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练案6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练案6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第1页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练案6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第2页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练案6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练案6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练案6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练案[6] 第一部分 第二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四讲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一、选择题(2023·山东省郓城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图1是“甲、乙两名同学演示地球公转示意图”,甲同学演示太阳,伸平手臂代表太阳光线同学演示地球,斜举手臂代表赤道面。图2是“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1~2题。1.在演示地球公转过程中( C )A.甲同学手臂伸展方向应上下变化B.甲同学应适时改变自己的位置C.乙同学手臂伸展方向应保持不变D.乙同学的运动轨迹应该为圆形2.图1中乙同学所处位置于图2所示日期相对应的是( C )A.①  B.②C.③  D.④[解析] 第1题,甲同学代表太阳,其手臂代表太阳光线,伸展方向应保持上下不变,A错误;太阳是太阳系核心天体,地球围绕其公转,其位置应该不变,B错误;乙同学代表地球,手臂伸展方向代表赤道平面,根据所学赤道平面始终与地轴垂直,由于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因此手臂伸展方向即赤道平面应保持不变,C正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椭圆轨道,不是圆形,D错误。故选C。第2题,根据所学,图1中①位置代表夏至日,②位置代表秋分日,③位置代表冬至日,④位置代表春分日。根据从极点方向俯视,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的,可判断图2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极地俯视图;再根据北极点至北极圈各纬度处于极夜状态,可推断表示的是冬至日,与图1中③位置相对应,C正确,排除A、B、D。故选C。(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可以通过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线与热水器集热板成一直角。下图为太阳能热水器在全球不同纬度年内的倾角调节幅度分布图。据此完成3~4题。3.有关图中a、b、c、d数值正确的说法是( C )A.a>c  B.a<cC.d=46°52′  D.b<d4.假如黄赤交角由23.5°变大到24°,a、b、c、d数值将如何变化( C )①a和b都变大  ②a变大,b变小③c和d都变大  ④c变大,d变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 第3题,由材料信息可知,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与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互余,可以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计算正午太阳高度,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节幅度即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则a为23°26′,b为66°34′,c为23°26′,d为46°52′,C正确;a=c,A、B错误;b>d,D错误。故选C。第4题,由所学知识可知,黄赤交角的度数是南北回归线的度数,南北回归线间是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假如黄赤交角变大,太阳直射的范围也将扩大;因为回归线的度数与极圈的度数互余,则极圈度数变小。结合上题可知,a为回归线,b为极圈,c的度数与回归线相同,d的度数是2倍回归线度数,因此黄赤交角由23.5°变大到24°,则a、c变大,b变小,d变大,①、④错误,A、B、D错误。故选C。(2023·天津耀华中学高三阶段测试)小明于6月18日从上海出发赴纽约参加会议,会议结束后于当地时间6月23日从纽约返回。小明乘坐直飞航班往返两地,他对航班路线很感兴趣,查询到航班信息如下面图表所示。据此完成5~6题。航线出发时间到达时间用时甲:去程上海→纽约北京时间8:30纽约时间9:0013.5小时乙:返程纽约→上海纽约时间16:00北京时间20:0015小时5.去程时,小明想靠窗欣赏景色,但不想被阳光照射;返程时,小明想欣赏我国北方的日落景色,他应该分别选择飞机飞行方向哪一侧的靠窗座位( A )A.去程选择左侧,回程选择右侧B.去程选择右侧,回程选择左侧C.去程回程都选择右侧D.去程回程都选择左侧6.下列选项中的情形可能发生在小明旅途中的是( C )A.去程时都是白天,全程艳阳高照B.去程到达时为纽约时间6月19日C.返程时俯瞰北冰洋漂浮的大量浮冰D.返程时在北极地区欣赏到极光景色[解析] 第5题,根据材料小明参加会议的时间为6月18日~6月23日,在此期间为北半球的夏季,日出为东北方向,日落为西北方向。