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3年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中考生物二模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1. 如图甲是某人一次平静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人体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甲曲线AB段表示吸气过程,胸腔容积缩小
B. 图甲曲线BC段时,膈肌处于图乙所示的A位置
C. 图甲B点、C点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D. 图甲曲线AB段时,膈肌和肋间肌均为收缩状态
2. “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浆可用来治疗该病的危重病患者,当康复者的血浆经处理后输入患者上肢的静脉中后,这种含大量抗体的血浆随患者血液送到他肺部时,所经过的途径依次是( )
①上腔静脉
②下腔静脉
③右心房
④右心室
⑤组织细胞处毛细血管
⑥肺动脉
⑦肺静脉
⑧肺部毛细血管
A. ①→③→④→⑥→⑧ B. ②→③→⑤→⑦→⑧
C. ①→②→④→⑤→⑧ D. ⑤→③→④→⑥→⑦
3. 如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肾单位是组成肾脏的基本单位,由①②③组成
B. 血液经过③和④内壁的过滤作用,血液变成静脉血
C. ④内的液体与③内的液体相比,④内不含葡萄糖
D. ⑦内的液体与①内的液体相比,⑦内尿素含量明显降低
4.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下列叙述与其不相符的是( )
A. 蛔虫体表有角质层,与寄生生活相适应
B. 蜥蜴体表有角质的鳞片,可防止水分蒸发,完全适应陆地生活
C. 鸟的前肢变为翼,适应空中飞行
D. 河蚌用鳃呼吸,出水管和入水管只与其呼吸有关
5. 生活中,我们经常做一些推门动作。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推门动作属于先天性行为 B. 推门动作很简单,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C. 推门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D. 完成推门动作时,相关的骨起杠杆作用
6. 下列生物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 蝗虫和大熊猫 B. 狗尾草和大熊猫 C. 金鱼和大熊猫 D. 家兔和大熊猫
7. 如图是农田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共有3条食物链,喜鹊和蝗虫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B. 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玉米的光合作用
C. 农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比森林生态系统强
D. 参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生物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8. 如图是某同学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观察到的两个视野,在由视野甲到视野乙的观察过程中,不需进行的操作是( )
A. 转动粗准焦螺旋 B. 转动转换器 C. 转动细准焦螺旋 D. 调节反光镜
9. 下列选项中,与“蚯蚓疏松土壤”说明的道理一致的是( )
A. 雨露滋润禾苗壮 B.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C. 桃花三月始盛开 D.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10. 下列对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
B. 染色体先复制,然后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C. 新细鲍和原细胞所含的色体是一样的
D. 细胞分裂后,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11. 小华对绿色植物做了归纳总结,你认为她作出的下列归纳错误的是( )
A. 海带是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几乎全身都可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B. 墙藓的茎、叶内有较为发达的输导组织,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
C. 蕨菜、卷柏等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
D. 月季、马尾松等植物可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
12. 下列关于桃树开花和结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桃花结构中,雄蕊不参与果实的形成
B. 桃子中的桃仁是种子,由受精卵发育而成
C. 我们吃的果肉属于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
D. 开花期遇连绵阴雨会减产,主要因为光照不足
13. 某同学利用银边天竺葵探究光合作用,设计如图所示(图中①是非绿色部位,②和④是不遮光绿色部位,③是遮光绿色透明塑料袋部位)。以下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 )
A. 利用该装置可以形成四组对照实验
B. ①处与②处对照,探究的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C. ②处与④处对照,证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D. ③处经酒精脱色滴加碘液后变蓝,说明此处产生了淀粉
14. 怀胎十月,孕育爱情的结晶,对于母亲来说又幸福又辛苦。宝宝新生命开始和胚胎发育的场所分别是( )
A. 卵巢、子宫 B. 输卵管、输卵管 C. 输卵管、子宫 D. 子宫、子宫
15. 流程图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分裂染色体的变化:染色体复制→染色体均分→染色体进入两个新细胞
B. 难分解的有毒物沿食物链积累:水生植物→剑水蚤→蜻蜓幼虫→小鱼→大鱼
