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讲 国际合作(讲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新教材)
展开第十四单元 区域联系和区域协调发展
第42讲 国际合作
一、经济全球化
1.本质:跨国界的经济活动驱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
2.主要表现:商品、服务、生产要素和信息跨国流动的规模与形式的不断扩大与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和跨国公司,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
3.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在生产领域,生产组装可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零部件可以全球采购。
4.影响
(1)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世界各国之间形成新的劳动地域分工。
(2)世界经济从相对简明的“二元结构”转变为高度复杂的“三元结构”。
二、国际合作
1.背景:由于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世界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劳动分工格局,很少有国家可以离开其他国家而独自生存。
2.意义:世界各国之间只有加强合作,才能推动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三、“一带一路”倡议
1.概念和线路走向
①概念:“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帯”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②走向:
a“一带”有三个走向,从我国出发,一是经中亚、俄罗斯到达欧洲;二是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三是到东南亚、南亚、印度洋。
b.“一路”有两个重点方向:一是从我国沿海港口经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二是从我国沿海港口经南海到南太平洋。
2.一带一路的地理背景
3.一带一路倡导国家之间协作发展
(1)沿线各国重点合作内容
①政策沟通,加强政策沟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保障。
②设施联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优先领域。
③贸易畅通,投资贸易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内容。
④资金融通,资金融通是“ 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撑。
⑤民心相通,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社会根基
(2)重点合作项目
① 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
② 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
③进一步推动中巴(巴基斯坦)、孟中印缅两个经济走廊合作。
4.一带一路对中国各区域的影响
(1)西南地区:中国-中南半岛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建设,有利于西南地区的对外开放,促进广西和云南加速发展,使广西成为我国面向东南亚开放的核心区,使云南成为我国面向南亚开放的桥头堡,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衔接的枢纽地域。
(2)西北地区:通过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一西亚国际大通道和中巴(巴基斯坦)经济走廊,加强与中亚、南亚发展的联系。
(3)东北和内蒙古:通过中蒙俄经济走廊,加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和蒙古国的全方位合作,为东北和内蒙古的发展创造新的动力。
(4)东部沿海地区:通过加强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国家,特别是东盟国家的合作对接,进一步提升对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竟争力。
5.中国一带一路沿线各区域的重要合作
(1)中俄能源合作
亚马尔项目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在俄罗斯实施的首个特大型能源合作项目,项目位于俄罗斯境内的北极圈内,是全球在北极地区开展的最大型液化天然气工程,属于世界特大型天然气勘探开发、液化、运输、销售一体化项目,被誉为“镶嵌在北极圈上的一颗能源明珠”。
高纬度高寒地区的严酷自然环境不具备将材料拿到现场施工的条件,因此为了减少成本及加快建设时间,亚马尔LNG项目采用了模块化施工,就是将工厂拆分成一系列的模块并由全球多地工厂加工完成,然后运输到亚马尔项目施工现场做好对应安装,就好像是“搭积木”一样建工厂。
从俄罗斯方面说,亚马尔LNG项目承担了俄北极开发探路者的作用,有北极航道开发、亚太市场开拓和振兴俄地方经济的多重作用。
亚马尔LNG项目主要的市场在供给亚太地区,因此缩减运输成本非常重要。为缩短航程、节省时间并降低成本,亚马尔LNG项目选择利用北极东北线航道运输,即从亚马尔走北冰洋、穿过白令海峡转入亚洲地区。
亚马尔LNG项目夏季(红色)和冬季航线(蓝色)
在夏季,液化气用北方航线通航运输,冬季运输船则会向西航行,在比利时泽布吕赫港换装到普通运输船上,再运到最终目的地
(2)中国与东南亚
雅万高铁
雅万高铁,全称雅加达-万隆高速铁路项目,是中国首个海外高铁项目,也是东南亚第一条最高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
中印尼合作建设雅万高速铁路,对于发挥铁路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服务保障作用,深化我国铁路与东南亚相关国家铁路合作,加快泛亚铁路网建设,实现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对于增加印尼就业机会、改善民生,有效缓解雅加达至万隆的交通压力,方便沿线民众出行,加快形成雅万经济走廊,促进印尼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造福印尼人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中国与非洲
