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山东省德州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高三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i-28 S-32 Mn-55 I-127 Ba-137 Bi-209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息息相关。下列叙述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用糯米石灰浆复合材料修筑长城 B. 用高铁酸钾()净水
C. 夏季涂抹甘油防止皮肤干燥 D. 纳米马桶可有效防止异味的产生
【答案】B
【解析】
【详解】A.将糯米参杂进石灰砂浆,这种复合材料极大地增加了两块石头之间的紧密性,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高铁酸钾()净水原理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符合题意;
C.夏季涂抹甘油防止皮肤干燥是利用甘油吸水性,故C不符合题意;
D.纳米马桶可有效防止异味的产生是利用材料的吸附性,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B。
2.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实验时手指不小心沾上苯酚,立即用70℃以上的热水清洗
B. 滴定接近终点时,用锥形瓶内壁触碰滴定管的尖嘴
C. 凡是给玻璃仪器加热,都要加垫石棉网,以防止仪器炸裂
D. 晶体中含有少量杂质,可以用冷却结晶法来提纯
【答案】B
【解析】
【详解】A.实验时手指不小心沾上苯酚,立即用酒精清洗,70℃以上的热水会烫伤皮肤,故A错误;
B.滴定接近终点时,使最后半滴溶液滴入锥形瓶,则用锥形瓶内壁触碰滴定管的尖嘴,故B正确;
C.用试管加热时,不需要垫上石棉网,可以直接加热,故C错误;
D.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的变化大,温度越高溶解度越高;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所以 除去NaCl中含有少量的KNO3方法是配成溶液,蒸发结晶,趁热过滤,不能冷却结晶,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3.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X原子的2p轨道上,有1个电子的自旋方向与其他电子的自旋方向相反。Y原子M层上有两个未成对电子,基态W原子的电子总数是其最高能级电子数的4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第一电离能: B. 简单离子还原性:
C. 原子半径: D. 简单氢化物的沸点:
【答案】D
【解析】
【分析】基态X原子的2p轨道上,有1个电子的自旋方向与其他电子的自旋方向相反,所以X为O元素;Y原子M层上有两个未成对电子,所以Y为Si;基态W原子的电子总数是其最高能级电子数的4倍,所以W为S;又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Z为P元素;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Z为P,W为S,Y为Si,P元素最外层电子为半满,所以第一电离能,,故A正确;
B.非金属性越强,单质氧化性越强,而相应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所以简单离子还原性:;故B正确;
C.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的半径渐渐变小,Y和W为第三周期元素,X为第二周期元素,所以原子半径:;故C正确;
D.Y为Si,简单氢化物为SiH4,W为S,简单氢化物为H2S,H2S相对分子质量大于SiH4,所以简单氢化物的沸点:;故D错误;
故答案选D。
4. 有机高分子材料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下列有关高分子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酚醛树脂()具有固定的熔沸点
B. 由单体制备聚乳酸()反应类型为加聚反应
C. 形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单体一定为平面结构
D. 有机材料的名称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答案】D
【解析】
详解】A.酚醛树脂()中n不确定,属于混合物,没有固定熔沸点;故A错误;
B.由单体制备聚乳酸()有小分子生成,反应类型为缩聚反应;故B错误;
C.的单体为苯乙烯,由于单键可旋转,所以苯乙烯不一定为平面结构;故C错误;
D.有机材料由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生成,名称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5. 羟甲香豆素(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对治疗新冠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羟甲香豆素的分子式为
B. 可用()检验分子中的碳碳双键
C. 1 mol该物质最多与3 mol 反应
D. 羟甲香豆素分子中可能共平面的碳原子最多有9个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羟甲香豆素的结构简式可知,羟甲香豆素的分子式为,A错误;
B.羟甲香豆素中含有碳碳双键和酚羟基均能使()溶液褪色,则不可用()检验分子中的碳碳双键,B错误;
C.羟甲香豆素中含有酚羟基和酯基均能与溶液反应,且酯基水解后生成的酚羟基能继续与溶液反应,则1 mol该物质最多与3 mol 反应,C正确;
D.根据苯和乙烯是平面结构可知,羟甲香豆素分子中可能共平面的碳原子最多有10个,D错误;
故选C。
