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讲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新教材)
展开第十四单元 区域联系和区域协调发展
第40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一、资源调配的线路和原因
1.西气东输的线路:
(1)一期工程线路:由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经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最后到达上海。
(2)二期工程线路:主干由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向西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南至广州。
2.西气东输的原因:
(1)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①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
②北煤南运给我国的交通运输带来很大的压力。
③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①天然气资源分布的总体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②陆上四大气区:新疆、青海、川渝和陕甘宁。
③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二、资源调配的影响
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 ①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②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
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 ①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②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以及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 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利于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 |
对环境的影响 | ①东部地区天然气部分替代煤炭,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 ②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
影响西气东输主干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提示:影响西气东输主干线走向的因素很多,如地形、地质条件、河流、补充气源地等,而城市的分布决定了天然气的市场消费量,是最主要的经济因素之一。
(地形地质条件):为降低工程施工难度和减少施工量,节约建设成本,天然气管道一般修建于地形平坦、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区;
(河流):跨越河流会增加施工的技术难度,增加建设成本,因而天然气管道的修建尽量不穿或少穿越河流;
(市场):为了增加天然气的消费市场,管道的修建尽可能选择人口密度较大和城市较多的地区;
(补充气源):为了保障对东部地区天然气供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西气东输工程绕道经过了油气资源十分丰富的陕甘宁气区,将其作为补充气源和调峰气源。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应用模板:
1.原因:
2.线路的区位选择:
①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②新建线路短,施工难度小,建设成本低;
③安全系数高; ④对沿线自然环境的影响小
3.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
我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南水北调
方案 | 东线方案 | 中线方案 | 西线方案 | |
路线 | 从扬州江都抽水站引长江水,基本沿京杭运河输水到华北地区 | 从丹江口水库,沿伏牛山、太行山东麓送水到北京、天津 | 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 | |
水源区 | 长江下游 | 丹江口水库 | 长江上游金沙江及其支流雅砻江、大渡河 | |
供水区 | 淮河下游地区、山东黄河下游地区、海河流域 | 海河平原、京津地区、黄河下游 | 西北干旱地区 | |
评价 | 优点 | 有京杭运河可以利用,工程量较小 | 可自流供水 | 青藏高原地势高于西北、华北,可自流供水 |
缺点 | 黄河以南地区地势北高南低,需抽水北送 | 需挖掘渠道的工程量很大 | 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中上游的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供水,渠道穿越高山,工程艰巨 |
可能带 来的环 境问题 (以东 线工程 为例) | 径流量 减少 | 河口地区盐度升高,影响长江下游水质 |
可能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使航道淤塞 | ||
工程沿 线地区 | 给江淮沿线地区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 |
地下水位升高,容易导致土壤盐渍化 | ||
水质 | 位于长江下游,沿江工业园区众多,输水沿线有油田、煤矿及工业发达的城镇,大量的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 |
西电东输
(1)晋煤外运(北煤南运)
铁路运输是我国煤炭运输的主要方式,目前主要运煤通道如下表:
类型 | 线路 | |
东西运煤通道 | 通往东北 | 三大干线:集通线、京包—京沈线、滨洲线 |
通往华北 | 四大干线:京包—京沈线、大秦线(在秦皇岛港出口)、石太—京石—京沪线(在天津港出口)、陇海线(在连云港出口) | |
南北运煤通道 | 宝成—成昆线、同蒲—太焦—焦柳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 | |
沿海运煤通道 | 以海港为枢纽 |
西电东送
(2)西电东送
①北线(路线A):将内蒙古、陕西、山西等省区的坑口火电站的电能和黄河上中游的水电向华北电网输送。
②中线(路线B):以三峡水电为核心,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的水电向华中、华东电网输送。
③南线(路线C):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黔、滇两省坑口火电站的电能开发并送往广东。
影响:
1.对输入地的影响
缓解能源紧张局面,促进经济发展;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环境污染;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2.对输出地的影响:
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对社会安定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