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正道高级完全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展开绝密★启用前
2023年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正道高级完全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共42.0分)
1.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相对应的用途没有因果关系的是( )
A. 石墨能导电--作电极 B. 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
C. 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作保护气 D.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用于急救病人
2. 9月7日是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2022年的主题是“我们共享的空气”。福州市当日空气质量指数为48,空气质量级别为一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氧气占空气质量分数的78% B. 质量级别越大,空气状况越差
C. 洁净的空气属于纯净物 D. 树木吸收二氧化硫,减弱温室效应
3. 关于生产,生活中的下列做法符合科学的是( )
A. 炒菜最好用铁锅,而不是铝锅 B. 被蚊虫叮咬后,涂抹凡士林止痒
C. 为减少污染,种植农产品禁止使用化肥 D. 食品添加剂有助营养均衡,应该大量使用
4.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 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性,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C. 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 甲烷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会爆炸,在点燃甲烷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5. 2018年3月22日是第26届“世界水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再生水的循环使用是城市节水的主要措施之一,“再生水”是城市污水经处理后达到国家水质标准的中水(中水是指介于自来水和污水之间的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再生水”用于农业灌溉有利于节约水资源
B. 过滤不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C. “再生水”可能是纯净物
D. 节约用水是每位公民的责任
6. 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废旧塑料袋焚烧处理,以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B. 农田过量施用农药、化肥、以提高蔬菜产量
C. 回收废旧电池,即可节约金属资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
D. 加高化工厂的烟囱排放废气,防止形成酸雨
7. 下列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 塑料 B. 橡胶 C. 纤维 D. 合金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B. 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 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D. 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9.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利用的性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物质
煤
一氧化碳
活性炭
石墨
用途
燃料
炼铁
防毒面具
电池
性质
与氧气反应
还原性
常温很稳定
金属光泽
A. A B. B C. C D. D
10. 欧盟国家将从2005年起禁用水银温度计,因为它在使用过程中易水银而危害人体健康,水银属于( )
A. 单质 B. 化合物 C. 氧化物 D. 混合物
11. 下列是某同学错题本中整理的部分内容,其中需要修改的是( )
A. 物质的鉴别:鉴别纯铜和黄铜—相互刻画
B. 燃烧与灭火:釜底抽薪—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 性质与用途:氮气常温下性质稳定—作保护气
D. 事实与解释:“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1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称量5.0g粗盐 B. 稀释浓硫酸
C. 过滤 D. 吸取液体药品
13. 对下列有关实验及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镁和铝的元素种类不同--质子数不同
B. 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原子个数不同
C. 钠原子和钠离子化学性质不同--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D. 木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氧气的量不同
14.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霉变花生含黄曲霉毒素对人体有毒,必须煮熟后才可食用
B. 用肥皂水区别硬水与软水
C. 碳纤维、青铜、汽车轮胎都属于复合材料
D.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5. 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主要任务之一是探明月球上氦−3的储量,如图是氦−3原子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B. 氦−3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C. 氦−3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 D. 质子和中子是不可再分的粒子
16. 整理笔记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以下是某同学笔记中的部分内容,其中正确的是( )
A. 经过溶解、过滤、结晶等操作,可分离提纯食盐和白糖混合物
B. 向不同金属中加入稀盐酸,可根据反应剧烈程度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C. 通过观察颜色区别氮肥和磷肥
D. 塑料、棉花、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材料
17. 在一定条件下,常温常压下的水可瞬间结成冰,俗称“热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热冰”是一种氧化物 B. “热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融化
C. “热冰”与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D. 结成“热冰”后,分子停止运动
18. 下列实验现象记录正确的是( )
A. 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放出大量的热
B. 将硝酸铵溶于水,液体温度降低
C. 将生石灰放入水中,无明显现象
D. 氢氧化钠溶液遇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19. 下列数据是相应物质的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柠檬汁(2.0~3.0) B. 菠萝汁(3.3~5.2)
C. 液体肥皂(9.5~10.5) D. 酱油(4.5~5.0)
