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2-2023学年上海市沪教版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数学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2-2023学年上海市沪教版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数学试卷(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计算部分,填空,选择,几何部分,应用部分,综合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上海市2023年四下数学期末复习卷一、计算部分。1. 直接写出得数。4.8+2= 12-1.2= 80÷100=7.3+0.73= 3.04÷10×100= -0.36 19.2-0.3-7.7= 1200÷24÷5=【答案】6.8;10.8;0.88.03;30.4;0.2711.2;10【解析】【详解】略2. 递等式计算。(能简便的要简便运算)2800-600÷25 9200÷(5×92) 13.56-7.82+2.18 33.45-2.6+26.55-17.4 56×72+72+72×43 30-[17.8+(6.2+38÷10)]【答案】2776;20;7.9240;7200;2.2【解析】【分析】(1)600÷25利用商不变规律进行简算,然后再算减法;(2)利用乘法的交换律和除法的性质进行简算;(3)从左往右依次计算;(4)利用加法交换律和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5)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6)先算除法,再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的加法,最后算减法。【详解】2800-600÷25 =2800-(600×4)÷(25×4)=2800-2400÷100=2800-24=2776 9200÷(5×92)=9200÷(92×5)=9200÷92÷5=100÷5=2013.56-7.82+2.18 =5.74+2.18=7.92 33.45-2.6+26.55-17.4=3345+26.55-2.6-17.4=(33.45+26.55)-(2.6+17.4)=60-20=4056×72+72+72×43 =(56+1+43)×72=100×72=7200 30-[17.8+(6.2+38÷10)]=30-[17.8+(6.2+3.8)]=30-[17.8+10]=30-27.8=2.23. 列式计算。比15.7少5.8的数加上3.54,结果是多少?【答案】13.44【解析】【分析】比15.7少5.8的数是(15.7-5.8),再用这个数加上3.54即可算出结果是(15.7-5.8+3.54)。【详解】15.7-5.8+3.54=9.9+3.54=13.444. 列式计算。25与4的积除它们的和,商是多少?【答案】0.29【解析】【分析】此题求的是商,被除数是25与4的和,除数是25与4的积,据此列式并解答。【详解】(25+4)÷(25×4)=29÷100=029二、填空。5. 0.07里有( )个0.01;180个0.001化简后的小数是( )。【答案】 ①. 7 ②. 0.18【解析】【分析】0.07是一个两位小数,计数单位是0.01,则0.07里面有7个0.01。180个0.001是0.180,根据小数的性质化简这个小数得0.18。【详解】0.07里有7个0.01;180个0.001化简后的小数是0.18。【点睛】本题考查小数的计数单位和小数的性质,根据小数的性质化简小数时,去掉小数末尾的0。6. 550cm2=( )dm2 5t-400kg=( )kg【答案】 ①. 5.5 ②. 4600【解析】【分析】1dm2=100cm2,1t=1000kg,高级单位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名数乘进率,低级单位名数换算高级单位名数除以进率。【详解】550cm2=5.5dm2 5t-400kg=4600kg【点睛】熟练掌握面积和质量单位的换算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 一个数由9个十、3个十分之一和5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数写作( ),不改变它的大小,把它改写成三位小数是( )。【答案】 ①. 90.35 ②. 90.350【解析】【分析】写小数时,整数部分按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0的写作0,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详解】一个数由9个十、3个十分之一和5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数写作(90.35),不改变它的大小,把它改写成三位小数是(90.350)。【点睛】熟练掌握小数的写法和小数的性质是解题关键。8. 1300÷400=3……100,如果被除数、除数同时除以100,商是( ),余数是( )。【答案】 ①. 3 ②. 1【解析】【分析】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不变,余数也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据此解答。【详解】1300÷400=3……100,如果被除数、除数同时除以100,商不变,是3,余数除以100,是1。【点睛】熟练掌握商的变化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9. 小胖和另外5名同学进行围棋比赛,每两个人都必须比赛一次,他们一共要进行( )场比赛。【答案】15【解析】【分析】小胖和另外5名同学分别进行一场比赛,要进行5场比赛,小胖不再参与比赛,第二名同学与剩下的4名同学分别进行一场比赛,还要进行4场比赛,第二名同学不再参与比赛,同理第三名同学还要进行3场比赛,第四名同学还要进行2场比赛,第五名同学还要进行1场比赛,所以共要进行5+4+3+2+1=15(场)比赛,据此即可解答。【详解】5+4+3+2+1=9+6=15(场)他们一共要进行15场比赛。【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对搭配问题解题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10. 在同一平面内,与直线AB的距离是3厘米的直线有( )条。【答案】2【解析】【分析】从平行线上的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叫做平行线间的距离。与直线AB的距离是3厘米的直线如图:【详解】在同一平面内,与直线AB的距离是3厘米的直线有(2)条。【点睛】熟记平行线间的距离定义是解题关键。11. 把35.6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三位,再向左移动一位,得数是( )。【答案】3560【解析】【分析】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三位,再向左移动一位,实际上最终只是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两位,据此即可解答。