C. 脂肪在消化道中被分解的顺序:口腔→胃→小肠
D. 光线进入眼球: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16. 如图中甲、乙代表生物个体或者结构,a、b代表物质,箭头代表物质输送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甲是叶绿体,乙是线粒体,则a可代表二氧化碳
B. 若甲是肾小球,乙是肾小囊,则b可代表血细胞
C. 若甲是肾小管,乙是毛细血管,则a可代表葡萄糖
D. 若甲是甲状腺,乙是毛细血管,则b可代表甲状腺激素
17.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现象越来越严重,对人体的危害也在加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鼻毛能阻止雾霾中的颗粒物进入人体 B. 支气管不能清除雾霾中的微小颗粒物
C. 鼻黏膜分泌的黏液能湿润吸入的空气 D. 雾霾天气的形成与汽车尾气的排放有关
18. 对下列图中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无细胞结构,可以寄生在②内,属于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
B. ②有细胞结构,属于真核生物
C. ②③④⑤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D. 它们都可以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的角色
19. 在一个由水稻、蝗虫、青蛙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青蛙杀光,蝗虫的数量变化可以用下列曲线图中的哪一个来表示?( )
A. B.
C. D.
20. 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中,与昆虫生殖和发育无关的是( )
A. 老马识途 B. 作茧自缚 C. 金蝉脱壳 D. 蜻蜓点水
21. 如图是某家庭肤色遗传情况图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根据1、2、6号可判断出白化病为隐性遗传病
B. 1、4、7号基因组成不相同
C. 若第二代中6号和7号个体是一对夫妇,所生孩子为肤色正常男孩的概率是25%
D. 3号个体将白化病基因传给下一代的“桥梁”是精子
22. 依据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啄木鸟的长舌是因取食树缝内的昆虫,反复不断伸长的结果
B. 抗生素的使用导致细菌出现抗药性
C. 蛇的四肢由于长期不用而退化,因而获得匍匐的习性
D. 猛禽具有锐利的喙和尖锐的爪,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23. 下列对学校预防新冠肺炎措施的分类中错误的是( )
A. 规定学生进校测体温——控制传染源
B. 鼓励学生积极接种疫苗——保护易感人群
C. 要求学生勤洗手——切断传播途径
D. 教室每天开窗通风——控制传染源
24. 下列对安全用药和急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类非处方药可在百货商店处自行购买
B. 被毒蛇咬伤后,立即拨打120并捆扎伤口近心端急救
C. 实施心肺复苏时,按压部位是胸部两侧肋骨处
D.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不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25. 为探究烟草浸出液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某小组配置不同的烟草浸出液浓度,每组放入大小相近的5条金鱼,记录每分钟金鱼的呼吸次数并计算平均值。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组别
第1组(清水)
第2组(3份清水+1份浸出液)
第3组(2份清水+2份浸出液)
第4组(1份清水+3份浸出液)
呼吸次数
83次/分
95次/分
110次/分
125次/分
A. 实验的变量是金鱼的呼吸次数 B. 金鱼在正常情况下的呼吸频率是83次/分
C. 每组取5条金鱼并算平均值可减少误差 D. 烟草浸出液浓度越高,金鱼呼吸颜率越快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0分)
26. 中小学积极开展丰富而有特色的体育活动,让校园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如图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中a、b、c、d表示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请据图回答:
(1)人体消化道中进行a过程的场所主要是小肠,该结构中含有多种消化液,能将脂肪最终消化为 ______ 。
(2)b过程中,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一共穿过了 ______ 层膜。
(3)经b过程后,血液的变化是 ______ 。
(4)运动后出汗会流失水分,及时补充水分非常重要。图中 ______ 和皮肤都是排泄尿素、无机盐和水的器官。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180L,而排出的尿液约1.5L,这主要与肾单位中 ______ 作用有关。
27. 奥地利科学家孟德尔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150多年前,他所进行的豌豆杂交实验开始,逐步发现了遗传规律。如图1所示为豌豆花的结构,图2为孟德尔的部分实验过程,相关基因用D、d表示。
(1)观察图1,自然条件下豌豆在开花前已经完成受精,所以豌豆的传粉方式为 ______ 。
(2)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孟德尔用纯种高茎豌豆(Ⅰ号)与纯种矮茎豌豆(Ⅱ号)做亲本杂交,得到的子一代全部都是高茎,由此可以判断 ______ 为显性性状,子二代中高茎和矮茎的基因组成分别为 ______ 。
(3)孟德尔继续对子二代中不同性状的个体进行数量统计。若矮茎豌豆为277株,则理论上高茎豌豆植株数量应是其 ______ 倍。高茎豌豆中基因组成为Dd的植株占比约为 ______ (用分数表示)。
28. 如图的甲图是金丝猴、朱鹮、水杉、大肠杆菌、肾蕨和珙桐六种生物分类表解图,乙图是鸟类呼吸系统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请根据生物的特征写出甲图中数字①所代表的生物是______。
(2)请完善甲图中a、b两处应该填写的内容:a______;b______。