20. 近期,我国部分地区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过氧乙酸CH3COOOH可以起到消毒作用,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有关过氧乙酸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每个过氧乙酸分子由9个原子构成
B.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6
C. 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4:3
D. 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21. 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A. 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一一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一一分子的构成不同
C. 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一一水分子数增多且水分子体积变大
D. 食物变质一一食物中的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1.0分)
22. 锂和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族,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如图是锂元素部分信息。则锂离子符号为______;氢氧化锂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3. 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则两种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为:甲______乙(选填“>”“=”或“<”);t1℃时,将50g乙的饱和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加水______g;若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写一种即可)。
24. 现有三种常用化肥,分别是碳酸氢铵、氯化铵和硫酸钾。小周对此开展识别化肥的探究活动,步骤如下:
第一步:取上述三种研细的化肥各少量,分盛于三支试管中,均滴入少量盐酸。有气泡放出的是碳酸氢铵,无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铵和硫酸钾。
请完成碳酸氢铵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
NH4HCO3+HCl=NH4Cl+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
第二步:另取少量氯化铵和硫酸钾两种化肥,分别在试管中配成溶液,各滴入几滴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______,无明显现象的是______。写出生成白色沉淀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三、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25. 纳米碳酸钡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某工厂用含SiO2杂质的BaCO3为原料制备纳米碳酸钡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SiO2难溶于水,且不与常见的酸发生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A的名称为 ______ 。SiO2性质稳定,但常温下易与氢氟酸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4HF=X+2H2O,则X的化学式为 ______ 。
(2)流程中加入盐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3)写出副产品的用途 ______ 。(写一条即可)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26. 实验案可选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气体。
(1)写出利用A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
(2)若利用B制取CO2,请将开始时所加的药品锥形瓶内和分液漏斗中分别填写在图中相应的虚线框内的药品是什么。
(3)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4)若利用C收集到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猜想一种气体并用简单方法加以验证。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0分)
27. 长途运输鱼苗时,人们常在水中加入少量过氧化钙(CaO2)固体.甲、乙两位同学发现往水中投入过氧化钙时产生气泡.
提出问题:当把过氧化钙投入足量水中时,最终会生成什么物质呢?
进行猜想:甲同学认为生成氧化钙和氧气;乙同学认为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
(1)你认为 ______ 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______ ;θ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另一个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并填入如表中:
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
预期的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过氧化钙放入试管中,加足量的水, ______ .
______
有氧气生成
2、 ______
石灰水变浑浊
______
(3)运鱼苗时,在水中加入少量过氧化钙的目的是 ______ .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8. 一块含杂质的铁片7g,放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完全反应后(杂质不与硫酸反应),得到氢气0.2g,求铁片中铁的质量分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石墨具有导电性,能用作电极材料,故A正确;
B、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故B正确;
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所以可用作保护气,故C正确;
D、氧气能供给呼,用于急救病人,故D错误。
故选:D。
A、根据石墨的导电性进行解答;
B、根据金刚石硬度大进行解答;
C、根据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进行解答;
D、根据氧气能供给呼吸进行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答案】C
【解析】解:A、氧气占空气体积的21%,A错误;
B、质量级别越大,则污染物越多,空气状况越差,B正确;
C、洁净的空气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C错误;
D、树木吸收二氧化碳,减弱温室效应,D错误;
故选:C。
根据已有的空气的成分、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加强对化学与环境保护知识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答案】A
【解析】解:A、炒菜最好用铁锅,可以为人体提供铁元素,故正确;
B、蚊虫分泌的蚁酸呈酸性,被蚊虫叮咬后,涂抹凡士林属于中性物质,不能减轻疼痛,故错误;
C、为减少污染,种植农产品应该合理使用化肥,故错误;
D、食品添加剂大量使用不利于身体健康,故错误;
故选:A。
A、根据铁锅可以为人体提供铁元素分析;
