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一(下)月考生物试卷(3月份)(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一(下)月考生物试卷(3月份)(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已知玉米的高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绝密★启用前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一(下)月考生物试卷(3月份)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共42.0分)
1. 下列组合中,属于相对性状的一组是( )
A. 狗的卷毛和黑毛 B. 水稻的粳性和玉米的糯性
C. 家鸡的白羽和黑羽 D. 豌豆的黄色子叶和绿色豆荚
2. 为了模拟性状分离比,某同学按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抓取的次数要足够多 B. 每个桶内D、d两种小球的数目要相同
C. 甲、乙两个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 D. 每次抓取后,取出的小球不能再放回原桶
3. 香水玫瑰的花色遗传中,红花、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用R、r表示)。根据以下杂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杂交组合
后代性状
一
红花①×白花②
全为红花
二
红花③×红花④
红花与白花数量比约为3:1
A. 白花②的基因型为Rr B. 红花①的基因型为Rr
C. 红花③与红花④的基因型不同 D. 红花①与红花④的基因型不同
4. 孟德尔用纯种的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的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1全部表现为黄色圆粒;F1代自交,在F2代中黄色圆粒、绿色皱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之比为9:3:3:1。这个杂交实验不能说明( )
A. 黄色对绿色显性,圆粒对皱粒显性
B. 豌豆子粒颜色和形状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
C. 控制子粒颜色和子粒形状的基因融合
D. 决定豌豆子粒颜色和决定子粒形状的基因互不影响
5.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则应满足的条件有( )
①A、a基因与B、b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A、a和B、b基因分别控制一对相对性状
③该个体产生的雄、雌配子各有4种,比例为1:1:1:1
④AaBb自交产生的后代生存机会相等
⑤AaBb自交时4种类型的雄、雌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⑤
6. 遗传因子A、a和N、n分别控制某种植物的花色和花瓣形状,这两对遗传因子独立遗传,其遗传因子组合和表现型的关系如下表。一亲本与白色宽花瓣植株杂交,得到F1,对F1进行测交,得到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粉红中间型花瓣:粉红宽花瓣:白色中间型花瓣:白色宽花瓣=1:1:1:1。该亲本的表现型最可能是( )
基因型
表现型
AA
红色
Aa
粉红色
aa
白色
NN
窄花瓣
Nn
中间型花瓣
nn
宽花瓣
A. 红色窄花瓣 B. 白色中间型花瓣 C. 粉红窄花瓣 D. 粉红中间型花瓣
7. 下列选项中有基因自由组合现象发生的是( )
A. 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雌雄个体交配,子代出现1:1:1:1的性状分离比
B. A型血的父亲和B型血的母亲生出AB型血的孩子
C.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D. 纯合黄色圆形豌豆与纯合绿色皱形豌豆为亲本杂交得到F1
8. 已知玉米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纯合品种甲与纯合品种乙杂交得F1,再让F1,与玉米丙(ddRr)杂交,所得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D/d、R/r基因分别遵循分离定律
B. 甲、乙可能是DDRR与ddrr组合或DDrr与ddRR组合
C. 子二代中纯合子占14,且全部表现为矮秆
D. 若F1自交,其子代中基因型不同于F1的个体占916
9. 蝗虫染色体数为24条,在显微镜下观察蝗虫精巢细胞分裂的固定装片时,看到某细胞有12条染色体位于赤道板上,说明该细胞处于( )
A.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 有丝分裂中期
C.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D.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10. 与有丝分裂相比较,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 )
A. 着丝点一分为二 B. 同源染色体联会、分离
C. 染色体进行复制 D. 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
11. 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融合
B.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与本物种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相同
C. 受精卵中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D. 受精卵的形成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12. 摩尔根研究白眼雄果蝇基因的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时,经历了若干过程。①白眼性状是如何遗传的,是否与性别有关?②白眼由隐性基因控制,仅位于X染色体上。③对F1红眼雌果蝇进行测交实验。上面三个叙述中( )
A. ①为假说,②为推理,③为验证 B. ①为问题,②为推理,③为假说
C. ①为问题,②为假说,③为验证 D. ①为推理,②为假说,③为验证
13. 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高等动物体内某个初级精母细胞可能发生的变化。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和发生交叉互换后,该初级精母细胞形成的精细胞分别有( )
A. 2种、4种 B. 2种、2种 C. 4种、4种 D. 4种、2种
14. 如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某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判断错误的是( )
A. 图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
B. 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在图乙细胞
C. 甲、乙、丙三个细胞可能取自睾丸
D. 丙细胞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是AB、ab或Ab、aB
15. 某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如图中属于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依次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②
16. 摩尔根用白眼雄果蝇与野生型的红眼雌果蝇杂交,F1全表现为红眼,再让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比例为3:1,且白眼果蝇全部为雄性。若要通过测交实验验证控制红眼/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下列测交组合能验证的是( )
A. F1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 B. F1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
C. F1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杂交 D. F1雄果蝇与红眼雌果蝇杂交
17. 萨顿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而提出了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可能是基因载体的假说,下列不属于他所依据的“平行”关系的是( )
A. 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的,在配子中都只有成对中的一个
B. 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也自由组合
