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中考生物一模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中考生物一模试卷(含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 如图所示,木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绝密★启用前
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中考生物一模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1. 科学家在对蜜蜂色觉的研究中,怀疑“蜜蜂是色盲”,认为蜜蜂不能分辨花的颜色。这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 )
A. 提出问题 B. 作出假设 C. 实施计划 D. 得出结论
2. 下列关于显微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对于比较大的材料,可直接使用高倍镜观察
B. 对光时,可使用直射日光作为光源
C. 换上高倍物镜后,用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至最清晰
D. 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目镜发现异物不动,说明异物在物镜上
3. 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结构①具有保护作用,能控制物质进出 B. 结构④是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C. 图甲可表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D. 图乙可表示人的成熟红细胞
4. “草长莺飞二月天”,下列关于青草和黄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青草和黄莺的细胞分裂过程是完全一样的
B. 青草和黄莺的细胞在分化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均发生改变
C. 青草发育的起点是种子,黄莺发育的起点是鸟卵
D. 与黄莺相比,青草缺少的结构层次是系统
5. 如图甲是某同学制作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操作示意图,图乙是他看到的物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步骤a,使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平,目的是防止压坏材料
B. 步骤b,应滴加生理盐水
C. 步骤c操作不规范会导致图乙所示的情况出现
D. 图甲正确的操作步骤为c→d→a→b
6. “四面荷花三面柳,明湖美景令人醉”。下列现象与生物的基本特征不符的是( )
A. 荷花的茎是中空的——生物能适应环境
B. 柳树飘散柳絮——生物能繁殖后代
C. 向日葵朝向太阳——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 喜鹊的雏鸟与亲鸟羽色相似——生物具有遗传的特征
7. 下列叙述与如图中实验装置不相符的是( )
A. 甲——验证水和空气是种子萌发的条件 B. 乙——验证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C. 丙——验证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D. 丁——验证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8. 如图所示,木板(1、2)、橡皮筋(3、4)和螺丝钉(5)组成了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4代表的骨骼肌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B. 若5表示肘关节,该模型模拟的是屈肘动作
C. 运动系统的活动受神经系统调节,不需要其他系统配合
D. 在运动中,1和2起杠杆作用,5起支点作用
9. 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下列动物的行为与“老马识途”不同的是( )
A. 深秋时大雁飞往温暖的南方
B. 幼年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用树枝钓取白蚁
C. 小狗能够听出主人的脚步声
D. 缉毒犬协助警察侦查违禁品
10. 我们周围有数不清的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与乙、丙相比,甲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 乙是多细胞真菌,用孢子进行繁殖
C. 与叶肉细胞相比,丙内不含叶绿体 D. 丁的细胞核中,遗传物质主要为DNA
11. 自然界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千差万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扇贝身体柔软,外壳为贝壳
B. 绦虫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
C. 水蛭身体由相似的体节构成,身体分节使其运动更灵活
D. 蜘蛛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分部,属于昆虫
12. 如图是鸟卵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能为鸟的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的是1和4 B. 6既能保护鸟卵,又能防止水分蒸发
C. 将来发育成雏鸟的重要结构是2 D. 鸟卵的卵细胞包括1、2和4
13. 关于动物的特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鱼类体表都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
B. 两栖动物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C. 爬行动物是真正摆脱对水依赖的陆生脊椎动物
D. 哺乳动物大都体表被毛,牙齿分化,体内有膈
14. 如图分别是玉米种子、枝芽、枝条、根尖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的1将来发育成茎 B. 图中的2将来发育成叶
C. 摘除图中的3会促进4的发育 D. 图中的5具有保护作用
15. 下列关于基因、DNA、染色体、性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某生物表现为显性性状,它的基因组成一定为AA
B. DNA上的每一个片段都是基因
C. 若某生物体细胞中有16对染色体,则其生殖细胞中有8对染色体
D. 染色体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和DNA
16. 人类一直在探索遗传和变异的奥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杂交育种是遗传变异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B. 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测定23条染色体
C. 太空育种获得的变异不一定都是有利的变异
D. 禁止近亲结婚可有效降低后代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17. 关于农业和林业生产实践的做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施加含氮的无机盐能使植物茎秆健壮
B. 及时晾晒收获的粮食,可促进其呼吸作用
C. 初春播种进行地膜覆盖,主要目的是提高地温
D. 移栽树木时根部带有土坨,目的是保证根的呼吸
18.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制作叶的临时切片时,用两个并排的双面刀片,多次来回切割叶片
B. 测定种子发芽率时,重复测定多次,取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C. 观察花的结构时,用镊子依次取下萼片、花瓣
