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期末复习】高二化学单元复习知识点梳理(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展开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知识清单
考点1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焓变
一、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1.反应热
(1)定义: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2)表示符号
(3)单位:kJ·mol-1或J·mol-1。
2.反应热的测定
(1)仪器——量热计
(2)原理:Q=-C(T2-T1),其中C表示溶液及量热计的热容,T1、T2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体系的温度。
3.焓变与反应热的关系
(1)文字叙述:在等压条件下,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时,焓变与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相等。
(2)数学表达式:ΔH=Qp。
【特别提醒】
(1)物理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不是反应热。如物质的三态变化,物质的溶解等。
(2)反应放热或吸热与反应条件无关。
二、化学反应的焓变
1.焓:用来描述物质所具有的能量的物理量,符号:H。
2.焓变
(1)定义:反应产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符号:ΔH。
(2)表达式:ΔH=H(反应产物)-H(反应物).
(3)单位:kJ·mol-1或J·mol-1。
(4)化学反应的焓变示意图
【特别提醒】同一物质聚集的状态不同,所具有的能量也不同,“焓”也不同,一般来说气态>液态>固态。
3.焓变与化学键的关系
4.物质能量变化与焓变
5.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1)放热反应
①金属、金属氧化物与酸或水的反应
②可燃物的燃烧反应及缓慢氧化
③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④铝热反应,如2Al+Fe2O32Fe+Al2O3
⑤大多数的化合反应。如2NO2N2O4
(2)吸热反应
①大多数的分解的反应(2H2O22H2O+O2↑除外)
②铵盐和碱反应,如Ba(OH)2•8H2O+2NH4Cl=BaCl2+2NH3•H2O+8H2O
③盐的水解反应
④两个特殊反应:C+CO22CO、C+H2O(g)CO+H2
⑤碳酸氢钠与柠檬酸的反应
6.反应的热效应与反应条件的关系
(1)反应的热效应与反应条件无必然关系
①在高温下才能进行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
②在常温下进行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
③使用催化剂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
(2)可用根据反应条件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①需要持续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一般是吸热反应
②反应开始需要加热,停热后仍能继续进行,一般是放热反应
7.根据反应现象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1)反应体系的温度变化
①体系的温度升高:放热反应
②体系的温度降低:吸热反应
(2)密闭体系的压强变化
①体系的压强增大:放热反应
②体系的压强减小:吸热反应
(3)液体的挥发程度
①液体的挥发程度增大:放热反应
②液体的挥发程度减小:吸热反应
(4)催化剂的红热程度
①停热后催化剂继续红热:放热反应
②停热后催化剂不再红热:吸热反应
8.ΔH的计算方法
(1)ΔH=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反应产物成键释放的总能量
(2)ΔH=反应产物所具有的总焓-反应物所具有的总焓
三、中和热的含义及测量
1.各类中和热数值的比较
(1)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其反应热的数值是相等的,都约是57.3kJ·mol-1。
