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功和机械能练习题—2023年河北省九年级物理中考模拟题分项选编

    功和机械能练习题—2023年河北省九年级物理中考模拟题分项选编第1页
    功和机械能练习题—2023年河北省九年级物理中考模拟题分项选编第2页
    功和机械能练习题—2023年河北省九年级物理中考模拟题分项选编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功和机械能练习题—2023年河北省九年级物理中考模拟题分项选编

    展开

    这是一份功和机械能练习题—2023年河北省九年级物理中考模拟题分项选编,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功和机械能练习题—2023年河北省九年级物理中考模拟题分项选编

    一、单选题
    1.(2023·河北唐山·统考一模)2022年2月15日,我国运动员苏翊鸣在单板滑雪男子跳台比赛中夺冠,如图所示。对他加速下滑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
      
    A.受平衡力作用 B.运动状态不变
    C.重力势能减小 D.惯性越来越大
    2.(2023·河北秦皇岛·一模)2022年6月5日,长征2F火箭顺利将载有 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四号飞船送入预定轨道,飞船变轨后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火箭的机械能增大
    B.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后,飞船仍然具有惯性
    C.飞船与核心舱对接后, 以核心舱为参照物,飞船是运动的
    D.进 入预定轨道后,航天员的质量都会变小
    3.(2023·河北廊坊·统考一模)2022年2月,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女子U形场地技巧决赛中,我国选手谷爱凌以绝对实力获得冠军。U形场地的形状如图所示,运动员从图中A点滑下,滑到场地最低点再滑到场地左侧的过程中(滑雪板和雪道之间有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谷爱凌的重力势能一直增大
    B.谷爱凌在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谷爱凌上升到最高点时重力势能为零
    D.谷爱凌下落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因为机械能变大
    4.(2023·河北石家庄·一模)如图甲是北京冬奥会中翻跃大跳台的情镜。运动员不借助滑雪杖,只踩着雪板从高处滑行而下,通过起跳台起跳,完成各种空翻、转体等技术动作后落地。图乙中的虚线是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轨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a、b、c、d四点中,运动员在a点时的重力势能最大
    B.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在增加
    C.从c点到d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变小
    D.a点和c点都是最高点,运动员分别在该两点时的动能都为零
    5.(2023·河北石家庄·一模)同学们在体育课进行实心球投掷训练,如图所示:B→C→D表示实心球离开手之后的运动轨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心球到达最高点C时,动能为零
    B.实心球从B→C→D过程中,没有力对它做功
    C.实心球从B→C过程中,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D.不论是否考虑空气阻力,实心球在空中运动时机械能守恒
    6.(2023·河北保定·模拟预测)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运动员奋勇拼搏,关于图中的项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跳台滑雪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不变
    B.跳台滑雪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
    C.冰壶运动项目中掷出后的冰壶向前滑行,是由于惯性
    D.冰壶对冰面的压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7.(2023·河北保定·统考一模)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过程中,关于能量变化正确的是(  )
    A.动能势能都不变 B.动能增大,势能不变
    C.动能不变,势能减小 D.动能减小,势能增大

    二、多选题
    8.(2023·河北保定·一模)如图所示,将一个足够长的木版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弹簧测力计固定在桌面上与木板上的物块相连,用力F拉动木板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块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块受到摩擦力的大小
    B.拉力F的大小等于物块受到摩擦力的大小
    C.当木板不做匀速运动时,也能测出物块受到摩擦力的大小
    D.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与木板运动方向相同,该摩擦力对物块不做功
    9.(2023·河北唐山·模拟预测)如图所示,这是2020年卡塔尔世界杯比赛足球场上的场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踢出去的足球,离开脚后虽然继续向前滚动,但人对足球不做功
    B.踢出去的足球,继续向前滚动,是由于足球受到惯性作用
    C.踢出去的足球,在地上越滚越慢,是由于足球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D.飞向球门的足球,若在最高点时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将加速下落
    10.(2023·河北保定·模拟预测)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在跳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下落过程中动能保持不变
    B.上升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运动员入水时,重力势能为零
    D.运动员达到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
    11.(2023·河北沧州·模拟预测)运动员在进行蹦床比赛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员离开蹦床后上升过程中,蹦床对运动员不做功
    B.运动员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所受合力不为零
    C.在下落过程中,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所以速度越来越大
    D.运动员落到蹦床上继续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12.(2023·河北承德·模拟预测)第二十二届世界杯在卡塔尔举行,图是进行足球比赛时的场景,关于足球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  )
      
