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专项练(50份)
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专项练18句式效果
展开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专项练18句式效果,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溪十八涧绿得闲,不能一一去说。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也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走着走着,忽见路旁的树十分古怪,一棵棵树身虽然离得较远,却给人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似乎是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走近看时,原来是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荫荫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有的青苔,形状也很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一幅青绿山水画。这种绿苔,给我的印象是坚忍不拔,不知当初苏公对它们印象怎样。
答: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们没有谁注意到,春风再次吹来,果树很快将挂果。”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春风猛烈地灌进来,园子里犹如藏着红热的火塘,火星四溅。桃红柳绿,蔬菜拱土,以前的诺言,再一次发芽;满园的春讯,喜上眉梢。一颗发白的草籽,它是怎样落在土里的?它以怎样的勇气挽住了季节的臂膀?
不消几天,这里就会再变一个样:那鲜嫩的豆角,像诗歌的月牙,在小河淌水的尽头搁浅;茴香的根围着地埂成长;茭白在水中诞下它的婴儿;马齿苋蓄满稠密的奶汁;蝴蝶的翅膀迷惑着鸟的眼睛;四周燃烧的花朵一点一点成为彩色的灰烬,飘荡着,垂落着,挡住虫子们回家的路。如果一只蜜蜂飞进园子里来,它肯定会被醉倒,春天的园子本身就是一块巨大的蜜糖啊!而我们要做的,是把它沿沟剖开,亲手把生活的根栽在这里,把自己的心托付给明天。
只要再来一阵春风,希望就将挂果,那是并不遥远的希望啊,但我们目前还一无所知。
答: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心灵会变得粗俗,难以感受文字带给我们的精神愉悦。”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的表达效果更好?
毫不夸张地说,很多人所谓阅读不能叫真正的阅读,只能叫读书。读书仅与学习有关,虽然学到了知识,学到了人们需要的东西,但它刺激不了心灵的触觉。对于很多不懂真正阅读是什么的人来说,心灵的触觉经常处在荒废不用的状态,长此以往,心灵的触觉变得粗粝、迟钝,难以触摸到文字带给我们的丰腴曼妙的精神之躯。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倡导真正的阅读,开启我们心灵的触觉,用我们心灵的触觉去感受文字的肌理,去进行一种精神的探索,去触摸世界的另一面,那是与我们的世俗功利毫无关系的另一面。
答: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这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的声音,如金声玉振,又如黄钟大吕,又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润物细无声”,春雨本来是声音极小极小的。但是,我现在坐在隔成了一间小房子的阳台上,屋顶上有块大铁皮。楼上滴下来的檐溜就打在这铁皮上,打出声音来,于是就不“细无声”了。按常理说,我坐在那里,同文字拼命,本来应该需要极静极静的环境,才能安下心来,进入角色。这种雨敲铁皮的声音应该是极为讨厌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
然而,事实却正相反。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心里感到无比的喜悦,仿佛饮了仙露,吸了醍醐,大有飘飘欲仙之感了。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我浮想联翩,瞬间风生笔底——死文字仿佛活了起来,快乐地在纸上奔跑。我平生很少有这样的精神境界,更难为外人道也。
答:
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像微风低低地吹过琴弦;像落花轻轻地漂在水上。”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大海上一片静寂。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蒙眬欲睡似的。在平静的深黯的海面上,月光辟开了一款狭长的明亮的云汀,闪闪地颤动着,银鳞一般。远处灯塔上的红光镶在黑暗的空间,像是一颗红玉。它和那海面的银光在我们面前揭开了海的神秘——那不是狂暴的不测的可怕的神秘,而是幽静的和平的愉悦的神秘。我们的脚下仿佛轻松起来,平静地,宽阔地,带着欣幸与希望,走上了那银光的路,朝向红玉的琼台走了去。