H+(aq)+OH-(aq)H2O(l) ΔH=-57.3kJ·mol-1
(2)强酸和弱碱或弱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数值一般小于57.3kJ·mol-1,因为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吸热的。
(3)有浓酸或浓碱参与的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数值一般大于57.3kJ·mol-1,因为浓酸或浓碱的溶解是放热的。
(4)有沉淀生成的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数值一般大于57.3kJ·mol-1,因为生成沉淀的过程是化学键的形成过程,是放热的。
(5)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反应生成H2O。若反应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如生成不溶性物质、难电离物质等),这部分反应热不在中和反应反应热之内。
2.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实验中要用强酸、强碱的稀溶液(0.1~0.5mol·L-1)。
(2)操作时动作要快,尽量减少热量的损失,使用绝热装置,避免热量散发到反应体系外。
(3)测量盐酸的温度后,要将温度计上的酸冲洗干净后,再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避免酸、碱在温度计的表面反应放热而影响测量结果。
(4)读取的中和反应的温度(T2)是反应混合液的最高温度。
(5)不能用弱酸或弱碱,因弱酸、弱碱电离时吸收热量而使测量数值偏低。
(6)反应热的数值是57.3kJ·mol-1,测定时与强酸、强碱的用量无关。
3.中和热的计算公式:DH中和热=-kJ/mol
三、反应过程中热量大小的比较
1.燃烧过程中热量大小的比较
(1)物质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
(2)物质在O2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比在空气中的少(光能多)
(3)物质完全燃烧生成固态产物时放出的热量最多
(4)气态的物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最多
2.各类中和热的比较
(1)强酸与强碱的中和热的数值等于57.3kJ·mol-1
(2)有浓酸或浓碱参加的中和热的数值大于57.3kJ·mol-1
(3)有弱酸或弱碱参加的中和热的数值小于57.3kJ·mol-1
(4)有沉淀生成的中和热的数值等于57.3kJ·mol-1
3.根据稳定性判断能量高低
(1)微粒稳定性的判断
①能量角度:微粒所含的能量越低越稳定
②键能角度:微粒所含的化学键键能越大越稳定
(2)生成稳定性强的物质,放热多
4.能量高低的判断
(1)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判据
①金属性越强,越容易失电子,吸收的能量越少
②非金属性越强,越容易得电子,释放的能量越多
③非金属单质与H2化合时生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放出的能量越多
(2)微粒稳定性判据:能量越低越稳定
(3)键能大小判据:断裂1个键的键能越大,物质越稳定,所含能量越低
考点2 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焓变的计算
一、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把一个化学反应中的物质的变化和反应的焓变同时表示出来的式子。
2.意义: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物质的变化,还表示了能量的变化。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量的含义
2A(g)+B(g)3C(g) △H=-akJ·mol-1
(1)化学计量数
①含义: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
②特点: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2)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2molA(g)和1molB(g)完全反应生成3mol C(g)时释放akJ的热量。