D. 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时,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
19. 微生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酵母菌可以用来发面、制作泡菜
B. 制作酸奶和葡萄酒都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无氧的条件
C. 酿制白酒时,霉菌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D. 低温保存食品,是为了杀死细菌等微生物
20. 关于生物技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利用嵌入相应基因的“工程菌”生产生长激素,属于转基因技术
B. 克隆技术可用于拯救濒危动物
C. 组织培养可用于改良生物性状
D. 用体外受精培育试管婴儿属于有性生殖
21. 如图是五种生物的分类图解。有关生物及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是油松,针叶常绿乔木,根系发达
B. ②是玉米,图中与其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牡丹
C. ④是海带,生活在海中,有“含碘冠军”的美称
D. ⑤代表的特征是只有茎、叶的分化
22. 近年来,过度捕捞造成野生海洋生物资源枯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B. 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禁止对野生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C. 引入外来物种能够迅速增加当地生物的多样性
D. 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乱捕滥杀
23. 关于生命的起源和进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
B. 人类是由类人猿逐步进化而来的
C. 米勒实验证明了无机物可以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D. 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
24. 下列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实例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近年来济南市持续推进荒山绿化,打造“幸福生态”
B. 蚯蚓翻耕土壤,使土壤变得疏松
C. 生活在海中的叶海马,身体与海藻极为相似
D. 地衣加速岩石风化,促进地球土壤层的形成
25. 下列选项中,符合如图所示的概念包含关系的是( )
A. 1关节、2关节面、3关节头、4关节窝
B. 1生态系统、2陆地生态系统、3非生物成分、4空气
C. 1果实、2果皮、3种子、4胚
D. 1花的类型、2两性花、3雌雄同株植物、4黄瓜花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0分)
26. 光学显微镜是常用的实验仪器。如图一为显微镜结构图,图二图三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请据图回答问题:
(1)使用显微镜对光时,应转动图一中的[ ] ,选择低倍镜对准通光孔,在光线比较弱的情况下,应选用反光镜的 进行对光;将装片安放在载物台上,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 ] ,使镜筒慢慢 (填“上升”或“下降”)。
(2)制作洋葱根尖细胞临时装片时,首先在载玻片中央滴加 ;图二所示物像区域有可能是根尖的 区。
(3)图三视野中,细菌正向左下方游动,为避免细菌离开视野,应向 (填字母)方向移动装片。下列细胞中,与细菌细胞结构基本相同的是 (填字母)。
A.草履虫
B.乳酸菌
C.酵母菌
D.青霉菌
E.根瘤菌
27. 为帮助果农提高葡萄的产量,技术人员对葡萄种植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如图一中A、B、C分别表示葡萄叶片进行的三项生理过程,图二表示夏季晴天某葡萄大棚24小时内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量的变化情况(密闭状态测定),图三表示葡萄叶肉细胞内进行的某些生理过程,甲和乙均为能量转换器。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过程A进行的场所是葡萄叶肉细胞中的 ,此过程产生的氧气通过叶片表皮上的 散失到空气中。
(2)选取葡萄植株的部分叶片用透明塑料袋套住,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发现透明塑料袋内壁有小水珠出现,其主要原因是叶进行了图一中的 (填字母)。
(3)葡萄叶片有机物积累最快和最多的点分别是图二曲线上的 点(填字母);在g点时,图三中箭头 (填数字)表示的过程不出现;当图三只进行过程3和4时,对应图二的时间段是 。
(4)当大棚内温度降低时,图二中的a点会向 (填“上”或“下”)移动。
(5)为提高葡萄产量,请为葡萄种植户提一条建议: 。
28. 生物通过生殖繁衍后代,维持着生物圈的勃勃生机。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花粉落在[ ] 上,萌发形成花粉管,花粉管释放的精子与胚珠中的[ ] 相结合,完成受精作用。
(2)与图一相比,图二的生殖方式没有经过 结合。
(3)图二中,确保6成活的关键是6和7的 紧密结合,成活后的植株主要表现 (填数字)的特征。
(4)图三为动物的变态发育过程,D表示受精卵。若该动物为家蚕,其发育过程可表示为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若该动物为青蛙,C阶段主要的呼吸器官是 。
(5)图四中,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是[ ] 。
29. 生命的诞生和个体的发育都与遗传物质密切相关。图一表示人的生殖发育过程,其中A、B表示相关的生理过程,a~e表示相应的细胞。图二表示缺指症在一个家族中的遗传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a、c分别表示精原细胞、卵原细胞,a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是 。b细胞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 。发生B过程的场所是 。
(2)人的缺指与正常指是一对 。由图二推测,缺指症是一种 性遗传病。
(3)第一代2的基因组成是 (显、隐性基因用R、r表示)。第二代6、7生一个健康女孩的概率为 。第三代9的基因组成为Rr的概率为 。
30. 毛乌素沙漠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为遏制沙漠化的不断扩张,国家实施了一系列以植树、种草为主要措施的生态恢复与重建工程。如今绿洲覆盖率已经达到80%,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图一为恢复后的毛乌素食物网的示意图,图二为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共有 条食物链,请写出草原雕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 。
(2)毛乌素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是 。若图一表示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补充的生物成分对应图二中的 (填字母),它能够将动植物的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促进 。
(3)图二中与6本质相同的生理活动有 (填数字)。此生态系统中某种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对图二中的 (填字母)危害最大。
(4)对毛乌素生态系统进行生物防治的过程中,为减少害虫对沙棘的危害,应大力保护图一中的 。
(5)恢复后的毛乌素生态系统的能够较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
