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1. 《汉书地理志》中的记载表明中国用煤作燃料的历史悠久,煤炭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A. 碳 B. 氮 C. 氧 D. 钙2. 空气中含有下列物质,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B. C. D. He3.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汽油挥发 B. 纸张燃烧 C. 冰雪消融 D. 干冰升华4.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熄灭酒精灯 B. 制取
C. 检查气密性 D. 滴加液体5.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氮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可用作保护气 B. 石墨的导电性能好,可用于制铅笔芯
C. 金刚石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切割玻璃 D.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6. 6000L氧气在加压情况下可装入40L的钢瓶中。从分子角度解释合理的是( )A. 氧分子体积变小 B. 氧分子质量变小 C. 氧分子间隔变小 D. 氧分子数目变少7.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两个氧原子:
B. 铜的元素符号:Cu
C. 五氧化二氮的化学式:
D. 氮原子原子序数为结构示意图:8. 制造空间站所用的材料中含有下列元素,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A. Fe B. N C. O D. C9. 空间站梦天实验舱搭载了铷原子钟。铷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铷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元素符号为Rb B. 相对原子质量为
C. 原子序数为37 D. 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为3710. 用于发射神舟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使用偏二甲肼作燃料。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混合物 B. 由12种元素组成
C. 含有1个氮分子 D. 氮元素质量分数最大11.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观察现象B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C证明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用导管对准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观察现象D检验蜡烛中是否含有氧元素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烧杯,观察现象 A. A B. B C. C D. D12. 充分燃烧1kg天然气和煤所放出的热量及产生的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天然气和煤均属于可再生的化石能源 B. 天然气释放出的热量比等质量的煤少
C. 天然气替代煤作燃料更易导致酸雨的形成 D. 煤中硫元素所占的质量分数不低于13. 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
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水。
①自来水厂利用活性炭的 ______ 性来除去天然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②生活中常用 ______ 来鉴别硬水和软水。
③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水时,正极上产生的气体具有的性质有 ______ 填字母。
A.助燃性
B.可燃性
C.易溶于水
碳元素是人类接触和利用最早的元素之一。
①碳元素形成的一种单质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该分子的化学式为 ______ 。
②碳单质和硫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化合生成,写出的名称: ______ 。
③为了防止大气中的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导致 ______ 填字母,应践行“低碳”生活。
A.臭氧层被破坏
B.温室效应增强
C.增加14. 实验室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稀硫酸、大理石和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
仪器X的名称是 ______ 。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若用装置E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为了防止倒吸,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______ 。
选用药品和仪器制取并测量其体积。
①制取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 填字母;可用仪器C收集气体的原因:一是不与空气反应,二是 ______ 。
②实验中用气密性良好的装置F来测量气体的体积时,发现测得的气体体积比理论值小,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写1条即可。
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两种固体混合后加热制取,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 填字母,收集装置是 ______ 填字母。15. 轻质碳酸钙粉末可用作牙膏中的摩擦剂。以石灰石为原料生产轻质碳酸钙的主要流程如图:
注:①石灰乳的主要成分是。
②碳酸钙能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
石灰石在“煅烧”时发生的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______ 。
“消化”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的化学式为 ______ 。
“碳化”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碳化”后欲获得轻质碳酸钙固体,还需要进行如下3步操作:洗涤、干燥、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______ 填字母。实验室中进行过滤操作时,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 ______ 。
“碳化”时,通入的不能过量,主要原因是 ______ 。
实际生产中,“碳化”所需的来自于石灰石的“煅烧”,这样做的优点是 ______ 写1条即可。16.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氢能产业包含氢气的制取、储存、运输和应用等多个环节。
氢气的制取。有高温分解甲烷制氢、光解水制氢等多种方法。
①高温下,分解为C和,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②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一种新型催化剂,在太阳光照射下,使水在催化剂表面高效分解获得氢气,反应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写出过程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氢气的储存。主要有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和固态储氢三种方式,各种方式的原理如下表所示。储氢方式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固态储氢储氢原理高压下,将氢气压缩在储氢罐中低温下,将氢气由气态变为液态,储存在绝热容器中用特定金属与氢气反应生成金属氢化物如,在一定条件下金属氢化物又可以分解释放出氢气①储氢过程中氢气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______ 填字母。
A.高压气态储氢
B.低温液态储氢
C.固态储氢
②已知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则氢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 。
氢气的运输。主要有3种运输方式:管道、气瓶车和液氢槽车。的运输成本与运输距离的关系如图所示。若的运输距离约为400km时,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应选择的运输方式是 ______ 。
氢气的应用。主要应用于航天、化学电源等领域。
①2022年北京冬奥会使用作为火炬燃料。跟往届奥运会使用的天然气或丙烷相比,使用作燃料的主要优点是 ______ 写1条即可。