    A.准备边线发球时,静止的足球所受的重力与地面对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传球时,飞在空中的足球惯性减小
    C.头球攻门时,飞向球门的足球机械能不变
    D.射门后,守门员准确抱住飞来的足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3.(2023·河北石家庄·模拟预测)2022年2月6日,中国女足姑娘们在亚州杯决赛中顽强拼搏,最终夺得亚洲杯冠军。如图所示,中国女足队员正在传球,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会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上升过程中,它的机械能逐渐减小
    B.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上升到最高点时,它的机械能为0
    C.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下降过程中,它的机械能逐渐增大
    D.空中运动的足球,若所受力都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三、填空题
    14.(2023·河北承德·模拟预测)如图所示,图甲为木块放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其做直线运动,木块的运动速度与时间的v-t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0-4s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若3s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则5s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N;1-4s拉力做功的功率为______W。
      
    15.(2023·河北秦皇岛·一模)2021年8月5日,中国14岁的全红婵以创奥运纪录的高分夺得东京奥运会10米跳台冠军,如图甲所示,在下落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全红婵只受______力作用,她的重力势能转化为______能。2022年2月16日,中国运动员齐广璞在北京冬奥会男子自由滑雪空中技巧赛上获得冠军,如图乙所示,他离开大跳台后由于______仍能在空中继续“飞行”。
      
    16.(2023·河北张家口·模拟预测)如图是小明用螺丝帽模拟义“蹦极”的简化示意图,弹性绳一端系住螺丝帽,另一端固定在铁架台的O点。螺丝帽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A点处弹性绳正好处于原长;B点处螺丝帽受到的重力与弹性绳对螺丝帽的拉力大小相等;C点处是螺丝帽到达的最低点。(整个过程忽略空气阻力和摩擦、弹性绳的自重不计)
      
    (1)从O点到A点的过程中,螺丝帽的机械能__________。
    (2)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弹性绳的弹性势能__________,螺丝帽的动能__________。(均选填“增大”“减小”“不变”或“先增大后减小”)。
    17.(2023·河北邢台·模拟预测)如图所示,是2022年第24届冬奥会开幕式上惊艳的一幕,一重3t的奥运“冰雪五环”破冰而出,寓意打破隔阂,互相走近,大家融为一体。奥运五环被匀速升至13m高,拉力对奥运五环所做的功的功率为1×104W。则拉力对五环做功时间为______秒。奥运五环上升过程中机械能的增加量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重力势能的增加量(g=10N/kg)。破冰而出,相对于奥运五环,冰是______(“运动”、“静止”)。
      
    18.(2023·河北保定·一模)徐梦桃获得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金牌。如图所示,她在雪道上加速下滑的过程中,动能变________(填“大”或“小”);由于受到摩擦力,她的机械能变________(填“大”或“小”)。离开跳台后,她在空中继续飞行是因为她具有________。
      
    19.(2023·河北邯郸·模拟预测)2023年1月4日,由中国自主研制的“鲲龙”AG600M灭火机在广东珠海完成本年度首次飞行任务。如图为“鲲龙”AG600M在空中匀速直线飞行时的照片,请画出“鲲龙”AG6O0M在竖直方向的受力示意图___________(力的作用点画在O点)。“鲲龙”AG600M执行森林灭火的投水任务时,应该在到达着火点___________(选填“正上方”“前”或“后”)投水。若“鲲龙”AG60OM在投水过程中一直匀速飞行,则其机械能__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0.(2023·河北秦皇岛·模拟预测)2022年在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4届冬奥会,我国选手谷爱凌在滑雪大跳台项目中勇夺冠军。如图所示,这是利用摄影机拍出的她从大跳台跳起后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在她从A点腾空达到最高点B,接着又下落到着地点C的过程中,在最高点B时具有的___________能最大;请从机械能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空气阻力不可忽略)
    问题:___________;
    回答:___________。