31. 如图一是生物进化树,描绘了生物进化历程和亲缘关系。“树根”到“树梢”代表地质时间的延伸,“树干”代表各级共同祖先,“树枝”代表相互关联的各个生物类群的进化线索。图二中甲、乙、丙表示三个未受破坏的地层。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A代表 。化学进化学说认为,A诞生于 中。
(2)图一中原始的爬行类进化成为原始的[ ] 和哺乳类,前者特有的呼吸方式是 。
(3)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 (填数字)。类群5用 繁殖,因此在生殖方式上比蕨类植物更高等。
(4)若在图二的乙地层中发现软体动物化石,则图一中类群3化石最有可能出现在 地层中。
(5)石花菜是提炼琼脂的主要原料,带鱼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使用价值。
(6)由图一可知,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 、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假设是指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的推断或猜想。在对蜜蜂色觉的研究中,科学家怀疑“蜜蜂是色盲”这一说法,他认为蜜蜂不能分辨花卉的不同颜色。这一步骤属于科学探究基本环节的作出假设,故B正确。
故选:B。
科学探究一般包括以下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解题的关键。
2.【答案】C
【解析】解:A、显微镜的使用过程中,应先用低倍镜观察,然后再换到高倍镜观察,A错误。
B、对光时,不能用直射日光,以免光线过强,对眼睛造成伤害,B错误。
C、换用高倍镜后,要想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要调节细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C正确。
D、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题干中转动目镜发现异物不动,异物可能在物镜,也可能在玻片标本上,D错误。
故选:C。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1.取镜和安放。
2.对光。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②再转动遮光器,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③最后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3.观察。①安装装片: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②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从而压坏玻片标本或损坏物镜,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这时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像,物像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4.清洁收镜。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3.【答案】B
【解析】解:A、结构①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错误;
B、结构④是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遗传和发育,正确;
C、图甲有叶绿体、液泡、细胞壁属于植物细胞,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透明无色,无叶绿体,因此图甲可以表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错误;
D、图乙无叶绿体、液泡、细胞壁属于动物细胞,成熟的红细胞属于动物细胞,但它没有细胞核,错误。
故选:B。
图中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细胞质,⑥线粒体。
掌握动植物细胞的区别是解题的关键。
4.【答案】D
【解析】解:A、植物细胞分裂过程和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不一样,植物细胞是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是细胞膜向内凹陷形成细胞膜,因此青草和黄莺的细胞分裂过程是不完全一样的,A错误。
B、青草和黄莺的细胞在分化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没发生改变,B错误。
C、青草和黄莺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的形成,C错误。
D、青草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黄莺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由此可见:与黄莺相比,青草缺少的结构层次是系统,D正确。
故选:D。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掌握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异同是解题的关键。
5.【答案】C
【解析】解:A、步骤a,使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平,目的是防止有气泡产生,错误;
B、步骤b是染色过程,应滴加碘液,错误;
C、步骤c操作不规范会导致细胞重叠如图乙所示的情况,正确;
D、图甲正确的操作步骤为d→c→a→b,错误。
故选:C。
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要地概括为:擦、滴、撕、展、盖、染、吸。
掌握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6.【答案】C
【解析】解:A、荷花的茎是中空的,利于呼吸,说明生物能适应环境。正确。
B、柳树飘散柳絮,柳絮中有柳树的种子,说明生物能繁殖后代。正确。
C、向日葵朝向太阳,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阳光)刺激作出反应。错误。
D、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喜鹊的雏鸟与亲鸟羽色相似,说明生物具有遗传的特征。正确。
故选:C。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7.【答案】A
【解析】解:A、图示中的两个种子唯一的变量是水分,因此验证的是水分是种子萌发的条件,A错误;
B、金鱼藻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把收集的气体用燃烧后的余烬检验,如果复燃的话,说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B正确;
C、将盆中植物的主叶脉切断后,叶脉中的水分不能运输到A区,因此A区与B区形成以水分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可以验证光合作用的必要原料之一--水分,C正确;
D、萌发的种子生命力旺盛,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氧气,用燃着的蜡烛放入萌发种子的瓶内,蜡烛会熄灭,验证了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消耗氧气,D正确。
故选:A。
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实验中所有探究的问题,是可以改变的量。
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8.【答案】C
【解析】解:A、4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A正确。
B、若5表示肘关节,则该模型模拟的是屈肘动作,B关节在运作中起支点作用,B正确。
