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
展开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物理模拟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物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无处不在,我们要成为“物理知识”的好朋友,下列估测正确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5m/s
B.人体感觉温暖又舒适的房间温度大约33℃
C.人体电阻大约100Ω
D.中学生身高大约160dm
2.窗外飘来《我和我的祖国》的优美旋律,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波可以在空气、地面和真空中传播
B.噪声也是一种污染,所以在公众场合不要大声喧哗
C.人耳听不见次声波,是因为次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D.响度越大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越快
3.下图中光现象与海市蜃楼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用放大镜看字 B.水中桥的倒影
C.手影 D.树林中的光束
4.如图所示,图甲是根据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图乙是小明某次实验的情景,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20.0cm
B.图乙中成像的特点与幻灯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C.图乙中若在凸透镜左侧“戴”上远视眼镜,光屏向右移动才能找到清晰的像
D.图乙中随着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将向上移动
5.关于温度、内能、热量、热值和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B.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热值会变大
C.内能大的物体其温度一定高
D.比热容大的物质吸热或放热的本领强
6.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①热水瓶口冒“白气”
②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就干了
③用久了的白炽灯灯丝变细
④冬天玻璃窗上产生冰花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以“二十四节气”作为开幕式的倒计时,彰显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下列与节气有关的自然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
A. 冰雪消融 B. 雾绕山峦
C. 露珠晶莹 D. 霜打枝头
8.如图,在均匀杠杆的A处挂3个钩码,B处挂2个钩码,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下列操作中,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是(所用钩码均相同)( )
A.两侧钩码同时向支点移动一格
B.两侧钩码下方同时加挂一个钩码
C.左侧加挂一个钩码,右侧加挂两个钩码
D.左侧拿去一个钩码,右侧钩码向左移动一格
9.无人机运输物资是疫情期间非常常用的一种方式,如图为挂有重物的无人机,无人机定点悬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人机的重力与空气的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B.无人机的重力与空气的推力是相互作用力
C.重物的重力与绳子对重物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重物的重力与绳子对重物的拉力是相互作用力
10.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质量不计)底面积为400cm2,将一体积为5×10-4m3的木块放入水中静止时,有体积露出水面,如图甲所示;用一根质量和体积不计的细线把容器底和木块底部中心连接起来,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木块的密度为0.8×103kg/m3
B.木块漂浮时排开水的质量为400g
C.木块浸没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了100Pa
D.甲、乙两图所示情况,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等
11.如图所示,小伙伴们在玩滑板车,脚蹬地后,人和车一起沿水平路面向前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对车的压力和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蹬地时,地面对脚的支持力是由于地面形变产生的
C.停止蹬地后,车最终会停下来,说明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车在滑行过程中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车将立即停下来
12.避险车道是在长且陡的下坡路段、行车道外侧增设的、供刹车失灵车辆驶离正线并安全减速的专用车道。如图所示是上坡险车道型避险车道,避险车道上铺有很多小石子,车道尽头有废旧轮胎或防撞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小石子可以增大失控车辆与避险车道之间的摩擦力
B.失控车辆在避险车道向上运动速度减小时,动能减少
C.失控车辆撞击废旧轮胎时,将动能转化成重力势能
D.在避险车道上停下来的失控车辆仍具有惯性
13.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安装成甲。乙两种装置,分别将A、B两物体匀速向上提升,若所用拉力大小相等,绳端在相同时间内移动了相同的距离。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上升的速度相同
B.两种装置的机械效率相等
C.两次提升物体所做的有用功相等
D.两种装置中拉力做功的功率相等
14.下列关于安全用电的描述,不符合用电原则,需要改正的是
A. 发生触电事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B. 使用验电笔检验插座的火线
C. 电水壶接电线路示意图
D. 家庭电路连接示意图
15.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在滑片向左移动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示数变大
B.电流表示数变小
C.电路总功率不变
D.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小
16.如图所示,把分别标有“6V、6W"和“6V、3W”的甲乙两个小灯泡串联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其中一个灯泡正常发光,另一个灯泡发光较暗,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灯的电阻大于乙灯的电阻
B.整个电路此时消耗的总功率是4.5W
C.1秒内甲灯消耗的电能是3J
D.甲灯两端的电压为6V
17.图甲是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图像。现将小灯泡L与电阻R连入如图乙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1.8W,电压表示数为12V。关于该电路中各物理量的计算结果,错误的是( )
A.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0.3A
B.电阻R的阻值为40Ω
C.电源电压为18V
D.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3.6W
18.为了减少碳排放,国家大力推行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的速度由流经电动机的电流大小控制,当驾驶员向下踩油门踏板时,改变接入电路的变阻器阻值,车速变大。下列是该电动汽车的模拟电路,其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19.电动汽车刹车时,汽车电动机“变身”为发电机,将汽车动能转化为电能,简称动能回收系统。下列实验中与动能回收系统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D.