C. 等位基因分离和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D. 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18. 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交叉互换分别发生在减数分裂的时期是( )
A. 均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
B. 均发生在减数分裂Ⅱ后期
C. 减数分裂Ⅰ前期、减数分裂Ⅱ后期和减数分裂Ⅱ后期
D. 减数分裂Ⅰ后期、减数分裂Ⅰ后期和减数分裂Ⅰ前期
19. 如图表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果蝇细胞内基因数目要远远多于染色体数目
B.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 黄身基因与白眼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 朱红眼基因和深红眼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
20. 某植物体细胞内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如图所示,三对基因分别单独控制不同相对性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A、a和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
C. 如果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染色体互换,则它可产生4种配子
D. 三对基因的遗传均遵循分离定律
21. 摩尔根研究果蝇的眼色遗传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果蝇的眼色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B. 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采用了“假说—演绎法”
C. 摩尔根认为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D. F2中红眼雌果蝇全为纯合子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0分)
22. 玉米是一种异花传粉作物,可作为研究遗传规律的实验材料。玉米的高茎与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高茎为显性性状。回答下列问题。
(1)性状分离是指 。
(2)现有在自然条件下获得的一些高茎与矮茎的植株,若要用这两种植株为材料验证分离定律,写出两种验证思路及预期结果 。
23. 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易感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为蓝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变为棕色。现有四种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①AATTdd、②AAttDD、③AAttdd、④aattdd。回答下列问题:
(1)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则应该观察①与 (填序号)杂交所得F1的花粉。
(2)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可以观察 (填序号)杂交所得F1的花粉;将杂交后所得的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后,可观察到 。
(3)若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则应选用①④为亲本杂交,所得F1的基因型是 ;让F1自交得F2,F2中糯性抗病品种占 ,其中纯合子占 。
24. 如图1是某动物原始生殖细胞在不同的细胞分裂方式中染色体数目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图2、图3分别为处于某个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字母代表染色体上的基因)。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1中0-b代表的细胞分裂方式是 ,图2所示细胞处于图1中的 (用横坐标的字母表示)段。
(2)de段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 ,图1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时间段是 (用横坐标的字母表示)。
(3)图3细胞的名称是 ,该细胞最终产生的配子基因型是 。
25. 果蝇是一种小型蝇类,在室温下10多天就繁殖一代,一只雌果蝇一生能产生几百个后代,是遗传学研究常用的材料。如图是雌、雄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摩尔根利用果蝇作实验材料,用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杂交,F1全为红眼,F1雌雄交配,F2雌蝇全为红眼,雄蝇一半为红眼,一半为白眼,对于这种实验现象,摩尔根作出的主要解释是 。为充分验证其假设,请你设计一个测交方案,用遗传图解写出该过程(要求:需写出配子,控制眼色的等位基因用B、b表示) 。
(2)果蝇的刚毛有直毛和分叉毛两种相对性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表型均为直毛的雌、雄果蝇交配,子代既有直毛也有分叉毛。请写出子代的表型及比例: 。科学家欲通过观察果蝇的刚毛来区分子代的性别,需选择表型为 的亲本进行交配。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BD、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作相对性状,狗的卷毛和黑毛、水稻的粳性和玉米的糯性、豌豆的黄色子叶和绿色豆荚不符合相对性状的判断标注,不属于相对性状,ABD错误;
C、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为相对性状,故家鸡的白羽和黑羽相对性状,即同种生物(家鸡)同一性状(羽毛颜色)的不同表现类型(白羽和黑羽),C正确。
故选:C。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作相对性状,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本题主要考查相对性状等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够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应用。
2.【答案】D
【解析】解:A、抓球次数偏少时存在偶然性,因此抓取的次数要足够多,才能出现相应的分离比,A正确;
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D、d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但雌雄配子数目一般不等,因此不需要两个小桶内小球总数相等,B正确;
C、两个小桶模拟的是雌性和雄性的生殖器官,即甲、乙两个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C正确;
D、每次抓完小球后必须放回并摇匀才能进行再次抓取,保证每次抓取每种小球的概率相等,D错误。
故选:D。
用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
本题考查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3.【答案】D
【解析】解:A、白花为隐性性状,所以基因型是rr,A错误;
B、红花①和白花杂交,子代全为红花,所以红花①的基因型为RR,B错误;
C、红花③×红花④→后代性状分离为3:1,说明③④的基因型均为Rr,C错误;
D、红花①基因型是RR,红花④基因型是Rr,D正确。
故选:D。
分析表格:实验一中,红花①×白花②→后代均为红花,说明红花相对于白花是显性性状,则①的基因型为RR,②的基因型为rr;实验二中,红花③×红花④→后代性状分离为3:1,说明③④的基因型均为Rr。
本题结合数据表格,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实验现象推断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再结合表中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
4.【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解答】
A.由于黄色圆粒与绿色皱粒杂交的后代只有黄色圆粒,说明黄色对绿色为显性,圆粒对皱粒为显性,A正确;
B.由于豌豆子粒颜色和形状的F2代都是3:1,说明都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都遵循分离定律,B正确;
C.杂交实验说明控制子粒颜色和子粒形状的基因能自由组合,但不是融合,C错误;
D.决定豌豆子粒颜色和决定子粒形状的基因互不影响,具有相对独立性,D正确。