    21.(2023·河北石家庄·一模)人骑电动自行车下坡时重力势能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到达坡底后在水平路面上匀速骑行过程中,机械能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刹车后很快停了下来,发现刹车片很烫,这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改变刹车片的内能。

    四、实验题
    22.(2023·河北保定·一模)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1)实验前,把杠杆中心支在支架上,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
    (2)如图乙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在A点悬挂3个钩码,则在B点悬挂___________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中,小明多次在杠杆两端加挂钩码,并调节钩码位置,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记录多组数据,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如图丙所示,始终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将弹簧测力计从竖直位置移动到图丙中的位置时,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拓展】小明将一根长1m、重5N的细金属棒AB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用弹簧测力计将金属棒的B端竖直向上缓慢拉起,如图丁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根据实验数据可知金属棒的重心距离B端___________cm;若拉动过程中,金属棒B端上升了1.2m,则拉力对金属棒做的功是___________J。
    23.(2023·河北邢台·统考模拟预测)如图是小明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将钢球从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钢球摆到竖直位置时,撞击水平木板上的木块,木块被撞出一段距离。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钢球质量/g
    钢球下摆高度/cm
    木块滑行距离/cm
    1
    20
    20
    25
    2
    40
    20
    49
    3
    60
    20


    (1)从表中数据可以知道,实验是通过观察 ______来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
    (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在速度一定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随其质量的增大而 ______;
    (3)查阅资料得知,①抛出去的篮球动能约为30J;  ②行走的牛动能约为60J;③飞行的步枪子弹动能约为5×103J。分析数据可知:物体的 ______(选填“质量”或“速度”)对物体的动能影响较大。
    24.(2023·河北承德·统考模拟预测)如图为某学习小组“探究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操作(甲、乙、丙、丁中小球质量分别为m、2m、m、3m)。

    (1)让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目的是使小球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______;
    (2)实验中通过比较木块B被小球撞击后移动的距离s来判断小球具有动能的大小,这种方法在物理学中属于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3)比较______两图进行的实验,可以探究小球动能大小与速度有关;
    (4)由此实验联想到某段道路限速牌上标明“100”和“80”字样,______(选填“大客车”或“小轿车”)的限速应该是80km/h。
    25.(2023·河北衡水·模拟预测)小明在“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选用质量不同两个钢球m和2m,分别从不同的高度h和2h由静止开始放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小明通过观察___________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他利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2)由甲、乙两图可得实验结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___________有关;
    (3)小明由乙、丙两图得出实验结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有关,他的看法是否正确?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
    26.(2023·河北邯郸·模拟预测)小明在“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他用质量不同的两个钢球m和M(M的质量大于m),分别从不同的高度h和H(H> h)静止开始滚下,观察木块B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小明通过观察木块B移动的距离长短,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这种研究方法是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_____(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2)由甲、乙两图可得实验结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______有关。
    (3)小丽根据甲、丙两图得出结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有关,她的看法是否正确?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4)另同学用图所示的方法探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他将相同质量的小球从不同高度(h2>h1)由静止开始释放,通过观察木块在铁板和毛巾上滑行的距离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这种方法是_____(选填“正确的”或“错误的”)。