(3)热化学方程式中的△H
①△H=-akJ·mol-1中mol-1的含义:每摩尔反应
②单位:kJ·mol-1,与化学计量数无关
③正负:正逆反应的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3.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4.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1)注意标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方程式中每种物质的化学式后面用括号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g、l、s),不用标“↑”或“↓”,水溶液用aq表示。
(2)注意注明必要的反应条件:焓变与温度等测定条件有关,所以书写时必须在ΔH后指明反应的温度(298K时可不注明)。
(3)注意明确化学计量数的含义:化学计量数只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或原子个数,因此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也可以是分数。
(4)注意ΔH的单位及符号:ΔH的单位是J·mol-1或kJ·mol-1,ΔH只能写在化学方程式的右边,表示正向反应的焓变。ΔH<0表示为放热反应;ΔH>0表示为吸热反应。
(5)注意同一反应中化学计量数与ΔH数值的对应关系: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加倍,则ΔH数值的绝对值也加倍;若反应逆向进行,则ΔH的数值改变符号,但绝对值不变。
二、反应焓变的计算及应用
1.盖斯定律
(1)定义: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焓变都是一样的。
(2)盖斯定律的特点
①化学反应的焓变只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②反应焓变一定。如图分别有三个途径:(Ⅰ)(Ⅱ)(Ⅲ)。
则有ΔH=ΔH1+ΔH2=ΔH3+ΔH4+ΔH5。
【特别提醒】化学反应的焓变与反应的过程、条件无关。
(2)盖斯定律的应用
①科学意义:对于无法或较难通过实验测定的反应的焓变,可应用盖斯定律计算求得。
②若一个化学方程式可由另外几个化学方程式相加减而得到,则该化学反应的焓变即为这几个化学反应焓变的代数和。
2.根据盖斯定律进行计算
(1)计算步骤
(2)ΔH与书写方式的关系
①正逆反应的△H、K的关系:△H正+△H逆=0,K正·K逆=1
②化学计量数变成n倍,△H变为n倍,K变为n次方倍
③反应③=反应①+反应②,则:△H3=△H1+△H2,K3=K1·K2
④反应③=反应①-反应②,则:△H3=△H1-△H2,K3=
⑤反应③=a×反应①-×反应②,则:△H3=a△H1-△H2,K3=
(3)反应举例
①A+B=C+D ⊿H1
②2E+F=2C ⊿H2
③3D=M+2N ⊿H3
则:6A+6B=6E+3F+ 2M+4N △H=6△H1-3△H2+2△H3
三、能源
1.定义: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提供热、光、电等有用能量的物质或物质运动统称为能源。
2.分类
分类依据
种类
举例
转换过程
一次能源
太阳能、风能、化石燃料、地热能、潮汐能等
二次能源
电能、氢能、石油加工产品、煤的加工产品等
使用历史
常规能源
化石燃料
新能源
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生物质能等
性质
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风能、氢能、生物质能等
不可再生能源
化石燃料、核能
3.我国能源现状
(1)我国目前使用最多的能源是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并且能源利用率总体偏低。
(2)开源节流:即一方面开发核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另一方面大力实施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考点3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定义和反应本质
(1)能量转化:把化学能能转化为电能能
(2)反应本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构成条件
