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江苏专用)
【期末模拟基础卷】——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江苏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期末模拟基础卷】——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江苏专用),文件包含期末模拟基础卷2022-2023学年高二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江苏专用高考内容解析版docx、期末模拟基础卷2022-2023学年高二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江苏专用高考内容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难度分层·期末卷】2022-2023学年高二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测试卷(江苏专用)基础卷【考试范围:高考内容】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沿黄经济区城市带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示沿黄经济区城市带中地位最高的城市是( )A.中卫 B.石嘴山 C.银川 D.青铜峡2.为了提升沿黄经济区城市带的辐射带动作用,应优先发展( )A.高科技产业 B.重化工业 C.旅游休闲业 D.交通等基础设施【答案】1.C 2.D【解析】1.图示区域中银川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省级行政中心,城市的规模等级最高,辐射范围最大,为该城市带中地位最高的城市,C正确;中卫、石嘴山属于地级市,等级比银川低,AB错误;青铜峡是县级市,等级比银川低,D错误。故选C。2.结合宁夏回族自治区沿黄经济区城市带的地理环境特征,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可以加强沿黄经济区城市带与周边地区的联系,拉动周边地区的发展,提升沿黄经济区城市带的辐射带动作用,D正确;依靠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带动高科技产业、重化工业、旅游休闲业的发展,所以优先发展的是交通等基础设施,ABC错误。故选D。【点睛】城市的规模等级最高,辐射范围最大,数量越少;城市的规模等级最低,辐射范围最小,数量越多。人类活动可以影响自然环境,使之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位于日本九州中部低山区的著名旅游景点——阿苏草原,是一片依靠人工维持的半自然草原(面积约230平方千米),当地农民有定期对草原进行烧荒的传统,烧荒之后,新草破土而出,造就阿苏草原漫山遍野青翠欲滴的景观,吸引游客来此策马扬鞭。图示为可苏草原的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在无人工干预的自然状态下,阿苏草原地区植被可能演化为( )A.落叶阔叶林 B.常绿阔叶林 C.针叶林 D.荒漠草原4.推测当地农民烧荒的时间是( )A.春末夏初 B.秋末冬初 C.夏末秋初 D.冬末春初5.当地农民烧荒的主要原因是( )A.防止向森林演化 B.防止草原火灾 C.增加光照面积 D.增加土壤肥力【答案】3.B 4.D 5.A【解析】3.阿苏草原是在人为干预下形成的,如果没有人为干预,植被的自然演替要结合该地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类型,由此推断当地的原生自然植被类型。阿苏草原位于日本九州岛,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主要向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演化,B正确;落叶阔叶林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或温带季风气候下发育形成的植被,A错误;针叶林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下发育形成的植被,C错误;荒漠草原主要是温带大陆气候下发育形成的植被,D错误;故选B。4.根据材料“烧荒之后,新草破土而出,造就阿苏草原漫山遍野青翠欲滴的景观”,可以推断出烧荒的时间为冬末春初,A、B、C错误,D正确。故选D。5.阿苏草原的形成是人为干扰的结果,如果不烧荒,植被会自然演替,由草原向森林演化。故烧荒最主要的意义是为防止草原向森林演化。根据材料信息,烧荒之后,新草破土而出,造就阿苏草原漫山遍野青翠欲滴的景观,吸引游客来此策马扬鞭,说明烧荒并不是为了增加光照和土壤肥力,也与预防草原火灾无关,而是为了人工维持草原,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主要气候类型与对应植被: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荒漠。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海洋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大陆气候—温带草原、温带荒漠。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亚寒带针叶林。苔原气候—苔原。冰原气候—冰原。读欧洲西部局部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6.若图中P处突然发生原油泄漏,其主要扩散的方向是( )A.东北 B.西北 C.西南 D.东南7.原油泄漏对沿线受影响的国家造成直接危害的产业部门最可能是( )A.木材加工工业 B.海洋渔业 C.汽车制造业 D.化工工业8.H海域附近发生海洋污染治理难度较大,主要原因是( )A.海域广阔,污染范围大 B.技术水平低,设施落后C.沿线国家多,协调困难 D.