【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把35.6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三位,再向左移动一位,得数是3560。【点睛】熟练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2. 8.593凑整到百分位,用“进一法”得到的近似数和用“去尾法”得到的近似数相差( )。【答案】0.01【解析】【分析】“进一法”就是小数凑整到哪一位,把这一位后面的尾数去掉,在保留部分的最后一个数字上加1。“去尾法”就是小数凑整到哪一位,把这一位后面的尾数去掉。【详解】进一法:8.593≈8.60去尾法:8.593≈8.598.60-8.59=0.018.593凑整到百分位,用“进一法”得到的近似数和用“去尾法”得到的近似数相差0.0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求近似数,要熟练掌握。13. 一个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是3.20,原来这个小数最大是( )。【答案】3.204【解析】【分析】用“四舍”取近似值是3.20,则原来的三位数可能是3.200、3.201、3.202、3.203、3.204,用“五入”取近似值是3.20,则原来的三位数可能是,3.195、3.196、3.197、3.198、3.199,所以原来这个三位小数最大3.204。据此解答。【详解】一个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是3.20,原来这个小数最大是3.204。【点睛】本题考查了用四舍五入法小数的近似值。注意四舍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来的数要小,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来的数要大。14. 小胖在做小数加法时,不小心把其中一个加数看错了,他把十位上的“7”看成了“4”,十分位上的“6”看成了“8”,这样计算的结果为52.3。你认为这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答案】82.1【解析】【分析】他把十位上的“7”看成了“4”,就是十位上少加了(7-4=3),也就是少加了3个十,少加了30;十分位上的“6”看成了“8”,十分位上多加了(8-6=2),也就是多加了2个0.1,多加了0.2;用52.3加上30再减去0.2即可。【详解】70-40=300.8-0.6=0.252.3+30-0.2=82.3-0.2=82.1小胖在做小数加法时,不小心把其中一个加数看错了,他把十位上的“4”看成了“7”,十分位上的“8”看成了“6”,这样计算的结果为52.3。你认为这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82.1)。【点睛】解答此题关键是判断把其中的一个加数看错后,错误的答案与正确的答案相差多少。三、选择。15. 下列四个数中,与其他三个数不相等的数是( )。A. 0.060 B. 0.600 C. 0.06 D. 0.0600【答案】B【解析】【分析】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详解】0.06=0.060=0.0600故答案为:B【点睛】熟记小数的基本性质并灵活运用是解题关键。16. 把一个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三位后是3.8,这个数是( )。A. 0.38 B. 0.038 C. 38 D. 380【答案】C【解析】【分析】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三位得到3.8,则把3.8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三位,再向左移动两位,得到这个数。【详解】3.8×1000÷100=38这个数是38。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关键是看清小数点移动的方向和位数。17. 把5.0703、5.0073、5.7003、5.0730四个数按从小到大排列在第3个的数是( )。A. 5.0703 B. 5.0073 C. 5.7003 D. 5.0730【答案】D【解析】【分析】小数比较大小时,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详解】把5.0703、5.0073、5.7003、5.0730四个数按从小到大排列:5.0073<5.0703<5.0730<5.7003。第3个的数是5.0730。故答案为:D【点睛】小数比较大小方法与整数基本相同,都是从高位起,依次把相同数位上的数进行比较。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九时三十分时,钟面上时针与分针互相垂直。B. 已知直线a,画直线a的平行线,可以画无数条。C. 平行线之间的线段处处相等。D. 长方形只有2组互相垂直的边。【答案】B【解析】【分析】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据此选择。【详解】A.九时三十分时,钟面上的时针指向9和10的正中间,分针指向6,时针与分针形成的角不是90°,说法错误;B.在同一平面内,画直线的平行线可以画无数条,如图:;说法正确;C.从平行线上的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叫做平行线间的距离,平行线间距离处处相等,说法错误;D.长方形有4组互相垂直的边,如图:AB和BC互相垂直,BC和CD互相垂直,CD和AD互相垂直,AD和AB互相垂直;说法错误。故答案为:B【点睛】熟练掌握平行线和垂线的定义是解题关键。四、几何部分。19. 操作。 (1)先过点P画直线1的垂线;(2)再过点P画一条平行于直线1的平行线;(3)画完后量一量点P到直线1的距离,这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 )cm(结果精确到十分位)。【答案】(1)见详解(2)见详解(3)1.9【解析】【分析】(1)用直角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和直线1重合,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和点P重合,过P点沿直角边向直线1画直线即可。(2)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和直线1重合,用直尺靠紧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沿直尺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原来和直线1重合的直角边和P点重合,过P点沿三角尺的直角边画直线即可。(3)从平行线上的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叫做平行线间的距离。