(3)朱鹮的呼吸作用旺盛,不论是吸气还是呼气,肺内都有富含氧气的空气通过,从而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这与它具有乙图中[______]______结构有关。(括号内填写字母,横线上填写字母所代表的结构名称)。
(4)生物学按照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对生物进分类,可以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上述六种生物中,与水杉亲缘关系最近的是______(填写相应数字)。
29. 花样滑冰运动员随着音乐的旋律,时而平稳地滑行,时而快速地旋转。图一是神经系统有关结构示意图,图二为关节基本结构概念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B在神经系统的组成中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 ______ 。
(2)运动员伴着音乐起舞,属于 ______ 反射,其中,接收神经冲动并做出反应的结构是图一中的[ ______ ] ______ 。
(3)运动员动作优美,除了具备完整神经结构外,还需要灵活的关节结构做基础。图二中[c]、[d]表面的关节软骨和[ ______ ] ______ 内的滑液,使关节具有灵活性。
(4)运动员在旋转时仍能保持平衡,这主要是图一中[ ______ ] ______ 协调运动的结果。运动员夺冠后情绪激动、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30. 为探究植物的生理作用,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并实施了如图所示四个实验。提示: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一中,A瓶装有萌发的绿豆种子,B瓶装有煮熟的绿豆种子,把A、B装置同时放在温暖的地方,24小时后观察蜡烛在A、B瓶中燃烧情况。该实验目的是为了证明种子呼吸作用消耗的气体是 ______ 。
(2)图二中的C和D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实验变量是 ______ 。之后将C、D装置的叶片取下,进行图四的操作,其目的是利用酒精溶解 ______ 。
(3)在图三中,同学们将装置放在光下几个小时后,发现 ______ 装置的塑料袋内壁有较多小水珠,说明蒸腾作用的器官是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曲线图中,AB段表明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此时肋间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胸腔容积增大,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A错误;
B、曲线图中,BC段表明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膈肌处于图乙所示的A位置,B正确;
C、图示中B点表示吸气刚好完成(或呼气开始),A、C点表示呼气刚好完成(或吸气开始),此时外界大气压等于肺内气压,C正确;
D、图甲曲线AB段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此时膈肌和肋间肌均为收缩状态,D正确。
故选:A。
(1)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
(2)呼气时,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3)图示中表示的是一次呼吸过程,曲线AB段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此时外界气体进入肺内;曲线BC段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此时,肺内气体排出。
掌握吸气和呼气时膈肌、胸廓、肺以及肺内气压的变化的情况即可解答。
2.【答案】A
【解析】解:人体的血液循环简图如下:
所以,在上肢静脉输含大量抗体的血浆,此血浆随血液输送到肺部所经过的途径是:上肢静脉→①上腔静脉→③右心房→④右心室→⑥肺动脉→⑧肺部毛细血管→肺部组织细胞。
故选:A。
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解题关键是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
3.【答案】D
【解析】解:肾单位是组成肾脏的基本单位,由③肾小球、④肾小囊、⑤肾小管组成,而不是由①②③组成,错误;
B、血液经过③和④内壁的过滤作用,没有发生气体交换,血液还是对我们,而不是血液变成静脉血,错误;
C、④(肾小囊)内的液体(原尿)与③(肾小球)内的液体(血液)相比,④内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而不是葡萄糖,错误;
D、⑦内的液体与①内的液体相比,⑦内尿素含量明显降低,正确。
故选:D
(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3)图中,①入球小动脉、②出球小动脉、③肾小球、④肾小囊、⑤肾小管、⑥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⑦肾静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和尿的形成过程以及正确辨认图中的结构名称。
4.【答案】D
【解析】解:A、蛔虫体表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角质层,避免被寄主的消化液侵蚀,与寄生生活相适应,正确。
B、蜥蜴属于爬行动物,体表有角质的鳞片,可防止水分蒸发,完全适应陆地生活,正确。
C、鸟的前肢变成翼,为家鸽的飞行器官,适应空中飞行,正确。
D、河蚌属于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靠入水管、出水管获取氧气和食物颗粒,排出废物,错误。
故选:D。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5.【答案】D
【解析】解:AB、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属于学习行为,AB错误。
C、推门时属于伸肘动作,肱三头肌会收缩,肱二头肌会舒张,C错误。
D、完成这个动作时,相关的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肌肉起动力作用,D正确。
故选:D。
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6.【答案】D
【解析】解:A、蝗虫属于节肢动物,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亲缘关系远,错误。