20.更迅速便捷地传递信息、寻找绿色可再生能源、研制具有特殊性能的新材料是当前科技界的三大研究方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5G信号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超导体材料主要是应用在电饭锅等电器上
C.大亚湾核电站利用的是核裂变释放的能量
D.太阳能、风能、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二、填空题
21.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下雨天,老师常会提醒学生小心地滑,原因是路面有雨水,鞋底和路面之间变得光滑,_____减小,容易摔倒。学生进入教室后,甩动雨伞,伞上的雨水就会被甩出,原因是雨水具有_____。
22.体积为米、密度为千克/米的物块漂浮在水面上,它的质量为_________千克,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牛;向水中加盐时,物块受到的浮力将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23.端午节,小文坐着新能源电动汽车到罗家坝参观巴人遗址,行进中发现路边站着同学小化,他用力摇下车窗想给小化打招呼,可小化迅速向车后移去。“用力摇下车窗”说明力可以改变车窗的______;情景中“小化迅速向车后移去”,小文是以______为参照物;路上的汽油车烧的汽油是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4.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远离近视,如图所示,小明正在检查视力,要求人眼与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相距5m,则小明眼睛与视力表的距离L为______m。小明站起向平面镜靠近,此时他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 。
25.爸爸驾驶汽车带小明去海边沙滩浴场游泳,汽车是依靠发动机(汽油机)工作时的______冲程获得动力的。小明发现沙子烫脚。面海水却是凉凉的,这是因为水的_______比沙子的大。
26.如图,灯L标有“4V 2W”,R=20Ω,闭合开关S时,灯L正常发光(灯丝的电阻不受温度影响),电流表示数为___________A,通电1min电路中产生的热量为___________J.
