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末专题复习】部编版语文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期末:专题10 说明文阅读(课件) 课件 6 次下载
- 【期末专题复习】部编版语文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期末:专题11 文言文阅读(第三单元)(测试) 试卷 7 次下载
- 【期末专题复习】部编版语文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期末:专题12 文言文阅读(第六单元)(测试) 试卷 7 次下载
- 【期末专题复习】部编版语文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期末:专题12 文言文阅读(第六单元)(课件) 课件 10 次下载
- 【期末专题复习】部编版语文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期末:专题13 课外文言文阅读(测试) 试卷 12 次下载
【期末专题复习】部编版语文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期末:专题11 文言文阅读(第三单元)(课件)
展开课前小练(准备好课堂练习本,标清题号,认真完成)
(2021河北沧州八年级期末)阅读《桃花源记》,回答问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句中加划线的词语。(4分)(1)便要还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缘溪行_______________(3)乃不知有汉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佛若有光_______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4分)(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3.用简洁的文字写出“渔人”的行踪。(2分)发现桃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寻桃源4.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渔人迷路误入桃花源,出来时在路上处处做了标记,但和当地太守一起再次寻访桃源时,还是失败了。B.桃源人避世而居,过着自足自给的生活,他们淳朴热情,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却不希望生活被打扰。C.刘子骥是南阳人,听说此事后,也计划前往探寻,但没有实现。这一段叙述使故事更显得亦真亦幻。D.陶渊明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他的美好理想,也表达了他追寻理想社会而不得的无可奈何之情。
【答案】1. 要:同邀,邀请 缘:顺着,沿着 乃:竟然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2.(1)渔人对此感到很惊异(诧异),又向前行走,想要走到桃林的尽头。(2)渔人一一向(桃源中人)详细的说出了自己的见闻,(桃源中人)都感叹惋惜。(或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向(桃源中人)详细的说出,他们都感叹惋惜。) 3. 探访 离开 4.A A.有误。根据第四段“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可知,是太守派人员跟随渔人前往,不是当地太守和渔人再次寻访桃源;
考点概述(明确方向,精准备考)
文言文阅读考试的基本内容主要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考查重点以课内为主。 考查内容主要是: (1)对常用文言实词、虚词意义及用法的考查;(2)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划分句子节奏;(3)翻译或用现代汉语说说文言文某句(主题句、哲理句、描写句、特殊句式句)的意思;(4)评析文章的思想内容,感悟文中人物及事件的特点、意义;(5)对文章的整体感悟;(6)开放性、探究性试题,谈读后感、谈看法等。
文言文阅读考点(期末复习备考重点)1.解释词语 2.词义辨析3.断句停顿 4.句子翻译5.内容概括分析
重要知识点梳理词语解释:1.缘:沿着,顺着。 2.夹岸:两岸。夹,在两旁。3.数:几。 4.芳:香花。5.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英,花。 6.缤纷:繁多样子。7.复:再。 8.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9.才:仅。 10.平旷:平坦开阔。
11.俨然:整齐的样子。12.属:类。13.阡陌:田间小路。14.悉、咸:全,都。15.黄发:指老人。16.垂髫:指小孩。17.怡然:形容喜悦。18.乃:竟然。19.具:详细。20.问讯:打听消息。
21.云:说。22.叹惋:感叹惊讶。惋,惊讶,惊奇。23.延:邀请。24.语(yù):告诉。25.扶:沿,顺着。26.向:从前,旧的。27.及:到。28.诣:到。29.遣:派。30.欣然:高兴的样子。31.规:计划。32.果:实现。
一词多义:1.中:①年间。(晋太元中)②中间。(中无杂树)2.志:①标记。(寻向所志)②做标记。(处处志之)3.为:①(wéi)作为(武陵人捕鱼为业)②(wèi)对,向。(不足为外人道也)4.寻:①寻找。(寻向所志)②随即,不久。(寻病终)5.闻:①听说。(村中闻有此人)②听到的事情。(具言所闻)6.舍:①(shě)舍弃,放下。(便舍船)②(shè)房舍。(屋舍俨然)7.作:①劳作。(其中往来种作)②做。(设酒杀鸡作食)
成语: 1.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而后突然明白。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 2.无人问津:比喻无人探问价格或情况。津,渡口。 3.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4.世外桃源: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句子翻译】(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一天)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2)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地散在地上。(3)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这类(东西)。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
(5)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6)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8)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
(9)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村里的人对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10)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就顺着原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11)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但(愿望)没有实现,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没有探寻桃花源的人了。
发现桃花源——拜访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①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②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幸福、愉快;③风俗淳朴,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友好;④没有剥削,没有动乱,平等、和谐、自足的幸福生活。
3.对陶渊明写世外桃源的评价:
作者在文中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那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自由安乐,彼此和睦相处。①这是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陶渊明的社会及政治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意愿。 ②“桃花源”是个虚构的理想社会,既反映了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③但在当时的阶级社会中这只是一个不能实现的空想,也是作者隐逸、逃避现实的思想反映。
4.渔人离开桃源后,还写太守与刘子骥先后探访未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么?
