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第1课初识人工智能-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14/1437385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信息技术河南大学版(2020)六年级下册第一课 初识人工智能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河南大学版(2020)六年级下册第一课 初识人工智能教案,共3页。
教学设计方案 课时计划:1课时教学内容初识的人工智能学 校 授课教师 日期 课 型通识课程授课班级 课时1课时学情分析 课程面向学生群体,特征如下:1、学生对人工智能有一定的了解。2、对平台操作较熟悉。教学目标 1、了解人工智能的概念。2、了解人类大脑的功能。3、了解人工智能的应用。 活动主题 课堂互动:问答互动话题:人类大脑有什么功能?人类的听、说、读、写以及运动、学习等行为和大脑有关系吗?如果用机器模拟大脑,又可以实现哪些功能呢? 活动指导思想建议时间:约3分钟左右建议形式: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活动目的:通过这个小活动,培养同学们积极思考问题、互相合作的能力,从而对人工智能产生兴趣。教学重点 1、人工智能的概念2、人工智能的应用 教学难点 1、人工智能的概念2、人工智能的应用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重点知识教师讲授2、问答法,采用课堂提问的方式,引发同学们积极思考3、讨论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用具 1、网络:不低于10M的网络2、显示:电脑、投影仪或大电视屏 教学过程: 时间教 学 过 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5分钟课前导入:(3分钟)身边的人工智能:每天早晨,如果有智能机器人叫我起床,并为我做好早饭,有无人驾驶汽车送我上学……那该多好啊!在人工智能时代,这些都可能变成现实,我们的生活也会变得更美妙。讨论:想一想,人类大脑有什么功能?人类的听、说、读、写以及运动、学习等行为和大脑有关系吗?如果用机器模拟大脑,又可以实现哪些功能呢?课前导入讨论思考导入新课,让学生对人工智能有初步的感性认识,通过小组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5分钟新课讲授:(10分钟)(一)什么是人工智能1、人工智能概念通过分享我们了解很多人工智能,那人工智能是什么呢,如何分辨有没有用到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简称AI)是指机器模拟人类的学习和其他方面的智能。它可以简单理解为:人工智能是对人类大脑的模拟、延伸和增强。 (二)大脑的功能1、人类大脑的概念人类大脑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思维和意识器官,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2、人类大脑的功能认知功能、躯体控制、情绪控制、躯体感觉处理。每一个功能举例说明。3、展示人类大脑的部分功能图片。 (三)人工智能在各领域的应用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得到广泛的应用,智能化服务也逐渐进入餐饮、出行、旅游、金融、教育、医疗、农业等领域。覆盖了我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人工智能已经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2、观察图片,感受生活中的人工智能。3、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类发明了许多人工智能机器,这些机器应用到人类生产和生活之中,为人类提供了帮助。分享:你都用过哪些人工智能机器?它们都有哪些优点、缺点? (四)了解人工智能概念的出现及强弱人工智能的概念1、1956年8月,在一次会议上,科学家提出让机器来模拟人类学习和其他方面的智能,“人工智能”这个概念就此出现。点击我是学生,输入账号和密码,登录平台。2、弱人工智能是擅长于单个方面的人工智能。3、强人工智能是指真正能推理、解决问题的,在各方面都能和人类相媲美的人工智能机器。这样的机器有直觉和自我意识,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能够推理并且拥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本课小结:(2分钟) 讲解过程:1、学生进行答题,老师给予讲解。2、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进行本节课内容的总结,考一考同学们都记住了哪些内容,同时让大家都具有参与感。3、总结完成之后,也可以鼓励同学们自己举手来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对自己学习的知识点以及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总结,加深同学们对课程的印象。 知识讲授 讨论活动 知识讲授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河南大学版(2020)六年级下册第三课 我们一起写春联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河南大学版(2020)六年级下册第二课 智能多面手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川教版(2019)五年级下册第1节 初识人工智能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导入,新知识探索,知识迁移的能力,分享与交流,总结梳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