27.2020年6月23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第55颗卫星,即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卫星在加速升空过程中,其机械能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该系统是利用______波传递信息的。
28.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9V,小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4V,图乙是小灯泡L的电流I随其电压的U的变化的图像,当S闭合,将滑片P移到滑动变阻器R的中点时,小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则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______Ω,移动滑片P当小灯泡L的功率为1W时,滑动变阻器R接入的阻值为______Ω。
三、作图题
29.画出图中漂浮在水面上小球受力的示意图。
30.请根据静止后小磁针的指向,在虚线框右侧括号内标出电源极性和A点的磁感线方向。
四、实验题
31.冬天给道路撒盐,可以有效地防止事故发生,为了解其原因,小明设计了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盐冰(浓盐水冻成的冰块)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如图甲所示,组装实验装置时,应该按照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器材;在选择冰块的加热方式时,你认为最佳的选择是______(选填“A”或“B”);
(2)观察现象,记录实验数据,若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盐冰的熔点为______℃;
(3)实验时烧杯外壁出现水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4)由实验可知,盐冰属于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2.2021年12月9日,小明观看了王亚平天宫课堂中水球成像的实验,激起了他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兴趣。他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进行了相关探究。
(1)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cm;
(2)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到同一高度,目的是___________;
(3)如图乙所示,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是___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若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至___________cm刻度线处,光屏上可重新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
33.小明同学在海边捡到了一块漂亮的鹅卵石,他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鹅卵石的密度。
(1)他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鹅卵石的质量m;②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③根据密度的公式,算出鹅卵石的密度ρ;④将鹅卵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鹅卵石和水的总体积V2
他应采用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为 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① D.②③①④
(2)在实验室,小明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如图甲所示,小明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过程中的操作错误是 ___________;
(3)小明按正确的方法重新调节天平平衡并测量鹅卵石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内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读出鹅卵石的质量;由图丙和丁可知鹅卵石的体积,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 ___________kg/m3;
(4)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读数时若小明在图丙中读数正确,在图丁中读数时视线仰视,所测得鹅卵石的密度将 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图丁中如果用较粗的绳子,则测出的鹅卵石的密度 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4.某学习小组在“探究通电导体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时,准备的实验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6V)、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阻值为5Ω、10Ω、15Ω、20Ω、25Ω的定值电阻5个。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电路中电流变大,导线不得交叉)______;
(2)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接近于电源电压,电流表几乎无示数,则故障为______;
(3)图丙是小组根据5次测得的实验数据所绘制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R两端的电压为______V;当R的电阻由5Ω更换为10Ω时,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端滑动;观察图像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4)实验所选择的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至少是______Ω。
五、计算题
35.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了特别军事行动。如图是俄罗斯投入战场的T-90M主战坦克,坦克最高公路速度60km/h,任务战备总质量52t,每条履带接地面积2m2,坦克采用额定功率1130马力(1马力=735W)的柴油发动机。g取10N/kg。
(1)求坦克停在基地水平路面上时对路面的压力和压强;
(2)某次任务,基地到目的地的距离为90km,坦克从基地到达目的地,最快需要多长时间?
(3)任务中,坦克以额定输出功率并以最高公路速度匀速行驶时,求坦克受到地面摩擦力?
36.几千年来中国的厨艺最讲究的就是“火候”二字。现在市面上流行如图甲所示的新型电饭锅,采用“聪明火”技术,电脑智能控温、控压,智能化地控制食物在不同时间段的温度,以得到最佳的口感和营养,其简化电路如图乙所示。R1和R2均为电阻丝,S是自动控制开关。把电饭锅接入220V电路中,用电饭锅的“聪明火”煮米饭,电饭锅工作时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求:
(1)电热丝R2的阻值(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这个电饭锅在0〜15min内把质量为1.1kg的米饭由20℃加热到100℃,求:米饭吸收的热量。[c米饭=4.2×103J/(kg•℃)]
(3)电饭锅在这段时间内加热的效率。
参考答案:
1.A
【详解】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5m/s,故A正确;
B.人体感觉温暖又舒适的房间温度大约23℃,故B错误;
C.一般情况下人体电阻值在2kΩ~20MΩ范围内,故C错误;
D.中学生身高大约160cm,故D错误。
故选A。
2.B
【详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噪声能影响人们的生活,也是一种污染,在公众场合不要大声喧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正确;