B、根据蚊虫分泌的蚁酸呈酸性解答;
C、根据农业生成需要化肥分析;
D、根据某些食品添加剂不利于身体健康分析。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是历年中考的热点,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4.【答案】D
【解析】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碳酸钠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
B、溶液的特点: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例如蒸馏水属于均一稳定物质,属于纯净物,故B错;
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C错;
D、点燃可燃性气体容易爆炸,点燃前需要验纯,故D正确。
故选:D。
A、根据氧化物的特点考虑;
B、根据溶液的特点考虑;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考虑;
D、点燃可燃性气体容易爆炸,点燃前需要验纯。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氧化物、溶液的特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5.【答案】C
【解析】解:A、“再生水”用于农业灌溉有利于节约水资源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过滤是把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开的一种方法,过滤不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再生水”可能是纯净物错误,属于混合物,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D、节约用水是每位公民的责任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由题目的信息可知,A、“再生水”用于农业灌溉有利于节约水资源正确;B、过滤不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正确;C、“再生水”可能是纯净物错误,属于混合物;D、节约用水是每位公民的责任正确;
本考点属于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也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的理念。还结合了新课标中的一个新的考点硬水与软水的转化,一定要加强记忆,综合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选择题中。
6.【答案】C
【解析】解:A、为减少“白色污染”,集中并露天焚烧废弃塑料袋,会造成环境污染,故错误;
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故错误;
C、回收废旧电池,即可节约金属资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故正确;
D、加高烟囱并不能减少废气的排放,所以不能防止酸雨,故错误。
故选:C。
A、根据焚烧废弃塑料会造成空气污染解答;
B、根据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资源的污染进行解答;
C、回收废旧电池,可节约金属资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
D、加高烟囱并不能减少废气的排放.
本题把化学知识融入生活,使学生了解了化学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激发的学生的学习兴趣.
7.【答案】A
【解析】解:A、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
B、橡胶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合成橡胶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天然橡胶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C、纤维分为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合成纤维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天然纤维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D、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A。
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8.【答案】B
【解析】解: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分成原子,故A错;
B、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故B正确;
C、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C错;
D、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所以原子能直接构成物质,故D错。
故选:B。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分成原子;B、根据分子的性质考虑;C、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D、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考虑。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分子的性质,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9.【答案】B
【解析】解:A.煤具有可燃性,燃烧会发出大量的热,所以可用做燃料,故错误;
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来炼铁,故正确;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可用于制防毒面具,故错误;
D.石墨具有导电性,所以可用于制电极,故错误。
故选:B。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解题时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物质的性质确定其用途的分析,要据其性质细心分析解答。
10.【答案】A
【解析】解: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水银是由汞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属于单质;故正确.
B、水银是由汞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属于单质,不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不是化合物;故错误;
C、水银是由汞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属于单质,不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所以不是氧化物;故错误;
D、水银是由汞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属于单质,是纯净物,不是混合物;故错误;
故答案为:A.
A、从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去分析;
B、从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去分析;
C、从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叫做氧化物去分析;
D、从水银是由汞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去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单质、氧化物、化合物、混合物的定义,注意四者的区别和联系.