(1)一看反应:看是否有能自发进行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
(2)二看两电极:一般是活泼性不同的两电极(两种金属或一种金属和一种能导电的非金属)。
(3)三看是否形成闭合回路
①有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
②两电极直接或间接接触
③两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3.工作原理(以锌铜原电池为例)
(1)电极反应
①负极:电子流出的一极,发生氧化反应;
②正极:电子流入的一极,发生还原反应。
(2)三个“流向”
①电子流向:负极正极
②电流流向:正极负极正极
③离子流向:阳离子→正极;阴离子→负极
(3)盐桥作用
①导电:盐桥中离子的定向迁移构成了电流通路
②平衡电荷:使由它连接的两溶液保持电中性
③隔离:使相互反应的物质不接触
4.根据经验规律判断电池的正负极
(1)根据电极材料判断正负极
①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形成的电池,金属单质为负极
②金属单质和化合物形成的电池,金属单质为负极
③电极材料相同的原电池,还原剂为负极
(2)根据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及氧化性判断正负极
①能够和电解质溶液反应的电极为负极
②容易和电解质溶液反应的电极为负极
(3)燃料电池中,可燃物作负极,助燃物作正极
二、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应用
1.比较金属活泼性
(1)基本规律:一般负极金属活泼
(2)特殊情况
①强碱性溶液中,Mg-NaOH溶液-Al原电池中,Al负极
②氧化性溶液中,Cu-浓硝酸-Fe原电池中,Cu是负极
③铅蓄电池,负极质量增加,正极质量增加
2.加快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
(1)一个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时反应速率增大。
①向反应中加入少量不活泼金属的盐溶液
②不纯的金属腐蚀速率快
(2)金属腐蚀速率:电解原理引起的腐蚀>原电池原理引起的腐蚀
(3)利用原电池原理可加快制氢气的速率,但可能影响生成氢气的量。需注意生成氢气的总量是取决于金属的量还是取决于酸的量。
①足量的锌和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加入少量硫酸铜,产生氢气的量不变
②一定量的锌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加入少量硫酸铜,产生氢气的量减少
3.设计原电池
(1)分析原电池反应,判断正负极和溶液
①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一定是自发的、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
②负极材料确定之后,正极材料的选择范围较广,只要合理都可以
(2)盐桥式原电池
①导电:盐桥中离子的定向迁移构成了电流通路
②平衡电荷:使由它连接的两溶液保持电中性,使电池能持续提供电流
③隔离:相互反应的电极和溶液通过盐桥隔离开
考点4 化学电源
一、化学电源
1.化学电源的分类
2.一次电池
(1)特点:只能使用一次,不能充电复原继续使用
(2)代表:碱性锌锰干电池、酸性锌锰干电池
(3)电极:锌筒作负极,石墨作正极
3.二次电池:又称可逆电池、蓄电池、可充电电池
(1)特点:放电后能充电复原继续使用
(2)代表:铅蓄电池
(3)电极:铅作负极,二氧化铅作正极
(4)优点:性能优良,价格便宜,可多次充放电;单位重量的电极材料释放的电能小。
4.燃料电池
(1)代表:氢氧燃料电池
(2)电极:石墨电极材料
(3)特点:燃料电池没有燃烧现象。
(4)优点:能量利用效率高、可连续使用、排放污染物少。
二、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书写步骤
(1)确定反应物和最终产物
(2)确定得失电子的数目
(3)电荷守恒配离子
①优先选择原电解质溶液中所含的离子
②再选择水中的H+或OH-,原则“左水右离子”
(4)元素守恒配平其他物质,一般缺H或O,用水补
2.典型电池电极反应的产物
(1)含碳燃料的氧化产物
正常产物
酸性
碱性
碳酸盐溶液
熔融碳酸盐
O2-
CO2
CO2
CO32-
HCO3-
CO2
CO32-
(2)含氮燃料的氧化产物:与环境无关,都是氮气
(3)氢气的氧化产物
正常产物
酸性
碱性
中性
CO32-
O2-
H+
H+
H2O
H+
CO2+H2O
H2O
(4)氧气的还原产物
正常产物
酸性
碱性
中性
CO2
O2-
H2O