海域复杂,监测难度大【答案】6.A 7.B 8.C【解析】6.原油泄漏后扩散的方向主要受洋流影响,图示地区位于欧洲西部,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原油泄漏后将向东北方向扩散,A正确,排除BCD。故选A。7.根据所学及题中信息可知,石油污染会使海洋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危害,海洋中的鱼类受影响最大,因此对沿线受影响的国家造成直接危害的产业部门是渔业部门,B正确;木材加工工业、汽车制造业、化工工业都分布在陆地上,受原油泄漏的影响较小,ACD错误。故选B。8.H海域沿线国家众多,一旦发生海洋污染,各国为了自身利益等原因,相互推诿,难以协调治理,导致其治理难度较大,C正确;该海域较为封闭,污染范围有限,海洋污染易于监测,AD错误;该海域周边多为发达国家,治理污染的技术水平较高,B错误。故选C。【点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影响沿岸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②对渔场分布的影响:寒暖流交汇处以及上升补偿流附近,底层营养物质上涌,藻类以及浮游生物丰富,饵料充足,鱼类资源丰富。③对海洋航行的影响:顺洋流航行速度加快且节省燃料;寒暖流相遇附近海雾较多,北极地区的冰山随洋流南下,都会影响海洋航行安全。④对污染物的影响:一方面加快了污染物的净化速度,另一方面也扩大了污染物的影响范围。2016年8月底至9月初,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帕隆藏布流域古乡段(海拔3500~4000m)暴发泥石流。图左示意本次泥石流发生前后的每日降水量累计曲线,图右示意泥石流在帕隆藏布江边形成的堆积体。完成下面小题。9.降水量最大的日期是( )A.8月28日 B.9月2日 C.9月5日 D.9月7日10.推测该区域泥石流的主要物质来源是( )A.冰碛物 B.风积物 C.风化物 D.碎岩屑11.一段时间后,图右所示泥石流堆积体可能会使得该河段的( )A.河道加宽 B.河水变浅 C.流速减慢 D.河岸变弯【答案】9.C 10.A 11.D【解析】9.左图为累计降水量曲线,读图可以看出,9月5日降水量累计值与9月4日之间差值最大,说明9月5日降水量最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10.帕隆藏布流域海拔高,海洋性冰川广布。近代以来受全球变暖影响,现代冰川剧烈消融、退缩,冰川中的固体物质不断释放。现代冰川前缘冰碛物结构松散、稳定性差,易失稳转化为泥石流的物质来源。冰碛物中可能含有碎岩屑、风化物、风积物等等。故冰碛物为主要物质来源的说法更为准确,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11.堆积体会使河道变窄、水位上升,河水变深,流速加快,ABC错误;堆积体在左(南)岸形成凸岸,主河道靠近右(北)岸,河流对右(北)岸侵蚀加强,右(北)岸经长期侵蚀逐渐形成凹岸,河岸由直变弯,D正确。故选D。【点睛】河流在发育过程中,由于地球自转带来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使得河流一侧的侵蚀强于另外一侧,被侵蚀下来的泥沙就会被水流带到另外一侧,由于流速减慢泥沙沉积,这样就会形成受侵蚀一侧向陆地凹陷,堆积一侧向河流突出的景观,这样的现象连续发育就会形成河曲。京哈高铁全线长约1250km,该线路由北京市朝阳站出发,途经河北、辽宁、吉林,终到黑龙江哈尔滨市。全程共设35座车站,其中河北承德南站、辽宁的朝阳站等大部分车站的站点都远离所经市的主城区,布局在城市核心区的边缘。下图示意京哈高铁线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建设京哈高铁的难度主要在于( )A.跨辽河、黑龙江等大河 B.山高谷深、南北纵列C.经过冻土地带 D.风沙危害严重13.京哈高铁沿线所设的车站大多布局在城市核心区的边缘,远离主城区,其主要原因是( )①缓解主城区交通压力②方便居民出行③为了促进城市边缘地区的城市化④地价较低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4.京哈高铁开通后可能给沿线地区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人口出现大规模南北迁移 B.便于东北地区货物的运输C.增强东北对北京辐射作用 D.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答案】12.C 13.B 14.D【解析】1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京哈铁路纬度较高,沿线经过冻土带,不利于高铁施工和铁路正常运营,C正确。铁路线并未跨越河流黑龙江,A错误。东北地区主要以山地、平原为主,京哈铁路主要经过平原地区,“山高谷深、南北纵列”表述不当,B错误。东北地区植被覆盖率高,沿线风沙危害较轻,D错误。故选C。13.高铁站布局远离主城区,减少对主城区的交通干扰,可以缓解主城区的交通压力,①正确。高铁站布局远离主城区,不方便居民出行,②错误。高铁站基本上都设立在城区的边缘,可以促进高铁站所在郊区的经济发展,促进城市边缘地区的城市化,③正确。城区边缘地价较低,高铁建设成本较低,④正确。故选B。14.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京哈高铁开通后,不会出现人口大规模南北迁移,A错误。高铁以客运为主,B错误。高铁开通,能加强京哈两地的联系,可以增强北京对东北的辐射带动作用,C错误。京哈高铁开通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可以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D正确。故选D。【点睛】由于高铁的高效运输作用,会带动沿线区域各产业资源流动,从而提高城市经济发展速度。除此之外,还能促进人员的流动、信息的交流、先进技术与知识的传播等,这些都是城市快速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因素。