C. 空气是声音的一种传播介质,次声波是可以在空气中传播的,人耳听不见次声波,是因为次声波的频率低,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故C错误;
D.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与响度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3.A
【详解】海市蜃楼是由光在不均匀的大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
A.用放大镜看物体,发生的是光的折射现象,故A符合题意;
B.桥在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手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树林中的光束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D
【详解】A.由图可知
u=v=20cm=2f
所以凸透镜的焦距
故A错误;
B.由图可知,此时u=25cm,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故B错误;
C.凸透镜左侧“戴”上远视眼镜,远视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需要光屏向左移动,故C错误;
D.因为经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发生改变,则蜡烛变短时,像应该先上移动,故D正确。
故选D。
5.D
【详解】A.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是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热量,故A错误;
B.热值是燃料本身的特性,热值的大小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烧程度无关,故B错误;
C.内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等都有关系,因此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不一定高,故C错误;
D.比热容表示的是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比热容大的物质吸热或放热的本领强,故D正确。
故选D。
6.B
【详解】①热水瓶口冒“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需要放出热量,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就干了,属于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②符合题意;
③用久了的白炽灯灯丝变细,属于升华现象,升华吸热,故③符合题意;
④冬天玻璃窗上产生冰花,属于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D
【详解】A.冰雪消融,冰雪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雾绕山峦,雾是液态的小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化形成的,属于液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露珠晶莹,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霜打枝头,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D
【详解】左侧2格处3个钩码,右侧3格处2个钩码,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杠杆处于水平平衡;
A.两侧钩码同时向支点移动一格,即左侧3格处3个钩码,右侧4格处2个钩码
此时不平衡,故A不符合题意;
B.两侧钩码下方同时加挂一个钩码,即左侧2格处4个钩码,右侧3格处3个钩码
此时不平衡,故B不符合题意;
C.左侧加挂一个钩码,右侧加挂两个钩码,即左侧2格处4个钩码,右侧3格处4个钩码
此时不平衡,故C不符合题意;
D.左侧拿去一个钩码,右侧钩码向左移动一格,即左侧2格处2个钩码,右侧2格处2个钩码
此时平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C
【详解】A.空气的推力大小等于无人机与重物的重力之和,因此,无人机的重力与空气的推力大小不同,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无人机的重力与空气的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且大小不同,因此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D.重物的重力与绳子对重物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不是相互作用力,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0.C
【详解】A.木块处于漂浮状态,有体积露出水面,则排开水的体积
此时浮力等于重力,即
F浮=G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木块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
排开水的质量
m排=ρ水V排=1.0×103kg/m3×4×10-4m3=0.4kg=400g
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木块浸没后,排开水的体积的变化量
水的深度升高的高度
木块浸没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了
Δp=ρ水gΔh=1.0×103kg/m3×10N/kg×0.0025m=25Pa
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甲、乙两图所示情况,木块和水仍然在容器中,总重力仍等于木块、水、容器的重力之和,总重力不变,对桌面的压力不变,根据可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不变,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B
【详解】A.人对车的压力和车对人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是平衡力,故A错误;
B.蹬地时,脚对地面有压力的作用,地面发生了形变,地面对脚的支持力是由于地面形变产生的,故B正确;
C.停止蹬地后,车最终会停下来,车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C错误;
D.车在滑行过程中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12.C
【详解】A.小石子增大了地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失控车辆与避险车道之间的摩擦力,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动能的大小和速度有关,物体质量不变时其速度减小,动能会随之减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失控车辆撞击废旧轮胎时,将动能转化成废旧轮胎的弹性势能,故C错误,符合题意;
D.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D
【详解】A.由图可知,甲是定滑轮,乙是动滑轮,绳端在相同时间内移动了相同的距离,由v=可知绳端移动的速度相同,A物体上升的速度等于绳端移动的速度,B物体上升的速度是绳端移动的速度的一半,故A错误;
BCD.所用拉力大小相等,绳端在相同时间内移动了相同的距离,由W总=Fs可知总功相等,不计绳重和摩擦,甲图中物体的重力
GA=F
乙图中物体的重力
GB=2F-G动
A物体上升的高度
hA=s
B物体上升的高度
hB=s
A图中有用功
W有甲=GAhA=Fs
乙图中有用功
W有乙=GBhB=(2F-G动)s=Fs-G动s
W有甲>W有乙
甲图中机械效率
η甲=
乙图中机械效率
η乙=
η甲>η乙
由P=可知两种装置中拉力做功的功率相等,故D正确,BC错误。
故选D。
14.D
【详解】A. 发生触电事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再进行救援,避免自己在施救过程当中也发生触电事故,故A正确;
B.由图可知验电笔使用正确,可以检验插座的火线是否通电,故B正确;
C.L为火线与熔断器相连,N为零线,PE为地线与外壳相连,整个电路连线正确,故C正确;
D.家庭电路连接开关应接在火线上,灯泡底部应接火线,侧面螺纹处应接零线,故D错误.