OH-
OH-
CO32-
3.几种一次电池的电极反应式
(1)碱性锌锰干电池
①电池反应:Zn+2MnO2+2H2O2MnOOH+Zn(OH)2
②负极反应:Zn+2OH--2e-Zn(OH)2
③正极反应:2MnO2+2H2O+2e-2MnOOH+2OH-
(2)纽扣式锌银电池
①电池反应:Zn+Ag2O+H2OZn(OH)2+2Ag
②负极反应:Zn+2OH--2e-Zn(OH)2
③正极反应:Ag2O+H2O+2e-2Ag+2OH-
4.二次电池
(1)放电时为原电池,电极属性为正负极;充电时为电解池,电极属性为阴阳极
(2)阳极连正极,阴极连负极,电极反应和电极反应式相反,充放电时电极互变
①充电时,阳极变成正极,阴极变成负极
②放电时,正极变成阳极,负极变成阴极
(3)铅蓄电池:Pb+PbO2+2H2SO42PbSO4+2H2O
①负极反应:Pb+SO42--2e-PbSO4
②正极反应:PbO2+4H++SO42-+2e-PbSO4+2H2O
③阳极反应:PbSO4+2H2O-2e-PbO2+4H++SO42-
④阴极反应:PbSO4+2e-Pb+SO42-
5.燃料电池
(1)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
①可燃物在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如氢气、甲烷、乙醇等还原剂
②助燃物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如氧气、氯气等氧化剂
(2)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可燃物的燃烧反应兼顾产物和溶液的反应
(3)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式
环境
氧气
酸性环境
4H++O2+4e-2H2O
碱性环境
2H2O+O2+4e-4OH-
中性环境
2H2O+O2+4e-4OH-
熔融氧化物
O2+4e-2O2-
有CO2存在
O2+4e-+2CO22CO32-
(4)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
环境
甲烷
氢气
酸性环境
CH4+2H2O-8e-CO2+8H+
H2-2e-2H+
碱性环境
CH4+10OH--8e-CO32-+7H2O
H2-2e-+2OH-2H2O
熔融碳酸盐
CH4+4CO32--8e-5CO2↑+2H2O
H2-2e-+CO32-H2O+ CO2↑
碳酸盐溶液
CH4+9CO32--8e-+3H2O10HCO3-
H2-2e-+CO32-H2O+ CO2↑
熔融氧化物
CH4+5O2--8e-CO32-+2H2O
H2-2e-+O2-2H2O
环境
甲醇
肼
酸性环境
CH3OH+H2O-6e-CO2↑+6H+
N2H4-4e-N2↑+4H+
碱性环境
CH3OH+8OH--6e-CO32-+6H2O
N2H4-4e-+4OH-N2↑+4H2O
熔融碳酸盐
CH3OH-6e-+3CO32-4CO2↑+2H2O
碳酸盐溶液
CH3OH +7CO32--6e-+2H2O8HCO3-
熔融氧化物
CH3OH +4O2--6e-CO32-+2H2O
N2H4-4e-+2O2-N2↑+2H2O
考点5 电解的原理
一、电解的原理
1.电解和电解池
(1)电解:在电流作用下,电解质在两个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程。
(2)电解池: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3)电解池的构成
①有与直流电源相连的两个电极。
②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
③形成闭合回路。
2.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1)电极反应
①阳极:连原电池的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②阴极:连原电池的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2)三个“流向”
①电子流向:阳极阴极
②电流流向:阴极阳极阴极
③离子流向:阳离子→阴极;阴离子→阳极
(3)电势高低
①原电池:正极>负极
②电解池:阴极>阳极
3.电极按性质分类
(1)惰性电极:由Pt(铂)、Au(金)、C(石墨)组成的电极
(2)活泼电极:除了Pt、Au以外的其他金属电极
4.阴阳两极上放电顺序
(1)阴极(与电极材料无关):氧化性强的微粒先放电,放电顺序:
(2)阳极(与电极材料有关):
①若是活性电极作阳极,则活性电极首先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②若是惰性电极作阳极,放电顺序为:
(3)三注意
①阴极不管是什么材料,电极本身都不反应,一定是溶液(或熔融电解质)中的阳离子放电。
②最常用、最重要的放电顺序为阳极:Cl->OH-;阴极:Ag+>Cu2+>H+。
③电解水溶液时,K+~Al3+不可能在阴极放电。
5.重要的电化学反应式(水的化学计量数为2)
(1)铅蓄电池充放电反应:Pb+PbO2+2H2SO42PbSO4+2H2O
(2)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
①弱酸性、中性或碱性:2H2O+O2+4e-4OH-
②酸性:4H++O2+4e-2H2O
③CO2:O2+4e-+2CO22CO32-
(3)阳极OH-的放电反应
①碱溶液中OH-的放电反应:4OH--4e-2H2O+O2↑
②水中的OH-的放电反应:2H2O-4e-O2↑+4H+
(3)阴极H+的放电反应
①酸溶液中H+的放电反应:2H++2e-H2↑
②水中的H+的放电反应:2H2O+2e-H2↑+2OH-
(4)惰性电极电解溶液
①NaCl:2NaCl+2H2O2NaOH+Cl2↑+H2↑
②CuSO4:2CuSO4+2H2O2Cu+O2↑+2H2SO4
③AgNO3:4AgNO3+2H2O4Ag+O2↑+4HNO3
④Cu(NO3)2:2Cu(NO3)2+2H2O2Cu+O2↑+4HNO3
6.其他
(1)电解质溶液的选择
①碱金属电极:不选择水溶液及醇类,一般选择有机电解质或固体电解质
②盐桥式原电池:负极材料和与其反应的电解质在不同的容器中
(2)电极pH变化
①看该电极反应是消耗还是产生H+或OH-
②若H+或OH-无变化,看该电极是消耗还是产生水
(3)溶液pH变化
①看总反应是消耗还是产生H+或OH-
②若H+或OH-无变化,看总反应是消耗还是产生水
(4)指示剂颜色变化和电极极性的关系
指示剂
颜色变化
放电微粒
电极极性
酚酞
变红
H+
阳极或正极
石蕊
变红
OH-
阳极
淀粉
变蓝
I-
阳极
二、用惰性电极电解溶液
1.电解水型
(1)放电微粒:H+离子和OH-离子同时放电
(2)放电产物:同时有H2和O2产生
(3)溶液的变化
电解液
浓度变化
pH变化
溶液的复原
H2SO4
变大
变小
加H2O
NaOH
变大或不变
变大或不变
加H2O
KNO3
变大或不变
不变
加H2O
2.电解电解质型
(1)放电微粒:电解质中阴阳离子同时放电
(2)溶液的变化
电解液
浓度变化
pH变化
溶液的复原
HCl
变小
变大
通HCl气体
CuCl2
变小
理论变大,实际变小
加CuCl2固体
3.放氢生碱型
(1)放电微粒:水中的H+离子和电解质中的阴离子同时放电
(2)阴极产物:H2和OH-(2H2O+2e-H2↑+2OH-)
(3)溶液的变化
电解液
浓度变化
pH变化
溶液的复原
NaCl
变小
变大
通HCl气体
Na2S
变小
变大
通H2S气体
4.放氧生酸型
(1)放电微粒:水中的OH-离子和电解质中的阳离子同时放电
(2)阳极产物:O2和H+(2H2O-4e-O2↑+4H+)
(3)溶液的变化
电解液
浓度变化
pH变化
溶液的复原
CuSO4
变小
变小
加CuO或CuCO3固体
AgNO3
变小
变小
加Ag2O或Ag2CO3固体
【特别提醒】
(1)在“电解水型”中,若电解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则电解过程中会析出晶体,其浓度和pH均不变。
(2)电解后溶液的复原原则:少什么加什么,少多少加多少
(3)注意过度电解
①NaCl:2NaCl+2H2O2NaOH+Cl2↑+H2↑,2H2O2H2↑+O2↑,加盐酸恢复原状
②CuSO4:2CuSO4+2H2O2Cu+O2↑+2H2SO4,2H2O2H2↑+O2↑,加Cu(OH)2或Cu2(OH)2CO3恢复原状
考点6 电解原理的应用
一、用活泼电极电解溶液
1.电解精炼铜(含Zn、Ni、Fe、Ag、Au、Pt等杂质)
(1)电解池的构成
①粗铜作阳极
②精铜作阴极
③硫酸酸化的CuSO4溶液作电解液
(2)电极反应
①阳极:Zn-2e-Zn2+、Fe-2e-Fe2+、Ni-2e-Ni2+、Cu-2e-Cu2+
②阴极:Cu2++2e-Cu
(3)精炼结果
①比铜活泼的金属:变成阳离子留在溶液中
②比铜不活泼的金属:形成阳极泥
③铜在阴极上形成精铜
(4)反应特点
①阳极材料被消耗,需要及时补充
②溶液中的阴离子SO42-浓度不变
③电解过程中原电解质溶液浓度减小
④阳极减重量和阴极增重量的关系不确定
2.电镀
(1)电解池的构成
①镀层金属作阳极
②被镀物品作阴极
③含镀层金属离子溶液作电解液
(2)电极反应
①阳极:Cu-2e-Cu2+
②阴极:Cu2++2e-Cu _
(3)反应特点
①不能写出总反应方程式
②电解过程中原电解质溶液浓度不变
3.用活泼电极电解制备物质
(1)用铁为阳极电解KOH溶液制备K2FeO4