    参考答案:
    1.C
    【详解】A.苏翊鸣加速下滑过程中运动状态不断变化,所以他受非平衡力的作用,故A错误;
    B.苏翊鸣在加速下滑过程中,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故运动状态会发生变化,故B错误;
    C.苏翊鸣在加速下滑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减小,故C正确;
    D.因为他具有惯性,会持续下滑,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不变,惯性大小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2.AB
    【详解】A.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速度变大,高度变大,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变大,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机械能变大,故A正确;
    B.一切物体都有惯性,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后,飞船仍然具有惯性,故B正确;
    C.飞船与核心舱对接后,以核心舱为参照物,飞船与核心舱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故飞船是静止的,故C错误;
    D.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位置无关,进 入预定轨道后,航天员的质量不变,故D错误。
    故选AB。
    3.B
    【详解】A.整个过程中,谷爱凌的质量不变,高度先减小后增大,所以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故A错误;
    B.谷爱凌在下落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大,动能增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B正确;
    C.谷爱凌上升到最高点时质量不变,有一定的高度,所以重力势能不为零,故C错误;
    D.谷爱凌下落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因克服阻力做功,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她的机械能变小,故D错误。
    故选B。
    4.A
    【详解】A.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是质量和所处高度,在a、b、c、d四点中,运动员的质量不变,a点最高,所以a点重力势能最大,故A正确;
    B.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高度越来越大,所以重力势能越来越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所以动能在减小,故B错误;
    C.不计空气阻力,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从c点到d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不变,故C错误;
    D.a点和c点都是最高点,运动员在水平方向都有一定的速度,所以动能不为零,故D错误。
    故选A。
    5.C
    【详解】A.实心球在上升过程中,因为质量不变,速度减小,所以实心球的动能减小,到达最高点C时,竖直方向的速度为0,但水平方向有速度,所以动能不为零,故A错误;
    B.实心球从B→C→D过程中,因重力作用而下降,重力对其做功,故B错误;
    C.实心球从B→C过程中,在上升过程中,速度减小,动能减小,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C正确;
    D.不计空气阻力,则实心球在空中运动时的机械能是守恒的,如果考虑空气阻力,实心球与空气摩擦,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不守恒,故D错误;
    故选C。
    6.C
    【详解】A.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运动员在下落的过程中,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故A错误;
    B.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做曲线运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B错误;
    C.掷出后的冰壶仍然会向前滑行,是由于冰壶具有惯性(物体具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故C正确;
    D.冰壶对冰面的压力的受力物体是冰面;冰壶的重力的受力物体是冰壶;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7.C
    【详解】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8.ACD
    【详解】A.在水平方向上物块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相互平衡,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故A正确;
    B.对木板受力分析,木板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F,地面对木板水平向右的摩擦力,物块对木板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拉力F的大小小于物块受到摩擦力的大小,故B错误;
    C.当木板不做匀速运动时,物块相对于地面静止,物块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能测出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故C正确;
    D.物块相对于木板向右运动,所以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与木板运动方向相同,物块没有向左运动,所以摩擦力对物块不做功,故D正确。
    故选ACD。
    9.AC
    【详解】A.踢出去的足球,离开脚后人与足球没有力的作用,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知,虽然继续向前滚动 ,但人对足球不做功,故A正确;
    B.踢出去的足球还能在水平地面上继续运动,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属性,所以惯性不能与受到、作用连用,故B错误;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踢出去的足球,在地上越滚越慢,是由于足球受到摩擦力的作用,阻碍足球运动,故C正确;
    D.飞向球门的足球,若在最高点时所受的力全部消失,此时竖直方向的速度为零,但水平方向的速度不为零,由于惯性小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AC。
    10.BD
    【详解】A.下落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变大,所以动能变大,故A错误;
    B.上升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减小,动能减小,高度变高,重力势能增大,即上升过程是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B正确;
    C.运动员入水时,高度不为零,所以重力势能不为零,故C错误;
    D.运动员到最高点时,高度最高,质量不变,所以重力势能最大,故D正确。
    故选BD。
    11.ABD
    【详解】A.运动员离开蹦床后,由于惯性继续向上运动,蹦床对运动员没有力的作用,对运动员不做功;故A正确;
    B.当运动员到达最高点时,瞬时速度为零,但由于运动员受到重力的作用,合力不为零,故B正确;
    C.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由于受到重力作用,速度越来越大,故C错误;
    D.运动员下落刚接触蹦床时,还要继续下落,速度先变大后变小,前段是重力势能转化为运动员的动能和蹦床的弹性势能,后段是运动员的动能和重力势能转化为蹦床的弹性势能,到最低点时,运动员的重力势能最小,其动能为零,蹦床弹性势能最大,故运动员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故D正确。
    故选ABD。
    12.AD
    【详解】A.静止的足球处于平衡状态,所以静止的足球所受的重力与地面对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
    B.惯性只与质量有关,足球的质量不变,因此飞在空中的足球惯性不变,故B错误;
    C.飞向球门的足球要克服空气阻力而消耗能量,所以飞向球门的足球机械能会变小,故C错误;
    D.射门后,守门员准确抱住飞来的足球,足球由运动变为静止,足球的运动状态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
    故选AD。
    13.AD
    【详解】A.足球在空中上升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向下,空气阻力做功,足球机械能逐渐减小,故A正确;
    B.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上升到最高点时,它的动能为0,机械能不为零,故B错误;
    C.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下降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向上,空气阻力做功,足球机械能逐渐减小,故C错误;
    D.空中运动的足球,若所受力都消失,由于惯性,它将继续保持之前的运动状态不变,即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故选AD。
    14. 0.375 等于 1
    【详解】[1]由v-t图像可知,前4s物体运动的距离为