①让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出来作证,故事更显得亦真亦幻,增添传奇色彩。②暗示这是一个虚构的无法实现的理想世界。
第10课:《小石潭记》
重点字词:1水尤清冽 尤:格外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道:道路 3.潭中鱼可百许头 见:出现 可:大约 4.佁然不动 佁然:呆呆的样子5.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清:凄清 居:停留6.隶而从者 隶:跟从、跟随、跟着7.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向西 8.下见小潭 下:在下面
9.日光下澈 下:往下10.皆若空游无所依 空:在空中1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斗:像北斗星一样 蛇:像蛇一样12.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像狗的牙子13.似与游者相乐 乐:逗乐14.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凄、寒:使……感到凄凉、使……感到寒冷15.记之而去 去:离开
翻译句子: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象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象蛇爬行那样弯曲,或隐或现,都看得清楚。3.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静悄悄的没有人迹,使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彻骨,真是太寂静幽深了。4.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那溪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交错,无法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感受是什么?
本文按游踪顺序来写: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记录同游者。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全石为底、潭水清澈、游鱼活泼、源流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感受:①发现小潭——“心乐之”,愉悦的心情。②观鱼时——“似与游者相乐”,愉悦的心情。③观鱼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抑郁忧伤的心情。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借山水求解脱而最终又无法解脱的痛苦。他寄情山水,也是为了摆脱抑郁的心情。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
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一切景语皆情语。”你能说出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吗?游览到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境?(一“乐”一“忧”怎么解释?)
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寻求短暂的快乐。他喜欢清脆悦耳的水声,因而“心乐之”,观鱼时他觉得鱼“似与游者相乐”,心情是愉悦的;但这种快乐毕竟是暂时的,看到小石潭凄清的环境,不禁触景伤怀,忧伤、凄凉的心境便会自然流露出来,心中无比悲痛。这从“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中可以看出。
3.作者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及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就溪身而言,作者形容它像北斗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来说,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4.请说说“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的妙处。?
正面写了游鱼,侧面写了潭水的清澈透明。字面只写鱼,对水只字未提,但水清鱼静的优美画面却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5.本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
①点面结合。如写石:“全石以为底”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②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③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俶尔远逝”是动。④虚实相生。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鱼,实为写水,以实写虚,虚实相映成趣。
(一)重点句子翻译(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没有哪一样不是按照木头原来的样子刻成事物的形状的,各有各的情态。(2)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中部高起而宽敞的地方是船舱,上面覆盖着箬叶船篷。(3)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打开窗子看,雕花的栏杆左右相对。(4)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5)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那人目光注视茶炉,面容平静,好像在听煮茶声的样子。(6)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字迹细小得像蚊子的脚一样,一笔一画清清楚楚。(7)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然而测量舟的长度,甚至还不足一寸。(8)嘻,技亦灵怪矣哉!啊,技艺也真是灵巧神奇啊!
(二)重点字词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奇巧:奇妙精巧。能以径寸之木 径:直径。为宫室、器皿、人物 为:做。这里指雕刻。罔不因势象形 罔:没有。 因:就着,顺着。象:模拟。尝贻余核舟一 尝:曾经。贻:赠送。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奇:零数,余数。高可二黍许 可:大约。中轩敞者为舱 轩:高高的。
箬篷覆之 箬篷:用篛竹叶做成的船篷。启窗而观 启:打开。雕栏相望焉 望:对着,面对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清:清凉。徐:缓缓地,慢慢地。兴:起。石青糁之 石青:一种青绿色的矿物颜料。糁:涂。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峨冠:戴着高高的帽子。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居:位于。东坡右手执卷端 执:拿着。.卷端:指画卷的右端。鲁直左手执卷末 卷末:指画卷的左端。
(三)词类活用 1.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箬篷:名词作状语,用箬篷)2.石青糁之(石青:名词作状语,用石青。糁:名词用做动词,涂染)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冠:名词用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4.卧右膝,诎右臂支船(卧: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放。诎:通“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5.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巧:形容词作名词,特殊技巧)6.而竖其左膝(竖: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竖,竖起)7.居右者椎髻仰面 (椎髻:名词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
典例引领(例题引领,经验总结)
(2020春·四川广安·八年级统考期末)(一)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二)元嘉初武陵蛮人射鹿,逐入石穴,才容人。蛮人入穴,见其旁有梯,因上梯,豁然开朗、桑果蔚然,行人翱翔,亦不以怪。此蛮于路砍树为记,其后茫然,无复仿佛。 (节选自刘敬叔《异苑》)
1.解释下面加划线词语(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___________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______ (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_____________ (4)便要还家______________(5)不足为外人道也___________ (6)才容人 _________________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3.语段(一)中桃花源里的人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句话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4.语段(一)和语段(二)在内容上有何相似之处,在写法上又有何不同?
