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19北京十三中初一(上)期中语文含答案 试卷

    2019北京十三中初一(上)期中语文含答案第1页
    2019北京十三中初一(上)期中语文含答案第2页
    2019北京十三中初一(上)期中语文含答案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9北京十三中初一(上)期中语文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19北京十三中初一(上)期中语文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完成各题.,作文,春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9北京十三中初一(上)期中
    语 文
    一、积累•运用(共14分)
    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各题
    ①汉字的音、形、义皆具独特魅力,足以让每一个接近她的人心旷神怡、浑然忘我。
    ②汉字的发音变幻莫测,极富音乐性。四种声调再加轻声、变调之类已够复杂,还得在朗读时讲究轻重缓疾、抑扬顿挫。这里的学问深着呢!同样一篇文章,有人读得铿锵有力,有人读得平淡无奇,有人读得悦耳流畅,也有人读得含混不清。要让听者从你的嘴巴中听出汉字的美,还真得请你下一番功夫。曾亲耳聆听过一位著名话剧演员朗读戴望舒的《雨巷》,那绝对是一次痛快(lín)漓的享受;那平缓的语调娓娓引出泛着暗淡灯光的朦胧小巷,那略显惆怅的沙哑是对如烟往事剪不断、理还乱的追忆,那若有若无的哽咽更勾起多情人心灵深处早已尘封的往事,一诗读完,听者不禁泪水涟涟。
    ③汉字的形美同样不可抗拒。历代优秀的书法家粲若繁星,各具风采:王羲之,飘逸俊朗;颜真卿,粗犷豪放;柳公权,华美灵巧……名山大川如果少了书法家们的题词,就让世人少了一分敬仰;小桥流水倘若有名家的“墨宝”,则会因此声名远播。形形色色的美术字更为汉字的形美推波助澜。这些字或扁或圆,亦庄亦谐,动静相宜,错落有致,千变万化,精彩纷呈。古老的中国汉字镀上了现代科技的光辉,更加魅力四射。
    ④汉字形与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足以让稍有想象力的人展开无尽的遐思:“笑”字,活泼可爱;“哭”字,愁眉苦脸;“巍峨”,山的高大顿显眼前;“妩媚”,少女的娇颜潜入心底。难怪中国人爱将“字画”连在一起,汉字本来就是可以入画的。文化层次不同,人生阅历不同,对汉字字义的理解随之不同。我看《红楼梦》与文学家看《红楼梦》的感受肯定不一样,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的文学作品,有人推崇备至有人却视若粪土的原因。
    ⑤汉字之美,还美在她只对真正爱她、懂她的人撩开自己神秘的面纱,随你所用。你看成千上万个汉字就像成千上万个小魔块,在语言大师的“点化”下,忽而成了惊世骇俗的不朽巨著,忽而成了清新隽永的佳作美文;忽而是浅吟低唱,忽而是疾风骤雨,忽而是行云流水,忽而是欲说还休……而我们,正是被这些小魔块们深深吸引,才会“沉醉不知归路”,才会“为伊消得人(qiáo)悴”啊!