蒙内铁路
蒙内铁路连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和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全长约480公里,是一条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建造的现代化铁路。蒙内铁路是肯尼亚半个世纪以来最大的基建工程,已于2017年6月开始试运营。
(4)中国——中亚——欧洲
中欧班列
中欧班列是指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等条件开行,往来于中国与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铺划了西中东3条通道中欧班列运行线:西部通道由我国中西部经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出境,中部通道由我国华北地区经二连浩特出境,东部通道由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经满洲里(绥芬河)出境。
优缺点分析:
优点是:一、周期短,成都到波兰11天,大概只有海运的四分之一,这是最大的优势,特别适合有季节性的产品,生鲜、水果等;对于工业产品主要是可以提高供应链效率。二是运价适中,适中的意思是比空运便宜、比海运贵,但许多原本走海运的货物也属于低附加值产品,所以对运价还是比较敏感,因此政府补贴就要围绕运费做文章。三是通过使用恒温车厢的技术,可以保持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品质。
缺点是:一、横跨亚欧大陆的铁路货运过去不成规模,没有一套成熟体系,实际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比如换轨的问题,比如通关一体化的问题,比如检验检疫标准的问题,而且大多数线路经过不同国家,国家之间存在矛盾;二、配套体系问题,简单说就是货代、报关等企业都比较熟悉海运那一套,国际贸易的规则也主要是围绕海运展开的,说直白点,中欧班列需要重新塑造一套基于铁路运输的国际贸易新规则,which is 难度特别大。
再说补贴。补贴一是补运费,主要是将铁路的运费拉平到与海运接近的水平,然后通过供应链的优势让企业感受到综合成本比海运低;二是补给整个链条上的其他企业,比如让货代公司愿意帮忙去揽货,比如让一些生产企业愿意把出口基地迁至中欧班列的始发地(可了解下TCL成都工厂的媒体报道)。
四、全球疫情冲击下中国供应链的危与机
(一)全球供应链的发展特点
当前全球化的生产形式、资源配置方式和产业链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成形的。由于信息化的发展和全球物流体系的完善,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考虑到国家比较优势的因素,将部分资本密集型企业转移到工业基础良好和科学技术较为发达的国家。
随着全球供应链的分工深度与价值链的复杂程度持续上升,全球供应链层级不断增多,并且越高端的制造业产业链(如汽车、电子等)其供应链就越长;这些供应链体系往往分布在不同地区的产业集群中,需要通过不断快捷化的物流体系将种类繁多的原材料和半成品汇聚起来再加工和再生产,最终形成产成品。
以中国为例,在上述全球化的趋势下,作为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中的产业承接国,中国已成为发达国家技术溢出效应的获利者。目前,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并且形成了数个世界领先的高附加值行业的产业集群,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制造中心”。
(二)全球供应链的演变趋势
2020年以来,全球供应链稳定运行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冲击。前期,受疫情影响,中国国内大部分企业停工停产,全球供应链因中国部分产业停摆而断裂。后期,疫情在全球蔓延扩散,主要发达国家在疫情最严重时期实施了“封国封城”,关闭商场和企业,全球供应链受到二次冲击。目前,随着疫苗投入使用,全球疫情有所缓解,全球供应链也逐步得到恢复,但预计很难回到过去的情形。
从发展趋势看,全球供应链将朝着近岸化、分散化、区域化的方向演变。当然,这些趋势在逆全球化回潮、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发达国家推动制造业回流、中美贸易摩擦等背景下已经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只是催化剂,对这些变化起到了加速作用。
1. 供应链近岸化
“二战”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发达国家制造业和服务业离岸外包成为一种趋势,由此推动发达国家产业特别是制造业不断向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转移。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和制造业回流计划,但效果不太理想。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发达国家起初都出现了口罩、防护服、呼吸机等医疗物资短缺问题,使这些国家的政府和学者认识到制造业过度外包可能引致的风险。疫情发生以来,一些发达国家的领导人把制造业回流和掌控“经济主权”挂起钩来,表达了推动供应链近岸化(本土化)的决心。一些迹象表明,鼓励和支持在国外的企业回流本国,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共识,这会对全球供应链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2.供应链多元化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冲击,让它们深化了“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认识,分散供应链风险已经成为部分企业的迫切需求。已有部分国家和跨国企业着手评估供应链效率和安全的平衡,制定了生产地点分散化、减少对单一供应链依赖的方案,一些国家和公司甚至付诸行动。日本政府明确在其“供应链改革”项目中,拿出230多亿日元用于帮助企业将在中国的一部分工厂转移至亚洲、非洲等地区,以实现供应链多元化。