①阳极:Fe-6e-+8OH-FeO42-+4H2O
②阴极:2H2O+2e-H2↑+2OH-
③电解:Fe+2KOH+2H2OK2FeO4+3H2↑
(2)用铜为阳极电解NaOH溶液制备Cu2O
①阳极:2Cu+2OH--2e-Cu2O+H2O
②阴极:2H2O+2e-H2↑+2OH-
③电解:2Cu+H2OCu2O+H2↑
二、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物
1.电冶炼:制备K、Ca、Na、Mg、Al等活泼金属
(1)炼钠的方法:电解熔融的NaCl
①阳极反应:2Cl--2e-Cl2↑
②阴极反应:2Na++2e-2Na
③电解反应:2NaCl2Na+Cl2↑
(2)炼镁的方法:电解熔融的MgCl2
①阳极反应:2Cl--2e-Cl2↑
②阴极反应:Mg2++2e-Mg
③电解反应:MgCl2Mg+Cl2↑
(3)炼铝的方法:电解熔融的Al2O3
①阳极反应:2O2--4e-O2↑
②阴极反应:Al3++3e-Al
③电解反应:2Al2O34Al+3O2↑
④不用氯化铝的原因:AlCl3是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不导电
⑤冰晶石的作用:作熔剂,降低氧化铝的熔点,节能
⑥阳极石墨被氧气腐蚀,需定期更换
2.电解熔融的碳酸钠
(1)阳极反应:2CO32--4e-O2↑+2CO2↑
(2)阴极反应:2Na++2e-2Na
(2)电解反应:2Na2CO34Na+O2↑+2CO2↑
三、含离子交换膜电化学装置分析
1.离子交换膜在电解池中的作用
(1)隔离:将两极区隔离,阻止两极区产生的物质接触
①防止副反应发生,避免影响所制取产品的质量
②防止副反应发生,避免引发不安全因素(如爆炸)
(2)通透:能选择性的通过离子,起到平衡电荷、形成闭合回路的作用
(3)实例:氯碱工业中阳离子交换膜的作用
①平衡电荷,形成闭合回路;
②防止Cl2和H2混合而引起爆炸;
③避免Cl2与NaOH反应生成NaClO,影响NaOH的产量;
④避免Cl-进入阴极区导致制得的NaOH不纯。
2.常见的离子交换膜(隔膜)
(1)阳离子交换膜:简称阳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
(2)阴离子交换膜:简称阴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
(3)质子交换膜:只允许氢离子通过
3.含离子交换膜电化学装置的几个区域
(1)原料区
①主料区:加入原料的浓溶液,流出原料的稀溶液
②辅料区:加入辅料的稀溶液,流出辅料的浓溶液
(2)产品区:产品中的阴阳离子通过离子交换膜进入该区域
(3)缓冲区:两侧的离子交换膜属性相同,起防漏的保护作用
(4)计算含交换膜电化学装置中某一区域质量变化,注意离子的迁移
装置
问题
根据O2~4e-~4H+,阳极产生lmol O2时,有4mol H+由阳极移向阴极,则阳极溶液的质量减轻32g+4g=36g
四、多池串联池属性的判断
1.有外接电源的全部都是原电池
2.无明显外接电源的一般只有1个原电池,其余全是电解池
(1)有盐桥的是原电池
(2)有燃料电池的是原电池
(3)能发生自发氧化还原反应的装置为原电池
(4)多个自发,两电极金属性相差最大的为原电池
3.电极的连接顺序:负→阴→阳→阴→…→阳→正
4.串联电路的特点:每一个电极转移的电子数都相等
五、电化学的相关计算
1.方法: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列关系式
(1)电子守恒:两极得失电子数相等
①串联电路各支路转移的电子数相同,按支路算
②并联电路总电子数等于支路电子数之和,按干路算
(2)电荷守恒:1个电子对应1个正电荷或负电荷
(3)常用关系式:O2~4e-~4Ag~2Cu~2H2~2Cl2~4OH-~4H+~Mn+
2.电化学计算的物理公式
(1)电量公式:Q=It=nNAq=nF
(2)电能公式:W=UIt=UQ
①n——得失电子的物质的量(mol)
②NA——阿伏加德罗常数(6.02×1023mol-1)
③q——1个电子所带的电量(1.60×10-19C)
④I——电流强度(A)
⑤t——时间(s)
⑥F——法拉弟常数(96500C/mol)
⑦U——电压(V)
⑧W——电能(J)
3.几个注意问题
(1)气体体积相关计算时,必须注明标准状况
(2)计算含交换膜电化学装置中某一区域质量变化,注意离子的迁移
六、电解混合溶液或混合物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首先要考虑阳极是否是惰性电极
(1)若阳极是惰性电极,则溶液中的阴离子放电
(2)若阳极是活泼电极,则是活泼电极放电
2.其次要考虑离子间能否发生化学反应
(1)电解等物质的量的Ag+、Cl-、SO42-、Ba2+、Na+、NO3-混合液