    (1)对文中加点字读音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含混不清(hùn)
    粗犷豪放(guǎng)
    倘若(tǎng)
    疾风骤雨(zhòu)
    B.含混不清(hŭn)
    粗犷豪放(kuàng)
    倘若(shǎng)
    疾风骤雨(zhòu)
    C.含混不清(hùn)
    粗犷豪放(kuàng)
    倘若(tǎng)
    疾风骤雨(jù)
    D.含混不清(hŭn)
    粗犷豪放(guǎng)
    倘若(shǎng)
    疾风骤雨(jù)
    (2)根据语段括号内的拼音填写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琳

    B.淋

    C.琳

    D.淋

    (3)根据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有些汉字以形表意,使用汉字时往往观其形而得其意。如“门”( )字,观其形,则明其意为左右对开的两扇门。   因此,学习、使用汉字时,我们要注意形与意的紧密结合。
    ①“休息”的“休”字,由“人”和“木”两部分组成,就是“人”靠着“树”歇息
    ②其实,有些形声字的声旁也是表意的
    ③不仅象形字如此,会意字也是如此
    ④如“文盲”的“盲”字,声旁“亡”既表音也表意,“盲”就是“亡”了“目”
    A.②④③①B.③①②④C.③④①②D.②①③④
    (4)根据语段内容,在识记下列词语的过程中,理解不正确的是   
    A.(锤,捶)__打 此词语指“用拳头或器物撞击物体”,与“手”有关,因此应为“捶打”。
    B.(诀,决)__别 此词语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与“话别”有关,因此应为“诀别”。
    C.各得__所(其,齐) 此成语意思是“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齐”有齐全的意思,因此应为“各得齐所”。
    D.(贮,伫)__蓄 此词语意思是“储存,积蓄”,与“钱财”有关,因此应为“贮蓄”。
    2.(2分)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咏雪》出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由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志人小说集。
    B.《春》的作者是朱自清,他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C.《秋天的怀念》作者是我国当代作家史铁生,其代表作有小说《命若琴弦》,散文《病隙碎笔》等。
    D.《金色花》的作者是我国著名女作家、诗人冰心女士。
    3.(2分)下列选项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  )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C.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D.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4.(2分)《论语》言简意赅、意蕴丰富,会给我们很多启迪。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两句话,教导我们既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发现别人的不足并引以为戒,启示我们要谦虚好学并不断地完善自我。下列语段均摘自《论语》,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语段,说出该语段的含义,并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1)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二、古诗文阅读(23分)
    5.(10分)默写
    (1)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   ,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
    (4)   ,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遥怜故园菊,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6)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7)子在川上曰:“   ,不舍昼夜。”(《子罕》)
    (8)不义而富且贵,   。(《述而》)
    (9)《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语句是   ,   。