【答案】1. (1)黄发:借指老人 (2)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3)具:详细 (4)要:同“邀”,邀请 (5)足:值得 (6)才:仅仅,只 2.(1)(只见)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2)问(他)现在是什么朝代,(他)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要说魏晋了。 3.怕外人打扰他们安定宁静的生活。为下文渔人出去之后再寻桃花源“不复得路”埋伏笔,更增添了桃花源的神秘色彩。 4.内容上:①都是在很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一个世外桃源;②进入世外桃源的途径都是由狭窄到豁然开朗;③都是离开之后复寻不见。(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写法上: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采用记叙、描写相结合的表达方式,生动描绘了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寄托自己的理想,而语段(二)只是记叙了故事的梗概,语言简洁。
语段(二)参考译文 元嘉初年武陵的一个蛮人射杀鹿,追赶到一个石穴中,洞口仅仅能容一个人通过。这个人进入洞穴之后,看见旁边有梯子,因此上梯,然后豁然开朗、桑树,果园一片茂盛果,行人来来往往,也不因为蛮人的出现而惊异。这个人在路上砍树做标记,然而再找一片迷惑,没有一样的地方。
模拟练兵(学以致用,考场练兵)
一、(2022春·宁夏吴忠·八年级统考期末)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青溪若跳珠溅雪,无异于诸泉,独其水色最奇。盖世间之色,或正或间也①,吾独于碧不甚了然。今见此水,乃悟世间真有碧色。如秋天,如晓岚②;比之舍烟新柳则较浓,比之脱箨③初篁则较淡;温于玉,滑于纨④;至寒至腴可拊⑤可餐。(节选自袁中道《游青溪记》,有删改)【注】①正:正色,包括青、黄、赤、白、黑;间:间色,有绿、红、紫。②岚:林中雾气。③箨(tuò):竹笋皮,笋壳。④纨:白色的丝绢。⑤拊(fǔ):抚摩。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凄神寒骨(2)潭中鱼可百许头(3)往来翕忽(4)独于碧不甚了然2.翻译下面句子。(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2)今见此水,乃悟世间真有碧色。3.请用“/”给画线的句子断句。潭 西 南 而 望 斗 折 蛇 行 明 灭 可 见 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 不 可 知 其 源4.【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巧妙的写水方法,请简要分析。
【答案】1.(1)使……凄凉;(2)大约;(3)轻快;(4)对。 2.(1)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2)如今见到这里的水,才明白世间真的有碧(青绿)这种颜色。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4.【甲】文“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运用衬托手法,通过对石、鱼、日光、影的描绘,侧面写出了水清。【乙】文则主要运用比喻手法,如“秋天”“晚岚”“含烟新柳”“脱箨初篁”比喻水色,这也是一种形象化的写法,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水的颜色特点。
二、(2021春·湖南岳阳·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林嗣环《口技》(乙)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其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魏学洢《核舟记》
1.根据选文填空。甲、乙两个文段都选自清代人_______编选的笔记小说《___》。甲文段以“__”字为核心,突出了民间艺人口技表演的高超;乙文段围绕“___”一词,表现了王叔远微雕技艺的精湛。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1)会宾客大宴 会:____(2)罔不因势象形 罔:__(3)施八尺屏障 施:________(4)为宫室 为:____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满坐寂然,无敢哗者。②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4.甲文段除对民间艺人进行直接描写外,还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请找出文段中侧面描写的句子,并说明其作用。
【答案】1. 张潮 虞初新志 善 奇巧 2. 适逢,正赶上 无,没有 安放,设置 做,雕刻 3.(1)全场立刻肃静,没有一个敢高声说话的。(2)他曾经送给我一只用桃核刻成的船,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 4.满坐寂然,无敢哗者。说明口技表演者技术高超,开口便能吸引听众。
【期末专题复习】部编版语文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期末:专题13 课外文言文阅读(课件): 这是一份【期末专题复习】部编版语文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期末:专题13 课外文言文阅读(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小练,典例引领,模拟练兵,考点概述,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五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专题复习】部编版语文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期末:专题12 文言文阅读(第六单元)(课件): 这是一份【期末专题复习】部编版语文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期末:专题12 文言文阅读(第六单元)(课件),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课文分析,第三部分,第五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专题复习】部编版语文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期末:专题08 名句默写(课件): 这是一份【期末专题复习】部编版语文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期末:专题08 名句默写(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第五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