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年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部分学校中考地理二模试卷(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年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部分学校中考地理二模试卷(含解析)第1页
    2023年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部分学校中考地理二模试卷(含解析)第2页
    2023年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部分学校中考地理二模试卷(含解析)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年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部分学校中考地理二模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部分学校中考地理二模试卷(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部分学校中考地理二模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8.0分)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20224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带着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2022651044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陈冬、刘洋、蔡旭哲3名航天员开启了为期6个月的中国空间站建造之旅。读图1、图2完成各小题。

     1.  “摘星星的妈妈”王亚平走出太空舱,看到地球呈蔚蓝色,这是因为(  )A. 地球外部被蓝色的大气包围 B. 宇航员在太空中的视觉错觉
    C. 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大部分 D. 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占大部分2.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着陆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位于图2中的(  )A. 甲——乙间 B. 乙——丙间 C. 丙——丁间 D. 丁——甲间3.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时,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东一区)的区时是(  )A. 651044 B. 651744 C. 65344 D. 663444.  我国取得火箭发射和空间探测等领域的伟大成就,主要得益于(  )
    ①生活水平的提高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
    ③劳动力的增加
    ④综合国力的提升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2022426日,“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远航归来。这标志着历时174天的中国第38次南极科考圆满收官。读图,完成各小题。
    5.  图中虚线指的是(  )A. 北回归线 B. 南回归线 C. 北极圈 D. 南极圈6.  中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都选择在2月份,原因是(  )A. 企鹅、海豹等动物冬眠,对人类威胁小 B. 正值南极地区极昼,气温略高
    C. 地面冰雪全部融化,便于开展科考活动 D. 降水丰富,淡水资源充足2022年北京冬奥会崇礼场馆区,现代化的冬奥场馆和古老的长城不期而遇。其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因外观造型与中国传统玉如意相似,被称为“雪如意”。图为崇礼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各小题。

     7.  “雪如意”赛道最低点的海拔可能是(  )A. 1600 B. 1635 C. 1650 D. 17508.  图示冬奥场馆中(  )A. ①冬奥村在②“雪如意”的正南方 B. 从②“雪如意”可看到远处的长城
    C. ③越野滑雪中心位于山顶上 D. ④冬季两项中心位于山脊处2022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海南视察,先后深入三亚育种基地、五指山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黎族村寨等地进行调研。如图为海南岛简图。读图,完成各小题。

     9.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每年冬春季节,大量科研人员到三亚进行育种,因为这里(  )A. 热量充足 B. 降水丰富 C. 耕地广阔 D. 土壤肥沃10.  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国宝,是水库、粮库、钱库,更是碳库。其中“水库”体现森林的主要作用是(  )A. 美化环境 B. 防风固沙 C. 调节气候 D. 涵养水源11.  黎族是海南主要的少数民族,黎锦、船形屋等是独具民族特色的地方文化产物。下列最能反映黎族生产生活的是(  )A.  B.
    C.  D.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在其开发利用上应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如图为长江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各小题。

     12.  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中,肩负着“一库净水北送、一江清水东流”重要使命的是(  )A. 四川 B. 湖南 C. 湖北 D. 上海13.  “一库净水北送”的主要目的是(  )A. 缓解北方缺水状况 B. 减轻南方洪涝灾害
    C. 提高北方河流航运能力 D. 解决沿途河流污染问题14.  下列有利于“一江清水东流”的做法是(  )
    ①加强上游水土保持工作
    ②加大中下游水污染治理
    ③扩大下游围湖造田面积
    ④加强沿线生态环境监测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每年都有一抹耀眼的金黄油菜花,缓缓掠过神州的原野,铺陈出精彩的大地艺术。让我们跟随油菜花的金色足迹,来一场绚烂的旅行。如图阴影区示意我国冬、春油菜主要分布区。据此完1213题。
    15.  在冬油菜分布区,我们跟随油菜花盛开的金色足迹,赏花旅行的最佳方向是(  )A. 由东向西 B. 由西向东 C. 由北向南 D. 由南向北16.  青海省东部甲地油菜花盛开时间较晚,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地形 B. 光照 C. 降水 D. 纬度我国的传统民居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积淀和鲜明的区域特色,是各地劳动人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适应自然的杰作。如图中①、②示意我国两个地区的典型传统民居,③示意某地区民居及其周围环境。据此完成各小题。