②我国长征五号的火箭芯级主动力采用的是超低温的液氢、液氧作为推进剂。若液氢储箱中的质量为16吨,那么液氧储箱中的质量理论上应是多少吨写出计算过程,否则不得分?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煤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氢元素和少量的氮、硫、氧等元素。
故选:A。
煤中含有碳、氮、硫、氧等元素。
本题主要考查煤的元素组成,比较简单。
2.【答案】C 【解析】解:A、只含一种元素,是单质。A不符合题意;
B、只含一种元素,是单质。B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是氧化物。C符合题意;
D、只含一种元素,是单质。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时,就是判断物质的物质组成;判断是否是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时,既要判断元素组成,又要判断物质组成。
3.【答案】B 【解析】解:A、汽油挥发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B、纸张燃烧过程生成二氧化碳等,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C、冰雪消融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D、干冰升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故选:B。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4.【答案】C 【解析】解:A、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以防引起火灾,A错误;
B、给固体药品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这是为防止冷凝水倒流造成试管炸裂,B错误;
C、检查气密性时,应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导管口产生气泡,装置气密性好,C正确;
D、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悬空竖直于试管口的正上方,不能伸进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壁,D错误。
故选:C。
根据基本实验操作的正确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答案】D 【解析】解: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该选项不正确。
B、石墨的导电性能好,可用于制干电池的电极,该选项不正确。
C、金刚石的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该选项不正确。
D、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该选项正确。
故选:D。
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石墨的导电性能好。
C、金刚石的硬度大。
D、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6.【答案】C 【解析】解: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有较大的间隔,在加压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故选:C。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答案】B 【解析】解:A、两个氧原子表示为2O;A错误;
B、铜的元素符号为Cu;B正确;
C、五氧化二氮的化学式为;C错误;
D、氮原子原子序数为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应是5个电子。D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8.【答案】A 【解析】解:A、Fe是铁元素,在元素名称中带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正确。
B、N是氮元素,在元素名称中带有“气“字头,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错误。
C、O是氧元素,在元素名称中带有“气“字头,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错误。
D、C是碳元素,在元素名称中带有“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错误。
故选:A。
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固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石”字旁,气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气”字头,液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氵”字旁,据此进行解答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元素的简单分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B 【解析】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元素符号为Rb,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为,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7,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7,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7;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7,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答案】D 【解析】解:A、偏二甲肼由偏二甲肼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A错误;
B、偏二甲肼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B错误;
C、1个偏二甲肼分子含有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C错误;
D、偏二甲肼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2:7,故氮元素质量分数最大,D正确。
故选:D。
根据已有的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加强对化学式的意义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A 【解析】解:A、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时,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一氧化碳则不能;故A正确;
B、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现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B错误;
C、用导管对准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C错误;
D、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烧杯,观察现象,只能证明蜡烛中是否含有氢元素;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错误。
故选:A。
A、根据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一氧化碳则不能进行分析;
B、根据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进行分析;
C、根据用导管对准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进行分析;
D、根据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烧杯,观察现象,只能证明蜡烛中是否含有氢元素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2.【答案】D 【解析】解:A、煤、天然气及石油等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A不正确;
B、由图示可知,天然气释放出的热量比等质量的煤多;B不正确;
C、由图示信息可知,等质量的煤和天然气充分燃烧,煤产生二氧化硫的量更多,天然气替代煤作燃料更不易导致酸雨的形成;C不正确;
D、由图示可知,1kg煤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硫10g,即1kg煤中含有硫元素质量,煤中硫元素所占的质量分数,即煤中硫元素所占的质量分数不低于,D正确。
故选:D。
