D.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布衣,借指平民。富贵人家穿绸缎,平民穿麻、葛织物;后也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B.亭长,秦汉时在乡村每十里设一亭,置亭长,掌治安,捕盗贼,理民事,兼管停留旅客。
C.“亭长妻患之”的“患”指讨厌,与《屈原列传》中“惠王患之”的“患”相同。
D.垓下,古地名,是楚汉相争最后决战的战场遗址,被誉为世界七大古战场之一。
三、名篇名句默写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白《蜀道难》中,用飞鸟、猿猴的无计可施,来衬托人行走艰难的句子是“ , ”。
(2)姚鼐在《登泰山记》中描写自己登顶泰山后,看到红日跃出海面的壮美之景的句子是“ , ”。
(3)古代文人赞美与敬畏自然,敏锐地观察山川草木的万千动态,从中感知时间,体悟生命,而“长江”因其所蕴含的阔大意境和深邃情感往往备受文人青睐,频繁地出现在古诗文中,如“ , ”。
基础滚动练6 语言文字运用+文言基础双练+名篇名句默写
1.答案:①不言而喻 ②大有可为 ③栉风沐雨
解析:①“不言而喻”指不用说就可以明白。语境强调“历史遗存之丰厚、文化文明之辉煌”没有说的必要,可填“不言而喻”。②“大有可为”指事情很值得做,很有发展前途。语境强调中华文明的探源工程有发展前途,可填“大有可为”。③“栉风沐雨”指风梳头,雨洗发,形容奔波劳碌,不避风雨。根据语境,可填“栉风沐雨”。
2.答案:因为他们怀揣着求索文明之秘的报国之志,探索未知,所以中国才有了一件件精妙绝伦的文物,一座座规模宏大的博物馆。
解析:画横线的句子有多处语病,均为语序不当:一是关联词与主语的位置不当,因前后句的主语不同,故“因为”应放在“他们”前,“所以”应放在“中国”前;二是多重定语语序不当,数量短语在形容词短语之前,“精妙绝伦的一件件”“规模宏大的一座座”应改为“一件件精妙绝伦的”“一座座规模宏大的”。
3.答案:引用:“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这句话体现了考古遗存等历史文化遗产为我们揭示了文明的来处,使语言精练,含蓄典雅,更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比喻:将“历史”比作“教科书”,将“考古遗存等历史文化遗产”比作“活字典”,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考古遗存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作用和意义,不断丰富我们对历史的认知,探寻文明的来处。
解析:“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说明木、水皆有其源头,文中引用该句,意在说明考古遗存等历史文化遗产会为我们指出历史、文明的源头。引用名言,一方面可以使文本语言凝练;另一方面可以增强文本的说服力,让读者更加信服文本的观点。“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考古遗存等历史文化遗产则是注释历史最好的‘活字典’”连用两个比喻,第一句将“历史”比作“教科书”,第二句将“考古遗存等历史文化遗产”比作“活字典”,“历史”“考古遗存等历史文化遗产”是两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不好理解,而读者对“教科书”“活字典”则有具体的感知。因此,两个比喻句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考古遗存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作用和意义,不断丰富我们对历史的认知,探寻文明的来处。
4.D D项和文中“亲戚”的引号都表示特殊含义。A项表示引用。B项表示讽刺。C项表示特定称谓。
5.答案:①睡莲在中国有5个品种 ②才将莲从睡莲科中分出来 ③可从叶片和花上进行区分
解析:第①处,结合下文分别列出的5种莲,此处可填“睡莲在中国有5个品种”。第②处,根据上文,连“内行”的植物分类学家们也不好分辨,认为睡莲和莲是“亲戚”,以及下文“单独成立了莲科莲属”可知,此处可填写“才将莲从睡莲科中分出来”。第③处,根据下文“首先是叶片”“其次是花”可知,区别睡莲和莲“可从叶片和花上进行区分”。
6.B “不为具食”的主语不是“韩信”,而是“亭长妻”,所以“不为”前应断开,排除A、C两项;“竟”修饰后面的动词“绝去”,其前的“怒”陈述韩信的状态,省略主语单独成句,所以“怒”后应断开,排除D项。故选B。
7.C C项,“惠王患之”的“患”,意动用法,以……为患。
【参考译文】
淮阴侯韩信,是淮阴人。当初韩信为平民百姓时,贫穷且没有好品行,不能够被推选去做官,又不能做买卖维持生活。经常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人们大多厌恶他。曾经多次前往下乡南昌亭亭长处吃闲饭,接连数月。亭长的妻子嫌恶他,一早把饭煮好,在床上就吃掉了。开饭的时候韩信去了,却不给他准备饭食。韩信也明白他们的用意,一怒之下,最终离去不再回来。韩信在城下钓鱼,有几位老大娘漂洗衣服,其中一位大娘看见韩信饿了,就给韩信饭吃,几十天都如此,直到漂洗完毕。韩信很高兴,对那位洗衣的大娘说:“我一定会有重重地报答您的时候。”大娘生气地说:“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望你报答吗!”……汉王被围困在固陵时,采用了张良的计策,征召齐王韩信,于是韩信率领军队在垓下与汉王会师。项羽被打败后,高祖用突然袭击的办法夺取了齐王的军权。汉五年正月,改封齐王韩信为楚王,建都下邳。韩信到了下邳,召见曾经分给他饭吃的那位漂母,赐给她黄金千斤。
8.答案:(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2)正赤如丹 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3)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基础滚动练8语言文字运用+文言基础双练+名篇名句默写,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文言基础双练,名篇名句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基础滚动练7语言文字运用+文言基础双练+名篇名句默写,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文言基础双练,名篇名句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基础滚动练5语言文字运用+文言基础双练+名篇名句默写,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文言基础双练,名篇名句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