B、狗尾草属于植物,大熊猫属于动物,亲缘关系最远,错误。
C、金鱼属于鱼类,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亲缘关系远,错误。
D、家兔和大熊猫都属于哺乳动物,亲缘关系最近,正确。
故选:D
动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小,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动物的分类知识,能灵活的对动物进行分类,比较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7.【答案】D
【解析】解;A、图中食物链有:玉米→蝗虫→喜鹊→鹰;玉米→喜鹊→魔;玉米→田鼠→鹰。因此该食物网中有3条食物链,喜鹊和蝗虫之间有捕食关系,它们之间还有共同的食物玉米,因此还有竞争关系,A错误。
B、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因此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最终能量来自于太阳能,B错误。
C、农田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单一,食物网结构简单和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自动调节能力弱,C错误。
D、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从无机环境开始,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又回到无机环境的过程叫做物质循,因此,参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生物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D正确。
故选:D。
(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一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2)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太阳,太阳能是维持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动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老师:我这显示没有异常换行。
8.【答案】A
【解析】解:依据题意,先向左移动装片,由视野甲到视野乙,放大倍数增大,所以在由视野甲到视野乙的观察过程中,需要先移动装片把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然后再转动转换器,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变暗,此时需要调节反光镜使视野变亮,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而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调节粗准焦螺旋,A符合题意。
故选:A。
用显微镜观察时,放大倍数是目镜倍数与物镜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视野范围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视野范围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
记清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即可解答。
9.【答案】D
【解析】解:A.“雨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分对生物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
B.鹬与蚌之间是捕食关系;渔翁以鹬蚌为食,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体现生物间的捕食关系,B不符合题意。
C.“桃花三月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C不符合题意。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是白蚁在大堤内挖穴活动导致大堤的牢固性降低,洪水来临时容易溃堤,表明生物白蚁对环境大堤的影响,D符合题意。
故选:D。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解答此题要掌握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0.【答案】D
【解析】解: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样,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相同和数目也相同。由于染色体内有遗传物质DNA,因此,细胞分裂后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和原细胞是一样的。选项ABC正确,D错误。
故选:D。
细胞分裂后,新形成的细胞和原细胞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遗传物质是DNA,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也是一样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一个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的原因以及细胞分裂的过程。
11.【答案】B
【解析】解:A、海带是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几乎全身都可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都能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
B、墙藓属于苔藓植物,茎、叶内没有输导组织,只能生活在阴湿的陆地上,B错误。
C、蕨菜、卷柏等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C正确。
D、月季种子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马尾松的种子外面都无果皮包被,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属于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用种子繁殖,D正确