11.【答案】B
【解析】解:A、黄铜是一种铜合金,硬度大于纯铜,所以可采用相互刻画的方法鉴别纯铜和黄铜,故A正确;
B、釜底抽薪是通过移走可燃物来灭火,故B错误;
C、氮气常温下性质稳定,因此氮气可作保护气,故C正确;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因此“墙内开花墙外香”,故D正确。
故选:B。
A、根据合金的性质以及物质的鉴别方法来分析;
B、根据燃烧的条件以及灭火的原理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D、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基础知识,难度不大,考查的较为全面,加强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答案】B
【解析】解: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胶头滴管时,伸入液体前,应捏紧胶头,排出里面的空气,再伸入试剂中吸取液体,图中液体中有气泡产生,说明伸入液体前没有捏紧胶头排出里面的空气,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A、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C、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D、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3.【答案】B
【解析】解:A、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镁和铝的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B、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错误。
C、钠原子和钠离子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D、木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是因为氧气的量不同,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B。
A、根据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碳的化学性质、元素的特征、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因素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答案】B
【解析】解:A、霉变花生含黄曲霉毒素对人体有毒,即使洗净煮熟后也不能食用,故选项说法错误。
B、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方法正确;
C、青铜属于金属材料合金,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错误,如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不是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B。
A、根据黄曲霉素的毒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区别硬水与软水的方法分析;
C、根据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分析。
D、根据中和反应的定义来分析。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15.【答案】D
【解析】解:A、由氦−3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A说法正确;
B、由氦−3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氦−3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故B说法正确;
C、由氦−3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氦−3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故C说法正确;
D、质子和中子应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的,可以再分。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根据氦−3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构成原子的微粒、各微粒的数目关系等。
本题考查原子的构成及原子中微粒的数量关系等知识,较简单,明确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即可解答。
16.【答案】C
【解析】解:A、食盐和白糖都易溶于水,不能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提纯,故A错误;
B、没有指明是否控制变量,其次若金属均为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氢之后的,则加入稀盐酸也无法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故B错误;
C、氮肥是白色固体,磷肥是灰白色固体,通过观察颜色可以区别氮肥和磷肥,故C正确;
D、棉花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有机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C。
A、根据物质的分离提纯方法进行分析。
B、根据金属的活泼性顺序的验证方法进行分析。
C、根据氮肥、磷肥的性质进行区别。
D、根据合成材料和天然材料的区别进行区分。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方法,金属活泼性顺序的验证、肥料的简易鉴别,合成材料、天然材料的区分,考查范围较广,但难度不大。
17.【答案】A
【解析】解:A、“热冰”是固态的水,是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符合氧化物的特点,是一种氧化物,故A正确;
B、“热冰”是固态的水,在一定条件下会融化,故B错误;
C、“热冰”是固态的水,由水分子构成,与水的化学性质相同,故C错误;
D、“热冰”是固态的水,由水分子构成,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故D错误。
故选:A。
根据热冰是由水凝结而成的,也就是热冰的实质还是水,物质发生三态变化时物质本身并无变化,只是分子间隔发生了改变,属于物理变化进行分析。
此题是对物质的三态变化进行的探讨,涉及到物质三态变化的实质。
18.【答案】B
【解析】解:
A、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放出大量的热。错误;
B、将硝酸铵溶于水,液体温度降低。正确;
C、将生石灰放入水中,能够放出大量的热。错误;
D、由于氢氧化钠溶液与酚酞试液作用时,是酚酞试液变红,而不是氢氧化钠溶液变红。错误。
故选:B。
A、硫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
C、生石灰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D、氢氧化钠溶液等显碱性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而不是遇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本题主要考查可燃物燃烧时的实验现象,解答时应该从火焰、颜色变化、是否放热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9.【答案】A
【解析】解:A、柠檬汁的pH小于7,呈酸性;
B、菠萝汁的pH小于7,呈酸性;
C、液体肥皂的pH大于7,呈碱性;
D、酱油的pH小于7,呈酸性;
且柠檬汁的pH最小,酸性最强,
故选:A。
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
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0.【答案】C
【解析】解:A、每个过氧乙酸分子由2+4+3=9个原子构成,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4+16×3=76,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3)=6:1:12,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D、含有碳和氢元素,所以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根据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图中提供的信息,确定该物质的化学式,进而求出相关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21.【答案】C
【解析】解:A、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是因为品红分子是在不停地运动的,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故选项解释正确。
B、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C、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而不是水分子数增多且水分子体积变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D、食物变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食物中的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C。