故选C。
5.【答案】D
【解析】解:①A、a基因与B、b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①正确;
②A、a和B、b基因分别控制一对相对性状,自交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②正确;
③该个体产生的雄、雌配子各有4种,比例为1:1:1:1,③正确;
④AaBb自交产生的后代生存机会相等是后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的保证,④正确;
⑤AaBb自交时4种类型的雄、雌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⑤正确。
故选:D。
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9:3:3:1。
本题考查了基因组合定律的应用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掌握该定律各种变形的应用,能够确定各种变形比例各自所对应的基因型,再结合各选项准确判断。
6.【答案】A
【解析】解:F1测交得到F2的遗传图解可写成:F1×aann→F2中粉红中间型花瓣(AaNn):粉红宽花瓣(Aann):白色中间型花瓣(aaNn):白色宽花瓣(aann)=1:1:1:1,由此可推知F1的基因型为AaNn;一亲本与白色宽花瓣植株(aann)杂交得到F1的遗传图解可写成:亲本×aann→F1的基因型均为AaNn,由此可推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NN,对应的表现型为红色窄花瓣。
故选:A。
基因A、a和N、n分别控制某种植物的花色和花瓣形状,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白色宽花瓣植(aann),再根据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粉红中间型花瓣:粉红宽花瓣:白色中间型花瓣:白色宽花瓣=1:1:1:1,利用自由组合定律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拆开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条件,学会根据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关系应用分离定律解答自由组合问题。
7.【答案】C
【解析】解:A、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雌雄个体交配,两个亲本均含有一对等位基因,如果两对基因位于一对染色体上,子代也会出现1:1:1:1的性状分离比,不属于基因自由组合现象,A错误;
B、血型是由复等位基因控制的,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没有发生基因自由组合现象,B错误;
C、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四种配子比例相同,说明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发生了基因的自由组合现象,C正确;
D、纯合黄色圆形豌豆与纯合绿色皱形豌豆中不存在等位基因,所以没有发生基因自由组合现象,D错误。
故选:C。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够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应用。
8.【答案】D
【解析】解:A、由于F2中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3:1:3:1,说明D/d、R/r基因分别遵循分离定律,而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由于F1的基因型为DdRr,所以纯合品种甲、乙可能是DDRR与ddrr组合或DDrr与ddRR组合,B正确;
C、由子二代表现型可推出F1的基因型为DdRr,子二代中纯合子的基因型为ddRR和ddrr,占14,且全部表现为矮秆,C正确;
D、若让F1(DdRr)自交,则子二代中基因型不同于F1的个体占1-416=1216=34,D错误。
故选:D。
分析题图:由F2中高秆:矮秆=1:1,抗病:易感病=3:1,玉米丙的基因型为ddRr,可推知F1的基因型为DdRr;由甲和乙都是纯合子可进一步推知甲和乙的基因型为DDRR和ddrr,或者DDrr和ddRR。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等知识,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正确分析题图,并能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准确答题,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9.【答案】D
【解析】解:根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特征可知,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的时期有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由题干已知蝗虫染色体数为2n=24,则其细胞有丝分裂中期赤道板上染色体数目是24,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数目是12,所以看到12条染色体排列于赤道板上,说明此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故选:D。
1、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征:
①减数分裂前的间期: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细胞适度生长,DNA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
②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移向细胞两极;末期,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数目的一半。
③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没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散乱分布;中期,没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没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分裂,两条子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末期,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子细胞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2、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征:
有丝分裂间期: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细胞适度生长,DNA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有丝分裂前期,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散乱分布;有丝分裂中期,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有丝分裂后期,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分裂,两条子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有丝分裂末期,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
本题结合染色体数目变化和行为特点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够结合染色体行为特征及数目变化判断细胞所处时期。
10.【答案】B
【解析】解:A、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会发生着丝点一分为二,A错误;
B、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正确;
C、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都会发生染色体的复制,C错误;
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会发生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的情况,D错误。
故选:B。
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对两者进行比较,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1.【答案】C
【解析】解:A、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融合,这是受精完成的标志,A正确;