15.A
【详解】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串联,电压表测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闭合开关S,在滑片向左移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总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示数变大;根据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源电压不变,电路中的电流变大,根据可知,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根据可知,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为的阻值,则该比值保持不变。
故选A。
16.B
【详解】由P=UI可得,两灯泡的额定电流分别为
I甲===1A,I乙===0.5A
由R=可得,两灯泡的电阻分别为
R甲===6Ω,R乙===12Ω
A.由以上分析知,甲灯的电阻小于乙灯的电阻,故A错误;
B.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电路中的电流I=I2=0.5A,整个电路此时消耗的总功率
P=I2(R1R2)=( 0.5A)2(6Ω12Ω)=4.5W
故B正确;
C.1秒内甲灯消耗的电能是
W甲=I2R甲t=( 0.5A)26Ω1s=1.5J
故C错误;
D.甲灯两端的电压为
U甲=IR甲=0.5A6Ω=3V
故D错误。
故选B。
17.D
【详解】由乙图可知,小灯泡L与电阻R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
A.当灯泡的实际功率为1.8W,根据,从图甲可知,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3A,灯泡两端的电压为6V,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电阻R的阻值为
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电源电压为
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
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8.A
【分析】当驾驶员向下踩油门踏板时,改变接入电路的变阻器阻值,车速变大,表明通过电动机的电流变大,据此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当驾驶员向下踩油门踏板时,改变接入电路的变阻器阻值,通过电动机的电流变大。
【详解】A.滑动变阻器与电动机串联接入电路中,踏板向下移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减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流变大,故A符合题意;
B.滑动变阻器与电动机串联接入电路中,踏板向下移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流变小,故B不符合题意;
C.滑动变阻器与电动机并联接入电路中,踏板向下移动,根据并联电路特点可知,各支路互不影响,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
D.滑动变阻器与电动机并联接入电路中,踏板向下移动,根据并联电路特点可知,各支路互不影响,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电路图的设计,明确电路的连接方式和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9.D
【详解】汽车电动机“变身”为发电机,是电磁感应现象,机械能转化电能。
A.该实验能探究地磁场的存在以及地磁场的方向,与发电机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B.该实验探究的是电流的磁效应,与发电机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C.该实验表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故C不符合题意;
D.该实验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磁感应现象,是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0.C
【详解】A.5G信号用的是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超导体材料主要是应用在磁悬浮列车上,故B错误;
C.大亚湾核电站利用的是核裂变释放的能量,将核能转化为电能,故C正确;
D.太阳能、风能是可再生能源,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D错误。
故选C。
21. 摩擦力 惯性
【分析】(1)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通过使接触面脱离的方法减小摩擦力;用滚动代替滑动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
(2)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该性质称为惯性。
【详解】[1]下雨天,路面有雨水,鞋底和路面之间变得光滑,在压力一定时,摩擦力减小,容易摔倒。
[2]甩动雨伞,雨伞上的雨水与雨伞一起运动,雨伞受力后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伞上的雨水由于具有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就会被甩出。
22. 0.6 5.88 不变
【详解】它的质量:,
物块漂浮时,浮力等于自重,所以受到的浮力为
F浮=G=mg=0.6kg×9.8N/kg=5.88N
向水中加盐时,液体密度增大,物体仍然漂浮在液面上,所以物块受到的浮力将不变.