     17.  民居①、②分别位于我国的(  )A. 南方地区、西北地区 B.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C. 南方地区、北方地区 D. 北方地区、西北地区18.  反映传统民居③所在地区环境特点的古诗词是(  )A.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D.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211012日,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我国宣布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爽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如图所示)。据此完成各小题。

     19.  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典型景象是(  )A. 草地上藏羚羊成群 B. 狮虎出没于丛林 C. 大片喀斯特峰林 D. 千沟万壑的黄土20.  建立国家公园的意义是(  )A. 保护动植物,大力发展我国的旅游业 B. 保护珍惜树种,积极发展木材加工业
    C. 保护典型动植物,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D. 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国家生态安全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0分)21.  202112月,中老铁路正式开通。该铁路是“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如图为中老铁路示意图(图1)及老挝琅勃拉邦气候统计图(图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发展之路】
    长期以来,老挝仅有长约3.5公里的铁路。中老铁路的开通为老挝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出口到中国的产品运输时间由3天缩短至1天,运输成本下降约40%
    1)老挝是东南亚唯一的 ______(填“临海”或“内陆”)国,______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2)中老铁路北起云南昆明,南到老挝 ______(首都)。它的开通使老挝出口到中国的产品运输时间缩短,运输成本 ______,市场竞争力 ______
    【绿色之路】
    中老铁路是一条与山川同美的绿色铁路。沿途车站建筑风格鲜明,一些车站的候车厅使用了玻璃屋顶。老挝琅勃拉邦车站采用“人”字形屋顶设计(图3),屋顶陡峭,屋檐宽大。
    3)玻璃屋顶设计可以充分利用 ______,节省电力。
    4)说明老挝琅勃拉邦车站“人”字形屋顶与气候的关系。22.  河南省东西部存在自然环境差异,乡村振兴之路也有所不同。图1为河南省地形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2​​​​​​​【重渡沟:山区生态游】
    重渡沟位于洛阳市栾川县境内,地处伏牛山区。早期,村民以砍竹挖矿为生,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1999年起,当地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目前已成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1)结合重渡沟的发展变化,完成如图2所示框图。
    【沈家村:农业现代化】
    沈家村所在的开封市尉氏县位于华北平原,土地平整、肥力好,是全国小麦商品粮基地。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到沈家村视察,看到小麦长势喜人,欣喜地说:“今年的馍能吃上了。”
    2)简述沈家村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沈家村在种植普通小麦的基础上,推广优质专用小麦。2018年,小麦获得丰收,村民高兴地说:“咱家的麦子不仅能蒸馍,还能做面包了!”目前,沈家村正在建设新一代高效农业示范区,农业现代化这根“金扁担”逐渐从规划走向现实。
    3)麦子能做面包主要依靠 ______
    A.改进灌溉技术
    B.培育优良品种
    C.推广农业机械
    D.使用农药化肥
    【家乡情:乡村振兴路】
    重渡沟和沈家村利用自身地理环境优势探索乡村发展之路,是我省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4)借鉴重渡沟和沈家村的发展经验,为我省乡村振兴提出合理化建议。(可从因地制宜、生态保护、科技推广等方面回答)23.  雪域高原沧桑巨变,高质量发展前程似锦。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328日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63周年纪念日。63年来,西藏在现代农业、交通、清洁能源、文化旅游等方面不断发展。图1是西藏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图2为庆祝纪念日的场景。