B、精子和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都只有体细胞的一半,因此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与本物种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相同,B正确;
C、受精卵中细胞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而细胞质遗传物质几乎都来自母方,C错误;
D、受精卵是由精子和卵细胞融合形成的,这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D正确。
故选:C。
受精作用:
1、概念: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作用。
2、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精子入卵后,卵细胞膜发生反应,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后不久,里面的细胞核就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遇,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3、结果:
(1)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亲),一半的染色体来自卵细胞(母亲)。
(2)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
4、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本题考查受精作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受精作用的概念、过程及结果,掌握受精作用的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2.【答案】C
【解析】解:摩尔根研究白眼雄果蝇基因的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所采用的方法是假说-演绎法。
①白眼性状是如何遗传的,是否与性别有关?是提出问题;
②白眼由隐性基因控制,仅位于X染色体上是作出假设;
③对F1红眼雌果蝇进行测交实验是验证过程。
故选:C。
假说演绎法的一般步骤是:提出问题→做出假设→通过验证假设→获取结论。
本题考查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答案】A
【解析】解:基因型为AaBb的动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没有交叉互换的情况下,经过减数分裂形成两种类型的四个精细胞,分别是AB、AB、ab、ab;如果发生交叉互换,则可以形成四种类型的四个精细胞,分别是AB、Ab、aB、ab。
故选:A。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体单体往往彼此缠绕发生交叉互换,交叉互换使得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进而增加了配子的多样性。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4.【答案】D
【解析】解:A、由分析可知,图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A正确;
B、乙图同源染色体分开,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发生了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B正确;
C、动物的生殖器官中原始生殖细胞可进行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甲、乙、丙三个细胞可能取自同一器官,即睾丸,C正确;
D、丙为次级精母细胞,其产生的子细胞为两个精细胞,若无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这两个精细胞基因型一样,是AB、AB或ab、ab或Ab、Ab或aB、aB,D错误。
故选:D。
图甲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所以是有丝分裂后期的图像,乙图同源染色体分开,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丙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够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应用。
15.【答案】D
【解析】解:(1)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因此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即图④。
(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但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短暂加倍,因此此时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且染色体:DNA=1:1,即图②。
故选:D。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
本题结合柱形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及变化规律,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能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柱形图,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6.【答案】C
【解析】解:A、测交为与隐性个体进行杂交,F1雌果蝇(XBXb)与红眼雄果蝇(XBY)杂交不是测交实验,A错误;
B、F1雌果蝇(XBXb)与白眼雄果蝇(XbY)杂交,后代雌雄中表现型比例相同,无法验证在X染色体上,B错误;
C、F1雄果蝇(XBY)与白眼雌果蝇(XbXb)杂交,后代雌性为红眼(XBXb),雄性为白眼(XbY),可以验证基因在X染色体上,C正确;
D、F1雄果蝇(XBY)与红眼雌果蝇(XBXb)杂交不是测交,D错误。
故选:C。
摩尔根通过测交实验验证了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实验过程,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证明方法,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17.【答案】C
【解析】解:A、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在配子中都只有成对中的一个,是萨顿提出假说的依据,A正确;
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也有自由组合,是萨顿提出假说的依据,B正确;
C、等位基因分离与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属于萨顿的假说内容,C错误;
D、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是萨顿提出假说的依据,D正确。
故选:C。
基因和染色体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2、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成对存在,配子中成对的基因只有一个,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
3、基因、染色体来源相同,均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4、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相同。
本题考查基因在染色体上,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与染色体存在明显平行关系的证据。
18.【答案】D
【解析】解:(1)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2)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3)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的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故选:D。
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本题考查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熟练掌握减数分裂过程,识记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明确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难度不大,属于考纲中理解层次.