23. 运动状态 车 不可再生
【详解】[1]“用力摇下车窗”的过程车窗在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向下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车窗的运动状态。
[2]情景中“小化迅速向车后移去”,小文是以车为参照物,假定车不动,则人向后运动。
[3]汽油是由石油提炼而来,而石油是化石能源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所以路上的汽油车烧的汽油是不可再生能源。
24. 0.6 不变
【详解】[1]要求被测者与视力表像的距离是5m,由图知,小明到平面镜距离2.2m,所以视力表的像到平面镜距离为
视力表到平面镜距离也为2.8m,则L的大小应该是
[2]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等大,所以小明站起向平面镜靠近,此时他在镜中像的大小不变。
25. 做功 比热容
【详解】[1]汽车依靠发动机工作时的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获得动力。
[2]海水比沙子的比热容大,因此,相同质量的海水和沙子,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沙子温度高,海水温度低,可以感觉到沙子烫脚,而海水却是凉凉的。
26. 0.7 168
【分析】由图知R与L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由灯泡正常发光可知电源电压,由P=UI可得灯泡电流,由并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R的电流,从而得到干路电流;由Q=W=UIt可得通电一分钟电路产生热量.
【详解】由图知R与L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灯L正常发光,
所以U=UR=UL=4V,
由P=UI可得通过灯泡的电流:
由欧姆定律可得通过R的电流:
由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得电流表示数:I=IL+IR=0.5A+0.2A=0.7A;
通电1min电路中产生的热量:Q=W=UIt=4V×0.7A×60s=168J.
【点睛】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以及电热计算公式的应用,关键知道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等于其额定电压.
27. 增大 电磁
【详解】[1]卫星在加速升空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增大,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机械能增大。
[2]卫星导航系统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28. 20 16.25
【详解】[1]如图乙所示,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4V,电路中的电流为0.5A,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
U1=U-UL=9V-4V=5V
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则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
Rmax=2R中=2×10Ω=20Ω
[2]如图乙所示,当灯泡两端的电压2.5V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4A,此时灯泡的电功率为
PL=ULIL1=2.5V×0.4A=1W
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
U2=U-UL1=9V-2.5V=6.5V
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29.
【详解】漂浮在水面上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作用,且浮力等于重力,如下图所示:
30.
【详解】由小磁针的指向利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左端为S极,磁感线从N极发出,经外部回到S极,故A点的磁感线方向向左;又根据右手螺旋定则知,电流从电源的左端流出,经螺线管回到右端,故电源右端为负极。如图所示
31. 自下而上 A -2 液化 晶体
【详解】(1)[1]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故实验器材的组装次序是从下往上安装。
[2]在给冰块进行加热时,一般选择水浴法进行加热,可以使冰块受热均匀,并能使加热物质升温较慢,便于记录温度,所以选择A装置。
(2)[3]由乙图可知,盐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2℃不变,所以熔点是-2℃。
(3)[4]实验时烧杯外壁出现水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因为盐冰在熔化的过程中吸热,导致温度低于外界温度,水蒸气遇冷凝结成了小水珠,气态变为液体的过程叫液化。
(4)[5]晶体熔化有固定的熔点,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由图像乙可知,盐冰在熔化的过程中有固定的熔点,熔化过程且温度保持不变,所以盐冰是晶体。
32. 10.0 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放大 80.0
【详解】(1)[1]最小、最亮的光斑为焦点位置,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30.0cm-20.0cm=10.0cm
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
(2)[2]实验时,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到同一高度。
(3)[3][4]由图乙可知,此时物距小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将凸透镜移动到光具座80.0cm刻度处,此时的物距等于原来的像距,根据光路可逆可知,光屏上再次出现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
33. A 游码没有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2.7×103 偏大 偏小