高速铁路主要以旅客运输为主,对沿线城市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的影响要大于第一、第 二产业,尤其对以强调快速运输、资讯传递与流通的商业、服务业的影响最为显著。摩洛哥为重要的渔业生产国,渔船基本以进口为主,近年来中国造船公司前往摩洛哥建设渔船修理厂。图中瓦德附近的杰里德盐沼为季节性盐沼,原为加贝斯海湾的一部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中国造船公司在摩洛哥设置渔船修理厂的首要目的为( )A.保障当地渔业生产 B.提高造船技术 C.拓展国际市场 D.增加当地就业16.关于①、②两地冬季日照时数差异及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①地纬度更高,昼长更长 B.①>②,①地海拔更低,昼长更长C.①<②,①地受西风影响更大,云量更多 D.①<②,①地受沿岸暖流影响,降水更多17.瓦德附近盐沼形成的主要地质原因是( )A.地壳抬升 B.蒸发较弱 C.地下水位高 D.降水少【答案】15.C 16.C 17.A【解析】15.根据材料分析可知,摩洛哥为重要的渔业生产国,且渔船基本以进口为主,由此可以判断摩洛哥渔船生产修理技术水平较低,我国在此设置渔船修理厂,可以很好的占领当地渔船修理市场,拓展国际市场,C正确;保障当地渔业生产 、提高造船技术、增加当地就业并不是其在摩洛哥设置渔船修理厂的主要目的,ABD错误;故选C。1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位于直布罗陀海峡附近,属于地中海气候,②位置更偏南,且海拔更高,受盛行西风控制时间相对较短,因此日照时数①<②,主要是由于①地受西风影响更大,云量更多,C正确;高纬地区夏季日照时间长,但是冬季日照时间则比较短,A错误;一般情况下,高海拔地区日照时间要长于低海拔地区,B错误;该地位于加那利寒流寒流附近,受寒流影响降水会更少,D错误;故选C。17.结合材料可知,瓦德附近的杰里德盐沼为季节性盐沼,原为加贝斯海湾的一部分。由此可以推断其形成的主要地质原因为受地壳抬升作用影响,原先的海洋成为陆地,A正确;蒸发较弱、地下水位高、降水少并不是地质原因,BCD错误;故选A。【点睛】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是13种气候类型中唯一一种雨热不同期的气候类型。夏季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气流下沉,气候炎热干燥少雨,云量稀少,阳光充足。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锋面气旋频繁活动,气候温和,最冷月气温在4-10℃之间,降水量丰沛。稀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保障我国稀土资源安全非常重要。下图是目前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8.关于目前稀土资源的储量和产销情况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中国仍然是储量、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B.美国产量和消费量基本保持平衡C.日本基本上依赖进口D.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出口国19.四十年前我国稀土资源储量占世界总量的85%,目前只占36%,导致我国稀土资源供给锐减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稀土资源的储量增加 B.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多C.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 D.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答案】18.B 19.C【解析】18.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产量和消费量都是最大的国家,A正确;美国稀土产量为零,消费量占13%左右,产量和消费量不平衡;B错误;日本稀土产量基本为零,消费量较大,基本上依赖进口,C正确;中国稀土产量在世界所占比重最大,但消费量所占比重远远小于产量所占比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出口国,D正确。本题要求选择错误的选项,故选B。19.我国稀土资源储量占36%,开采量占97%,消费量占41%,说明我国稀土的开采量过大,而且不是本国完全消费,是大量出口。因此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下降,过度开采是其主要原因,C正确;稀土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随着稀土资源的开采,世界稀土资源的储量在下降,A错误;材料无信息体现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的变化,B错误;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应该上升,D错误。故选C。【点睛】结合所学的知识,稀土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过度开采,易导致资源快速减少,进而短缺。“三南”是龙南、全南、定南的简称,地处赣之南、粤之北,是江西对外开放的南大门,处于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经济圈内,在稀土发光材料、永磁材料等多种电子信息产业基础性材料加工方面具有优势。在推动“三南”区域一体化发展,承接粤港澳大湾区电子信息产业转移,并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粤港澳大湾区国家发展战略上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下图示意“三南”的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影响“三南”地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理位置 B.