6. 胍()是一元强碱,分子构型为平面型,其盐酸盐()是核酸检测液的主要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胍中C、N杂化方式均为sp2 B. 胍具有很强的吸湿性
C. 胍的熔点低于胍盐 D. 胍盐中含有的化学键均为极性键
【答案】AD
【解析】
【详解】A.胍中C形成3条σ键,无孤电子对为sp2杂化,氨基中的N形成3条σ键,同时含有一对孤电子对,为sp3杂化,A错误;
B.胍为吸湿性很强的无色晶体,B正确;
C.胍为分子晶体,而胍盐为离子晶体,因此胍熔点低于胍盐,C正确;
D.胍盐中含有离子键,D错误;
故答案选AD。
7. 用下列仪器或装置(图中夹持略)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除去中少量的气体
测定溶液的
分离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盐析后的混合液
检验溴乙烷消去产物中的乙烯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CO2和HCl均会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除去中少量的气体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A不符合题意;
B.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会漂白pH试纸,则不能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B不符合题意;
C.盐析用饱和NaCl溶液使高级脂肪酸钠的溶解度变小,使之析出沉淀,而甘油溶解度不变,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C符合题意;
D.溴乙烷在NaOH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生成的乙烯会混有醇,醇和乙烯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溴乙烷消去产物中的乙烯,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 硅锰原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因其供电稳定,储存量丰富而备受关注。硅锰原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子交换膜换成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液换成溶液,电池的电流更平稳
B. 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C. 放电过程中负极区溶液pH值减小,正极区溶液pH值增大
D. 导线上每通过1 mol,正极区溶液质量增加28.5 g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Si转化为SiO2,Si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为负极,MnO2转化为Mn2+,Mn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为正极,存在质子交换膜,说明是在酸性条件下,则负极反应式为Si-4e-+2H2O=SiO2+4H+,正极反应式为2MnO2+4e-+8H+=2Mn2++4H2O;
【详解】A.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则不能将电解液换成溶液,A错误;
B.据分析可知,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B错误;
C.正极反应式为2MnO2+4e-+8H+=2Mn2++4H2O,电路中转移4mol电子,负极生成4molH+,正极消耗8molH+,同时有4molH+从负极区迁移到正极区,负极区溶液中n(H+)不变,水的量减少,c(H+)增大,pH减小,正极区溶液中n(H+)减小,水的量增多,c(H+)减小,pH增大,C正确;
D.导线上每通过1 mol,正极上溶解了0.5molMnO2,有1molH+从负极区迁移到正极区,溶液增加的质量=(+1)g=44.5g,D错误;
故选C。
9. Rh(I)-3-羟基-2-硝基吡啶催化甲醇羰基化制备乙酸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更高的催化剂活性,其机理如图所示。已知:TS1、TS2、TS3表示过渡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②反应过程中仅有键的断裂与形成
B. CO做配体时,C的配位能力小于O
C. 增大Rh(I)-3-羟基-2-硝基吡啶的用量,甲醇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D. 通过定量测定发现,反应过程中物质②含量最少,其可能原因是②→③为快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①→②反应过程中碳氧双键生成,所以有键和键的形成,A错误;
B.做配体时,C和O都含有孤电子对,因为C原子的电负性较小,所以更能提供电子对形成配位键,C的配位能力大于O,B错误;
C.由已知条件可知,Rh(I)-3-羟基-2-硝基吡啶为催化剂,其用量不能改变平衡,不能使甲醇的平衡转化率增大,C错误;
D.若②→③为反应速率较快,物质②含量最少,D正确;
故选D。
10. 四氟硼酸锂()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锂电(心脏起搏器电池等)或二次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导电盐。其制备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不溶颗粒”主要成分
B. 实验室中模拟工艺流程时反应器3不能选用三颈圆底烧瓶
C. 反应器2中反应为
D. 粗产品经过负压下浓缩、冷却结晶即可得到纯净的四氟硼酸锂
【答案】D
【解析】