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又像是甜美的蜜糖;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漂在水上。
海睡熟了。
答:
6.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鼓胀的木棉花苞就开了,红色的花瓣开满了没有叶子的枝干。”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早春,料峭的寒风一吹,憋得鼓鼓囊囊的木棉花苞就炸开了。赤红的花瓣火苗一样蹿出,没有叶子的枝干像被点燃了似的。谁见了这样的花,心底的热望都会跟着燃烧起来。很多花柔美妖艳,木棉花则不然。其形硕大,花瓣厚实,中间的一束花蕊粗壮有力,深色的蕊头黑如胡茬儿,观其神色,活脱脱一张血气充沛、胡须浓密的汉子脸……
答:
7.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身体的所有温度仿佛要被浸入骨髓的冰凉都抽去。”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在我看来,冬天是最不浪漫的季节,特别是南方的冬天,它看不到北方的银装素裹,冰天雪地;也看不到西部的万里荒漠,悄无人声。南方的冬天永远都只是一片萧条之色。天很冷很冷,却不带一丝湿润,浸入骨髓的冰凉仿佛要把身体的所有温暖都抽去,只留下如干絮般散漫的冷一团一团地塞在胸肺间。在这样的季节里,人的思维都会被冻住,什么情感、浪漫会在刹那间被抛之九霄云外。在这样的境况下,难以提起一丝好兴致,哪怕偶尔有所愿望,也会很快被扔到记忆的角落里。
答:
专项练18 句式效果
1.答案:①原句中修饰语单独成句,具有强调作用,富有情感色彩;②原句句式灵活,富于变化,给人以美感;③原句与上下文语体色彩一致,亲切又有趣味,更能突出事物的特点。(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2.答案:①二者强调的重点不同:改句强调春风吹来、果树挂果的变化;原句侧重表现对希望的一无所知。②二者所表达的感情的强弱程度不同:改句采用的是一般句式,情感表达较弱;原句采用的是条件复句和转折句,突出了内心的情感。③二者的意蕴不同:改句偏重客观介绍;原句借对春风吹来、果树挂果的想象表达了对希望的期待以及对看不到希望的遗憾。(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3.答案:①原句化抽象为具象,将抽象的心灵感受具化为可感的触觉感受,将精神具化为丰腴曼妙的躯体,表达更加生动、形象;②原句用词更加巧妙,使用“粗粝、迟钝”,显得更有质感,与触觉更搭配;③原句写作风格和上下文语境更加和谐,因为上下文都提到了“心灵的触觉”。
4.答案:①强调的内容不同:改句用的是“如……又如……又如……”,内容显得笼统;原句用三个“有时”,强调雨声的不同表现,原句语言表述更准确。②运用的句式不同:改句是长句,“声音”的定语冗长、拖沓;原句是短句,句式活泼,节奏感强,原句更能生动形象地突出雨声轻重缓急的变化。
5.答案:①原句将“低低地”和“轻轻地”独立,彰显了大海声音之低之轻;②原句“拂过琴弦”的“拂”字更能表现出微风的轻柔,而改句“吹”表现不出这种轻柔感;③原句将“低低地”和“轻轻地”相连放在前面,两词既修饰海“沉吟”的声音,又修饰“微风拂过琴弦”和“落花漂在水上”,改句则只分别修饰后两者,作用相对狭窄。
解析:从句子的形式看,原句多用短句,“低低地”和“轻轻地”独立成句,有强调语意的作用,同时用短句式,显得灵活多变,增强了节奏感和音韵美;改句句式比较死板。从语意表达看,原句“低低地”和“轻轻地”,这是两个修饰语,独立出来后,与后面的句子的修饰关系就显得灵活多样,句意也就有了多种理解的可能;改句把它们放入句子,限定了修饰关系,句意死板。从炼字的角度看,原句“拂”字表现出微风的轻柔,更形象而生动;改句“吹”字的表现力一般。
6.答案:①更能突出景物特点。原文运用了比拟、比喻、夸张等修辞和“憋”“鼓鼓囊囊”“炸开”“蹿出”等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写出蕴蓄了整个冬天力量的木棉花苞瞬间绽放后灿烂热烈的姿态,更好地突出花苞之大,花开之早、之盛和阳刚之美。②更符合作者的心情。原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写出木棉花开时的热烈足以燃烧人们心底的热望,让“我”想到奋进的生命,更好地表达出作者对木棉的无限喜爱和赞美之情。③与语段语言风格一致。原文侧重描写,表达生动形象。
7.答案:原文更能突出强调“冰凉”的影响力;“浸入骨髓的冰凉”作主语,与前句“天很冷很冷”相照应,使陈述主体一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专项练45带句式概括,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简述下面语段的主要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专项练38句子效果,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专项练35带句式概括,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简述第二段的主要内容,简述下面语段的内容,简述下面语段的主要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