故选:B。
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
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
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
裸子植物,无花,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只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
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
掌握各种植物类群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12.【答案】C
【解析】解:A、雄蕊的花药中含有许多花粉粒,雌蕊的子房中含有胚珠,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是花的主要结构。A错误。
B、受精完成后,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桃子中的桃仁是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成。B错误。
C、受精完成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我们吃的果肉属于(中)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C正确。
D、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生理过程。开花期遇连绵阴雨会减产,主要因为传粉不足造成的。D错误。
故选:C。
1、雄蕊的花药中含有许多花粉粒,雌蕊的子房中含有胚珠,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是花的主要结构。
2、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
掌握花的结构和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是解题的关键。
13.【答案】B
【解析】解:A、该实验设置了三组对照实验:①②的变量是叶绿体;②④的变量是二氧化碳;②③以光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A错误。
B、①处与②处对照,实验变量是叶绿体,探究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B正确。
C、②④的变量是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有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装置中放置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就是使叶片D所处的环境中没有二氧化碳,目的是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不可少的原料,C错误。
D、③遮光部分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说明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没有产生淀粉,D错误。
故选:B。
分析实验装置可知,该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利用盆栽的银边天竺葵,设置了三组对照实验:①②的变量是叶绿体;②④的变量是二氧化碳;②③以光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掌握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原料和产物的实验。
14.【答案】C
【解析】解:睾丸产生的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到38周,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因此宝宝新生命开始和胚胎发育的场所分别输卵管和子宫。
故选:C。
人类受精的过程及胚胎发育过程如图:
解答此题要掌握人的生殖过程。
15.【答案】C
【解析】解:A、细胞分裂染色体的变化:染色体复制→染色体均分→染色体进入两个新细胞,A正确;
B、难分解的有毒物沿食物链积累:水生植物→剑水蚤→蜻蜓幼虫→小鱼→大鱼,B正确;
C、脂肪的化学消化只在小肠内进行,C错误;
D、在眼球的结构中,要想使得光线能够通过,眼球的结构必须是无色透明的。视觉的形成路线为:外界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形成物像)→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D正确。
故选:C。
(1)细胞分裂染色体的变化:染色体复制→染色体均分→染色体进入两个新细胞;
(2)知道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是沿食物链逐渐富集;
(3)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4)在眼球的结构中,要想使得光线能够通过,眼球的结构必须是无色透明的。视觉的形成路线为:外界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形成物像)→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关键点:胃、口腔对脂肪没有消化作用。
16.【答案】C
【解析】解:A、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若甲是叶绿体,乙是线粒体,则a可代表氧气,A错误。
B、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若甲是肾小球,乙是肾小囊,血细胞不会在乙肾小囊中出现,因此b不能代表血细胞,B错误。
C、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若甲是肾小管,乙是毛细血管,则a可代表葡萄糖,C正确。
D、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若甲是甲状腺,乙是毛细血管,则a可代表甲状腺激素,D错误。
故选:C。
(1)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2)人体内胰岛素能调节糖代谢,促进糖原的合成,加速血糖分解,降低血糖浓度;
(3)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相当于兴奋剂,解答即可。