C、运动不仅需要运动系统,还需要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运动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C错误。
D、在运动中,1和2骨起杠杆作用,5关节起支点作用,D正确。
故选:C。
图中1和2相当于骨、5是关节、3肱三头肌、4肱二头肌、5关节,骨骼是由多块骨连结而成。骨和骨之间的连结叫骨连结。
熟记骨、关节、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与运动的产生及其之间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答案】A
【解析】解:幼年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用树枝钓取白蚁、小狗能够听出主人的脚步声、缉毒犬协助警察侦查违禁品与老马识途一样,都是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深秋时大雁飞往温暖的南方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A符合题意。
故选:A。
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较为基础。
10.【答案】D
【解析】解:A、甲是细菌,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酵母菌和青霉菌等真菌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A正确;
B、青霉的菌体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在青霉直立菌丝的顶端,生有青绿色的孢子。这些孢子可以飘散到各处,每个孢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都能发育成一个新个体。可见,乙是多细胞真菌,用孢子进行繁殖,B正确;
C、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和叶绿体。酵母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所以,酵母菌与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相比缺少的结构是叶绿体,C正确;
D、丁是噬菌体,属于病毒,无细胞结构,无细胞核,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
故选:D。
细胞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中DNA是遗传物质,非细胞生物(病毒)中含有DNA或RNA一种核酸,其遗传物质是DNA或RNA。所以,对于整个生物界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但某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是确定的,要么是DNA,要么是RNA。
本题考查了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相关知识,属理解层次,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对选项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11.【答案】D
【解析】解:A、扇贝属于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外壳为贝壳,具有保护作用,A正确;
B、绦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B正确;
C、水蛭属于环节动物,身体由相似的体节构成,身体分节使其运动更灵活,C正确;
D、蜘蛛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有4对足,没有翅,属于节肢动物蛛形纲,不属于昆虫,D错误。
故选:D。
1、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代表动物有:章鱼、枪乌贼、扇贝、蛾螺、河蚌、蜗牛、田螺、文蛤、缢蛏、石鳖、牡蛎、鲍等。
2、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涡虫等。
3、环节动物的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代表动物有:蚯蚓、水蛭、沙蚕等。
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动物的类群及其主要特征。
12.【答案】D
【解析】解:A、1是卵白,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所需要的丰富的养料和水分;4是卵黄,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A正确。
B、6是卵壳,既能保护鸡卵,又能防止水分蒸发,B正确。
C、2是胚盘,含有细胞核,受精后将来发育成雏鸟,C正确。
D、鸟卵中的卵细胞指的是4卵黄、5卵黄膜、2胚盘,D错误。
故选:D。
观图可知1卵白、2胚盘、3气室、4卵黄、5卵黄膜、6卵壳,解答即可。
掌握鸟卵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13.【答案】A
【解析】解:A、结合分析可知,鱼类体表并非都覆盖着鳞片,A错误;
B、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B正确;
C、在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古代的鱼类,并逐渐进化为原始的两栖类,古代的两栖类又进化为爬行类,某些爬行类又进化为原始的鸟类和哺乳类,其中鱼类和两栖类的生殖发育都离不开水,而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C正确;
D、结合分析可知,哺乳动物大都体表被毛,牙齿分化,体内有膈,D正确。
故选:A。
1、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大多数鱼类的体表覆盖着鳞片,也有一些鱼的体表没有鳞片,像泥鳅、鲨鱼等,称为无鳞鱼。
2、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通常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胎生哺乳。常见的哺乳动物:蝙蝠、鲸鱼、鸭嘴兽、海豚、白鳍豚、江豚、家兔、藏羚羊等。
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动物的类群及其主要特征。
14.【答案】A
【解析】解:A、图中的1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根与茎的地方,A错误;
B、图中的2幼叶将来发育成叶,B正确;
C、摘除图中的3顶芽,打破顶端优势会促进4侧芽的发育,C正确;
D、图中的5根冠具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D正确。
故选:A。
如图所示:1胚轴、2幼叶、3顶芽、4侧芽、5根冠。
解答此考点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根尖的结构特点和各部分的功能。涉及知识点广,综合性较强,可以从根尖各部分的名称、特点、功能方面来切入。
15.【答案】D
【解析】解:A、若某生物表现为显性性状,它的基因组成为AA或Aa,A错误;
B、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B错误;
C、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都要分开,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不成对存在。若某生物体细胞中有16对染色体,则其生殖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C错误;
D、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正确。
故选:D。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
16.【答案】B
【解析】解:A、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杂交育种、太空育种都是遗传变异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A正确。