    6.(5分)阅读《观沧海》,完成各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学习诗歌重在朗读。以下是同学们学习了《观沧海》后,对于本诗朗读的讨论,其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朗读时要读出诗歌的情感。曹操以强大的优势平定了乌桓,此时他登上碣石山,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写下此诗,所以应该用比较激昂的语气去朗读。
    B.朗读时要重读需要强调的词语。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可以将“临”“观”两字重读,以突出诗人跃马扬鞭,高瞻远瞩的气概。
    C.朗读时要注意音调的起伏变化。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写作者极其高兴的心理状态,他不禁要歌唱起来,所以要读得高昂些,前面都要读得低沉些,以突出变化。
    D.朗读时要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本诗是四言古诗,读的时候大多可以两字一顿,读出古体诗歌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美感。
    (2)阅读画线诗句,展开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在你脑海中所呈现的画面。
    (3)古诗词中还有不少含有“海”字的诗句,请你再写出一句(本试卷已出现的除外)。
    7.(8分)文言文阅读,完成第各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尊君在不
    过中不至
    B.日中不至
    吾日三省吾身
    C.元方时年七岁
    学而时习之
    D.则是无信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   
    ②相委而去 委: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4)阅读文章,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友人发怒的理由是   
    ②友人知错就改的表情与动作表现是   
    8.(11分)名著阅读 完成第各题
    (1)阅读下面连环画节选,填空。

    ①上面连环画的内容取材于①   (朝代)小说家② (人名)写的神话小说《西游记》。②上面连环画讲述的情节出自《西游记》①   的故事中。在这个情节中,妖精巧妙利用了唐僧的②   性格,使师徒间产生尖锐的矛盾冲突,最终想达到吃唐僧肉的目的;孙悟空即使师傅一再地误解他,依然坚决地“打倒妖魔”,彰显了他③   的光辉形象。
    (2)《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本领高强,但有时也不得不请高手帮忙。请阅读《西游记》中的两个片段,参考“情节概要①”的样式,完成下面读书卡片的另外两条情节概要,再写写自己由这个研究专题获得的启示。
    读书卡片
    阅读名著:《西游记》
    研究专题:谁帮助过孙悟空
    情节概要:
    ①灵吉菩萨帮孙悟空镇压了黄风怪
    ②   
    ③   
    启示:   
    【片段一】行者见了,连忙下拜道:“东来佛祖那里去?弟子失回避了,万罪!万罪!”佛祖道:“我此来,专为这小雷音妖怪也。”行者道:“多蒙老爷盛德大恩。敢问那妖是那方怪物,何处精魔,不知他那搭包儿是件甚么宝贝,烦老爷指示指示。”佛祖道:“他是我面前司磬的一个黄眉童儿。三月三日,我因赴元始会去,留他在宫看守,他把我这几件宝贝拐来,假佛成精。那搭包儿是我的后天袋子,俗名唤做人种袋。那条狼牙棒是个敲磬的槌儿。”……行者见有瓜田,打个滚,钻入里面,即变做一个大熟瓜,又熟又甜。那妖精停身四望,不知行者那方去了,他却赶至庵边叫道:“瓜是谁人种的?”弥勒变作一个种瓜叟,出草庵答道:“大王,瓜是小人种的。”妖王道:“可有熟瓜么?”弥勒道:“有熟的。”妖王叫:“摘个熟的来,我解渴。”弥勒即把行者变的那瓜,双手递与妖王。妖王更不察情,到此接过手,张口便啃。那行者乘此机会,一毂辘钻入咽喉之下,等不得好歹,就弄手脚抓肠蒯腹,翻根头,竖蜻蜓,任他在里面摆布。那妖精疼得傞牙俫嘴,眼泪汪汪,把一块种瓜之地,滚得似个打麦之场,口中只叫:“罢了!罢了!谁人救我一救!”弥勒却现了本象,嘻嘻笑叫道:“孽畜!认得我么?”那妖抬头看见,慌忙跪倒在地,双手揉着肚子,磕头撞脑,只叫:“主人公!饶我命罢!饶我命罢!再不敢了!”弥勒上前一把揪住,解了他的后天袋儿,夺了他的敲磬槌儿,叫:“孙悟空,看我面上,饶他命罢。”……行者方才跳出,现了本象,急掣棒还要打时,早被佛祖把妖精装在袋里,斜跨在腰间,手执着磬槌,骂道:“孽畜!金铙偷了那里去了?”那怪却只要怜生,在后天袋内哼哼啧啧的道:“金铙是孙悟空打破了。”佛祖道:“铙破,还我金来。”那怪道:“碎金堆在殿莲台上哩。”
    (节选自《西游记》第六十六回)