【分析】Li2CO3料浆中通入CO2反应生成LiHCO3,经过过滤操作分离出不溶颗粒Li2CO3,向LiHCO3溶液中加入HF反应生成,再将与HBO3溶液反应生成粗产品;
【详解】A.为微溶物,则“不溶颗粒”主要成分为,A正确;
B.反应3为与HBO3反应生成,HF会腐蚀玻璃,则不能选用三颈圆底烧瓶,B正确;
C.据分析可知,反应器2中反应为,C正确;
D.四氟硼酸锂()化学性质稳定,不需要经过负压下浓缩、冷却结晶,D错误;
故选D。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悬浊液中通入气体,有黑色沉淀生成
B
向溶液中持续通入,发现溶液先由无色变为棕黄色,一段时间后褪色
说明氯气有氧化性和氯水有漂白性
C
某钠盐溶于稀硫酸,产生了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气体
该钠盐一定是或
D
用pH计分别测定饱和和溶液的pH,前者pH大
水解程度: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向AgCl 悬浊液中通入,有黑色沉淀产生,说明Ag2S更难溶,Ksp(Ag2S)< Ksp(AgCl),选项A正确;
B.溶液变为棕黄色的原因是KI被Cl2氧化为I2,棕黄色褪去的原因是I2被氧化为其他无色物质,并不是溶液被漂白,选项B错误;
C.某钠盐溶于稀硫酸,产生了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气体,该气体为SO2,该钠盐可能是或或Na2S2O3,选项C错误;
D.用pH计分别测定饱和和溶液的pH,由于两者浓度不同,无法比较水解程度大小,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12. 制备一种治疗前列腺炎症药物中间体的流程如下。已知:;物质M中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其比值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1 mol X最多能与4 mol 发生加成反应
B. 反应①②③均是取代反应
C. M可以通过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D. M的含相同官能团的异构体中,不存在对映异构现象
【答案】AD
【解析】
【分析】根据Y分子式及X的结构可知,X与SOCl2发生取代生成Y,Y为;结合W的结构简式,及Y→Z转化过程中消耗,分析可知Y与发生取代反应生成Z为;对比Z与W的结构可知,Z与发生取代反应生成W;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由X的结构简式可知,X中只有苯环结构能与氢气加成,1mol苯环结构能与3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A错误;
B.根据Y的分子式及X的结构可知,X与SOCl2发生取代生成Y,Y为,结合W的结构简式,及Y→Z转化过程中消耗,分析可知Y与发生取代反应生成Z:,对比Z与W的结构可知,Z与发生取代反应生成W,故B正确;
C.由以上分析可知M为,既含羧基又含氨基,能发生缩聚反应最终得到高分子化合物,故C正确;
D.与M含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有:,该分子中存在手性碳原子,存在对映异构,故D错误;
故选:AD。
13. 电流滴定法(电压10-100 mV)是根据电流情况判断滴定终点,如图所示,仅、同时存在时才能产生电流。可用此法来测定溶液的浓度。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为滴定终点
B. ab段电流减小是因为离子浓度降低
C. 应选用淀粉溶液做指示剂
D. 若碘液中含有38.1 g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为0.5
【答案】D
【解析】
【详解】A.滴定终点时无,电流为0,a点电流最大,不是滴定终点,故A错误;
B.根据,该反应生成的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加,电流减少是因为浓度的减少,故B错误;
C.不需要淀粉指示剂,电流就可以判断滴定情况,故C错误;
D.若碘液中含有38.1 g的,,,V=600mL,所以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为0.5;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14. 铋(Bi)和铟(In)均属于新型半导体材料,从某富铋、铟渣(含、和)中提炼铋、铟的部分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每a g富铋、铟渣能提炼b g的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酸浸”时不能直接利用75%的硫酸
B. “转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 每制备1 mol ,会有1.5 mol 被还原
D. 若流程中铋无损失,原富铋、铟渣中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AD
【解析】
【分析】由流程来看,开始酸浸时,除去了ZnO,而、进入滤渣1中,再用75%的硫酸酸溶液,溶解进入滤液2中,而转化为沉淀,向沉淀中加入盐酸、食盐将其转化为BiCl3溶液,再向BiCl3溶液中加入Zn得到Bi,而滤液2经过一系列操作得到InCl3溶液,向InCl3溶液中加入Zn得到In;
【详解】A.“酸浸”的目的是除去ZnO,若“酸浸”时直接利用75%的硫酸,则不能将ZnO和、分开,则“酸浸”时不能直接利用75%的硫酸,A正确;
B.为沉淀,则“转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错误;
C.制备In的反应为,则每制备1 mol ,会有1.5 mol 被氧化,C错误;
D.生成Bi的物质的量n(Bi)=,由Bi元素守恒可知,,则,则的质量分数为,D正确;
故选AD。
15. 常温下,向一定浓度邻苯二甲酸钠(表示)溶液中通入气体,保持溶液体积和温度不变,测得与[X为、、;]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曲线表示 B.