3.供应链区域化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代之而起的是毗邻国家和地区间的区域性贸易协定增多,区域之间经贸合作加强,供应链呈现明显的区域化态势。如美国、墨西哥、加拿大重新签署了美国一墨西哥一加拿大贸易协定;日本在美国明确退出TPP后,推动签署了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简称CPTPP)。
(三)全球供应链调整给我国的经济带来的影响分析
1.制造业加速转移,新的竞争优势尚未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借助全球化红利,迅速实现经济增长。现今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加上受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疫情的影响,制造业的供应链将加速外移。东南亚国家凭借廉价劳动力和地缘优势承接中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外迁。在高端产业角度来看,中国缺乏民族品牌、许多领域的核心技术严重依赖外国进口,新的竟争优势尚未形成。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再工业化战略,呼吁制造业回归,使得具有竟争力的企业流向发达国家。
2.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破坏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
核心技术是我国制造业的短板,一直以来我国通过“消化、吸收、再利用”等方式,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近年来,我国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视基础科学的研究,在电子商各、5G等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是,在整体上看,在汽车制造、芯片、电子计算机等多个领域仍存在技术缺陷,中兴事件充分体现了中国参与全球分工的脆弱性。中美贸易摩擦,加速了全球供应链的调整,美方的“长臂管辖”措施,破坏了我国产业的总体布局。2019年,中美双方初步达成了第一阶段的协议,避免了中美贸易进一步恶化,但是中美贸易摩擦具有长期性和不稳定性,对中国的技术封锁短期内难以改变。美国对我国高科技产业的技术封锁仍在继续,这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一定的冲击,同时也加剧了全球供应链的不确定性。
3.全球供应链成本增加,我国产业的竞争优势下降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通过提高关税、降低配额等贸易保护手段,人为设置各种贸易壁垒,导致全球供应链成本的增加。由于我国产品多是凭借价格优势占领市场,供应链成本的增加使我国丧失价格优势,对我国产业发展造成极大影响。供应链成本的增加,一方面会造成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成本增加导致企业生产布局的调整,带来企业隐性成本的增加,降低了我国产业的竟争优势。
4.区域化调整后的全球供应链,威胁我国的产业地位
在国际贸易中,产业内贸易所占权重日益增多,供应链的区域化布局日益明显,建立起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区域化布局。发达国家通过制定高标准的准人门槛,还有排他性的条款,来强化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主导优势。加之我国现行的经济和法律体制,与高标准的国际经贸规则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如果不能尽快适应新的国际通行准则,在新的全球供应链中将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
(四)苏伊士运河事件的启示
【时事链接】
2022年3月23日8时,两万标箱的超级集装箱船“长赐号”从红海北向进人苏伊士运河,在河口南端6海里处搁浅,堵塞并使苏伊士运河停止通航。3月23日至29日一周时间里,全球舆论目光都聚焦在“长赐号”和苏伊士运河上,一向风平浪静的苏伊士运河不再平静。搁浅事故产生的蝴蝶效应,给全球海运贸易、全球供应链、国际油气价格等都带来巨大影响,以及重要启示。
苏伊士运河联通全球多个经济中心,是全球贸易航线的咽喉要地,被称为“欧亚大动脉”,全球海运贸易总额11%-12%需经此地。海运是目前国际物流的最主要运输方式,全球超过80%的货物经由海上运输。短期内,苏伊士运河堵塞波及国际海运市场。长期看,此次事件再次警示全球供应链脆弱性问题,使本以承压的供应线再受打击。虽然搁浅事件不会对全球贸易格局产生颠覆性影响,但是这势必引起各个经济体对供应链安全,乃至全球化和自由贸易体系的反思。而转向“保护”贸易姿态或将对刚刚企稳复苏的全球经济增添极大不确定性。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商品生产在多国进行,原材料、零部件供应与最终产品的生产环环相扣,一旦某一环节中断,就将导致整个生产链条中断,影响呈指数级放大。
从长远来看,新冠疫情和“长赐号”搁浅事件带来的供应链冲击,会迫使人们重新思考过度全球化危险,引发各国进一步调整供应链,缩短供应链或将其国内化、周边化的趋势将进一步加速,国际经贸格局面临重塑。
其一,继续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发展多元化国际运输通道。重点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孟中印缅等陆路国际运输通道。强化国际航运中心辐射能力,完善经日韩跨欢平洋至美洲、北极航线等海上国际运输通道,拓展国际海运物流网络。
其二,着力提升中欧班列运力,发展国际货运班列,促进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可依托国际航空枢纽,构建四通八达、覆盖全球的空中客货运输网络和协同高效的国际干线邮路网。
其三,推进国际物流合作,加强全球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形成功能完备、立体互联、安全可靠、陆海空统筹的综合立体交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