    【因地制宜析条件】
    1)西藏的发展与自然条件有关。请完成西藏自然要素关联图。

    【质量发展找优势】
    2)旅游业是拉动西藏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众多游客经 ______ 铁路至拉萨,欣赏西藏最著名的旅游景观 ______ (图2所示)。
    3)农牧业具有特色。图3反映 ______ 族春耕播种,她播散的是西藏最主要的粮食作物 ______ 的种子。牧业的特色畜种是 ______
    4)说出西藏适合发展的新能源。24.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国不断加强对黄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图1是黄河流域示意图,图2是甲地太阳能光伏发电景观图。

    1)黄河源头—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______。该地区人口、城市集中分布在河谷地区,主要原因是 ______,气候较温暖。
    2)图1中甲地修建了太阳能光伏电站,请从气候角度分析该地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______
    3)图1中黄河上游乙农业区是 ______,它和宁夏平原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被誉为“塞外江南”。在乙农业区适合广泛种植的糖料作物是 ______,这充分体现了发展农业要遵循的原则。
    4)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黄河下游“地上河”形成原因的思维结构图。

    ______;②______
    5)“治黄百难,唯沙为首”,请你写一条治理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应采取的措施。 ______
    答案和解析 1~4.【答案】DACB【解析】解:“摘星星的妈妈”王亚平走出太空舱,看到地球呈蔚蓝色,这是因为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占大部分,地球上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
    故选:D
    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上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将地球分为水半球和陆半球,陆半球上依然是海洋多于陆地。所以,无论怎样划分半球,都是海洋多于陆地。
    本题考查世界的海陆分布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解:416日地球运行在北半球的春分日与夏至日位置之间即甲——乙之间,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
    故选:A
    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23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
    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判读,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解:北京时间是指东八区的区时,比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东一区)的区时早7个小时,所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时,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东一区)的区时是651044-7=65344分。
    故选:C
    东西时区相差的时间为二者的时区数之和。区时的计算可以利用“东加西减”原则,即已知偏东时区的区时求偏西时区的区时用减法,反之,用加法。
    本题考查区时的计算,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区时的计算方法。

    解:我国取得火箭发射和空间探测等领域的成就,得益于人才的培养、科技的进步、综合国力的提升等,劳力的增多不是取得科技成就的主要原因。
    故选:B
    高新技术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产品更新换代快。
    本题考查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理解解答即可。
     5~6.【答案】DB【解析】解:图中所示的是南极地区,图中的虚线是指南极圈,其纬度是66.5°S
    故选:D
    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南极地区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内。
    本题考查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据图中所示的信息解答即可,属于基础题。
    解:我国在南极建考察站一般都选择在2月份,这是因为2月份是南半球的夏季,南极地区的暖季,此时南极大陆上气温相对较高,有极昼现象,日照时间较长,便于观察。
    故选:B
    我国在南极地区已经建成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此时南极地区白昼时间长,该季节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
    本题考查了南极地区的暖季时间,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7~8.【答案】BB【解析】解:读图可得,图中的等高距是50米。“雪如意”赛道最低点的海拔范围是1600-1650米,最有可能是1635米。
    故选:B
    等高线是指把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起来的线。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据图中所示的信息理解解答即可。
    解:读图可得,①冬奥村在②“雪如意”的西北方,故A错误;
    从②“雪如意”可看到远处的长城,故B正确;
    ③越野滑雪中心位于山谷部位,该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故C错误;
    ④冬季两项中心位于山谷处,故D错误。
    故选:B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地形部位有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可根据等高线排列规律来判断各种地形部位。可依据等高线疏密和坡度陡缓的关系,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据图中所示的信息理解解答即可。
     9~11.【答案】ADB【解析】解:海南三亚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是“育种的天堂”,全国农作物种子繁育单位在这里开展农作物种子繁殖、制种、加代、鉴定等科研生产活动。每年冬春季节,大量科研人员到三亚进行育种,因为这里热量充足,该地属于热带气候。
    故选:A
    海南省的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和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城,是中国面积第二大的岛。全省陆地总面积3.5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1988413日,海南省和海南经济特区同时成立。
    本题考查了海南岛培育优质农作物品种的优势,依据海南岛的位置、气候特点理解作答。
    解:热带雨林的“水库”作用主要体现森林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等功能,是生态系统调节方面的作用。
    故选:D
    海南省的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和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城,是中国面积第二大的岛。该岛屿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有热带季雨林分布。
    本题考查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价值,引起学生关注生态环境,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解答即可。