C. 水的电离程度: D. c点溶液中:
【答案】BC
【解析】
【分析】向一定浓度邻苯二甲酸钠(表示)溶液中通入气体,逐渐增大,然后生成H2A,又逐渐减小;在pOH达到一定程度后逐渐增大,逐渐减小,故L2为;从开始加入HCl就逐渐减小,增大,则L1表示;由于逐渐减小,逐渐增大,逐渐减小,逐渐增大,L3表示,据此分析。
【详解】A.根据分析,曲线表示,A错误;
B.由分析结合图中数据可知,当pOH=9.8,pH=4.2,此时c(A2-)=c(),即Ka1Ka2==c2(H+)=10-8.4,L3表示,当pOH=8.6即pH=5.4时,=0,即,则Ka2==c(H+)=10-5.4,所以Ka1==10-3,B正确;
C.pOH越小,碱性越强,随着HCl加入,溶液碱性减弱,酸性逐渐增强,水的电离程度受到抑制,水的电离程度:,C正确;
D.Na2A溶液中通入HCl,溶液中的Na+和含A2-的微粒和的比例是不变的,所以在任意一点都有,D错误;
故选B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60分。
16. 储氢材料是一类能可逆地吸收和释放氢气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多相系储氢合金是新型储氢材料。基态原子中自旋状态相反的两种电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
(2)四氢铝锂()是一种重要的储氢载体,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Li、Al、H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3)氨硼烷()是目前最具潜力的储氢材料之一,在四氢呋喃( )作溶剂的条件下可合成氨硼烷:。
①中B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H—N—H键角:_______(填“>”“<”或“=”),原因是_______。
②常温下,四氢呋喃易溶于水,环戊烷难溶于水,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呋喃( )与氢气加成得到四氢呋喃,已知呋喃是一种具有芳香性的平面分子,分子中含有大键,该大键可表示为_______(分子中的大键可用符号表示,其中m代表参与形成大键的原子数,n代表参与形成大键的电子数)。
(4)一种由Mg和过渡金属M组成的二元储氢材料属立方晶系,晶胞中Mg和M的原子个数比为,且距离Mg最近的M形成的几何图形为正四面体;晶胞在xy、xz和yz平面投影如图所示。
①M原子处于晶胞的位置为_______。
②该储氢材料的立方晶胞中,晶胞参数为a pm,Mg和M的原子半径分别为pm和pm,则Mg和M原子的空间占有率为_______。
【答案】(1)15∶13或13∶15
(2) ①. 正四面体形 ②. H>Al>Li
(3) ①. sp3 ②. < ③. NH3中N有1对孤电子对,NH3BH3中N无孤电子对,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斥力大 ④. 四氢呋喃能与水形成分子间氢键 ⑤.