【详解】(1)、(2)见详解 (3)画完后量一量点P到直线1的距离,这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1.9)cm。【点睛】此题考查了学生用三角尺和直尺作垂线和平行线的能力。五、应用部分。20. 某景点星期五参观人数为1.06万人,比星期四参观人数多0.12万人,星期六参观人数比星期四参观人数多1.62万人。星期六参观人数是多少万人?【答案】2.56万【解析】【分析】星期五的参观人数减0.12万等于星期四的参观人数,星期四的参观人数加1.62万等于星期六的参观人数,据此即可解答。【详解】1.06-0.12+1.62=0.94+1.62=2.56(万人)答:星期六参观人数是2.56万人。【点睛】熟练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1. 在捐书活动中,四年级捐书362本,比三年级捐书本数的2倍少48本。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答案】205本【解析】【分析】四年级捐书本数加上48本就正好是三年级捐书本数的2倍,用(362+48)本除以2即可算出三年级捐书本数。【详解】(362+48)÷2=410÷2=205(本)答:三年级一共捐书205本。【点睛】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22. 学校举行速算比赛,五年级有96人参加,四年级参加的人数比五年级的2倍少32人,四年级参加人数是三年级参加人数的2倍,三年级有多少人参加速算比赛?【答案】80人【解析】【分析】五年级参加速算比赛人数乘2再减去32人可以算出四年级参加速算比赛的是(96×2-32)人,四年级参加速算比赛人数除以2即可算出三年级参加参加速算比赛的人数。【详解】(96×2-32)÷2=(192-32)÷2=160÷2=80(人)答:三年级有80人参加速算比赛。【点睛】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23.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7米,宽是4米,如果把它的长增加到2倍,宽增加2倍,那么现在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答案】168平方米【解析】【分析】长是7米,长增加到2倍,长就变成7×2=14(米),宽是4米,宽增加2倍,宽就变成4×3=12(米),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把数据代入即可计算出现在的长方形的面积。【详解】(7×2)×(4×3)=14×12=168(平方米)答:现在的长方形的面积是168平方米。【点睛】正确理解“增加到几倍”和“增加几倍”的含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4. 玩具厂计划25天生产6000个玩具,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生产60个,照这样计算,可以提前几天完成任务?【答案】5天【解析】【分析】用玩具总个数除以计划生产天数,求出计划每天生产玩具的个数,再加上60个,求出实际每天生产玩具的个数。用玩具总个数除以实际每天生产玩具的个数,求出实际生产天数。再用计划生产天数减去实际生产天数解答。【详解】6000÷25+60=240+60=300(个)6000÷300=20(天)25-20=5(天)答:可以提前5天完成任务。【点睛】本题考查工程问题,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解答,关键是求出实际生产天数。25. 下面是某旅游景区去年接待游客情况统计图。 (1)( )月的游客人数最多。今年的游客一共是( )万人。(2)游客人数大幅上升的是( )月到( )月。(3)游客人数最少的月份与最多的月份相差( )万人。【答案】(1) ①. 10 ②. 60 (2) ①. 9 ②. 10 (3)8【解析】【分析】(1)比较各个月份的游客人数大小。将各个月份的游客人数相加求和。(2)根据折线统计图,找出上升幅度最大的月份。(3)游客人数最少的月份是1月,有2万人,游客人数最多的月份是10月,有10万人,相差8万人。【小问1详解】10>9>6>5>4>3>22+3+5+9+6+4+4+5+5+10+4+3=60(万人)10月的游客人数最多。今年的游客一共是60万人。【小问2详解】游客人数大幅上升的是9月到10月。【小问3详解】10-2=8(万人)游客人数最少的月份与最多的月份相差8万人。【点睛】此题考査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六、综合部分。(每题请写出思考过程)26. 解放军进行野营拉练。晴天每天走35千米,雨天每天走28千米,11天一共走了350千米。这期间晴天有( )天,雨天有( )天。【答案】 ①. 6 ②. 5【解析】【分析】假设这11天都是晴天,则一共走了(35×11)千米,比实际多走了(35×11-350)千米,一个晴天比一个雨天多走(35-28)千米,多走的总千米数除以一个晴天比一个雨天多走的千米数可以算出雨天的天数,用11天减去雨天天数即是晴天天数。【详解】35×11-350=385-350=35(千米)35÷(35-28)=35÷7=5(天)11-5=6(天)解放军进行野营拉练。晴天每天走35千米,雨天每天走28千米,11天一共走了350千米。这期间晴天有(6)天,雨天有(5)天。【点睛】运用假设法解题关键是求出假设与实际走的差,再看形成差的原因。27. 小巧与同学们聚会,参加聚会的每两个人都合影一张。聚会结束时,统计出一共拍照45张,参加这次聚会的同学共有( )人。【答案】10【解析】【分析】两人合影没有次序,即甲与乙合影后,乙就不再与甲合影,若有次序时应合影为45×2=90张,即若有n人,那么n人应与n-1人合影,合影总次数为n与n-1的积,所以只要看哪两个连续自然数的积是90,那么人数就为这两个自然数中较大的那个数。【详解】45×2=90(张)90=10×9,参加这次聚会同学共有10人。【点睛】45是几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此题也可以用方程法来解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年上海市周浦育才学校沪教版小升初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4页。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上海市松江区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解析版)-A4,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计算部分,概念部分,9个千,应用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上海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第1-3单元期中模拟测试数学试卷(沪教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a+b+c=a+,计算10.1×15的简便方法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