    【片段二】那山门口四大金刚却才闪开路,让行者前进。众阿罗引至宝莲台下,见如来倒身下拜,两泪悲啼。如来道:“悟空,有何事这等悲啼?”行者道:“弟子屡蒙教训之恩,托庇在佛爷爷之门下,自归正果,保护唐僧,拜为师范,一路上苦不可言!今至狮驼山狮驼洞狮驼城,有三个毒魔,乃狮王、象王、大鹏,把我师父捉将去,连弟子一概遭迍,都捆在蒸笼里,受汤火之灾。幸弟子脱逃,唤龙王救免。是夜偷出师等,不料灾星难脱,复又擒回。及至天明,入城打听,叵耐那魔十分狠毒,万样骁勇,把师父连夜夹生吃了,如今骨肉无存……”说未了,泪如泉涌,悲声不绝。如来笑道:“悟空少得烦恼。那妖精神通广大,你胜不得他,所以这等心痛。”……如来道:“我慧眼观之,故此认得。那老怪与二怪有主。”叫:“阿傩、迦叶,来!你两个分头驾云,去五台山、峨眉山宣文殊、普贤来见。”……二菩萨既收了青狮、白象,只有那第三个妖魔不伏,腾开翅,丢了方天戟,扶摇直上,轮利爪要刁捉猴王。原来大圣藏在光中,他怎敢近?如来情知此意,即闪金光,把那鹊巢贯顶之头,迎风一幌,变做鲜红的一块血肉。妖精轮利爪刁他一下,被佛爷把手往上一指,那妖翅膊上就了筋。飞不去,只在佛顶上,不能远遁,现了本相,乃是一个大鹏金翅雕,即开口对佛应声叫道:“如来,你怎么使大法力困住我也?”如来道:“你在此处多生孽障,跟我去,有进益之功。”妖精道:“你那里持斋把素,极贫极苦;我这里吃人肉,受用无穷!你若饿坏了我,你有罪愆。”如来道:“我管四大部洲,无数众生瞻仰,凡做好事,我教他先祭汝口。”那大鹏欲脱难脱,要走怎走?是以没奈何,只得皈依。
    (节选自《西游记》第七十七回)
    (3)《朝花夕拾》的许多篇章都写出了儿童天然的喜恶。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们了解到少年鲁迅喜欢在百草园拔何首乌、摘覆盆子、   ;在《   》中,我们知道少年鲁迅还喜欢描摹《山海经》中的图画,并对为他买来此书的保姆心存感激;从《五猖会》中,我们可以看出少年鲁迅对   一类的事异常反感……这些都表现了少年鲁迅对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四、现代文阅读,完成各题.(共12分)
    9.(12分)

    冯剑华
    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雨,完完全全是女性化的。
    三月的雨,是少女,正值豆蔻年华。
    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于人间,她轻轻悄悄地走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她如纱如雾,如情似梦,沾衣不湿,拂面不寒。A她的裙袂飘过处,天地万物从沉沉昏睡中苏醒过来,种子发出嫩芽,竹林长出春笋,杨柳抽出新枝,睡了一冬的小生灵也伸伸懒腰,走出深深的地穴。
    春雨,把青春和生命赠给大地。
    春雨,又是一个爱美的姑娘,一个极擅丹青的画师。她手执神奇的画笔,挥洒出一个美丽的天地。“梨花一枝春带雨”,何等脱俗;“杏花春雨江南”,何等淡雅;而“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又是怎样的清幽。这全是春雨的手笔啊。
    春雨,遍地芬芳的少女,爱美写美的画师。
    B夏日的雨,是大嫂,她是个急性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是个利索干净还带着几分泼辣的中年妇女。
    比起春雨,夏日急雨少了几分温柔和文静,可你知道,她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她是一位多子女的母亲。
    江河湖海等待着她补充营养,以丰腴自己的身躯。被太阳烤得口干舌燥的大地渴望着她的滋润。田野上的庄稼禾苗,山坡上的树木果林,像一群群嗷嗷待哺的孩子,急盼着她的乳汁。年复一年地,她用自己充溢的乳汁喂饱了结实的高粱,喂鼓了肥胖的豆荚,喂足了圆滚滚的西瓜,喂熟了沉甸甸的稻穗。有了她,才有果实,才有收获,才有万种生物的生生不息。
    夏日的雨,能干的大嫂,慷慨的母亲。
    秋日的雨,是阅尽沧桑的老妇人。
    她见过了许多,经过了许多,也做过了许多。她曾经年轻过,辉煌过。如今,桃花梨花谢了,高粱玉米收割了。她该做的要做的都已做过,便显得有几分落寞。更有那喜欢悲秋的写出“冷雨敲窗”的诗句,发出“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抱怨。可她是宽容的,豁达的。她知道,人们不会忘记她的过去,不会忘记她做过的一切。
    她并不落寞,她正在描画“红于二月花”的霜叶,绘制出层林尽染、色彩绚丽的秋之图。更何况,不久之后,又有三月春雨,少女般姗姗而来。
    (1)文中描绘了 ①   种雨,分别是②   、③   和④   。雨本是自然之景,作者却运用了 ⑤   修辞手法,把雨描绘成⑥   、⑦   和 ⑧   三个人物形象,生动逼真,并写出她们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分别是:⑨   
    (2)请从选文中画线句A、B句中任选一句,从修辞、内容、情感三个方面作出赏析。
    (3)文章中在描写秋雨时写到“便显得有几分落寞”,后面又写到“她并不落寞”,这两句矛盾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五、作文(40分)
    10.(40分)   的周末
    请在横线上加一个限定性的词语,如“我”“妈妈”“愉快”“疯狂”等,构成你的作文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字迹工整,不能使用涂改工具!