航线甲为先东北后东南,朝南的窗户能被阳光照到,所以小明应坐在朝北的窗户即靠左侧的座位;回程时航线乙为先西北后西南,进入我国境内时航线方向为向西南,日落时太阳位于西北方向,朝北的窗口能看到我国北方日落,朝北的窗户在回程的右侧,故选A。第6题,读图可知,去程时航线甲经过地区在极圈外,无极昼现象,从北京时间8:30起飞,到纽约时为纽约时间9:00,且飞行了13.5小时,一定会经过0时,所以途中有日落现象,A错误;去程时北京时间(东八区)为6月18日8:30,此时纽约时间(西五区)为6月18日8:30-13小时=6月17日19:30,飞机飞行13.5小时,此时纽约时间为6月17日19:30+13.5小时=6月18日9时,故B错误;返程时经过北极地区,6月份为北极地区的暖季,所以北冰洋上可能会有浮冰,C正确;航线乙经过北极极地地区,6月份北极极地地区为极昼,极光应在夜晚观测,D错误,故选C。(2022·山东临沂期末)在贵州省紫云县格凸河景区,每年10月底到11月初天气晴朗的早晨,会出现“穿洞”景观。“穿洞”景观常在上午八点多开始出现,此时阳光穿过山体上的孔洞,投射到山上或江面,光柱投射在地表的位置和范围会随时间变化,被称为“格凸神光”。下图为“格凸神光景观图”。据此完成7~8题。7.阳光穿过的孔洞所处山体的走向最可能是( C )       A                B       C                D8.“格凸神光”出现时,光柱在当日( D )A.与地平面夹角逐渐缩小B.投射位置由甲山移到乙山C.投射地表范围逐渐扩大D.投射位置由乙山移到江面[解析] 第7题,根据题意,10月底到11月初,太阳日出东南。根据材料“‘穿洞’景观常在上午八点多开始出现,”可知此时太阳在东南方,太阳穿洞方向是西北—东南向,因此山体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C对,A、B、D错误。故选C。第8题,根据题意,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格凸神光”出现时,光柱首先投射到海拔高处的乙山,投射地表范围较大,与地面夹角较小,随着太阳的升起,当太阳垂直穿洞时,投射地面的范围最小,此时光柱与地面夹角增大,A、C错误。随后太阳继续升向高处,光柱会投射到海拔更低的江面,D对。投射位置可能由乙山移到甲山,B错误。故选D。(2023·湖南高三模拟)我国某城市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立杆测影的方法开展测量太阳高度的活动,某日北京时间13:28测得太阳高度角H为79.5°(如下图)。据此完成9~10题。9.下列时段中,日落时杆影的朝向由篮球场逐渐移向排球场的是( C )A.惊蛰到立夏  B.立夏到小暑C.处暑到小雪  D.立冬到小寒10.下列与该城市测量活动当天杆影顶端轨迹最相符的是( D )          A                    B          C                    D[解析] 第9题,日落时杆影的朝向由篮球场逐渐移向排球场,依据图中指向标可以判断,在方向上杆影为从东南移向东北,即日落的方位从西北移向西南。据二十四节气可知:惊蛰、立冬、小寒、小雪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日落西南;立夏、小暑、处暑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日落西北;惊蛰到立夏,太阳日落由西南移向西北,A不符合题意;立夏到小暑,太阳一直直射北半球,太阳日落西北,B不符合题意;处暑到小雪,太阳日落西北移向西南,C符合题意;立冬到小寒,太阳一直直射南半球,太阳日落西南,D不符合题意。故选C。第10题,我国位于北半球,从材料信息中太阳高度角79.5°,比较大,可知:该地纬度较低且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为夏季。太阳从东北日出,影子在西南,西北日落,影子在东南,B不符合题意;昼长夜短但白昼与夜晚之差不会很大,正午旗杆影子较短,C不符合题意;直射点此时位于该地以南,正午影子位于北侧,A不符合题意;综合以上,D符合题意。故选D。(2023·山东滨州期末)陶寺古观象台位于山西省襄汾县,是迄今发现最早的观象台遗址。该观象台由13根夯土柱组成,呈半圆形分布。观测者从观测点透过夯土柱间的狭缝观测塔尔山的日出方位,以此确定季节、节气。其中7号缝居中,1号缝没有观测日出的功能,下图为古观象台复原图。据此完成11~12题。11.当观测者能够透过7号缝观测到日出时的节气为( C )A.清明  B.夏至C.秋分  D.冬至12.2021年11月1日观测者从4号缝观测到日出,则观测者第二次从该缝观测到日出的日期可能是( D )A.2021年11月21日  B.2021年12月20日C.2022年1月10日  D.2022年2月10日[解析] 第11题,由材料信息可知,冬至日时于第2个狭缝看到日出,夏至日于第12个狭缝看到日出,所以第7个狭缝正好位于13根夯土柱的中间,所以看到日出时的节气是春分日或秋分日,C正确,A、B、D错误。第12题,由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2021年11月1日观测者从4号缝观测到日出,观测者第二次从该缝观测到的日出时间与2021年11月1日关于冬至日对称,即2021年11月1日距离12月22日有52天,在12月22日的基础上加上52天,即为2022年2月13日左右,D符合题意,D正确。A、B、C错误。故选D。(2022·辽宁葫芦岛期末)某城市(30°N,105°E)的李先生每天在日出前后从他所在的住宅楼出发,沿小区的健康步道锻炼身体(下图)。据此完成13~14题。13.2022年6月21日,北京时间6时30分,李先生发现在图示线路的某一段,其影子刚好位于其右后方。李先生所处的位置及其前进方向最有可能是( C )A.①向西  B.②向北C.③向东  D.④向南14.经过长期观察,李先生发现他每天中午回到家时(约12时)住宅楼的影子长短变化很大,下列日期中影子最长的一天是( D )A.5月1日  B.6月22日C.7月1日  D.8月22日[解析] 第13题,读图可知,超市位于李先生所住小区的东南方向,因此由李先生所住的住宅楼出发,沿③路线向左行进是向正东方运动。