(4) ①. 顶点和面心 ②. 或为或
【解析】
【小问1详解】
基态Ni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84s2,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则基态Ni原子中自旋状态相反的两种电子的个数比为15∶13或13∶15;故答案为15∶13或13∶15;
【小问2详解】
AlH中中心Al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4,因此AlH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Li、Al为金属元素,H为非金属元素,则H的电负性最大,Al的金属性弱于Li,Al的电负性强于Li,则电负性强弱顺序是H>Al>Li;故答案为正四面体形;H>Al>Li;
【小问3详解】
①NH3BH3的结构简式为,其中B原子有4个σ键,无孤电子对,因此B的杂化类型为sp3;NH3中N含有1对孤电子对,NH3BH3中的N不含有孤电子对,根据孤电子对之间斥力>孤电子对-成键电子对之间斥力>成键电子对之间斥力,因此NH3中H-N-H的键角小于NH3BH3中H-N-H键角;故答案为sp3;<;NH3中N有1对孤电子对,NH3BH3中N无孤电子对,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斥力大;
②环戊烷与水不能形成分子间氢键,四氢呋喃中的氧原子可以与水形成分子间氢键,因此四氢呋喃易溶于水,环戊烷难溶于水;呋喃中碳原子提供1个孤电子,氧提供2个孤电子,形成大π键,即表示形成为;故答案为四氢呋喃能与水形成分子间氢键;;
【小问4详解】
①根据晶胞在xy、xz、yz平面投影图,可知M位于晶胞的顶点和面心,Mg位于晶胞内部;故答案为顶点和面心;
②M位于晶胞的顶点和面心,个数为=4,根据Mg和M的原子个数比,因此Mg位于晶胞内部,有8个,Mg、M原子所占体积为pm3,晶胞的体积为a3pm3,则Mg和M原子的空间占有率为或为或;故答案为或为或。
17. 钛酸钡()是电子陶瓷中使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一种以富钛渣(主要成分为,含少量Si和Al的氧化物杂质)和重晶石(主要成分是)为原料,制备钛酸钡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粗中含有的几种物质的沸点:
物质
沸点/℃
136
57
180
②草酸氧钛钡晶体的化学式为。
回答下列问题:
(1)沸腾氯化时气体与矿料逆流而行,目的是_______;若沸腾氯化时生成的反应中氧化产物为CO,则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2)除硅、铝过程中,分离中含Si、Al杂质的方法是_______;高温还原时,和碳粉的投料比(物质的量之比)要大于,目的是_______;生产过程中应避免氧气进入,主要原因是_______。
(3)转化过程中溶液中的钛元素在不同pH时主要以、、这三种形式存在(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实际制备工艺中,先用氨水调节混合溶液的pH为_______,再进行转化,写出该条件生成草酸氧钛钡晶体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②滤液2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填化学式)。
(4)常温下,用溶液浸泡固体,也能将转化为。不考虑的水解,向340 mL 3.0溶液中加入4.66 g,恰好完全转化为,则_______。[已知:;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答案】(1) ①. 使气、固反应物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充分进行 ②. 1:1
(2) ①. 蒸馏 ②. 防止生成CO等有毒气体 ③. BaS易被氧气氧化生成有毒气体SO2
(3) ①. 2.7 ②. ③. NH4Cl
(4)5.010-9
【解析】
【分析】富钛渣加入炭、通入氯气沸腾氯化,得到粗四氯化钛,通过除硅、铝去掉含Si、Al杂质,纯四氯化钛加入草酸、加入氨水进行转化;重晶石加入炭高温还原产生二氧化碳,生成的硫化钡加入碳酸钠溶液沉钡得到滤液1为硫化钠等,所得碳酸钡沉淀加入盐酸酸化进入转化反应,转化时生成,过滤后晶体煅烧生成晶体。
【小问1详解】
沸腾氯化时气体与矿料逆流而行,目的是增大气流与矿料接触面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若沸腾氯化时生成的反应中氧化产物为CO,由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得反应为2Cl2+2C+TiO2TiCl4+2CO,则氧化剂Cl2和还原剂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答案为:使气、固反应物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充分进行;1:1;
【小问2详解】
由已知①可知,各物质沸点不同,故除硅、铝过程中,分离中含Si、Al杂质的方法是蒸馏;高温还原时发生反应,当n():n(C)>1:2时,则C不会剩下,即C不会与CO2反应生成CO,故答案为防止生成CO等有毒气体;生产过程中应避免氧气进入,主要原因是O2可氧化BaS,生成SO2等有毒气体;
【小问3详解】
①因为转化时生成,故需要浓度越大越好,故调节pH为2.7;再进行转化,生成草酸氧钛钡晶体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滤液2的主要成分为NH4Cl;
【小问4详解】
340 mL 3.0溶液中n()=0.34L3.0mol/L=1.02mol,4.66 g中 n(Ba2+)=n()=n()==0.02mol,故生成的物质的量为n()=0.02mol,剩余n()=1.02mol-0.02mol=1mol,反应中,则,故=5.010-9。
18. 铁氰化钾俗称赤血盐,化学式为,可溶于水,常用作分析试剂。实验室用在60~65℃时氧化制备的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试剂是_______;装置C最好的加热方式为_______(填“水浴”或“油浴”),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反应结束后通入一段时间的目的是_______。