    解:黎族是海南主要的少数民族,该区域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图B的沙滩、椰林能反映该区域的生产和生活。
    故选:B
    3000多年前,黎族人民横渡琼州海峡来到海南。他们在这方热土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华美绝伦的黎族织锦,造型独特的船形屋,用牛角、竹子、棷壳等制作的乐器……其中,钻木取火、低温制陶、黎族民歌、黎族织锦等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结合图片信息解答即可。
     12~14.【答案】CAB【解析】解:我国南水北调的水源地位于湖北省丹江口水库,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中,肩负着“一库净水北送、一江清水东流”重要使命的是湖北省。
    故选:C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线分别是:宜昌、湖口;长江上游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长江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航运价值最高的河流。
    本题主要考查长江的水系特征,题目简单。
    解: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在其开发利用上应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长江是我国南水北调的水源地,“一库净水北送”的主要目的是缓解北方缺水状况。
    故选:A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线分别是:宜昌、湖口;长江上游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长江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航运价值最高的河流。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要分析理解解答。

    解:有利于“一江清水东流”的做法有加强上游水土保持工作,加大中下游水污染治理,加强沿线生态环境监测。而扩大下游围湖造田面积会使得湖泊调蓄能力下降,容易引发洪涝灾害。
    故选:B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线分别是:宜昌、湖口;长江上游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长江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航运价值最高的河流。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要分析理解解答。
     15~16.【答案】DA【解析】解: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油菜花盛开的时间越晚。在冬油菜分布区,我们跟随油菜花盛开的金色足迹,赏花旅行的最佳方向是由南向北。
    故选:D
    影响农业的因素包括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热量、光照、温差、农业生产技术等等。
    考查我国的气温分布特点,要理解记忆。
    解:结合上题分析,影响油菜开花的主要因素是温度(热量)条件,青海省东部甲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因此开花时间晚,A正确;与光照、降水、纬度等因素无关,BCD错误。
    故选:A
    影响农业的因素包括气候、水源、地形、士壤、热量、光照、温差、农业生产技术等等。冬油菜是生长过程中需要越冬的油菜,一般秋播或秋冬交际时播种至第二年春季及夏季收获。我国冬油菜种植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各省和云贵高原地区。
    该题考查青海省东部甲地油菜花盛开时间较晚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影响农业的因素理解解答。
     17~18.【答案】DC【解析】解:读图分析可知,①是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黄土高原位于北方地区,②是西北内蒙古草原上的蒙古包。
    故选:D
    我国地域辽阔,所跨经纬度范围广,尤其是我国南北方纬度差异大,造成南北方气候差异大。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南北方的地理差异,比较记忆即可。
    解:读图可知,③所在地区是我国南方地区的小桥流水的美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述的是我国西北地区的景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描述的是泰山的景观,“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描述的是我国南方苏州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述的是黄河的壮丽景观。
    故选:C
    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区的景观特征,结合图示和诗句的含义理解解答即可。
     19~20.【答案】AD【解析】解: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和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这里湖泊星罗,沼泽密布,细草如毯,是野生动物的天堂。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典型景象是草地上藏羚羊成群。
    故选:A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和澜沧江源区的总称。三江源地区海拔高,冰雪融水多,因此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河流的天然调蓄器。
    本题主要考查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典型景象,题目简单。
    解:建立国家公园的意义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发展旅游业,木材加工业和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不是建立国家公园的目的。
    故选:D
    森林资源不断减少,不仅使木材和林副产品短缺,加剧了供需矛盾,而且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后果。
    本题主要考查建立国家公园的意义,要理解解答。
     21.【答案】内陆  交通  万象  降低  增强  太阳能【解析】解:(1)老挝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该地区深居内陆,交通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2)中老铁路北起云南昆明,南到老挝万象,它的开通使老挝出口到中国的产品运输时间缩短,运输成本降低,市场竞争力增强。
    3)玻璃屋顶设计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节省电力,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资源。
    4)老挝琅勃拉邦车站“人”字形屋顶与气候的关系是:老挝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人”字形屋顶陡峭,便于排水。
    故答案为:(1)内陆;交通;(2)万象;降低;增强;(3)太阳能;(4)老挝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人”字形屋顶陡峭,便于排水。