(2)阳极产物与阴极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3.不能按照电解各物质计算,必须根据离子放电顺序计算判断
(1)惰性电极电解KCl和CuSO4的混合溶液
①首先电解CuCl2
②其次电解H2O
(2)阴阳两极都可能发生多个反应,满足阴阳两极得失电子总数相等
考点7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一、金属的腐蚀和电化学防护
1.金属的腐蚀
(1)化学腐蚀
①反应类型:普通的化学反应
②特点:无电流产生,电子直接转移给氧化剂
(2)电化腐蚀
①反应类型:原电池反应
②特点:有电流产生,电子间接转移给氧化剂
(3)普遍性:两者往往同时发生,电化腐蚀更普遍
2.电化学腐蚀的类型
(1)析氢腐蚀
①形成条件:水膜酸性较强
②特点:在密闭容器中气体压强增大
(2)吸氧腐蚀
①形成条件:形成条件:水膜酸性很弱或呈中性甚至碱性
②特点:在密闭容器中气体压强减小
(3)特殊性:在酸性条件下,氢前的活泼金属发生析氢腐蚀,氢后的不活泼金属发生吸氧腐蚀
(4)普遍性:吸氧腐蚀更为普遍
3.钢铁吸氧腐蚀的过程
(1)腐蚀过程
①负极反应:Fe-2e-Fe2+
②正极反应:2H2O+O2+4e-4OH-
③电池反应:2Fe+2H2O+O22Fe(OH)2
(2)后续反应
①氧化反应:4Fe(OH)2+O2+2H2O4Fe(OH)3
②部分分解:2Fe(OH)3Fe2O3·xH2O +(3-x)H2O
(3)铁锈成分:Fe2O3的复杂水合物(Fe2O3·nH2O)
(4)铁在无氧条件下的生锈过程:FeFe2+Fe(OH)2
二、金属腐蚀的防护
1.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
(1)涂矿物油、油漆或覆盖搪瓷、塑料
(2)镀抗腐蚀金属——电镀、热镀、喷镀法
(3)用化学方法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金属的钝化
2.改变金属内部结构:制成不锈钢
3.金属的电化学防护法
(1)原电池防护法: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①负极:比被保护金属活泼的金属
②正极:被保护的金属设备
(2)电解池防护法: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①阳极:惰性电极
②阴极:被保护的金属设备
4.金属腐蚀速率的比较
(1)同一金属:离子浓度大>离子浓度小>非电解质
(2)同一电解液
①电解质浓度越大,金属腐蚀越快
②电解腐蚀>原电池腐蚀>化学腐蚀>有防护的腐蚀
(3)不同金属、同一电解液:两金属活动性相差越大,活泼金属腐蚀越快
有机化学综合性归纳总结——【期末复习】高二化学单元复习知识点梳理(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这是一份有机化学综合性归纳总结——【期末复习】高二化学单元复习知识点梳理(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3),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官能团的识别,有机物性质的共性,有机反应类型,有机化学中常用的定量关系,有机反应小实验,典型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名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3章 不同聚集状态的物质与性质——【期末复习】高二化学单元复习知识点梳理(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 这是一份第3章 不同聚集状态的物质与性质——【期末复习】高二化学单元复习知识点梳理(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晶体的特性,晶体的分类,晶胞,确定晶体的化学式的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章 微粒间相互作用与物质性质——【期末复习】高二化学单元复习知识点梳理(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 这是一份第2章 微粒间相互作用与物质性质——【期末复习】高二化学单元复习知识点梳理(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共价键的形成与特征,共价键的类型,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范德华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