6月21日,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当天太阳从东北升起,根据此时北京时间6时30分可知该城市(30°N,105°E)为地方时5时30分,正值日出;此时李先生沿③路线向东行进的话,其影子正好位于其右后方,因此C正确,排除A、B、D。故选C。第14题,该城市(30°N,105°E)正午影子长短与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小有关,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影子越长。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该城市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影子最短。因此距离6月22日这一天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影子越长。8月22日相比其他三个日期,距离6月22日这一天最远,因此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影子最长,D正确,排除A、B、C。故选D。二、综合题15.(2023·全国单元测试)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北回归线标志塔是标志地理学上北回归线经过地方的建筑物。北回归线是一条看不见的假想线,建立了标志塔,就使得人们能够直观地看到北回归线的客观实体,感觉到这条纬线的存在。它对天文、地理、土壤、生物、气候的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截至2019年11月13日,我国已建有11座北回归线标志塔,下图为位于我国汕头市(23°26′N,116°35′E)的北回归线标志塔,每年的某个节气立竿不见影,管窥睹骄阳,天象奇现,任由究探。(1)简述当图中标志塔处立竿不见影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2)当该处正午竿影最长时,说出北半球昼夜长短的空间分布规律。(3)某日当地正午时分太阳高度为66°34′,说出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和节气名称。[答案] (1)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2)北半球各纬度昼最短,夜最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各纬度出现极夜现象。(3)坐标:(0°,116°35′E)。节气:春分或秋分。[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和变化规律以及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等相关知识。第(1)题,立竿不见影说明当地出现太阳直射现象,即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因此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为: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第(2)题,当地位于北回归线,北半球冬至时,离太阳直射点的距离最远,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正午竿影最长。此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夜长达到最大值;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第(3)题,当地的纬度为23°26′N,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时,太阳直射点与当地的纬度差=90°-66°34′=23°26′,因此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0°。此时当地为正午,因此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当地所在经线,即116°35′E。因此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0°,116°35′E)。此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为春分或秋分。 

    相关试卷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质量评价6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质量评价6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6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6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讲与练第6讲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含详解):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讲与练第6讲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含详解),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球的公转,黄赤交角及其影响,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