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重点中学高二(下)月考物理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重点中学高二(下)月考物理试卷及答案解析第1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重点中学高二(下)月考物理试卷及答案解析第2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重点中学高二(下)月考物理试卷及答案解析第3页
    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重点中学高二(下)月考物理试卷及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重点中学高二(下)月考物理试卷及答案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s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重点中学高二(下)月考物理试卷
    1. 一振子沿x轴做简谐运动,平衡位置位于坐标原点O,简谐运动的振幅为A=0.1m。t=0时刻振子的位移为x1=−0.1m,t=1s时刻振子的位移为x2=0.1m,则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周期可能为(    )
    A. 4s B. 3s C. 0.5s D. 23s
    2. 一弹簧振子振幅为A,从最大位移处经过时间t0第一次到达平衡位置,若振子从平衡位置处经过t03时的加速度大小和动能分别为a1和E1,而振子位移为A3时加速度大小和动能分别为a2和E2,则a1、a2和E1、E2的大小关系为(    )
    A. a1>a2,E1a2,E1>E2
    C. a12.0m,得出两个质元间距离与波长的关系,求出波长,求出波速可能的值.
    本题知道两个质点的振动图象,可结合波形分析它们之间的距离与波长的关系式通项,要注意波传播方向不明,要考虑两种方向,不要漏解.

    10.【答案】C 
    【解析】解:A.光线在棱镜中传播时频率不变,故A错误;
    B.光路图如图:

    根据折射定律:n=sinisinr=sin45°sinr,r=30°
    所以θ=90°−(180°−45°−90°−r)=75°
    根据全发射条件sinC=1n
    所以临界角C=45°r0时,分子之间的距离减小时,分子间的引力总是大于斥力,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故B正确;
    D、分子间距离大于r0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增大分子间距离,分子间作用力总是做负功,故D正确。C、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当rr0时,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故C正确;
    故选:BCD。
    分子之间的斥力和引力是同时存在的。在F−r图象中,随着距离的增大斥力比引力变化的快,当分子间的距离等于分子直径数量级时,引力等于斥力。根据正功与负功的意义分析引力做功的问题。
    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距离时分子力为零,掌握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图象,即可正确解题。

    13.【答案】D 
    【解析】解:A.旋转铁丝圈,薄膜由于受到重力作用,薄膜从上到下的厚度不变,由干涉原理分析,干涉条纹不会发生变化,故A错误;
    B.本实验的条纹是由于薄膜干涉形成的,而三棱镜色散原理是光的折射,所以原理不同,故B错误;
    C、肥皂膜由于重力,上薄下厚,发现条纹是等间距的,可知肥皂膜的厚度从上到下是均匀增加的,故C错误;
    D、发现条纹是上疏下密的,说明肥皂膜厚度不均匀,从上往下变厚是越来越快的,故D正确。
    故选:D。
    条纹是由于薄膜干涉形成的,肥皂膜由于重力,上薄下厚,发现条纹是等间距的,可知肥皂膜的厚度从上到下是均匀增加的,发现条纹是上疏下密的,说明肥皂膜从上往下变厚是越来越快的。
    需要熟练掌握薄膜干涉原理,由于薄膜上下表面反射的光相遇产生干涉。

    14.【答案】D 
    【解析】解:一定量气体,在一定温度下,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分子撞击器壁的平均作用力不变;
    气体的体积增大时,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减小,单位时间内对器壁的碰撞次数减少,
    单位时间内器壁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变小,气体产生的压强减小,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求解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气体压强产生的机理,是由于无规则运动的气体分子频繁的碰撞器壁产生的,压强的大小与温度、体积有关,符合统计规律。
    要熟记气体压强产生的机理:气体压强是由于大量的气体分子频繁的持续的碰撞器壁产生的,压强的大小与分子的平均动能、分子数密度有关,分子平均动能越大(宏观温度越高)、分子数密度越大(宏观体积越小),气体产生的压强就越大。

    15.【答案】D 
    【解析】解:A.细颗粒物在大气中的移动是由于空气分子的热运动与气流的作用,故A错误;
    B.由图乙可知实线对应的速率大的分子占的比列越大,对应的气体分子温度较高,所以图乙中实线表示14:00时的空气分子速率分布曲线,故B错误;
    C.温度越高,细生粒物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所以细生粒物的无规则运动14:00时比11:00时更剧烈,故C错误;
    D.14:00时的气温高于12:00的的气温,空气分子的平均动能较大,单位时间内空气分子对细颗粒物的平均撞击次数较多,故D正确。
    故选:D。
    细颗粒物在大气中的移动是由于空气分子的热运动与气流的作用,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激烈,分子运动激烈是指速率大的分子所占的比例大.气温高,空气分子的平均动能较大,单位时间内空气分子对细颗粒物的平均撞击次数较多。
    本题关键在于理解:温度高与低反映的是分子平均运动快慢程度,理解气体的温度与分子的运动的激烈程度之间的关系.