(3)工业上可用铁氰化钾法测定蔗糖()的水解程度(杂质不参与反应)。
Ⅰ.反应原理:铁氰化钾在碱性溶液中有氧化性,能将葡萄糖(或果糖)氧化,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Ⅱ.实验步骤:
i.称取纯净的蔗糖1.000 g,置于200 mL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水溶解,再加入5 mL 2稀硫酸、摇匀,加热20分钟;
ii.进行“一系列操作”;
iii.加入2滴次甲基兰指示剂,用c铁氰化钾标准液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液V mL。
已知:铁氰化钾溶液中加入次甲基兰指示剂,溶液迅速变蓝。
①配制铁氰化钾标准液时,用到的定量玻璃仪器有_______(填仪器名称)。
②实验步骤ii中“一系列操作”为_______。
③蔗糖的水解程度为_______%(用含c、V的代数式表示)。
④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的是_______。
a.称取蔗糖时,砝码生锈
b.配制铁氰化钾溶液时,转移操作未洗涤烧杯
c.溶液变蓝立即读数,后又恢复无色
d.滴定前俯视,滴定后仰视
【答案】(1) ①. 饱和食盐水 ②. 水浴 ③.
(2)排空,使得充分被氢氧化钠吸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①. 烧杯和容量瓶 ②. 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需调pH至碱性 ③. ④. c
【解析】
【分析】A中利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备氯气,制备的氯气中含有HCl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净化后通入C,与反应制备,尾气使用氢氧化钠吸收;据此分析解题。
【小问1详解】
据分析可知,装置B中试剂是饱和食盐水;验室用在60~65℃时氧化制备,所以装置C最好的加热方式为水浴;装置C中反应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饱和食盐水;水浴;。
【小问2详解】
反应结束后通入一段时间,将仪器内的排空,使得充分被氢氧化钠吸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答案为排空,使得充分被氢氧化钠吸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小问3详解】
①配制铁氰化钾标准液时,需要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容量瓶和胶头滴管;定量玻璃仪器有烧杯和容量瓶;故答案为烧杯和容量瓶;
②加热20分钟后,用玻璃棒引流,转移到容量瓶内,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当向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1 cm~2 cm处时,再改用胶头滴管至刻度处,摇匀后装并贴好标签;由于反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需调pH至碱性;所以“一系列操作”为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需调pH至碱性;故答案为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需调pH至碱性;
③已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加入2滴次甲基兰指示剂,用c铁氰化钾标准液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液V mL,所以消耗的质量为;所以蔗糖的水解程度为,故答案为;
④a.砝码生锈,使得称得的质量增加,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使得V增大,故a不符合题意;
b.配制铁氰化钾溶液时,转移操作未洗涤烧杯,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滴定量增大,导致测定结果偏大;故b不符合题意;
c.溶液变蓝立即读数,后又恢复无色,说明反应为完全,此时V偏小,使得测定结果偏低,故c符合题意;
d.滴定前俯视,使读出的刻度比实际的刻度小;滴定后仰视,使读出刻度比实际大,因此,记录下来的滴定用量比实际用量多了,计算出来的结果偏高,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c。
19. 化合物K常用作医药中间体、材料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A中官能团的试剂为_______;D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
(2)A→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E→G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H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4)X是K的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的X的结构共有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苯环上含有4个取代基;②1 mol X最多能与3 mol 反应;③其催化氧化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
(5)根据上述信息,写出以1,4-二溴丁烷为主要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_______。
【答案】(1) ①. 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②. 羟基
(2) (3) ①. 取代反应 ②.