    根据可得,0-4s的平均速度为

    [2]由图像可知,1-3s,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与阻力平衡,若3s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而5s时物体一样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同样等于阻力,即等于2N。
    [3]根据可知,1-4s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15. 重力 动 惯性
    【详解】[1][2]在下落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只受到重力作用,高度减小,速度变大,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变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3]运动员离开大跳台后,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能在空中继续飞行。
    16. 不变 增大 先增大后减小
    【详解】(l)[1]O点到A点,螺丝帽目由下落,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由于不计空气阻力,所以螺丝帽的机械能不变。
    (2)[2][3]在从A点至C点螺丝帽的动能和重力势能转化为绳的弹性势能;A点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大于弹性绳对螺丝帽拉力,因此速度越来越大,动能越来越大;到达C点动能变为0,弹性势能增大到最大值,所以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弹性绳的弹性势能增大,而螺丝帽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17. 39 等于 运动
    【详解】[1]奥运五环重力为
    G=mg=3000kg×10N/kg=3×104N
    拉力对奥运五环所做的功是
    W=Gh=3×104N×13m=3.9×105J
    根据得,拉力对五环做功时间为


    [2]奥运五环上升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不变,故动能不变,高度增加,故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因此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重力势能的增加量。
    [3]破冰而出,相对于奥运五环,冰的位置发生变化,故冰是运动的。
    18. 大 小 惯性
    【详解】[1]在雪道上加速下滑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因此动能变大。
    [2]由于受到摩擦力,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因此机械能减小。
    [3]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叫做惯性。徐梦桃离开跳台后,由于具有惯性而在空中继续飞行。
    19. 前 减小
    【详解】[1]由于飞机匀速直线飞行,则在竖直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受力分析可知,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和竖直向上的升力作用,二力作用在O点,大小相等,如图所示

    [2]飞机和水一起向前运动,当飞机投水后,水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要提前投放。
    [3]若“鲲龙”AG60OM在投水过程中一直匀速飞行,速度不变,质量变小,动能变小;高度不变,重力势能变小,故机械能变小。
    20. 重力势 从最高点下落的过程中,动能和势能如何变化 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变大
    【详解】[1]在最高点B时的质量不变,高度最高,重力势能最大。
    [2]从机械能角度可以研究谷爱凌从最高点下落的过程中,动能和势能是如何相互转化的。
    [3]谷爱凌从最高点下落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变大,动能变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21. 减小 不变 做功
    【详解】[1]人骑电动自行车下坡时,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2]到达坡底后在水平路面上匀速骑行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3]刹车后很快停了下来,发现刹车片很烫,摩擦生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22. 右 2 归纳出物理规律,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变大 40 4
    【详解】(1)[1]如图甲,杠杆左端下沉,杠杆的右端上翘,应将杠杆重心向右移,所以应将平衡螺母向右移动。
    (2)[2]设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0,杠杆上每个小格的长度为L0,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A点处受到的拉力大小为3G0,力臂为2L0,B点处拉力的力臂为3L0,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B处需要的拉力大小为2G0,即需要挂2个钩码。
    [3]研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时,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记录多组数据,主要是为了归纳出物理规律,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3)[4]弹簧测力计从竖直位置移动到图丙中的位置时,可知阻力和阻力臂不变,而动力臂变小,则动力变大,即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大。
    [5][6]将金属棒看作杠杆,支点为A,则重力为阻力,拉力为动力,设金属棒的重心为O,因为重力和拉力都沿竖直方向,因此根据几何知识易知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