19.【答案】D
【解析】解:A、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所以果蝇细胞内基因数目要远远多于染色体数目,A正确;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正确;
C、黄身基因与白眼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因此它们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
D、细胞核内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细胞质内的基因位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D错误。
故选:D。
分析图形:该图是摩尔根和学生绘出的第一个果蝇各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相对位置的图。由图示知,控制果蝇图示性状的基因在该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果蝇的黄身和棒眼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本题考查基因与染色体之间关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0.【答案】D
【解析】A、三对基因的遗传均遵循分离定律,A/a、D/d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b、D/d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和B、a和b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发生连锁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
B、A和B、a和b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不会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B错误;
C、A和B、a和b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如果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染色体互换,则它可产生AB和ab配子,即产生2种配子,C错误;
D、三对等位基因分别单独控制不同相对性状,三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均遵循分离定律,D正确。
故选D。
1、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2、在生物体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种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本题考查学生从题图中获取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做出正确判断,难度适中。
21.【答案】D
【解析】解:A、由题中遗传系谱图可知,F2性状分离比为3:1,判断红眼相对于白眼是显性性状,且果蝇的眼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正确;
B、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研究果蝇的白眼和红眼的遗传,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且遵循基因的遗传规律,并且证明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B正确;
C、F2红眼有雌性和雄性,白眼只有雄性,说明与性别相关联,相关基因在X染色体上,摩尔根认为控制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C正确;
D、若果蝇的眼色受W/w控制,红眼相对于白眼是显性性状,且控制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F2性状分离比为3:1,判断F1的基因型为XWXw、XWY,因此F2中的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XWXW和XWXw两种,D错误。
故选:D。
1、伴性遗传是指在遗传过程中的子代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这种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这种与性别相关联的性状遗传方式就称为伴性遗传,又称性连锁遗传。2、F2性状分离比为3:1,判断红眼相对于白眼是显性性状,且果蝇的眼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本题考查学生从题中遗传系谱图获取果蝇杂交实验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伴性遗传的知识做出正确判断,属于理解层次的内容,难度适中。
22.【答案】杂种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①高茎玉米自交,若某些玉米自交后,子代出现高茎:矮茎=3:1,则可验证分离定律。②让高茎与矮茎的玉米杂交,如果F1高茎:矮茎=1:1,则可验证分离定律。③让高茎与矮茎的玉米杂交,如果F1都表现高茎,则用F1自交,得到F2,若F2高茎:矮茎=3:1,则可验证分离定律
【解析】解:(1)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2)验证分离定律可用自交法、测交法;验证思路及预期结果为:①高茎玉米自交,若某些玉米自交后,子代出现高茎:矮茎=3:1,则可验证分离定律。②让高茎与矮茎的玉米杂交,如果F1高茎:矮茎=1:1,则可验证分离定律。③让高茎与矮茎的玉米杂交,如果F1都表现高茎,则用F1自交,得到F2,若F2高茎:矮茎=3:1,则可验证分离定律。
故答案为:
(1)杂种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2)①高茎玉米自交,若某些玉米自交后,子代出现高茎:矮茎=3:1,则可验证分离定律。②让高茎与矮茎的玉米杂交,如果F1高茎:矮茎=1:1,则可验证分离定律。③让高茎与矮茎的玉米杂交,如果F1都表现高茎,则用F1自交,得到F2,若F2高茎:矮茎=3:1,则可验证分离定律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子代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验证方法的实验设计,难度在于对实验思路的表述的准确性,考生平时注意语言的积累,明确验证分离定律的方法为自交和测交。
23.【答案】②或④ ②④ 蓝色长形花粉:蓝色圆形花粉:棕色长形花粉:棕色圆形花粉=1:1:1:1 AaTtdd 316 13