B、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测定24条染色体 (22条常染色体+X+Y)的全部DNA序列。B错误。
C、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太空育种获得的变异不一定都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利,即不一定都是有利的变异。C正确。
D、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因此,禁止近亲结婚可有效降低后代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D正确。
故选:B。
(1)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2)遗传育种是通过系统选择、杂交、诱变等方法培育人类需要的动植物新品种。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概念、特点及运用。
17.【答案】C
【解析】解:A、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因此施加含钾的无机盐能使植物茎秆健壮,A错误。
B、及时晾晒粮食可以减少粮食中的水分,抑制粮食的呼吸作用,B错误。
C、初春播种进行地膜覆盖,不仅可以提高表层土壤的温度外,还可以减少土壤中水分的散失,能够促进种子的萌发,提早出苗,C正确。
D、移栽树木时根部带有土坨,目的是减少幼根与根毛的损伤,保护根毛和幼根,提高根的吸水能力,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D错误。
故选:C。
(1)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2)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运用。
18.【答案】A
【解析】解:A、制作叶的临时切片时,用用手捏紧两个并排的双面刀片,迅速切割载玻片上的叶片。A错误。
B、测定种子发芽率时,重复测定多次,取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使结果更加精确。B正确。
C、观察花的结构时,用镊子依次取下萼片、花瓣,放在白纸上,观察期颜色、形状并统计数目。C正确。
D、叶绿素易溶于酒精。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时,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D正确。
故选:A。
(1)完全花的结构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
(2)种子的发芽率是指萌发的种子数占全部检测的种子数的百分比。种子的发芽率只有超过90%才能达到播种要求。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花的结构和测定种子的发芽率的方法。
19.【答案】B
【解析】解:A、可以利用酵母菌酿酒、发面,制作泡菜和酸奶用乳酸菌,A错误。
B、制作酸奶和葡萄酒都需要在适宜的温度和无氧的条件下进行,B正确。
C、酿制白酒时,霉菌能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C错误。
D、低温保存食品的原理是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而不是把它们杀死,D错误。
故选:B。
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利用青霉发酵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
关键是掌握常见的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的例子,并理解其原理。
20.【答案】C
【解析】解:A、转基因技术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转基因生物,就可能表现出转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利用嵌入相应基因的“工程菌”生产生长激素、属于转基因技术,A正确。
B、“克隆技术”属于无性繁殖,克隆可以快速培育优良品种、大量繁殖转基因动物、拯救濒危动物、生产移植器官等,B正确。
C、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生殖,优点有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大批量地培育出所需的植物新个体,可以防止植物病害的危害,方法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等,但不能改良生物性状,C错误。
D、试管婴儿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俗称,是分别将卵子和精子取出后,置于培养液内使其受精,再将胚胎移植回母体子宫内发育成胎儿的过程,属于有性生殖,D正确。
故选:C。
植物的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另外,该技术还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掌握各种生物技术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21.【答案】D
【解析】解:A、油松有种子,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对应图中的①,油松属于针叶常绿乔木,根系发达,A正确;
B、玉米有种子,只有一片子叶,种子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中的单子叶植物,对应图中的②。玉米和牡丹都属于被子植物,亲缘关系最近,B正确。
C、海带无种子,属于藻类植物,对应图中的④,海带生活在海中,有“含碘冠军”的美称,C正确。
D、肾蕨属于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叶的分化,因此⑤代表的特征是有根、茎、叶的分化,D错误。
故选:D。
图中:①是油松,②是玉米,③是双子叶,④是海带,⑤有器官分化(或有根、茎、叶的分化)。
学会根据生物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是解题的关键。
22.【答案】A
【解析】解:A、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也叫就地保护,A正确;
B、要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在保护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而不是“必须禁止对野生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B错误;
C、引进外来物种以后,这些物种可能会因没有天敌而大量繁殖,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不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C错误;
D、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是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破坏,D错误。
故选:A。
(1)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原因:①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破坏;②掠夺式的开发利用;③环境污染;④外来物种的影响。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①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③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等),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法制和教育管理。所以,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本题考查了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层次、价值及保持措施,能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23.【答案】B