    2.补全题目,并把题目抄在作文纸上。
    3.内容具体,不要出现真实的班级与姓名。
    2019北京十三中初一(上)期中语文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共14分)
    1.【分析】(1)本题考查字音。“混”读作“hùn”,“犷”读作“guǎng”,“倘”读作“tǎng”,“骤”读作“zhòu”。
    故选:A
    (2)本题考查字形。“lín”写作“淋”,“qiáo”写作“憔”。
    故选:D
    (3)本题考查句子排序。通读四个句子,横线前说的“汉字时观其形而得其意”,说的就是象形字。在此基础上转向谈会意字,故③为首句,①紧接着③举“休”这个会意字说明的特点,②在①的基础上转向说形声字,④是对形声字举例子。故排序为:③①②④。
    故选:B
    (4)本题考查词语释义。
    ABD.正确。
    C.有误,这个成语的正确书写是“各得其所”。“其”的意思是自己的。
    故选:C
    【解答】(1)A
    (2)D
    (3)B
    (4)C
    【点评】排列句子顺序技巧:排列句子顺序常考查的试题类型多为单选和填空题,以填写序号方式出题,常用的解题技巧有。1、中心句法一段话,往往要围绕一个话题、一个中心。找对了中心句,不仅有利于把握和理解文意,也有利于调整语序。中心句常常在段首,有时在段尾,极少在中间。2、层次词法善于捕捉并分析那些提示层次的词语的信息,对语序调整有很大帮助。3、关系疏密法句与句的关系。也有疏密之分。要阐明一个观点,往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同﹣方面的几句话之间来得“密”,几方面之间相对来说就来得“疏”。4、标点符号法标点符号在语段中有时有提示作用,如破折号、冒号、分号等,破折号有层次递进和话题转变的作用,分号有表示并列关系的作用。5、逻辑关系法围绕某个话题叙述、说明、议论时,住住采用﹣定的顺序。如:从上到下、由近及远、从因到果、层层递进、先外形后功用、先主后次、由总到分。
    2.【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解答】ABC.正确。
    D.《金色花》是泰戈尔的作品。
    故选:D。
    【点评】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广博的积累,平时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3.【分析】此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等。解答此题,首先要对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作出准确辨析,然后对照括号内的修辞方法来判断正误。
    【解答】A.把春风比作母亲的手,是比喻。
    B.虽然有比喻词“像”,但没有喻体,不是比喻。
    C.把矮松比作是日本的看护妇,是比喻。
    D.把母亲比作荷叶,把自己比作是红莲。是比喻。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首先要根据自己已有的修辞知识储备,对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作出准确辨析,然后选出判断错误的一项。
    4.【分析】本题考查句段赏析。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作答本题时,应正确理解这三个句子的意思,然后选择其中一个,表述自己从中得出的启示与感悟即可。第一句是孔子对颜回的评价,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情趣。第二句强调了爱好学习的重要性,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深厚的兴趣,才会有所收获。第三句话强调了复习的重要性,可以从旧知当中得出新的理解体会。
    【解答】答案: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含义: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启示:我们要学习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复习的重要,复习旧的知识,用心用脑,就可以从旧的知识当中得出新的理解与体会,从而加深理解,获得新知。
    【点评】综合读写即给出一段材料(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大家熟悉的),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皆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简单地说,综合读写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二、古诗文阅读(23分)
    5.【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默写。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字。