【详解】(1)[1]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鹅卵石的质量m;②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④将鹅卵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鹅卵石和水的总体积V2;③根据密度的公式,算出鹅卵石的密度ρ;故正确的实验步骤是①②④③。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实验前,天平要调节平衡,调平衡时,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将游码移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由图甲可知,调节平衡螺母前没有把游码移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3)[3]由图乙可知,天平称量标尺的分度值是0.2g,鹅卵石的质量
m=20g+5g+2g=27g
由图丙可知,量筒中水的体积V1=15mL,水和鹅卵石的总体积V2=25mL,则鹅卵石的体积
V=V2﹣V1=25mL﹣15mL=10mL=10cm3
鹅卵石的密度
(4)[4]量筒读数,视线应与凹形液面底部相平,若仰视读数,读数比实际偏小;根据可知,m不变,V偏小,则所测得鹅卵石的密度将偏大。
(5)[5]由于部分较粗的绳子浸入水中,则所测体积为浸在水里的绳子与鹅卵石的体积之和,所测鹅卵石的体积会偏大,根据可知,计算出来的密度会偏小。
34. 定值电阻R断路 2.5 右 在电压相同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5
【详解】(1)[1]由电路图知,电压表应与定值电阻并联,滑片P向左移动,电路中电流变大,所以变阻器选择A接线柱串联入电路中,如图所示:
(2)[2]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电流表几乎无示数,电路可能断路,发现电压表示数接近于电源电压,则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则故障为定值电阻R断路。
(3)[3][4][5]根据绘制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象,电阻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
即可知R两端的电压为2.5V;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将定值电阻由5Ω改接成10Ω的电阻,电阻增大,其分得的电压增大,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实验中应控制电压不变,为使R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应增大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由分压原理,应增大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所以滑片应向右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观察图像,电流与电阻的乘积是一个定值,故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电压相同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4)[6]由图像知,电阻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UV=2.5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变阻器分得的电压
根据分压原理,当接入25Ω电阻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
经整理可知
故为了完成整个实验,则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至少是35Ω。
35.(1)5.2×105N;1.3×105Pa;(2)1.5h;(3)49833N
【详解】解:(1)坦克停在基地水平路面上时对路面的压力为
F=G=mg=52×103kg×10N/kg=5.2×105N
所以坦克停在基地水平路面上时对路面的压强为
(2)坦克从基地到达目的地最快时间为
(3)由
可知,行驶过程中发动机的牵引力为
因为坦克匀速行驶,所以行驶过程中坦克受到的摩擦力与发动机的牵引力是平衡力,
所以行驶过程中坦克受到的摩擦力为
f=F=49833N
答:(1)坦克停在基地水平路面上时对路面的压力为5.2×105N,压强为1.3×105Pa;
(2)某次任务,基地到目的地的距离为90km,坦克从基地到达目的地,最快需要1.5h;
(3)任务中,坦克以额定输出功率并以最高公路速度匀速行驶时,坦克受到地面摩擦力为49833N。
36.(1)73.3Ω;(2)3.696×105J;(3)70%
【详解】解:(1)开关S闭合时,电路为R2的简单电路,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小,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由图丙可知,电路中的电流
I=3A
由欧姆定律,R2的阻值
(2)米饭吸收的热量
Q吸=cm(t2﹣t1)=4.2×103J/(kg•℃)×1.1kg×(100℃﹣20℃)=3.696×105J
(3)开关S断开时,R1与R2串联,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大,电路中的电流最小,
由图丙可知,电路中的电流
I′=2A
由图象可知,0~15min内,电流为3A时的工作时间
t=10min=600s
电流为2A时的工作时间为
t′=5min=300s
电饭锅在0~15min内消耗的电能:
W=UIt+UI′t′=220V×3A×600s+220V×2A×300s=5.28×105J
电饭锅在这段时间内加热的效率
%
答:(1)电热丝R2的阻值为73.3Ω;
(2)米饭吸收的热量为3.696×105J;
(3)电饭锅在这段时间内加热的效率为70%。
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物理试题(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共10页, 关于电和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四)(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四)(含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 下列物体,有力对其做功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