    1)老挝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交通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2)中老铁路南到老挝万象,它的开通使老挝出口到中国的产品运输时间缩短,运输成本降低,市场竞争力增强。
    3)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资源。
    4)老挝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人”字形屋顶陡峭,便于排水。
    本题考查东南亚的国家及交通线等相关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2.【答案】1)①水土流失   ②滑坡、泥石流   ③较低
    2)地形平坦、气候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等
    3B
    4)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发展生态农业;利用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等。【解析】1)重渡沟地区有破坏植被的现象,造成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由于破坏植被,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河南省重渡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山区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2)沈家村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地形平坦、气候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等。
    3)据题干中的描述可得,麦子能做面包主要依靠培育优良品种。
    4)借鉴重渡沟和沈家村的发展经验,为河南省乡村振兴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发展生态农业;利用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等。
    本题考查河南省重渡沟的农业等相关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点和题干中的信息理解解答即可。
     23.【答案】青藏  布达拉宫    青稞  牦牛【解析】解:(1)西藏的发展与自然条件有关,西藏海拔高,气候寒冷,其景观特点是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2)旅游业是拉动西藏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众多游客经青藏铁路至拉萨,欣赏西藏最著名的旅游景观布达拉宫,它是佛教建筑,是西藏的象征。
    3)农牧业具有特色。图3反映藏族春耕播种,她播散的是西藏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即青稞的种子,其牧业的特色畜种是牦牛,有“高原之舟”之称,牦牛是青藏地区特有的畜种。
    4)西藏位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该省区适合发展的新能源有地热能、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故答案为:
    1)高;寒冷;冰川;
    2)青藏;布达拉宫;
    3)藏;青稞;牦牛;
    4)地热能、太阳能、风能
    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农业区多分布于气温较高的河谷地区,形成特色的河谷农业区,作物以洗温凉的青稞小麦为主。藏袍是藏族的传统服饰,牦牛是青藏地区的特有畜种。
    本题考查西藏自治区的相关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4.【答案】高寒  河谷地区海拔较低  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  河套平原  甜菜  多暴雨  泥沙淤积  植树种草【解析】解:(1)黄河源头—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该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三江源地区人口、城市集中分布在河谷地区,主要原因是:河谷地区海拔较低,气候较温暖。
    2)图1中甲地修建了太阳能光伏电站,该地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该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3)图1中黄河上游乙农业区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套平原,它和宁夏平原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被誉为“塞外江南”。在乙河套平原适合广泛种植的糖料作物是甜菜,这充分体现了发展农业要遵循的原则。
    4)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该地区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夏季多暴雨,该地形区水土流失严重。下游黄河进入华北平原,河道变宽,流速减慢,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5)“治黄百难,唯沙为首”。治理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应采取的措施是:植树种草、打坝淤地等。
    故答案为:(1)高寒;河谷地区海拔较低;(2)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3)河套平原;甜菜;(4)多暴雨;泥沙淤积;(5)植树种草。
    1)三江源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河谷地区海拔较低,气候较温暖。
    2)图1中甲地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
    3)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被誉为“塞外江南”。河套平原适合广泛种植的糖料作物是甜菜。
    4)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夏季多暴雨。黄河下游进入华北平原,河道变宽,流速减慢,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5)治理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应采取的措施是:植树种草、打坝淤地等。
    本题考查黄河流域示意图的判读,知识点较多,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相关试卷

    2023年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中考地理三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中考地理三模试卷(含解析),共21页。

    2023年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中考地理三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中考地理三模试卷(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实验中学中考地理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实验中学中考地理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