    【解答】答案:
    (1)随君直到夜郎西 (重点字:郎)
    (2)回乐烽前沙似雪 (重点字:烽)
    (3)影入平羌江水流(重点字:羌)
    (4)岐王宅里寻常见 (重点字:岐)
    (5)应傍战场开 (重点字:)
    (6)枯藤老树昏鸦(重点字:藤)
    (7)逝者如斯夫 (重点字:逝)
    (8)于我如浮云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重点字:罔)
    【点评】做好本题关键平时要扎实积累课本中出现的重点诗文名篇。
    6.【分析】《观沧海》是东汉末年诗人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诗。这首诗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
    【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对朗读技巧的把握。
    ABD.正确;
    C.有误,“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故并没有写出作者极其高兴的心理状态。
    故选:C。
    (2)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意境的描绘。解答此类题,要注意抓住关键的景物及其特点,然后用自己的话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来。画线的诗句描写了两种景物,一是树木,二是百草,树木的特点是“丛生”,由此看出树木生长得郁郁葱葱的,百草的特点是“丰茂”,即各种草木都长得十分茂盛繁密,用自己的话结合这些关键的内容进行表述即可。
    (3)本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默写。根据题干要求,写出一句含有“海”字的诗句即可。
    答案:
    (1)C
    (2)岛上的树木,一丛丛郁郁葱葱地生长着,各种草木都长得丰茂繁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3)示例:海上生明月/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直挂云帆济沧海/曾经沧海难为水/海内存知己/海日生残夜
    参考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点评】鉴赏诗歌,要注意结合诗人的生平经历,诗歌的写作背景,诗歌的内容进行鉴赏,不可仅仅理解字面意思。
    7.【分析】【参考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做好积累,联系词意和例句进行归纳整理。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A.不:通“否”。/不:没有。
    B.日:太阳。/日:每天。
    C.时:当时。/时:时常。
    D.均为“信用”的意思。
    故选:D。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①句意: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期:约定。
    ②句意: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委:丢下、舍弃。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重点词:去,离开。舍,舍弃,抛弃。乃,才。句意: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根据友人发怒时所说的话“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概括友人发怒的理由即可;友人经过元方的一番驳斥后,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所以其当时的表情与动作是:友人惭,下车引之。
    答案:
    (1)D;
    (2)①约定;②丢下、舍弃;
    (3)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4)①与人期行,相委而去;②友人惭,下车引之。
    【点评】“之”的用法:
    ①旁人皆为之感怆(之:代词)
    ②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往,到……去)
    ③与民同游观之乐(之:的)
    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⑤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之:补充音节)
    ⑥孔子云:“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⑦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8.【分析】本题考查名著的综合阅读。平时课外阅读要扎实,要善于做笔记,对名著中的人物、情节、细节、主旨等进行分类归纳,强加记忆。