此题的知识点较多,仔细审题是解题的关键。
17.【答案】A
【解析】解:A.雾霾是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组成,虽然鼻毛可以阻挡一部分可吸入颗粒物,但对是气态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却无能为力,故A错误。
B.雾霾天气时,空气中漂浮着粉尘、烟尘,可能悬浮在雾气中,人们每次呼吸,往肺部深处吸入大约50万个微粒,可是在受到污染的空气中,吸入的微粒可能比这多百倍。而支气管与肺泡不能有效清除雾霾中的微小颗粒物,故B正确。
C.鼻腔内黏膜分泌的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湿润,减少对呼吸道的不良刺激,故C正确。
D.工业生产燃煤、汽车尾气、烧秸秆都会形成雾霾天气,故D正确。
故选:A。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越来越多,雾霾天气对人会造成危害,污染环境。
掌握呼吸道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18.【答案】A
【解析】解:A、①是病毒,无细胞结构,可以寄生在②细菌内,属于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A正确。
B、②是细菌,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B错误。
C、②是细菌,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③④⑤是真菌,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C错误。
D、②细菌和③④⑤真菌都可以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的角色,①病毒不属于分解者,D错误。
故选:A。
(1)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2)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没有叶绿体。
(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4)图示①是病毒,②是细菌,③是酵母菌,④是青霉,⑤是蘑菇。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细菌、真菌以及病毒的结构特点。
19.【答案】C
【解析】解:在上面的生态系统中,水稻是植物,属于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蝗虫是以水稻为食,属于初级消费者;青蛙是以蝗虫为食,属于次级消费者。所以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为:水稻→蝗虫→青蛙。食物链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只要某一物种的数量发生变化,就会牵动整条食物链,从而进一步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如青蛙的数量减少,蝗虫在短时间内就会因天敌减少而数量急剧增加,而蝗虫的数量增加又导致水稻的数量减少,蝗虫获取不到足够的食物,数量就会减少,所以将青蛙杀绝,蝗虫的数量变化为先增加再减少。
故选:C。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首先明确的是任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外来干扰超出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
明确: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这个能力有一定的限度。
20.【答案】A
【解析】解:A、马用肺呼吸,胎生哺乳,“老马识途”,描述的是哺乳动物的学习行为;
B、“作茧自缚”,描述的是昆虫发育过程中的蛹期;
C、“金蝉脱壳”,描述的是蝉发育过程中的幼虫蜕皮现象即脱去外骨骼的现象;
D、“蜻蜓点水”描述的是蜻蜓生殖过程中的产卵现象。
所以,与昆虫生殖和发育无关的是“老马识途”。
故选:A。
(1)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两对翅,有三对足,有外骨骼。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昆虫的特征以及昆虫生殖和发育过程、特点。
21.【答案】B
【解析】解:A.根据遗传情况图解可以看出,第一代中1和2皮肤颜色都正常,子代中出现了白化病6,说明白化病为隐性性状,控制性状的基因在1和2体内没有表现,皮肤正常是显性性状,A正确。
B.若用A、a分别表示控制人肤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从图中看出第一代3号和4号所生第二代8号患病,而第二代8号从第一代3号和4号遗传来的基因是a,因此第一代4号的基因组成是Aa,7号的基因组成是Aa。同样道理可知患病6的基因aa分别来自亲代1和2,则1和2的基因组成均是Aa,因此1、4、7号基因组成均相同,B错误。
C.若图中6号和7号个体是一对夫妇,6号患病的基因组成是aa,7号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根据遗传图解可知,则6号和7号生一个肤色正常孩子的概率是50%,每次生男生女的几率是均等的,各是50%,因此生一个肤色正常男孩的概率是50%×50%=25%,C正确。
D.白化病这种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作为桥梁把控制白化病的基因传递给了子代。3号个体是男性,生殖细胞是精子,因此图中3号个体将白化病的基因通过精子传递给下一代,D正确。
故选:B。
(1)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
(2)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解答即可。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22.【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生物进化论的核心内容。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论点是:物种是可变的。而且生物具有多样性和适应性。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解答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
【解答】