    又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因此解得



    金属棒B端从地面开始上升1m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拉力做的功为

    金属棒B端从1m高度上升到1.2m高度的过程中,金属棒AB已经离开地面,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

    拉力做的功为

    故全程拉力做的功为

    23. 木块滑行的距离 增大 速度
    【详解】(1)[1]在该实验中我们用到了转换的方法,即将钢球动能的大小转化为其对木块做功的多少来比较,即钢球推动木块运动的越远,其对木块所做的功就越多,即具有的动能就越大;反之就越小,故通过观察钢球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的大小来判断研究对象的动能的大小。
    (2)[2]从表中数据可知,钢球下摆的高度相同,撞击木块时的速度相同,钢球的质量越大,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越远,动能越大,故结论为:在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物体的动能随其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3)[3]抛出去的篮球动能约为30J,行走的牛动能约为60J,飞行的步枪子弹动能约为5×103J,子弹的质量最小,速度最大,子弹的动能最大,这说明速度对物体的动能影响较大。
    24. 速度 转换法 甲、丙 大客车
    【详解】(1)[1]让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目的是使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2)[2]木块B被小球撞击后移动的距离s越大,说明小球对木块做的功越多,也反映了小球具有的动能越大;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反映了物体动能的大小,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3)[3]由图知道,实验步骤甲和实验步骤丙的质量相同,小球下落的高度不同,可以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
    (4)[4]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所以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大客车质量大,则需速度小,则某段道路限速牌上标明“100”和“80”字样,大客车的限速应该是80km/h。
    25. 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转换法 不能 速度 错误 没有控制小球的速度相同
    【详解】(1)[1][2]小球动能的大小是不能直接观察和测量出来的是,实验中是通过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这里用到的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是转换法。
    [3]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木块运动时不受摩擦力作用,在水平方向上木块不受力的作用,由牛顿第一定律,撞击后木块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不能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长短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所以本实验将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2)[4]甲、乙两图中小球的质量一定,初始高度不同,到达水平面的时的速度不同,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不同,故可以得出结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速度有关。
    (3)[5]由乙、丙两图可知,小球下落的高度不同,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不同,小球的质量也不同,所以小明由乙、丙两图得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有关的结论是错误的,因为要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需要保证小球的速度相同,而乙、丙两图中小球到达水平面的速度不同,故不能得出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的结论。
    26. 转换法 不能 速度 错误 没有控制速度一定 错误的
    【分析】(1)掌握转换法在实验中的应用,实验中通过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来比较物体动能的大小;根据牛顿第一定律,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木块不受摩擦力作用,撞击后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实验将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2)(3)(4)动能大小跟质量和速度有关;在探究动能大小跟质量关系时,控制速度大小不变;在探究动能大小跟速度关系时,控制质量不变;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有物体的质量与速度,因此,在探究和分析结论时,一定要注意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并据此得出结论。
    【详解】(1)[1]实验中通过观察木块B移动的距离长短,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这里用到的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是转换法;
    [2]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木块运动时不受摩擦力作用,撞击后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不能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长短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所以本实验将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2)[3]由甲、乙两图可得实验结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速度有关。
    (3)[4][5]小丽的看法是错误的,因为要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需要保证小球的速度不变,甲、丙两图中小球下落的高度不同,则到达水平面的速度不同,故不能得出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4)[6]图所示的方法中为控制水平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故结论是错误的。

    相关试卷

    2023年广西地区九年级物理中考模拟题分项选编:功和机械能:

    这是一份2023年广西地区九年级物理中考模拟题分项选编:功和机械能,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压强练习题—2023年河北省九年级物理中考模拟题分项选编:

    这是一份压强练习题—2023年河北省九年级物理中考模拟题分项选编,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电与磁练习题—2023年河北省九年级物理中考模拟题分项选编:

    这是一份电与磁练习题—2023年河北省九年级物理中考模拟题分项选编,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