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含PPT课件、课后练习含教师版及学生版)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1讲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1讲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文件包含第1讲物质的分类及转化pptx、第1讲物质的分类及转化docx、第1讲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课后作业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1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1讲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40分钟)选题表知识点题号基础能力创新物质变化与传统文化1,2 物质的分类4,51012分散系与胶体37,9 物质的性质与转化68111.(2022·湖南师大附中模拟)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常见古诗文对应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A )选项古诗文化学知识A《本草经集注》中记载鉴别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方法。“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利用焰色试验B《本草纲目·拾遗》中对强水的记载:“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惟玻璃可盛。”强水为氢氟酸C《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冰能量低于水,冰变为水属于吸热反应D《梦溪笔谈》中对宝剑的记载:“古人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铁的合金硬度比纯铁的大,熔点比纯铁的高解析:钠的焰色呈黄色,钾的焰色呈紫色,通过“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可判断其鉴别方法利用了焰色试验,A正确;玻璃的主要成分SiO2,能与氢氟酸反应,故强水不能是氢氟酸,B错误;冰变为水属于吸热过程,而不属于吸热反应,C错误;铁的合金硬度比纯铁大,熔点比纯铁低,D错误。2.(2023·湖南岳阳二模)下列有关岳阳市对洞庭湖流域治理和生态修复的措施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C )A.退田返湖,扩大洞庭湖水域面积B.束水攻沙,清除湖道的淤沙堵塞C.沿湖生活废水,经过脱氮除磷处理后,达标排放D.实行十年禁渔期,恢复洞庭湖水域鱼类生态平衡解析:A、B、D项均无新物质生成,不发生化学变化;N、P均可导致水中藻类植物大量生长,脱氮除磷处理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C正确。3.(2022·山东枣庄期末)向烧杯中加入25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加热至液体呈红棕色,停止加热,就制得了Fe(OH)3胶体。下列有关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A.胶体是一种分散系,属于混合物B.胶体的本质特征是能发生丁达尔效应C.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D.渗析是分离胶体和溶液的一种常用方法解析: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B错误。4.(2022·山西新绛中学月考)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金刚石与石墨、12C与14C均互为同素异形体B.明矾、冰醋酸、氯化银都属于电解质C.陶瓷、水晶、玻璃都属于纯净物D.豆浆、牛奶、硫酸铜溶液都属于胶体解析:金刚石与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12C与14C互为同位素,A错误;明矾、冰醋酸、氯化银都属于电解质,B正确;陶瓷、玻璃都属于混合物,C错误;硫酸铜溶液属于溶液,D错误。5.(2022·广东广州二模)部分含氯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a的浓溶液与KMnO4反应制得bB.b溶于水制得液氯C.c可用于自来水消毒D.存在a→b→d→a的转化关系解析:根据图示可知a为盐酸;浓盐酸与KMnO4反应可生成Cl2,即生成b,A正确;Cl2溶于水得到氯水,是混合物,不是液氯,B不正确;c为+4价氯元素形成的氧化物(Cl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消毒,C正确;结合图示可知a、b、d分别为盐酸、Cl2、HClO,浓盐酸和MnO2加热生成Cl2、Cl2和水反应生成HClO、HClO分解生成盐酸,存在 a→b→d→a的转化,D正确。6.下表各物质中,A、B、C、D、E均含有同一种短周期元素,其中A是单质,B常温下是气态氢化物,C、D是氧化物,E是D与水反应的产物。则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表中所示转化的是( B )编号物质转化关系ADE①SiSiO2H2SiO3②SSO3H2SO4③NaNa2O2NaOH④N2NO2HNO3A.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①SiO2不溶于水,不与水反应,不能一步得到硅酸;②A是S,B是H2S,常温下是气态氢化物,C是SO2,D是SO3,E是H2SO4;③A是Na,则B为NaH,为固态;④A是N2,B是NH3,常温下是气态氢化物,C是NO,D是NO2,E是HNO3。7.(不定项)(2022·山东潍坊一中月考)FeCl3与H2O制得胶体的胶团结构为{[Fe(OH)3]m·nFeO+·(n-x)Cl-·xCl-(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 )A.Fe(OH)3胶体带正电B.胶体粒子的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C.16.25 g 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6.02×1022D.在U形管中注入Fe(OH)3胶体,插入石墨电极通电,阴极周围颜色加深解析:Fe(OH)3胶体不带电,胶粒带正电,A不正确;16.25 g FeCl3的物质的量为0.1 mol,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小于6.02×1022,由图知1个胶粒中所含的铁原子不止1个,C不正确;做电泳实验时,带正电荷的Fe(OH)3胶粒向阴极移动,即阴极周围颜色加深,D正确。8.(不定项)以工业副产品硫酸亚铁为原料生产硫酸钾、过二硫酸铵[(NH4)2S2O8]和氧化铁红颜料,其主要流程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用一束光照射(NH4)2S2O8溶液,会产生丁达尔效应B.H2、CO2、Fe2O3、FeCO3均属于电解质C.NH4HCO3是酸式盐,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D.室温下,FeSO4溶液、NH4Cl溶液的pH均大于7解析: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 nm,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A错误;Fe2O3、FeCO3属于电解质,H2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O2是非电解质,B错误;酸式盐NH4HCO3,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C正确;FeSO4、NH4Cl均属于强酸弱碱盐,水解后溶液均显酸性,D错误。