产业结构 C.自然资源 D.劳动力21.“三南”地区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的主要原因是( )A.水陆交通便利 B.市场需求量大C.产业关联性好 D.科技研发实力强22.“三南”地区承接粤港澳大湾区电子信息产业可( )A.提高区域城市等级 B.平衡劳动力空间分布C.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D.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答案】20.A 21.C 22.D【解析】20.“三南”彼此相距近,位于江西南部,处于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经济圈内,地理位置相近,故影响“三南”地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地理位置,A正确;与地理位置相比,“三南”在产业结构、自然资源、劳动力方面没有突出优势,BCD错误。故选A。21.“三南”地区在稀土发光材料、永磁材料等多种电子信息产业基础性材料加工方面具有优势,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好,关联性强,C正确;“三南”地区的交通、市场、科技与粤港澳相比,没有突出优势,ABD错误。故选C。22.城市等级的提升需要诸多条件,比如人口规模、行政管理等等,电子信息产业无法提高区域城市等级;承接产业可以增加就业,但不能平衡劳动力空间分布;接受产业转移不能改善区域环境质量,ABC错误;“三南”地区承接粤港澳大湾区电子信息产业,有助于促进当地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D正确。故选D。【点睛】产业转移的影响:对转入地来说:利:加速当地企业转型,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的发展。弊: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污染。对转出地来说:利:产业升级腾出空间,促进经济发展。弊:失业率增加,导致社会问题。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56分。23.阅读此文材料,回答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澜沧江—湄公河中上游,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山高谷深林密,地势北高南低,近年来,中国倡导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综合开发,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一带一路”倡议等推动下,该地区经济合作取得很大进步。材料二位于该流域的中老铁路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对接项目,其中老挝段北起老中边境口岸磨丁,南至老挝首都万象,已于2021年12月3日建成通车。材料三图左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资料图”,图右为“澜沧江—湄公河径流量各国占比图”。(1)根据材料三,比较景洪和万象气候特征的异同点。(6分)(2)分析中老铁路修建过程中遇到的自然困难。(6分)(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说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合作开发的方向。(6分)【答案】(1)相同点:全年高温,5~9月为雨季。不同点:与景洪相比,万象年均温较高,且气温年较差较小;年降水量较大,雨季较长。(6分)(2)中老铁路沿线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自然灾害多发(位于板块交界处,断裂发育,山高谷深,多泥石流、滑坡);雨季降水多,施工困难;河流众多,修建难度大;气候湿热、蚊虫较多。(6分)(3)加强区域之间沟通对话,积极推进水资源的调配管理;共同保护流域内生态环境(或保护水质)共同开发水能资源;开发旅游资源;发展边境贸易。(6分)【分析】本大题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分布、交通运输线(网)布局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区域关联性与区域发展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素养。【详解】(1)气候特征包括气温特征和降水特征。通过景洪和万象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可知:两地都为热带季风气候,最低月气温都大于15℃,全年高温,且降水都集中在5~9月。但与景洪相比,万象年均温较高,且气温年较差较小;年降水量较大,雨季持续时间较长。(2)中老铁路连接云南昆明与老挝万象,途径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断裂发育,山高谷深,多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季风气候,雨季降水多,施工困难;河流众多,修建难度大;气候湿热、蚊虫较多。(3)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梯级开发水能资源;沿岸区域热带开发,发展旅游;加强边境贸易开发;为维持整体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流域内各国必须通力合作,共同保护流域内生态环境(或保护水质),促进全流域整体规划和共同制定各国都应遵循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南美洲西海岸,呈南北狭长分布,东西平均宽度只有200千米。