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集合的基本运算(2)》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高中数学人教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集合的基本运算(2)》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高中数学人教版】第1页
    《集合的基本运算(2)》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高中数学人教版】第2页
    《集合的基本运算(2)》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高中数学人教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数学必修 第一册1.3 集合的基本运算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必修 第一册1.3 集合的基本运算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问题导入,全集,补集,概念应用,运算律,巩固应用,归纳总结,目标检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3.2 集合的基本运算》教学设计 1举例说明全集;对于具体的集合,能写出其补集;并会用符号语言、图形语言表示补集运算2在具体问题情景中,用三种语言表示集合的基本运算,并能进行转换,有意识地使用符号语言表述数学对象,积累数学抽象经验教学重点:全集、补集的含义教学难点:补集的含义,利用Venn图解决一些与集合运算有关的问题.PPT、问题导入问题1上一节课学习了交集和并集,请你默写定义,并用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表示.集合的并集是类比了实数的加法运算,实数也有减法运算,那么集合是否也可以相减呢?如集合A{123}B{3},则集合A减去集合B应该是什么请写出你的猜想.师生活动:学生先默写,之后互相检查,再写出猜想,以小组交流,教师适时引导.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并集概念,寻找集合运算与实数运算之间的相似性,为类比引入补集做好铺垫、全集1.形成概念问题2小学到初中,数的研究范围逐步地由自然数到整数,再到有理数,引进无理数后,数的研究范围扩充到实数.思考下面两个集合中元素是否相同?为什么?A{xQ|(x1)(x22)0}B{xR|(x1)(x22)0}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之后展示交流,教师补充.预设的答案:两个集合中的元素不相同.原因如下:A{xQ|(x1)(x22)0}{1}B{xR|(x1)(x22)0}{1,-}教师讲解:在不同范围研究同一个问题,可能有不同的结果,如上述方程(x1)(x22)0的根在不同数集范围下是不同的.因此,在研究问题时,经常要确定研究对象的范围.即: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这个集合为全集universe set),通常记作U设计意图:利用已有的知识类比学习知识,学生容易接受,举例说明让学生体会到在研究对象时,确定研究范围的重要性.2初步理解追问:你能再举出几个全集的例子吗?师生活动:学生举例,展示交流,教师补充.预设的答案:上操站队时,全校学生构成的集合是全集;班主任分配宿舍时,我班所有学生构成的集合就是全集;参加学校运动会按班级报参赛项目时,我班的运动员构成的集合就是全集.设计意图:通过举例,让学生初步理解全集的概念.补集3.形成概念问题3阅读教科书第13页,什么是补集?默写定义.在问题1中,你的猜想正确吗?有哪些值得肯定之处?师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获得定义,并通过比较发现自己的猜想与教科书中定义的一致之处,以及不同之处.预设的答案:在学生默写的基础上教师修正,给出答案(如图1 设计意图:阅读获得定义,默写记忆定义,并通过比较,肯定学生猜想中的合理之处,激发学生的兴趣.4.精致定义问题4学习了集合的三种运算,它们之间有哪些异同,你是如何区别的?师生活动:学生先独立梳理,再展示交流,教师设计表格帮助学生进行整理.预设的答案语言并集交集补集自然语言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由所有属于集合A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由全集U不属于集合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全集U的补集记法ABAB记法读作ABABA全集U中的补集符号语言AB{x|xA,或xB}AB{x|xAxB}{xUxA}图形语言集合AB可以是任意集合AB可以是任意集合AU设计意图:集合的三种运算(并集交集补集)的定义相近,符号语言表示相似,易混淆,通过将三者放在一起对比,异同点一目了然,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概念.概念应用问题5:自己独立完成教科书第13页的例56,然后对比教材批改每一个题目求解的依据是什么?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观察学生做的情况,有个别问题个别纠正,共性问题教师再针对性讲解答案略.设计意图:练习补集运算,巩固集合运算.运算律问题6定义了一种运算之后,为简便计算会研究其运算律.回忆一下并集、交集运算律有哪些?通过类比猜想补集运算有哪些运算律?师生活动:学生思考交流,教师给出如下提示:ACUA)=________ACUA)=________CUCUA)=________.