(4)12 (5)
【解析】
【分析】A(C2H4O)和B(CH2O)反应生成C(C5H10O4),根据题目信息,可知A是CH3CHO、B是HCHO、C是,C与氢气反应生成D,D是;D与HBr发生取代反应生成E,E是;G在NaOH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后酸化生成H,H是。
【小问1详解】
A是乙醛,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氧化亚铜沉淀,检验A中官能团的试剂为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D是(HOCH2)4C,含有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
【小问2详解】
A→C是甲醛和乙醛发生题给已知的反应生成,反应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E→G是与F反应生成H和HBr,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G发生水解反应后酸化生成H,H的结构简式为;
【小问4详解】
①苯环上含有4个取代基;②1 mol X最多能与3 mol 反应,说明苯环上有3个羟基;③其催化氧化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侧链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有2个H,侧链的结构为-CH2CH2CH2OH或。3个羟基在苯环上的位置异构有、、,苯环上有2种等效氢,苯环上有3种等效氢,苯环上有1种等效氢,所以共有12种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
【小问5详解】
1,4-二溴丁烷与反应生成,水解为,在加热条件下脱去1分子CO2生成,合成路线为 。
20. 丙醛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在铑催化剂作用下,乙烯羰基合成丙醛涉及的反应如下:
主反应Ⅰ.
副反应Ⅱ.
已知: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能与铑催化剂结合生成羰基铑络合物。
回答下列问题:
(1)T℃时,向恒压容器中充入0.2 mol 、0.2 mol和0.2 mol,若在该条件下只发生主反应I,达平衡时,放出15.48 kJ的能量;若向相同容器中充入0.4 mol,吸收20.64 kJ的能量,则反应I的_______。
(2)保持温度不变,在恒容反应器中,按照投料,发生Ⅰ、Ⅱ反应,总压为3p kPa,反应达到平衡时的转化率为80%,的选择性为25%,则的转化率为_______%,反应I的_______(用含p的代数式表示)。
(3)在恒压条件下,按照投料,匀速通入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中发生反应Ⅰ和Ⅱ,相同时间内,测得不同温度下的转化率()如图1曲线所示。测得_______(填“>”、“=”、“<”),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4)在恒压密闭容器中,通入1 mol、1 mol 和,在一定温度和铑催化剂作用下,发生上述反应,测得的转化率()和丙醛选择性[]随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曲线b表示_______,当时,曲线a随的增大而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
【答案】(1)-129
(2) ①. 80% ②. 96
(3) ①. < ②. 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4) ①. 的转化率() ②. 氢气浓度增加,生成的增多,丙醛选择性降低
【解析】
【小问1详解】
向恒压容器中充入0.2 mol 、0.2 mol和0.2 mol,若在该条件下只发生主反应I,达平衡时,放出15.48 kJ的能量;,;若向相同容器中充入0.4 mol,吸收20.64 kJ的能量,,所以;故答案为-129。
【小问2详解】
保持温度不变,在恒容反应器中,按照投料,发生Ⅰ、Ⅱ反应,,;平衡时的转化率为80%,反应Ⅰ、Ⅱ中和均按照1:1进行,所以的转化率为80%;总压为3p kPa,设反应达到的选择性为25%,所以发生反应I的物质的量为;根据反应Ⅰ和Ⅱ的反应系数比,体系中剩余的,,,,;所以平衡时压强为;所以反应I的;故答案为80%;96。
【小问3详解】
在恒压条件下,按照投料,匀速通入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中发生反应Ⅰ和Ⅱ,相同时间内,测得不同温度下的转化率()如图1曲线所示。由于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虽然转化率降低,但是D点温度大于B点温度,所以<;故答案为<;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小问4详解】
根据反应Ⅰ、Ⅱ方程式,氢气比例增大,反应Ⅰ、Ⅱ中的转化率均增大,所以曲线b表示的转化率();曲线a表示丙醛选择性,当时,氢气浓度增加,生成的增多,丙醛选择性降低;故答案为的转化率();氢气浓度增加,生成的增多,丙醛选择性降低。
精品解析:山东省德州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山东省德州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碘酸钙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德州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g,5ml Zn被还原,2ml ,吸收2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德州市202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202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山东省德州市202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答案doc、山东省德州市202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1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