A、啄木鸟因为要捕食树缝内的昆虫,只有舌伸长才能捕捉到,就容易生存下去,舌短的就捉不到昆虫,而慢慢会被淘汰。而不是反复不断伸长的结果,故不符合题意。
B、细菌的抗药性变异发生在注射抗生素之前,不是使用抗生素后才的导致细菌出现抗药性。故不符合题意;
C、环境变化是物种变化的原因,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故不符合题意;
D、猛禽有锋利的爪和锐利的眼神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3.【答案】D
【解析】解:A、学生进校前需进行体温测量,体温超过37.3℃为疑似患者,因此体温超过37.3℃需要进行隔离观察,这种措施在传染病的预防上属于控制传染源,A正确。
B、按规定给孩子接种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B正确。
CD、要求学生饭前便后洗手、教室每天都要开窗通风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C正确,D错误。
故选:D。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而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关键是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措施。
24.【答案】B
【解析】解:A、甲乙两类OTC虽然都可以在药店购买,但乙类非处方药安全性更高。乙类非处方药除了可以在药店出售外,还可以在超市、宾馆、百货商店等处销售。A错误,
B、被毒蛇咬伤后,蛇毒会随着静脉血管先运回心脏,因此要迅速用绳勒紧伤口上方(近心端),B正确;
C、医护人员对心跳、呼吸骤停者进行心肺复苏操作,实施胸外心脏按压时,按压的部位应是胸骨下端约1/3处,C错误;
D、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人体的免疫力对外来的药物的一种排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不一定不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D错误;
故选:B。
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掌握常用的急救措施,即解决题目,最好又会在必要的时候能用于救助他人。
25.【答案】A
【解析】解:A、实验的变量是烟草浸出液浓度,错误。
B、金鱼在正常情况下与第1组(清水)的呼吸频率大致相同,因此金鱼在正常情况下的呼吸频率是83次/分,正确。
C、本实验是通过每组取5条金鱼并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来减少误差的,正确。
D、一定浓度范围内,烟草浸出液浓度越高,每分钟内金鱼的呼吸次数越多(呼吸频率越快),正确。
故选:A。
1、对照试验要求变量唯一,除控制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均相同。
2、吸烟不仅损害呼吸系统,对其他器官和系统也会造成伤害。
设置对照实验目的在于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对象的影响,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探究实验一定要设置对照组。
26.【答案】甘油和脂肪酸 5 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肾脏 肾小管的重吸收
【解析】解:(1)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2)从上图可以看出,b过程中,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然后穿过红细胞膜进入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结合,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一层细胞两层膜,所以b过程中,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一共穿过了5层膜。
(3)b过程代表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在气体交换过程之后,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即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4)运动后出汗会流失水分,及时补充水分非常重要。图中肾和皮肤都是排泄尿素、无机盐和水的器官。d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所以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180L,而排出的尿液约1.5L,这主要与肾单位中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有关。
故答案为:(1)甘油和脂肪酸
(2)5
(3)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4)肾脏;肾小管的重吸收
图中:a是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吸收进入血液的过程;b是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c是组织细胞与血液的物质交换;d表示尿液的形成。
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人体新陈代谢的过程。
27.【答案】自花传粉 高茎 DD或Dd、dd 3 23
【解析】解:(1)观察图1,图中①柱头,②花柱,③子房,①②③合称为雌蕊,④花药和⑤花丝合称雄蕊。豌豆的花是两性花,自然条件下豌豆在开花前已经完成受精,雄蕊里的花粉已经授给同一朵花的雌蕊,这种传粉方式属于自花传粉。
(2)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孟德尔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做亲本(用P表示)杂交,得到的子一代(用F1表示)全部都是高茎,子一代没有表现出的性状矮茎一定是隐性性状,而高茎是显性性状,其中亲本中高茎的基因组成一定为DD,矮茎的基因组成是dd。子一代的基因组成为Dd,子一代进行杂交,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子二代中高茎的基因组成为DD或Dd,矮茎的基因组成为dd。从遗传图解中可以看出,F2中高茎豌豆植株数量应是矮茎豌豆的3倍,即277×3=831(株),高茎豌豆中基因组成为Dd的植株占比约为23,所以理论上高茎豌豆中基因组成为Dd的植株约为831×=554(株)。
