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期末复习】高一地理单元知识点梳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期末复习】高一地理单元知识点梳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期末复习】高一地理单元知识点梳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共36页。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
第一节 大气圈与大气运动
【课标目标】
1.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层、各层特点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2.大气受热过程图示、原理,削弱作用、保温作用原理解释相关现象。
3.热力环流图示、形成过程,城市热岛、海陆风、山谷风等形成原理。
4.大气水平运动的规律,区分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5.等压面、等压线图上判定风力及风向。
【知识结构】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1.低层大气的组成及作用
(1)干洁空气
①氮:含量最多,是地球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氧:含量次多,是人类和动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③二氧化碳: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温室效应气体。
④臭氧: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2)水汽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固体杂质可促进云雨的形成。
2.大气圈的分层
(1)依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
(2)分层
分层
高度范围
主要特点
特点成因
与人类
的关系
对流层
厚度不均
平均12千米
低纬度
17~18千米,
中纬度
10~12千米,
高纬度
8~9千米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每升高100米,下降0.6 ℃)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大气上冷下热,不稳定结构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集中了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对流运动显著,易成云致雨
平流层
距地面大约50千米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
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利于航空飞行
以平流运动为主
大气上热下冷,稳定结构
天气晴朗
水汽、杂质含量极少,大气平稳
高层大气
从平流层顶到3 000千米
大气密度非常小
距地面远,受到引力小
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
技能:逆温及危害
(1)逆温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或者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的幅度小于垂直递减率的现象,称为“逆温”。
(2)危害
①出现多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给出行带来不便,导致交通事故。
②加剧大气污染。空气垂直对流受阻,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危害人体健康。
③对航空造成影响。“逆温”多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给飞机起降带来不便。
知识点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1.口诀: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具体图解如下:
思考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请问“高处不胜寒”是如何形成的?
提示: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越往高处接收到的地面辐射就越少。
2.大气的受热过程在生活中的应用
(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
(2)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早晨(夜晚):晴朗的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地面热量散失多,气温低,水汽易凝华而出现霜冻。
(3)沙漠地区气温日较差大:沙漠地区晴天多,白天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
(4)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中水汽、杂质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所以太阳辐射强。
(5)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提高生产效益
①采用塑料大棚发展反季节农业,利用玻璃温室育苗等。塑料薄膜、玻璃能使太阳短波辐射透射进入棚内或室内,而地面长波辐射却不能穿透塑料薄膜或玻璃把热量传递出去,从而使热量保留在塑料大棚或玻璃温室里。
②人造烟雾、浇水防冻。秋冬季节,我国北方常用人造烟雾来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里的农作物免遭冻害。浇水可增加空气湿度,增强大气逆辐射;水汽凝结释放热量;水的比热容大,浇水可减小地表温度的下降速度和变化幅度,减轻冻害。
技能:昼夜温差大小的原因分析
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等方面分析。
(1)地势高低:地势高→空气稀薄→白天削弱作用和夜晚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2)天气状况:晴朗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3)下垫面:比热容大→增温和降温速度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小于陆地。
月球上昼夜温差很大,白天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 ℃;月球上的夜晚,温度可降低到-183 ℃。月食时,地球的阴影投射在月球上,这时月球的温度可以在瞬间下降300 ℃。月球阳面的温度比沸水高2 ℃,其阴面温度低到-243 ℃。
探究
1.与地球相比,月球上的气温变化为什么会如此剧烈呢?