【解析】解:(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花粉粒分为长形和圆形、非糯性和糯性,且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糯性花粉遇碘液变为棕色,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所选亲本杂交后要能得到基因型为Dd或Aa的子代,因此可应选择亲本①与②或①与④杂交。
(2)花粉粒分为长形和圆形,非糯性和糯性,且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糯性花粉遇碘液变为棕色,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所选亲本杂交后要能得到基因型为AaDd的子代,因此应选择的两亲本为②和④;AaDd将产生4中比例相等的配子,将杂交后所得的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后,可观察到蓝色长形花粉(AD):蓝色圆形花粉(Ad):棕色长形花粉(aD):棕色圆形花粉(ad)=1:1:1:1。
(3)要培育糯性抗病(aaT_)优良品种,应选用①(AATTdd)和④(aattdd)作亲本进行杂交,其所得F1基因型为AaTtdd;让F1自交得F2,F2中糯性抗病(aaT_)品种所占比例为14×34×1=316,其中有13的纯合子aaTT,有23的杂合子aaTt。
故答案为:
(1)②或④
(2)②④;蓝色长形花粉:蓝色圆形花粉:棕色长形花粉:棕色圆形花粉=1:1:1:1
(3)AaTtdd;316;13
由题意可知,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每一对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三对等位基因之间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24.【答案】有丝分裂 a-b 着丝粒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变成两条染色体 O-c 初级精母细胞 AB、aB、Ab、ab
【解析】解:(1)由分析可知,图1中O-b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图2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已经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则对应于图其中的a-b段。
(2)图1中d-e段着丝粒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变成两条染色体,导致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同源染色体存在于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所以图1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时间段是O-c段。
(3)图3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但是细胞质均等分裂,则说明是初级精母细胞,图中所示细胞发生了交叉互换,所以最终形成的子细胞的基因型是ab、Ab、AB、aB。
故答案为:
(1)有丝分裂 a-b
(2)着丝粒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变成两条染色体 O-c
(3)初级精母细胞 AB、aB、Ab、ab
分析图1:图1中O-b过程中染色体出现了4N,则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分裂后的细胞中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同。c-g表示减数分裂,分裂后的染色体数为体细胞的一半。分析图2:图2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已经分裂,为有丝分裂后期。分析图3:图3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有丝分裂,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够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应用。
25.【答案】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含它的等位基因 直毛雌性:直毛雄性:分叉毛雄性=2:1:1 分叉毛雌果蝇和直毛雄果蝇
【解析】解:(1)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杂交,F1 全为红眼,说明红眼为显性,F1雌雄交配,F2出现雌雄性状分离比不同,对于这种实验现象,摩尔根大胆假设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等位基因,之后通过测交方法进一步验证了其假设,选择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杂交,在子一代中雌性全为红眼,雄性全为白眼,遗传图解如下:
(2)表现型均为直毛的雌雄果蝇交配,子代既有直毛也有分叉毛,则推断刚毛为显性基因,假设控制刚毛的基因为A,分叉毛的基因为a,则亲本基因型为XAXa×XAY,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刚毛雌性:刚毛雄性:分叉毛雄性=2:1:1;如果要以该性状区分子代性别,需选择亲本基因型为XaXa×XAY,即表现型为分叉毛雌果蝇和刚毛雄果蝇的亲本进行交配,子代雌性全为直毛,雄性全为分叉毛。
故答案为:
(1)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含它的等位基因
(2)直毛雌性:直毛雄性:分叉毛雄性=2:1:1 分叉毛雌果蝇和直毛雄果蝇
伴性遗传是指在遗传过程中的子代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这种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这种与性别相关联的性状遗传方式就称为伴性遗传,又称性连锁遗传。
本题的知识点是摩尔根关于遗传规律的探索过程和伴性遗传,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干信息对各问题做出解答,难度中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四川省成都市七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七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七中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共4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