(其中U为全集)预设的答案:ACUA)=UACUA)=CUCUAA .(其中U为全集)设计意图:通过类比并集、交集的运算律,探索发现补集的运算律六、巩固应用1  1设集合U{123456}M{124},则CUM=(    AU      B{135}      C{356}      D{246}2设全集UR,集合A{x|2x5},则CUA________3)设集合A{126}B{24}C{xR|1x5},则(AB)C=(    A{2}                      B{124}C{1246}             D{xR|1x5}4设全集为RA{x|3x7}B{x|2x10}CR(AB)________(CRA)B________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之后展示交流.预设的答案:1C2{x|x2x5}3B4{x|x2,或x10}{x|2x3,或7x10}解:把全集R和集合AB在数轴上表示如下:由图2知,AB{x|2x10}CR(AB){x|x2,或x10}CRA{x|x3,或x7}(CRA)B{x|2x3,或7x10}设计意图:巩固集合的基本运算问题7本题求解的依据是什么?每个题目中所给集合有什么特点?你获得了什么求解经验?师生活动:学生观察总结,展示交流,师生完善补充.预设的答案:求解的依据是定义.对于用列举法给出的集合,可直接观察或借助于Venn图写出结果.对于用描述法给出的集合,首先明确集合中的元素,其次将两个集合化为最简形式;对于连续的数集常借助数轴表示结果,此时要注意数轴上方所有线下面的实数组成了并集,数轴上方双线(即公共部分)下面的实数组成了交集,要注意端点是否在集合中.设计意图:通过应用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提升数学运算素养.2  UR集合A{x|x23x20}B{x|x2(m1)xm0}(CUA)Bm__________问题8本题中两个集合可否化简?集合B化简之后有几种情况?待求解的问题是否可以化简?师生活动:学生根据问题7的引导,对题目进行化简,教师引导学生对集合B要分类讨论写出其化简后的情况.然后再对化简后的问题进行求解就比较容易了.A{21}(UA)B,得BA方程x2(m1)xm0的判别式Δ(m1)24m(m1)20BB{1}B{2}B{12}B{1}m1B{2}则应有(m1)(2)(2)=-4m(2)·(2)4这两式不能同时成立,B{2}B{12}则应有(m1)(1)(2)=-3m(1)·(2)2由这两式得m2经检验知m1m2符合条件.m12设计意图:通过两个集合的运算,转化为两个集合间的关系,利用学生熟悉的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分类讨论求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数学运算素养.归纳总结、布置作业问题9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思考:1)两个集合间的基本运算有哪些?2)求解集合运算问题,你获得了哪些经验?师生活动:相互讨论概括总结.预设的答案:1)略;2集合中的元素若是离散的,一般采用什么方法;集合中的元素若是连续的实数,则用什么方法,此时要注意端点的情况.已知集合的运算结果求参数,要注意检验参数的值是否满足题意,或者是否满足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设计意图:梳理总结,深化理解.布置作业:教科书习1.3的第456题.目标检测设计1设全集U{123456}A{1234}CUA等于    A{1256}    B{56}    C{2}         D{1234}2如图所示,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______________,全集是_______________3.已知集合AB均为全集U{1234}的子集,且CU(AB){4}B{12},则ACUB等于(    A{3}            B{4}       C{34}       D4.设集合S{x|x>-2}T{x|4x1},则(CRS)T等于(    A{x|2x1}            B{x|x4}C{x|x1}                D{x|x1}答案:1B2{79}U{12345678910}或写成 {nN|1n10}3A4C设计意图:12题考查集合的全集集和补集的概念,34题考查集合的运算的综合应用.  

    相关教案

    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4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4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教学设计,共3页。

    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五章 三角函数5.3 诱导公式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五章 三角函数5.3 诱导公式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六的推导探究,诱导公式的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3 幂函数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3 幂函数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问题导入,新知探究,归纳小结,布置作业,目标检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