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练案74课文31种树郭橐驼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37551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练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练案74课文31种树郭橐驼传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练案74课文31种树郭橐驼传,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重点词句梳理,文化常识识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练案[74] 课文31 种树郭橐驼传一、重点词句梳理1.解释加点多义词语的含义。(1)善①甚善。名我固当( 好,美好 )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善于,擅长 )③素善留侯张良( 友善,交好 )④善刀而藏之( 同“缮”,揩拭 )⑤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羡慕 )(2)游①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游览 )②请息交以绝游( 结交,交游 )③游诸侯,何国不容( 游说 )④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游水 )⑤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外出求学、求官 )2.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①既然已古义:已经这样今义: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就、也、还”跟它呼应,表示先对现实或已有的结论予以承认,而后进一步做出判断②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古义:来使达到今义:连词,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③不抑耗其实而已/虽曰爱之,其实害之古义:它的果实/这实际上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3.指出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释义。①名我固当( 名词作动词,称呼,命名 )②早实以蕃( 名词作动词,结果实 )③根拳而土易( 名词作动词,拳曲,伸展不开 )④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名词作动词,用指甲抠、掐 )⑤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⑥驼业种树(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业 )⑦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早,使……早/蕃,使……多 )⑧非有能硕茂之也(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硕大茂盛 )4.判断句式类型并指出标志词。①理,非吾业也( 判断句 标志词:非、也 )②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宾语前置句 标志词:何(宾语),以(介词) ]③故不我若也[ 宾语前置句 标志词:我(宾语),若(动词) ]④吾又何能为哉[ 宾语前置句 标志词:何(宾语),为(动词) ]二、文化常识识记5.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柳宗元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主张废弃六朝以后华而不实的骈文,主张创作内容充实、形式自由的散文。B.鸣鼓,公开宣布罪状,加以声讨。文章中“鸣鼓而聚之”就是取此含义。C.“飧饔”,“飧”指晚饭,“饔”指早饭;“且日飨士卒”中,“飨”是用酒食款待宾客,句中是“犒劳”的意思。D.官理,即官治。这里是避唐高宗李治的讳。古人行文遇到君主、尊长的名字时要避讳。【解析】 “鸣鼓而聚之”是击鼓召集大家。6.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长安,在今陕西西安一带。长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汉、隋、唐等朝都以长安为都城,后泛指京师。B.筑,原意是夯土的杵,文中指夯土、捣土。《孟子》“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中的“筑”即用此意。C.字,古人除名外有取字的习惯。男子20岁举行冠礼时取字,女子16岁举行笄礼时取字。D.号,是指中国古代人于名、字之外的自称。号多为自己所起,亦有他人所起,与名、字无联系。在古人称谓中,别号亦常作为称呼之用。【解析】 女子15岁举行笄礼时取字。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练案54课文11与妻书,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重点词句梳理,文化常识识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练案65课文22兼爱,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重点词句梳理,文化常识识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练案55课文12促织,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重点词句梳理,文化常识识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