    16.【答案】BC 
    【解析】解:A球和B球在光滑的轨道半径很大的圆弧上,它们在很短的圆弧上运动,可以等效为单摆运动,所以AB球发生正碰后各自做单摆运动。单摆周期T=2π Lg,周期与质量、速度等因素无关,由题目可知A球下落的时间为t=14T,碰后A、B两球的周期相同,所以A、B两球向上运动的时间和向下运动的时间都是一样的。所以要经过2t的时间,A、B两球同时到达O处第二次相碰。故BC正确,AD错误。
    故选:BC。
    光滑圆弧轨道半径很大,A球和B球在很短的圆弧上运动,可以等效为单摆运动,根据单摆运动的周期公式分析两球第二次相碰时相间距的时间,确定第二次碰撞的位置。
    本题是等效单摆问题,主要考查单摆周期公式的直接应用,要注意单摆周期与质量、速度等因素无关。

    17.【答案】ABC 
    【解析】解:A、P和Q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往复运动,整体受到的回复力:F=−kx,所以二者一起做简谐运动,故A正确;
    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AB整体的最大加速度大小为:a=kAM+m;以P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A所受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fm=ma=mkM+mA,故B正确;
    C、以轻质弹簧、物块P和Q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运动过程中只有弹簧弹力做功,所以轻质弹簧、物块P和Q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故C正确;
    D、在简谐运动过程中,当PQ离开平衡位置时,Q对P的静摩擦力做负功,当PQ靠近平衡位置时,Q对P的静摩擦力做正功,故D错误。
    故选:ABC。
    P和Q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往复运动,根据受力特点判断二者的运动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AB整体的加速度,再以P为研究对象,求出A所受静摩擦力;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守恒条件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根据摩擦力的方向和位移方向判断摩擦力做功情况。
    本题主要是考查简谐运动,关键是知道两物体一起做简谐运动过程中的受力特点,根据简谐运动的规律分析即可。

    18.【答案】BD 
    【解析】解:A.在t=0时刻,P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上下坡法”,知该波沿x轴负向传播,故A错误;
    B.质点P、Q在x轴上相差半个周期,P、Q两点速度大小始终相等,故B正确;
    C.又图可知T=0.2s
    由图甲可知y=Asinωt=10sin2πTt
    当t=0.125s=58T
    得y=10sin2πT×5T8=10sin54π=10×(− 22)=−5 2cm
    Q质点的位移为−5 2cm,故C错误;
    D.因为T=0.2s
    所以f=1T=10.2Hz=5Hz
    此波遇到另一列简谐横波发生了干涉现象,则所遇到的波的频率为5Hz,故D正确。
    故选:BD。
    由乙图读出t=0s时刻质点P的速度方向,再由甲图判断出波的传播方向;由甲图读出该波的波长,由乙图读出周期,从而计算波速;计算△t=0.125s与周期的关系,得出Q质点的位移,发生干涉的两列波频率相等。
    本题属于波的图象的识图、振动图象的识图和对质点振动的判断问题。考查知识点全面,重点突出,充分考查了学生掌握知识与应用知识的能力。

    19.【答案】BC 
    【解析】解:A、由乙图可知质点P在0s时沿y轴负方向振动,再结合甲图,利用同侧法可知波沿x负方向传播,由甲图可知波长是24m,由乙图可知周期是0.4s,那么波速v=λT=240.4m/s=60m/s,故A错误;
    B、由图乙可得当t=0.35s时质点P恰好回到平衡位置,故B正确;
    C、在0~0.2s半个周期时间内质点P运动的路程为s=2A=2×5cm=10cm,故C正确;
    D、由图乙可得在0~0.1s时间内,质点P先向y轴负方向运动,后向y轴正方向运动,故D错误。
    故选:BC。

    由振动图象读出t=0s时刻质点P的振动方向,结合甲图利用同侧法可以判断波的传播方向,由波动图象读出波长,由振动图象读出周期,可求出波速,分析质点的运动情况。
    本题考查识别、理解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的能力,以及把握两种图象联系的能力。对于波的图象往往先判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间的关系。同时,能熟练分析波动形成的过程,分析物理量的变化情况。

    20.【答案】AC 
    【解析】解:AB、设全反射临界角为C,由sinC=1n= 22得C=45°,因此从D点发出的光,竖直向上从M点射出的光线恰好是出射光线的边缘,同时C点也恰好是出射光线的边缘,如图所示,

    因此光线只能从MC段射出,根据几何关系可知,M恰好为AC的中点,因此在AA′C′C面上有12的面积有光线射出,故A正确,B错误;
    CD、由于频率越高,折射率越大,当光源发出的光的频率变小,折射率也会变小,导致临界角会增大,这时M点上方也会有光线出射,因此出射光线区域的面积将增大,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根据全反射临界角公式sinC=1n求出临界角C,根据几何关系和折射定律可知,M恰好为AC的中点,光线只能从MC段射出,光从AA′C′C面出射的区域有一半的面积有光线射出;光的频率变小,折射率也会变小,导致临界角会增大,这时M点上方也会有光线出射,因此出射光线区域的面积将增大
    本题考查光的全反射、折射定律、临界角等是几何光学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临界状态,作出光路图,借助几何关系分析。

    21.【答案】BCD 
    【解析】解:A.图甲中若减小入射角θ,则反射角减小,折射角也减小,则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将变大,故A错误;
    B.由图乙可知,当入射角大于45°时,反射光线的强度不再变化,可知临界角为C=45°,则该新材料的折射率为n=1sinC=1sin45∘= 2,故B正确;
    C.若该激光在真空中波长为λ,则λ=cf,射入该新材料后波长变为λ′=vf=cnf= 22λ,故C正确;
    D.若该束激光恰好不从光导纤维束侧面外泄,则β角需满足n=sin90°−βsin90−C,
    解得β=0°
    则若该束激光不从光导纤维束侧面外泄0°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山东省高密市重点中学高二(下)期末模拟物理试卷(三)(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高密市重点中学高二(下)期末模拟物理试卷(三)(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重点中学高二(下)期末模拟物理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重点中学高二(下)期末模拟物理试卷(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潍坊重点中学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潍坊重点中学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