    【解答】(1)本题考查名著常识与情节的积累。根据连环中人物的姓名“悟空”,即可知其出自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的《西游记》。再根据连环画中人物对话的内容,可判定其所写的是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情节。在这个情节中,妖精巧妙利用了唐僧的善良、有同情心的性格,让师徒二人间产生尖锐的矛盾冲突,最终想达到吃唐僧肉的目的;孙悟空即使师傅一再地误解他,依然坚决地“打倒妖魔”,彰显了他除恶务尽的光辉形象。
    (2)本题考查名著情节的积累。根据阅读记忆,参照示例的格式,写出哪位神仙曾帮助孙悟空降服了哪个妖魔即可。比如,如来帮助悟空辨出了哪个是假美猴王,弥勒佛帮孙悟空降服了黄眉怪,等等。启示可围绕着“帮助对成功”的作用来表述,比如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他人的帮助等。
    (3)本题考查名著情节内容的掌握。第一空填写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所做的一件趣事即可,文中表述的百草园中的趣事有雪地捕鸟、听长妈妈讲故事、拍雪人、塑雪罗汉。第二空从题干中表述的内容可知填写的是《阿长与<山海经>》。第三空根据《五猖会》的内容,可知让我反感的事是兴奋地想去看戏时却被父亲拦下背《鉴略》。
    答案:
    (1)①明(朝); 吴承恩
    ②三打白骨精;善良(向善);除恶务尽
    (2)示例:②弥勒佛(或“东来佛祖”)帮孙悟空降服了黄眉怪
    ③如来佛助孙悟空降服了狮驼三毒魔(或“狮王、象王、大鹏”或“大鹏精”)
    启示:独木不成林(或“一个好汉三个帮”等)
    ③可写“二菩萨帮孙悟空收了青狮、白象,如来佛帮孙悟空降服大鹏”;但只写出“二菩萨帮孙悟空收服青狮、白象”不得分。
    (3)①捕鸟(或听长妈妈讲故事、拍雪人、塑雪罗汉 ②阿长与<山海经>
    ③想去看戏却被父亲叫住背书
    【点评】阅读名著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四、现代文阅读,完成各题.(共12分)
    9.【分析】这篇文章运用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和细腻的语言,将春、夏、秋三季的雨拟人化,表现雨“完完全全是女性化的”,抒发作者对雨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文章以总分式结构写作,开篇第一自然段总起全文,指出雨是“阴性”的,“完完全全是女性化的”,引出下文对三季雨的描述;第二至七自然段描写三月的春雨,表现她是“遍体芬芳的少女,爱美写美的画师”;第八至十一自然段,描写夏日的雨,表现她是“能干的大嫂,慷慨的母亲”;第十二至十四自然段,描写秋天的雨,表现她“是阅尽沧桑的老妇人”。作者最突出的地方在于,对每一个季节雨的描绘,不仅能突出其特色,还能引用不同的古诗来表现其特有的美。
    【解答】(1)本题考查信息筛选的能力。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可以从文中提取出有效的信息作答。作者把春雨比作少女,写出了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的性格特征;再把夏雨比作大嫂、母亲,“是个利索干净还带着几分泼辣的中年妇女”“夏日的雨,能干的大嫂,慷慨的母亲”,可以看出她具有泼辣、能干、慷慨的性格;最后把秋雨比作老妇人,突出她的“阅尽沧桑”,“她见过了许多,经过了许多,也做过了许多”。
    (2)本题考查句子赏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按题目要求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进行赏析。表达方式分为: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五种,划线句子A通过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春雨以人的情感,写出了春雨悄悄而下,春雨给万物带来生机的特点,也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B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夏日的雨,比喻成大嫂,她具有泼辣、能干、慷慨的性格,从而表现出了夏雨下得很急的特点。
    (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上下文内容去分析判断。结合前文“她见过了许多,经过了许多,也做过了许多。她曾经年轻过,辉煌过”,可以看出说她“阅尽沧桑”是因为她曾经年轻过,经历过,辉煌过;第十四自然段也指出了,她“并不落寞”,是因为“她正在描画“红于二月花”的霜叶,绘制出层林尽染、色彩绚丽的秋之图。更何况,不久之后,又有三月春雨,少女般姗姗而来”。回答时可以用原文的语句作答,也可以自己概括作答。
    答案:
    (1)三、春雨、夏雨、秋雨、比喻、少女(爱美的姑娘)、大嫂(中年妇女)、老妇人。