阿塔卡马沙漠气候极端干旱,年均降水量不足0.1毫米,被称为世界“干极”,一年中超过85%的时间有清晰的天空,是天文学界公认的地面天文观测最佳地点。下图为阿塔卡马沙漠位置及地形剖面示意图。(1)安第斯山脉是世界最长的山脉,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其形成原因。(6分)(2)运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说明阿塔卡马沙漠的自然环境特征。(8分)(3)分析阿塔卡马沙漠成为世界“干极”的原因。(6分)【答案】(1)安第斯山脉处于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交界地带,该地带属于消亡边界,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挤压,大陆板块抬升,形成安第斯山脉。(6分)(2)阿塔卡马沙漠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气候极端干旱;干旱的气候导致该地河湖稀少,且湖泊多为咸水湖;干旱的气候导致植物难以生长,植被稀少,多沙漠;降水稀少,地表缺乏植被,导致土壤贫瘠、富含盐类物质。(8分)(3)阿塔卡马沙漠大致位于南纬20°~30°之间,大部分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带和东南信风控制;东南信风来自南美内陆,且该地处于山地背风坡,空气中水汽含量极少;副热带高压带和东南信风的背风坡,均以下沉气流为主,水汽难以凝结成雨;西部沿海地区受寒流降温减湿作用影响,不利于形成降雨;当地炎热,蒸发量大,降水量少,因此成为“干极”。 (6分)【分析】本大题以阿塔卡马沙漠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位置及地形剖面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板块构造学说、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影响降水的因素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详解】(1)由所学板块构造学说知识可知,安第斯山脉位于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交界地带,该地带属于消亡边界,板块相互碰撞挤压,该地表现为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挤压,由于大洋板块较轻,俯冲到大陆板块下方,导致大陆板块抬升,隆起形成高大的安第斯山脉。(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为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统一的整体,有着统一的演化过程。由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塔卡马沙漠大部分地区位于副热带高压和东南信风的背风地带,常年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气候极端干旱;干旱的气候,结合材料“年均降水量不足0.1毫米”可推知,该地河湖稀少,由于蒸发旺盛,湖泊多为咸水湖;干旱的气候导致植物难以生长,植被稀少,多沙漠;降水稀少,地表缺乏植被,导致土壤贫瘠、富含盐类物质。(3)本小题主要从影响降水的因素等角度进行分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影响降水的因素主要有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下垫面因素。由图结合所学大气环流知识可知,阿塔卡马沙漠大致位于南纬20°~30°之间,大部分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带和东南信风控制;东南信风来自南美内陆,途经安第斯山脉和海岸山脉后到达智利,即阿塔卡马沙漠处于东南信风背风坡,空气中水汽含量极少;副热带高压带和东南信风的背风坡,均以下沉气流为主,多晴热天气,水汽难以凝结成雨;由所学洋流知识可知,阿塔卡马沙漠西部沿海地区有秘鲁寒流流经,受寒流降温减湿作用影响,不利于形成降雨;当地炎热,蒸发量大,降水量少,因此成为“干极”。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印度尼西亚种植园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跨境烟霾污染,给本国及东南亚地区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印度尼西亚的烟霾污染与当地农业耕作中的毁林开荒传统密切相关。当地农民和企业放一把火将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烧成“空地”,并利用燃烧的灰烬作为天然肥料来发展种植园经济。在毁林开荒的同时,热带雨林下面蕴含丰富有机物的泥炭层受到影响,种植园活动带来的明火引燃泥炭。印度尼西亚烟霾污染的范围,已经超越国界,对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造成严重影响。跨境烟霾污染与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发展模式直接相关,但印度尼西亚发展种植园产业的动因是国际市场的需求,正是由于印度尼西亚的“牺牲”,才使其他国家得以在享受热带种植园产品的同时无须承担环境破坏的恶果。因此从根本上治理烟霾污染,需要地方与全球性环境治理的有效联结。下图示意印度尼西亚烟霾跨境污染。 (1)分析印度尼西亚毁林开荒发展种植园经济会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原因。