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下第二单元第1课时《看一看(一)》及单元整体说明 教案
展开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第一部分 单元设计整体说明
册别 | 一年级下册 | 知识领域 | 图形的认识 | 设计者 | 陈茜 | |||
学习内容 |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 |||||||
说明:北师第四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 ||||||||
单元大概念 | 课程标准表述与提炼(2022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 课程目标 | 能辨认物体和简单图形的形状 | |||||
课程内容 | 学生经历从实际物体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认识图形的特征 | |||||||
教材分析及提炼 | 小学对观察物体的定位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进一步认识物体的形状、特征以及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积累观察物体的活动经验。 本单元教科书精心设计和安排不同层次的观察活动,帮助学生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一是实物观察,主要是对一个实物的观察,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实物-直观感知-形成表象-想象判断”的过程,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二是间接观察物体,学生经历的是“观察实物图-空间想象判断-形成表象-观察实物验证”的过程。实物观察是“看图观察”的基础,“看图观察”是实物观察的发展,因此,教科书在问题串的设计上都是让学生经历从实物观察到“看图观察”的过程,以此帮助学生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 |||||||
学情分析及提炼 |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观察的范围会不断扩大,因此,教科书按观察范围的大小,安排低、中、高年级的教学内容。低年级观察的范围只限于学生能控制的、“触手可及”的日常生活空间。中、高年级观察的范围适当拓展至更广阔的生活区域。 本单元是教科书第一次出现观察物体的内容。发展学生观察物体的直接经验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教科书在设计看上,一方面运用了学生观察物体的直接经验来提升他们的空间观念;另一方面又创设了对学生现有水平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以此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实质性的发展。 | |||||||
整体提炼(单元大概念表述) | 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 |||||||
单元课程设计 | 单元内容及内在联系 |
| ||||||
单元内容与核心素养的联系 | 1、发展空间观念:能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知道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培养推理意识:通过想象、猜测、推理出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的不同。 | |||||||
单元学习进阶路线 | 辨认从前、面、左、右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拓展到从上面观察物体 | |||||||
单元学习目标 | 1、经历观察实物的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能根据具体实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在实际操作活动中,逐步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初步发展观察、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 4、积极参与观察活动,了解观察方法,体会观察物体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 |||||||
单元学习评价设计(作业) | ||||||||
单元学习关键问题 | 学习重点: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学习难点:使学生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能正确辨认。 | |||||||
| 内容 | 建议课时数 | ||||||
看一看(一) | 1 | |||||||
看一看(二) | 1 | |||||||
其它说明 |
| |||||||
第二部分,单元学习之课时设计
第一课时
单元课时 | 第1课时 | 知识课题 | 看一看(一) | 节次 | 1 | 设计者 | 陈茜 | 其它 |
| ||||||
所涉单元大概念(表述) | 观察一个物体,从前后左右面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 ||||||||||||||
学习内容分析 | 为了便于操作,教科书设计了小宇和小霞分别从小兔的侧面、前面观察的情境,帮助学生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学生无论选择了哪个观察点,观察到的只是物体的一部分。观察点不同,看到的形状也不同。 | ||||||||||||||
学情分析 | 一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已经知道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左面和右面这些基本的位置关系,只是他们的认知水平正处于由直观认知向抽象认知逐步过渡时期,正是空间观念形成的阶段,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想象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 ||||||||||||||
学习目标 | 1、通过观察实物的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实际操作,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3、积极参与观察活动,在观察活动中体会观察物体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 ||||||||||||||
评价设计(作业设计) | 课堂:
| ||||||||||||||
课后: | |||||||||||||||
学习活动关键问题 | 帮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 ||||||||||||||
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 | |||||||||||||||
学习环节 | 关键问题(或内容) | 活动形式 | 预设 | 引导策略 | 达成目标(或大概念) | ||||||||||
第一环节 | 情境创设: | 观察,表述 | 表述不完整 | 提问引导: 能有序并完整的表述吗? |
| ||||||||||
第二环节 | 问题: 从不同方向看,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 学生演示,同桌合作 | 策略有: 从不同方向看一看,说一说 | 提问引导: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
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 ||||||||||
第三环节 | 问题: 小霞看到的是哪幅图? | 独立观察 | 策略: 实物摆一摆,看一看 | 想一想你看到了什么?动手摆一摆,再看一看跟你想的一样吗?
| 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 ||||||||||
第四环节 | 练习:
分组和同伴一起看一看、说一说 | 自带学具,分组观察 | 策略: 实物摆一摆,看一看,说一说 |
| 帮助学生积累观察的经验,初步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 ||||||||||
记录与反思 | |||||||||||||||
学生学习表现 | 学生对直观模具本身就很感兴趣,观察物体跟生活又密切相关,所以学生整体学习兴趣很浓,也很容易理解和掌握。 | ||||||||||||||
教师教学过程 | 1、观察实物 2、推理判断 3、实践感知 | ||||||||||||||
反思与调整 | 1、实物观察,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实物—直接感知—形成视觉表象”的过程,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换句话说,通过观察实物的实践,体会从不同方向(或站在相对于物体的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可能看到的这个物体是不同形状的直接经验。 2、间接地观察物体,学生经历的是“看图观察—空间想象—形成心理表象”的过程。实物观察是“看图观察”的基础,“看图观察”是实物观察的发展,从实物观察到“看图观察”,学生必须接受挑战,只有这样,他们的空间观念才可能得到实质性的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