    性格特征,分别是 少女:文静、温柔、清新、羞涩、爱美;大嫂:利索干净还带着几分泼辣、能干、慷慨; 老妇人:宽容的,豁达、不落寞。
    (2)A.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春雨以人的情感,写出了春雨悄悄而下,春雨给万物带来生机的特点,也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B.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夏日的雨,比喻成大嫂,写出了夏雨下得很急的特点。
    (3)文章中在描写秋雨时写到“便显得有几分落寞”,是因为她见过了许多,经过了许多,也做过了许多。她曾经年轻过,辉煌过。如今,桃花梨花谢了,高粱玉米收割了。她该做的要做的都已做过,所以“便显得有几分落寞”。后面又写到“她并不落寞”,是因为她正在描画“红于二月花”的霜叶,绘制出层林尽染、色彩绚丽的秋之图。更何况,不久之后,又有三月春雨,少女般姗姗而来。
    【点评】句子赏析的答题方法:
    一、可以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赏析一般格式为:修辞+修辞特点+内容+中心 比喻形象生动;拟人生动形象;排比整齐,有气势;夸张突出特点;反问加强语气;反语增加讽刺意味 表述形式: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
    二、从描写的角度赏析
    1、人物描写 格式:人物描写方法+内容+中心 表述形式: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写出了……表达了……
    2、景物描写 格式:描写内容+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等) 表述形式:通过描写……烘托了……
    五、作文(40分)
    10.【分析】这道半命题作文,可自由发挥的空间非常广。“ 的周末”,补充的词语或短语,根据写作揭示,可以是形容词,如“愉快”“疯狂”“难忘”“忙碌”等等;可以是人物,如“我”“妈妈”“老师”等等。题目要与成记叙文,叙述“周末”这一天或两天发生的故事。可以写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也可以写别人的故事;可以写快乐的故事,也可以写忧伤的故事;可以写一件事,也可以写几件事……总之,只要文章主题是“发生在周末的故事”,而且内容与所补充的词语或短语相关,就都是合乎题目要求的。因此,同学们可放开手脚,尽情书写真实的生活、感人的故事。在结尾处可适当抒情议论,以增强文章的情感。
    【解答】
    一个令人伤感的周末
    当我做完最后一道作业题时,班主任突然宣布:“明天周末,放假!”全班顿时欢呼雀跃,笑声一片。我猛然记起,自从进入初中以后,我就整天沉浸在紧张的学习中,很少有过属于自己的周末了。
      我决定利用这个周末,回乡下一趟,去看看久别的奶奶。
      到了奶奶的老宅院,我轻轻推开了那道柴门。奶奶正在烧火做饭,听到声音的她“哦”了一声,一见是我,露出意外的惊喜。印象中的奶奶总穿着粗布衣裤,又矮又瘦,走起路来一颠一颠的,仿佛一阵风就会把她吹倒。眼前的奶奶依旧这般质朴,只是苍老了许多。
      这次来奶奶家只是心血来潮,但我忽然发现,我已经几年没有见到奶奶了。两家离得并不太远,我和爸妈住在县城,奶奶住在乡下。奶奶因腿脚不方便,很少来我家,爸妈一度想接她到我家去住,可奶奶总觉得还是老宅院好,生活几十年了,怎么也不愿意离开。
      坐在奶奶身旁,看见奶奶那满头白发,我心中生出一丝莫名的酸楚,自从到县城上学以后,我已失去了儿时对她的依恋,以至于几年没见面了。望着炉膛里忽明忽暗的余火,我一下子拾起了儿时的画面,那时,我们围坐在炉灶旁,奶奶总爱一边给我们讲故事,一边烤红薯给我们吃。她在炉火下放两个红薯,不时用手去摸一下,待烤软了,便轻轻剥开,给我们吃。为此,我和弟弟妹妹们曾经常发生争夺红薯的“战争”……
      如今红薯依旧如此香甜,但身边除了我和奶奶外,已空无一人。晚风习习,吹起了童年的往事,再也没有了儿时的欢乐与幸福。失去了就是失去了,再也无法回来了。我仰望天空,心中一片惆怅、失落……
      这,是一个忧伤的周末。
    【点评】文章明写“我”回奶奶家的所见所闻所感,暗写“我”学习负担之重以及对亲情、童真的回忆与渴望。首尾呼应巧妙自然、行文过程中恰当点题,都令文章巧妙精致而又活泼灵动,结尾抒发作者惆怅、失落、忧伤的心情更是点睛之笔。

    相关试卷

    2021北京四十三中初一(上)期中语文(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1北京四十三中初一(上)期中语文(教师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北京四十三中学初一(上)期中语文(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0北京四十三中学初一(上)期中语文(教师版),共9页。

    2019北京中关村中学初一(上)期中语文含答案:

    这是一份2019北京中关村中学初一(上)期中语文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运用,古诗文阅读,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