提示:地球上有大气层,白天,大气层削弱太阳辐射,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温度上升缓慢;夜晚,大气层对地面有保温作用,使地面温度下降缓慢。月球上没有大气层,不能对昼夜温度进行调节。
2.请在下图中合适的位置标注太阳辐射、吸收(大气对太阳)、反射(大气对太阳)、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来说明能量在地表附近的传递过程。
提示:
小结:
知识点三、 大气的运动
一、 热力环流
1.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2.形成过程(如图)
近地面冷热不均→气流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近地面和高空在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热力环流。
3.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1)海陆风
(2)山谷风
(3)城市风
巧记热力环流规律
(1)近地面气压:热低冷高。
(2)等压面:高凸低凹。
(3)垂直运动:冷沉热升。
(4)水平运动:高压→低压。
思考 古诗云“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试解释巴山多夜雨的原因。
提示:巴山地区谷地众多,夜间风从山坡吹向谷地,而山谷中气流则垂直上升,将水汽带上高空,受冷成云致雨。
霜是贴近地面的空气受冷却降温到0℃以下,水汽在地面或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民间有“雪落高山,霜打洼地”之说。下图示意山谷风的形成原理。据此完成。
1.造成“霜打洼地”的是图示气流( )
答案: ④箭头
提示:左图盛行谷风在白天,不会出现“霜打洼地”,①②错。右图吹山风,表示夜间,夜间山坡冷空气下沉至洼地聚集,对应④。④正确。
2.该地“夜雨”较多,其直接原因是该地区( C )
A.夜晚①下沉气流 B.夜晚②谷风影响 C.夜晚③上升气流 D.夜晚④山风影响
答案: C
提示:①②气流在白天不是夜晚,A、B错。夜晚,谷地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③,上升中水汽凝结成雨,C正确。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
1.风的慨念: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向指风的来向。
2.形成原因
3.影响风的三种力
作用力
方向
大小
对风的影响
风速
风向
水平气压梯度力
始终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
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
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地转偏向力
始终与风向垂直
大小随纬度增大而增加,赤道为零
不影响风速大小
北半球使风向右偏,南半球使风向左偏
摩擦力
始终与风向相反
大小与下垫面性质有关,下垫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反之越小
使风速减小
与其他两力共同作用,使风向斜穿等压线
4.力的作用效果
(1)在高空,风向主要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风向可偏至平行于等压线。
(2)在近地面,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总是与等压线斜交。
1.图中正确指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
答案:D箭头
提示:近地面空气运动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三力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2.从图示来看( C )
A.水平气压梯度力不能影响风速 B.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的速度
C.高空大气运动受摩擦力作用不明显 D.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
答案:C
提示:水平气压梯度力与摩擦力既影响风速,又影响风向;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高空大气运动可忽略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C正确。
方法技巧一 风向、风力的判读
1.风向的确定
(1)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过该点作等压线的垂线(画虚线),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注意:并不一定指向低压中心。
(2)画出风向: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过该点的风向。如下图(以北半球为例)。
2.风力大小的判定
(1)同一幅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风力小。
(2)相邻两条等压线间的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反之风力越小。
(3)同等图幅的两幅等压线图上,比例尺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反之风力越小。
方法技巧二 等压线图的判读
1.判断气压场
(1)高气压中心:中心气压高,周围气压低。(如A处)
(2)低气压中心:中心气压低,周围气压高。(如B处)
(3)高压脊:等压线由高压中心向外凸出的部分。(如L1处)
(4)低压槽:等压线由低压中心向外凸出的部分。(如L2处)
2.判断各种气压场的天气状况
(1)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寒冷干燥。
(2)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温暖湿润。
(3)低气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高气压过境时,多晴朗天气。
(4)低压中心和低压槽控制区多阴雨天气,高压中心和高压脊控制区多晴朗天气。
3.判断风向
(1)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地转偏向力方向。
(2)确定南北半球,按北右南左,画出偏转方向,偏转角度为30°~45°。
4.判断风力(风速)大小
(1)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2)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如图中甲处风力大于乙处。
5.判断南北半球
(1)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右侧——北半球。
(2)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左侧——南半球。
6.判断季节
(1)夏季(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大陆内部一般为低压。
(2)冬季(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大陆内部一般为高压。
方法技巧三
等压线图的判读技巧
1.大大小小规律:两条等压线之间的闭合等压线圈,若闭合曲线数值等于其中较大的数值,则闭合区域内的数值大于较大值;反之,小于较小值。
2.高低低高规律:等压线向低值方向凸出,则此处的气压较两侧地区高,反之偏低。
3.气压差计算:计算两地的气压差值,可用下面的公式(n-1)d≤Δp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四单元 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期末复习】高一地理单元知识点梳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共20页。
这是一份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期末复习】高一地理单元知识点梳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共36页。
这是一份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期末复习】高一地理单元知识点梳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共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