根据化学与环境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加强对化学与环境保护的知识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答案】吸附 肥皂水 二硫化碳 B 【解析】解:①由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自来水厂利用活性炭来除去天然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②生活中常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③电解水时,正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具有助燃性。
①碳元素形成的一种单质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该分子的化学式为;
②的名称是二硫化碳;
③为了防止大气中的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应践行“低碳”生活。
故答案为:①吸附;
②肥皂水;
③A;
①;
②二硫化碳;
③B。
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生活中常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电解水时,正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进行分析;
根据碳元素形成的一种单质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名称是二硫化碳。为了防止大气中的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导致温室效应增强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
14.【答案】长颈漏斗 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A D 【解析】解:据图可知,仪器X是长颈漏斗。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是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加热条件下氯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先把导管移除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以防倒吸,使热试管炸裂。
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
由于是固体与液体反应,不用加热,所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
由于二氧化碳不与空气反应,且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用仪器C收集气体。
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所以实验中用气密性良好的装置F来测量气体的体积时,发现测得的气体体积比理论值小。
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两种固体混合后加热制取氨气,所以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所以收集装置选D。
故答案为:长颈漏斗。
;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
;B;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D。
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根据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及其气体的溶解性、密度可以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5.【答案】分解反应 玻璃棒 碳酸钙能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 节约资源 【解析】解: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符合“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的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反应前Ca、O、H原子个数分别为1、1、0,反应后Ca、O、H原子个数分别为1、2、2,所以X是;
石灰乳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碳化”后欲获得轻质碳酸钙固体,还需要进行如下3步操作:先过滤,然后将滤渣洗涤、干燥,即可得到轻质碳酸钙固体;实验室中进行过滤操作时,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
根据题中信息,若二氧化碳过量,碳酸钙能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
石灰石的“煅烧”可以生成二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进行碳化过程,二氧化碳循环利用,可以节约资源。
故答案为:分解反应;
;
;
;玻璃棒;
碳酸钙能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
节约资源。
根据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的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进行分析;
根据石灰乳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进行分析;
根据先过滤,然后将滤渣洗涤、干燥,即可得到轻质碳酸钙固体进行分析;
根据二氧化碳过量,碳酸钙能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进行分析;
根据石灰石的“煅烧”可以生成二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进行碳化过程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制备等,注意在书写化学方程式后,首先检查化学式,再检查是否配平、反应条件和沉淀、气体符号的标注。
16.【答案】 管道 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解析】解:①高温下,分解为C和,化学方程式;
②据图可知,过程Ⅲ是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过程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A、据表格可知,高压气态储氢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B、据表格可知,低温液态储氢 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C、据表格可知,固态储氢是用特定金属与氢气反应生成金属氢化物如,在一定条件下金属氢化物又可以分解释放出氢气。即先生成新物质金属氢化物,发生化学变化,所以固态储氢过程中氢气发生化学变化。
故选:C。
②已知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根据化合价规则,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得氢元素的化合价为。
据图可知,若的运输距离约为400km时,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应选择的运输方式是管道。
①天然气或丙烷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而氢气燃烧只生成水。所以,相比天然气或丙烷,氢气作为火炬燃料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相比天然气或丙烷,氢气作为火炬燃料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②设液氧储箱中的质量理论上应是x,
4 32
16t x
答:液氧储箱中的质量理论上应是128吨。
故答案为:①;
②;
①C;
②;
管道;
①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②128吨。
根据高温下,分解为C和,过程Ⅲ是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进行分析;
根据高压气态储氢没有生成新物质,低温液态储氢 没有生成新物质,固态储氢是用特定金属与氢气反应生成金属氢化物如,在一定条件下金属氢化物又可以分解释放出氢气,化合价规则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进行分析;
根据的运输距离约为400km时,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应选择的运输方式是管道进行分析;
根据天然气或丙烷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而氢气燃烧只生成水,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资源的综合利用等,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流程题,简答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科普短文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如图是甲转化为丁的微观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