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期末复习】高中地理全册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挖空版)——【期末复习】高中地理全册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x
    •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背诵版)——【期末复习】高中地理全册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x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挖空版)——【期末复习】高中地理全册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1页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挖空版)——【期末复习】高中地理全册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2页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挖空版)——【期末复习】高中地理全册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3页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背诵版)——【期末复习】高中地理全册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1页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背诵版)——【期末复习】高中地理全册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2页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背诵版)——【期末复习】高中地理全册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期末复习】高中地理全册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期末复习】高中地理全册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文件包含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挖空版期末复习高中地理全册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x、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背诵版期末复习高中地理全册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知识点1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1.自然环境组成要素:                                    等。2.物质和能量交换(1)类型:水循环、生物循环、      (2)三大循环简图(3)意义:进行物质迁移和      ,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知识点2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1.生产功能(1)概念:指自然环境具有合成      的生产功能。(2)过程: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      作用。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      ,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      及营养盐。2.稳定功能(1)概念:自然环境要素通过物质和      交换,使自然环境具有能够自我      、保持性质      的功能。(2)碳稳定:人类活动增加了大气中的      含量,通过植物与大气的      交换、      相互作用的削减,部分实现了大气中      含量的相对稳定。3.作用:自然环境的生产功能、稳定功能等,保证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知识点3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1.要素特点(1)变化性:自然环境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2)统一性:      要素的演化必然伴随着其他      要素的演化,各个要素的演化是      的。2.相互关系自然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      ,形成了阶段性的自然环境要素组合。知识点4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1.整体响应:某一自然环境要素受到外部      发生变化,进而改变了该要素与其他要素间的      和能量交换,使得其他要素发生连锁变化,最终导致整个自然环境发生改变。2.响应特点(1)干扰下的环境变化多为      的,各要素变化也      (2)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扰不断增强。一、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即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是协调一致的。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温带荒漠景观的形成:(2)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或各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的,某一要素或部分的变化,会影响其他要素或部分甚至整体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如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和滥伐森林会引起整个生态环境的失调:(3)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在河流上、中游地区砍伐森林,会导致水土流失,同时也会对下游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影响: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对生产、生活的警示意义及应采取的措施1)警示意义从空间上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客观现实;从时间上看,自然地理环境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因此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必须考虑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否则会使环境因子发生系列的异常,造成各种各样的灾害。如对沙尘暴的长期研究表明,由于盲目开垦农牧过渡地区的草原,破坏了植被,使地表土层疏松,加上强劲的冬季风影响,导致我国西北、华北地区近年来沙尘暴天气发生频率增加。2)人类应采取的措施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要用动态的、联系的、立体的、综合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人类活动不仅要遵循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规律,而且应预测受人类活动影响后的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因此,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三峡水利枢纽等工程建设都要考虑对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影响导致的其他要素的变化,并做出综合评价。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知识点1地域差异1.地域特征的形成:是地域外部条件与内部物质、能量运动的结果。2.空间尺度差异(1)全球性:      分异和      分异。(2)较小尺度:            等之间的差异。(3)更小尺度:            的差异、山体            的差异。知识点2陆地地域分异规律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1)影响因素:太阳辐射的      差异。(2)分异基础:      变化。(3)分布规律:      向延伸、      向更替。(4)分布地区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1)影响因素:      分布。(2)分异基础:      变化。(3)分布:中纬度地区,从      向大陆      自然景观呈现                  的有规律变化。知识点3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影响因素:      的变化。2.分异基础:      不同。3.分异规律:      与陆地自然地带一致,垂直带变化与其所在纬度向      纬度方向上的陆地自然地带变化相似。知识点4地方性分异规律1.影响因素:      、岩石风化物等地方性因素。2.形成:受地方性因素影响,通过物质与能量再分配,形成了尺度较小的地域分异。一、陆地自然地带与气候类型的关系(以北半球为例)二、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从赤道到两极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规律)从沿海向内陆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规律)影响因素主导因素 热量(太阳辐射)水分(海陆位置)成因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降水从沿海向内陆递减分异规律延伸方向东西方向(或纬线方向)南北方向(或经线方向)更替方向南北方向(或纬度变化的方向)东西方向(或经度变化的方向)图示典型地区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横穿整个大陆的自然地带,以及中纬度一定范围内的自然地带中纬度地区典型案例沿20°E非洲大陆自赤道向南、北自然地带的变化: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中纬度(40°N60°N)亚欧大陆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地带变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三、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分析方法在分析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要特别关注海拔高度的差异。2.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所在纬度相同海拔高度的山体,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海拔纬度相当的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3.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海拔的因素1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海拔高;纬度高,海拔低。2坡向——同一山体,阳坡高,阴坡低;迎风坡低,背风坡高。4.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温度(热量或纬度)因素雪线分布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降水因素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小,雪线越高地貌因素坡度越大,积雪越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季节因素夏季气温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较低,雪线下降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因素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使雪线上升;沙漠化导致气候变干,使局部地区雪线有所上升;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雪面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上升,导致冰雪融化,雪线上升气候、地貌等因素综合作用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图示四、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的判读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反映了该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它多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1、图2)呈现,也以某自然带分布高度等值线图(图3)呈现,它们都反映了随着高度不同,水热状况不同,从而导致的自然景观的差异。1  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2  我国某山地东坡和西坡垂直带谱图3  我国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1.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2.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因此,纬度低的高大山岭,自然带数量要多于纬度高的山岭。若是赤道地区的高大山岭,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发生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3.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的山体,因正午太阳在南边的时间长,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因而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海拔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4.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同一山体的两坡,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5.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1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阳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阴坡。(如喜马拉雅山)2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自然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五、地方性分异规律因素地区自然地带和地表景观成因地带性分布(理想状态)非地带性分布(现实状况)海陆分布南半球中高纬度苔原带、针叶林带南半球该纬度几乎无陆地地形起伏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深入内地科迪勒拉山系西侧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呈带状南北延伸、南北更替,呈长条状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东非高原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洋流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陆东西两岸东西两岸的分布纬度应该大致相当东岸向较低纬度延伸,西岸向较高纬度延伸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岸是寒流,降温减湿;大陆西岸是暖流,增温增湿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西两岸东西两岸的分布纬度应该大致相当东岸自然地带向较高纬度延伸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岸是暖流,增温增湿南北半球副热带的大陆西岸热带荒漠带热带荒漠带南北延伸或直逼海岸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水分昆仑山麓温带荒漠带绿洲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丰富尼罗河谷地热带荒漠带绿洲尼罗河河水灌溉  

    相关试卷

    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期末复习】高中地理全册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这是一份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期末复习】高中地理全册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件包含第一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挖空版期末复习高中地理全册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docx、第一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背诵版期末复习高中地理全册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四章 水的运动——【期末复习】高中地理全册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这是一份第四章 水的运动——【期末复习】高中地理全册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文件包含第四章水的运动挖空版期末复习高中地理全册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x、第四章水的运动背诵版期末复习高中地理全册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期末复习】高中地理全册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这是一份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期末复习】高中地理全册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文件包含第三章大气的运动挖空版期末复习高中地理全册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第三章大气的运动背诵版期末复习高中地理全册单元知识点梳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