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期末复习】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点梳理(选择性必修三)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370005/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期末复习】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点梳理(选择性必修三)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37000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期末复习】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点梳理(选择性必修三)
展开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必背知识清单1:丝绸之路
1.概念:是古代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接欧亚大陆的商路,是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
2.事件——张骞通西域(“凿空”)
(1)时间: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时期)。
(2)目的:计划联合大月氏等政权共击匈奴。
(3)历史作用: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大大推进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贸易的繁荣。
3.路线
(1)汉朝: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大秦
(2)在新疆、中亚地区的路线尤为复杂。
4.衰落——宋朝
原因:受割据、战乱的影响;东西方的海路联系日益活跃。
必背知识清单2:欧亚大陆其他重要商路
1.草原丝绸之路
(1)路线:漠北草原、南西伯利亚——咸海、里海以北——欧洲、小亚细亚
(2)事例: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的西迁。
2.西南丝绸之路
(1)路线:关中平原——成都平原——横断山麓——澜沧江、怒江——向西进入缅甸、印度——中亚、西亚等地。
(2)作用:它在沟通古代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的联系上,长期发挥着重要作用。
3.海上丝绸之路
(1)西汉,中国开辟了通往印度洋的海路。
路线:广东——印支半岛——马来半岛——孟加拉国——印度半岛南部。
(2)宋元时期,人们能够制造排水量很大、可乘载数百人的巨舟,使用先进的帆索和磁罗盘,出洋航海十分频繁。
(3)中国与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地区建立了广泛联系。
(4)广州、泉州、明州等沿海口岸,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易枢纽。明初郑和下西洋达到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交通的巅峰。
必背知识清单3: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
1.传出
(1)随着中国丝绸的不断向西出口,养蚕和缫丝技术逐渐传到东罗马帝国。漆器及其制造技术、铁器及冶炼技术,也很早经由中亚向西传播。
(2)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经由陆路和海路传到西方。
(3)从8世纪起,陶瓷特别是瓷器成为中国大宗出口商品,主要沿海路外销到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东非等地,深受当地人喜爱,不仅被用于日常生活,而且成为建筑或墓碑的装饰品。西亚和北非工匠大量仿制中国各类瓷器,器形、色彩、花纹都与中国瓷器类似,这反映出当地人在审美等方面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影响。
2.传入
(1)西汉征服中亚的大宛国,获得了当地出产的良种“汗血马”,同时引进了优良的饲草苜蓿,以及葡萄等水果。西瓜和中国古代文献中带有“胡”字的物种,如胡桃、胡瓜、胡葱、胡椒、胡萝卜等,原产自西亚、中亚、南亚等地,它们基本都是通过西域传入的。
(2)中亚和西亚的服饰、饮食对隋唐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3)棉花从陆、海两个渠道逐渐传入中国,在宋元时期发展为最重要的经济作物。
(4)香料、珠宝、金银器皿等外来商品,早期多从陆路输入,自宋代起基本来自海路。
3.精神文化方面
(1)佛教在汉朝从印度经中亚传入中国,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思想、文学和艺术创作。丝绸之路沿线保存下来的著名佛教石窟,融汇东西艺术风格,是人类文化史上的瑰宝。
(2)袄教、摩尼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陆续传到中国。
(3)中亚和西亚的杂技、魔术、音乐、舞蹈在汉唐王朝广受欢迎。
(4)中医药知识也随着炼丹术传到阿拉伯地区。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必背知识清单4: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1.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背景
①15世纪之前的世界贸易,主要局限于各洲内部和亚欧大陆之间。
②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各洲之间的贸易随之扩展。
(2)表现
①国际流通中的商品种类与数量大大增加;
②股份公司的出现和发展,如荷兰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荷兰西印度公司、法国西印度公司等。
(3)影响:客观上推动了洲与洲之间的贸易,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经济整体
(1)原因:工业革命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使欧美国家需要寻求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2)表现:
①形成了西欧、北美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他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
②世界贸易额剧增:自187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世界贸易额增长了近2.6倍。
3.生产的国际分工深度发展,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
(1)影响因素:20世纪上半期的两次世界大战影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冷战的发生,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受到极大影响。
(2)促进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签署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冷战的结束以及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3)发展表现:从1950年到2000年,全世界的贸易出口总值增长约100倍。
必背知识清单5: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与文化交流的国际化
1.原因:国际贸易的开展,买卖双方的接触,商品对文化习俗的传播。
2.茶的外传——表现之一
(1)最初,中国茶主要在中国周边传播。
(2)16世纪以后,中国茶广泛传播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西洋等地区。
(3)影响:俄国上流社会把中国的茶具作为最珍贵的室内摆设,中俄之间形成了著名的“万里茶道”;荷兰许多富裕的家庭都设有专门的“茶室”,日本形成了“日本茶道”,英国形成了“下午茶”。
3.服饰的变化——表现之二
(1)17世纪末,回到法国的传教士穿着中国服装参加舞会,获得全场喝彩。随着传教士传到法国。
(2)明治维新后,作为“文明开化”的一部分,西服在日本流行。
(3)20世纪初,法国设计师设计的女装有取名为“孔子”的中国大袍式系列,这些服装大胆采用东方女装宽松的样式。
(4)民国早期设计的中山装兼具中西服饰的特点,穿着方便,同时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
4.钟表的传入——表现之三
(1)钟表诞生于欧洲,大约在16世纪中期由澳门传教士传入中国内地。
(2)到18世纪,中国进口钟表的数量已经很多。钟表在社会中下层中逐渐流行,一些公共场所也安装有钟表。
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9课 古代的商路、 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9课 古代的商路、 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训练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汉书》载,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期末复习】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点梳理(选择性必修二): 这是一份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期末复习】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点梳理(选择性必修二),文件包含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填空版docx、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背诵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期末复习】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点梳理(选择性必修三): 这是一份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期末复习】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点梳理(选择性必修三),文件包含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填空版docx、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背诵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