(6分)(2)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分析印度尼西亚毁林开荒发展种植园经济带来的危害。(6分)(3)从国际合作的角度,试为该地区跨境烟霾污染的治理提出合理的建议。(6分)【答案】(1)森林破坏后,森林燃烧引燃其下面的泥炭层,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森林燃烧释放大量二氧化碳;毁林开荒使植被覆盖率下降,森林植被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降低;大火烧死土壤微生物,改变土壤微生物结构,减弱微生物分解有机碳的能力,破坏碳平衡等。(6分)(2)毁林开荒破坏森林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加重等生态问题,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下降,环境安全风险加大;燃烧森林产生严重的跨境烟霾污染,导致与其他国家产生矛盾和冲突,对双方国家安全造成影响;燃烧森林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威胁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诱发环境群体性事件,威胁正常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等。(6分)(3)围绕印度尼西亚烟霾污染,制订国际性法律合作协议,督促印度尼西亚政府履行环保义务;国际社会给予印度尼西亚烟霾治理的经济支援和技术帮助;建立烟霾监测、预警机制,加强与东盟各国的环保合作,防治烟霾污染等。(6分)【分析】本题以印度尼西亚为背景区域,涉及……知识点,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和解读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和应用能力。【详解】(1)据材料可知,当地农民和企业放一把火将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烧掉,森林燃烧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森林燃烧引燃其下面的泥炭层,也会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毁林开荒使植被覆盖率下降,森林植被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降低,会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大火会破坏土壤微生物,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结构,减弱微生物分解有机碳的能力,破坏碳平衡等。(2)印度尼西亚烟霾污染的范围,已经超越国界,对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造成严重影响,导致与其他国家产生矛盾和冲突,对双方国家安全造成影响;毁林开荒破坏原本的森林植被,土壤失去植被的保护,导致水土流失加重等生态问题;燃烧森林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威胁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诱发环境群体性事件,威胁正常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等;森林面积减少,会导致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下降,环境安全风险加大。(3)跨境污染问题,要求各国之间要相互理解,彼此尊重,协调一致。围绕印度尼西亚烟霾污染,制订国际性法律合作协议,督促印度尼西亚政府履行环保义务;印度尼西亚是发展中国家,环境保护的能力比较弱,所以国际社会要给予印度尼西亚烟霾治理的经济支援和技术帮助;印度尼西亚要建立完善的烟霾监测、预警机制,加强与东盟各国的环保合作,防治烟霾污染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末模拟基础卷】——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鲁教版2019),文件包含期末模拟基础卷2022-2023学年高二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鲁教版2019高考内容解析版docx、期末模拟基础卷2022-2023学年高二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鲁教版2019高考内容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模拟基础卷】——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湘教版2019),文件包含期末模拟基础卷2022-2023学年高二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湘教版2019高考内容解析版docx、期末模拟基础卷2022-2023学年高二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湘教版2019高考内容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模拟满分卷】——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江苏专用),文件包含期末模拟满分卷2022-2023学年高二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江苏专用高考内容解析版docx、期末模拟满分卷2022-2023学年高二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江苏专用高考内容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