9.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极其重要的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1)氢氧化铁胶体具有良好的净水效果,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 。制备时,将 逐滴滴加至 中,待液体呈红褐色后,停止加热;反应方程式为 。(2)鉴别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除了可通过观察颜色以外,还有的方法是 。 (3)如图是在实验室中进行Fe(OH)3胶体丁达尔效应实验的示意图,该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是 ,原因是 (试从分散系分类的角度进行解释说明)。(4)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了稀硫酸,结果出现了一系列变化。a.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 。 b.随后沉淀溶解,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解析:(1)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1~100 nm;制备Fe(OH)3胶体时,将FeCl3饱和溶液逐滴滴加至沸水中,待液体呈红褐色后,停止加热;反应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2)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胶体和溶液,其中具有丁达尔效应的是Fe(OH)3胶体。(3)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是空气中也出现了光柱,原因是进入烧杯前,光束穿过的空气不是胶体,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4)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了稀硫酸溶液,先出现红褐色沉淀,是因为Fe(OH)3胶体遇电解质聚沉,随后沉淀溶解,是由于发生中和反应,化学方程式是2Fe(OH)3+3H2SO4Fe2(SO4)3+6H2O。答案:(1)1~100 nm FeCl3饱和溶液 沸水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2)利用丁达尔效应,用一束光照射胶体和溶液,侧面出现光亮的“通路”的是胶体(3)空气中也出现了光柱 进入烧杯前,光束穿过的空气不是胶体,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4)Fe(OH)3胶体遇电解质聚沉 2Fe(OH)3+3H2SO4Fe2(SO4)3+6H2O10.合理应用化学知识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某品牌牙膏的成分有甘油、山梨酸钾、氟化钠等。回答下列问题。(1)在上述牙膏成分中,属于盐的有 ,属于防腐剂的是 。 (2)油脂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①上述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填字母)。 a.复分解反应 b.置换反应c.取代反应 d.加成反应②甘油的化学式为C3H8O3,其化学名称为丙三醇,写出其结构简式: 。 (3)氟化钠(NaF)可与牙齿中的羟基磷酸钙)3OH]反应,生成更难溶的氟磷酸钙[Ca5(PO4)3F]从而达到防治龋齿的目的。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该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解析:(1)山梨酸钾具有防腐性。(2)①油脂的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②甘油为丙三醇,结合分子式可写出其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2OH。(3)①根据题中描述可写出其化学方程式,书写时需结合原子个数守恒进行配平。②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即为复分解反应。答案:(1)山梨酸钾、氟化钠 山梨酸钾(2)①c②CH2OHCHOHCH2OH(3)①NaF+Ca5(PO4)3OHCa5(PO4)3F+NaOH ②复分解反应11.中国炼丹家约在唐代或五代时期掌握了以炉甘石点化鍮石(即鍮石金)的技艺:将炉甘石(ZnCO3)、赤铜矿(主要成分为Cu2O)和木炭粉混合加热至800 ℃左右可制得与黄金相似的鍮石金。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鍮石金是铜锌合金B.炉甘石点化鍮石过程包含分解反应、置换反应C.可用稀盐酸鉴别鍮石金和黄金D.炉甘石点化鍮石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解析:12.在某食品的包装内,小高同学发现有一包含有白色颗粒状固体A的小纸袋,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小高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放在窗台上,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黏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 (1)A的化学式为 ,其属于 (填序号)。 ①金属氧化物 ②非金属氧化物 ③碱性氧化物 ④酸性氧化物(2)A固体的干燥原理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生成物属于 (填序号)。 ①一元碱 ②二元碱 ③强碱 ④弱碱(3)A固体还可以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取少量块状固体B置入盛有水(足量)的试管内,振荡、静置、过滤,得到少量白色固体。该白色固体是 。请用交叉分类法给该物质分类: (列举三种)。 解析:(1)生石灰为氧化钙,其化学式为CaO,属于金属氧化物或碱性氧化物,故填序号①③。(2)氧化钙吸水生成氢氧化钙,其属于二元碱或强碱,故填序号②③。(3)氧化钙是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即CaO+2HClCaCl2+H2O。(4)氧化钙吸水生成氢氧化钙后,氢氧化钙可吸收空气中CO2变为CaCO3。从不同的角度分类,其属于碳酸盐、钙盐、难溶盐。答案:(1)CaO ①③ (2)CaO+H2OCa(OH)2 ②③ (3)CaO+2HClCaCl2+H2O(4)碳酸钙 碳酸盐、钙盐、难溶盐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标导航,2×3×,4×5×,游离态,化合态,化学变化,化学性质,化合物,简单分类法,分散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第1讲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必备知识·梳理夯实,化合物,4同素异形体,同种物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③氧化物的分类,①②③⑨⑩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第1单元 第1讲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核电荷数,原子或离子,同种元素,不同种元素,化合物,性质不同的单质,同种物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①②③⑨⑩⑪,①③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