根据分子(或原子)的基本特征:分子(或原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或原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或原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或原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或原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或原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2.【答案】Li+ 2LiOH+H2SO4=Li2SO4+2H2O
【解析】解: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表示原子序数为3;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为3,核外有2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最外层上有1个电子,在发生化学反应时以失去1个电子形成锂离子,其离子符号为:Li+。
氢氧化锂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锂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LiOH+H2SO4=Li2SO4+2H2O。
故答案为:
Li+;2LiOH+H2SO4=Li2SO4+2H2O。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氢氧化锂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锂和水,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23.【答案】< 65.4 增加溶质
【解析】解: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所以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两种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为:甲<乙,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30g,所以将50g乙的饱和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加水50g×30g130g10%−50g=65.4g;若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增加溶质。
故答案为:<,65.4,增加溶质。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4.【答案】CO2↑;H2O;复分解反应;硫酸钾;氯化铵;K2SO4+BaCl2=BaSO4↓+2KCl
【解析】解:
碳酸氢铵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HCl=NH4Cl+CO2↑+H2O,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填:CO2↑;H2O;复分解反应。
硫酸钾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和氯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SO4+BaCl2=BaSO4↓+2KCl。
氯化铵和氯化钡不能反应。故填:氯化铵。
碳酸氢铵和盐酸反应能生成氯化铵、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复分解反应;
硫酸钾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和氯化钾,氯化铵和氯化钡不能反应。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方面的知识,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5.【答案】(1)过滤;SiF4;
(2)BaCO3+2HCl=BaCl2+H2O+CO2↑;
(3)用作氮肥
【解析】解:(1)操作A的名称为过滤;X的化学式为SiF4。
故填:过滤;SiF4。
(2)流程中加入盐酸时,碳酸钡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aCO3+2HCl=BaCl2+H2O+CO2↑。
故填:BaCO3+2HCl=BaCl2+H2O+CO2↑。
(3)副产品氯化铵可以用作氮肥。
故填:用作氮肥。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6.【答案】2H2O2− MnO2 2H2O+O2↑
【解析】解:(1)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试管口没有棉花,所以采用的是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MnO2△2KCl+3O2↑。故答案为:2KClO3−MnO2△2KCl+3O2↑;
(2)若利用B制取CO2,实验室中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锥形瓶中所加的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从分液漏斗中加入的药品是稀盐酸。故答案为:稀盐酸;大理石或石灰石;
(3)B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所以采用的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2O2− MnO2 2H2O+O2↑;故答案为:2H2O2− MnO2 2H2O+O2↑;
(4)利用C收集到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该气体的密度应比空气的大,可能是氧气,也可能是二氧化碳,若是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若是二氧化碳,可将少量澄清的石灰水倒入集气瓶内,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是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猜想气体是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猜想气体是二氧化碳;将少量澄清的石灰水倒入集气瓶内,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是二氧化碳)。
(1)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采用的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2)若利用B制取CO2,实验室中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进行分析解答。
(3)利用C收集到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该气体的密度应比空气的大,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7.【答案】甲;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最终产物不可能是氧化钙;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有氢氧化钙生成;增大水中氧气含量
【解析】解:(1)因氧化钙遇水会生成氢氧化钙,所以甲同学的猜想错误.
(2)我们在验证是否有氧气生成时,我们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木条复燃或火星更明亮,证明有氧气.
步骤2: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出现浑浊;有氢氧化钙(合理答案均可).
(3)因过氧化钙能产生氧气,所以我们利用此性质来增加水中的含氧量.
故答案为:(1)甲;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最终产物不可能是氧化钙.
(2)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木条复燃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有氢氧化钙生成
(3)增大水中氧气含量.
在验证是否有氧气生成时,可以根据氧气的性质来进行,而验证氢氧化钙是否生成时,可以根据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来进行.通过此题我们得出在运输鱼苗时,加过氧化钙目的,是获得氧气.
由质量守恒可知,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我们可以确定生成物中除氧气外,还应有氢氧化钙,而不可能是氧化钙.
28.【答案】解:设铁片中铁的质量分数为x。
Fe+H2SO4=FeSO4+H2↑
56 2
7gx 0.2g
562=7gx0.2g
x=80%
答:铁片中铁的质量分数为80%。
【解析】根据生成的氢气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铁片中铁的质量分数。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2023年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简答题,实验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4月份)(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4月份)(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简答题,实验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正道高级完全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正道高级完全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