故答案为:(1)自花传粉
(2)高茎;DD或Dd、dd
(3)3;23
(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3)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28.【答案】大肠杆菌 种子植物 胎生 b 气囊 ④
【解析】解:(1)甲图中数字①属于原核生物,大肠杆菌(细菌)是原核生物,故①所代表的生物是大肠杆菌。
(2)根据繁殖方式,植物包括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因此甲图中a是种子植物;动物的生殖包括卵生和胎生,故甲图中b表示胎生。
(3)朱鹮属于鸟类,由于体内有发达的b]气囊,不论是吸气还是呼气,肺内都有富含氧气的空气通过,及能进行双重呼吸,从而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4)肾蕨属于孢子植物,故②代表肾蕨;水杉种子裸露、无果皮,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裸子植物,故③代表水杉,珙桐的种子不裸露、有果皮形成果实,属于被子植物,因此④代表珙桐。而⑥金丝猴、⑤朱鹮属于动物,①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因此与水杉亲缘关系最近的是④珙桐。
故答案为:
(1)大肠杆菌;
(2)种子植物;胎生;
(3)b;气囊;
(4)④。
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
鸟类体内有发达的气囊,它分布于内脏之间、肌肉之间和骨的空腔里,气囊都与肺相通,有储存空气、协助呼吸的功能。呼吸方式为双重呼吸,双重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可以供给鸟类飞翔时充足的氧气,有利于鸟类的飞翔。
乙图中,a是气管,b是气囊,c是肺。
主要考查了对生物的分类及分类单位的认识。
29.【答案】脑干 复杂(条件) 4 效应器 b 关节腔 D 小脑
【解析】解:(1)人体神经系统是由脑、C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的。其中,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包括A大脑、D小脑和B脑干。
(2)运动员伴着音乐起舞,是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属于条件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其中4效应器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因此,接收神经冲动并做出反应的结构是4效应器。
(3)关节面上覆盖着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关节面之间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b关节腔内有关节囊内壁分泌的滑液,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活动灵活。
(4)D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运动员夺冠后情绪激动,大脑皮层就会特别兴奋,并通过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并且促使皮肤因血管扩张而显得面红耳赤。因此,当情绪激动,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时,这是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受到神经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故答案为:
(1)脑干
(2)复杂(条件);4效应器
(3)b关节腔
(4)D小脑
(1)反射弧包括1感受器、2传入神经、神经中枢、3传出神经、4效应器五部分。图一中A大脑,B脑干,C脊髓,D小脑。
(2)图二中a关节囊,b关节腔,c关节头,d关节窝。
关键是掌握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0.【答案】氧气 二氧化碳 叶绿素 E 叶片
【解析】解:(1)“在实验一中,A瓶装有萌发的绿豆种子,B瓶装有煮熟的绿豆种子,把A、B装置同时放在温暖的地方,24小时后观察蜡烛在A、B瓶中燃烧情况”。A瓶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瓶中氧气;煮熟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氧气没被消耗,氧气有助燃的特性,所以观察到的现象是A瓶中的蜡烛熄灭,B瓶中的蜡烛燃烧。因此该实验目的是为了证明种子呼吸作用消耗的气体是氧气。
(2)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因此C装置中没有二氧化碳,D装置中清水不能吸收二氧化碳,因此D装置中有二氧化碳。所以实验二中的C和D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二氧化碳。之后将 C、D 装置的叶片取下,进行图四的操作,其目的是利用酒精溶解叶绿体,防止叶绿素的颜色影响观察。
(3)在实验三中,E、F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叶片,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因此“同学们将装置放在光下几个小时后”,发现E装置的塑料袋内壁有较多小水珠,说明水分是通过蒸腾作用从叶片的气孔散失的。
故答案为:(1)氧气;
(2)二氧化碳;叶绿素;
(3)E;叶片。
(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3)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通过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
掌握植物的三大生理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2023年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中考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中考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四是探究影响蓝莓光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答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