【解析】解:A、害虫个体间存在着抗药性的差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农药时,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害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再使用农药时,又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而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样随着农药的不断使用,害虫的抗药性强这一性状逐渐得到了选择和加强,存活下来的个体具有了更强的抗药性。因此,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也是农药对抗药性强的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A正确。
B、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B错误。
C、在研究生命的起源中,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泵入一个密闭的装置内,通过火花放电,合成了氨基酸。因此,证明了从无机物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有可能的这一结论,C正确。
D、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所以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能否直立行走,D正确。
故选:B。
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掌握生物进化的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24.【答案】C
【解析】解:A、近年来济南市持续推进荒山绿化,打造“幸福生态”,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B、蚯蚓翻耕土壤,使土壤变得疏松,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C、生活在海中的叶海马,身体与海藻极为相似,属于生物适应环境;
D、地衣加速岩石风化,促进地球土壤层的形成,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故选:C。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有:生物影响环境、生物适应环境、环境影响生物。
掌握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5.【答案】B
【解析】解:A、关节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头和关节窝属于并列关系,不符合题意;
B、1生态系统包括2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3非生物部分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4空气、水等,符合题意;
C、果实包括果皮和种子,果皮和种子属于并列关系,不符合题意;
D、花的类型包括两性花和单性花,雌雄同株的植物不属于花的类型,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观察图可知,图中属于包含关系。1包含于2、3、4;2包含于3、4;3包含于4。
掌握概念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6.【答案】3 转换器 凹面镜 2 粗准焦螺旋 下降 清水 分生 c BE
【解析】解:(1)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对光时首先转动3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因为低倍镜视野宽,易于寻找目标。在操作显微镜进行对光时,在光线比较弱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选用反光镜的凹面镜进行对光。转动2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要注视4物镜,镜头降至接近玻片标本为止,防止物镜压碎玻片标本或损伤物镜镜头。
(2)制作洋葱根尖细胞临时装片时,首先在载玻片中央滴加清水,目的是保持细胞正常的形态。通过对装片的观察,图二所示区域属于分生区,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
(3)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细菌正向左下方游动,为避免细菌离开视野,应向左下方移动装片,故选c。
细菌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
A、细菌与草履虫都具有细胞的一般结构,但是草履虫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细胞;而细菌的DNA裸露,没有核膜包被,属于原核细胞。A不符合题意。
BE、乳酸菌、根瘤菌与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在结构上相似。BE符合题意。
CD、酵母菌、青霉菌属于单细胞真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E。
故答案为:
(1)3转换器;凹面镜;2粗准焦螺旋;下降。
(2)清水;分生。
(3)c;BE。
(1)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对光的正确步骤是:a、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b、转动遮光器,使一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c、左眼注视目境,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为宜。
(2)观图可知:1是目镜;2是粗准焦螺旋;3是转换器;4是物镜。
(3)细菌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真菌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明确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及各种微生物的特征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7.【答案】叶绿体 气孔 B d、g 1、2、3、4 0时~6时,18时~24时 下 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保证水分充足、合理施肥、适当提高白天的温度、夜晚适当降低温度
【解析】解:(1)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可见,图一中过程A(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葡萄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此过程产生的氧气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散失到空气中。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二氧化碳和氧气等气体进出叶片的“窗口”。
(2)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可见,透明塑料袋内壁有小水珠出现,其主要原因是叶进行了图一中的B(蒸腾作用)。
(3)光合作用需要光,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可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结合分析可知,葡萄叶片有机物积累最快的点是二氧化碳吸收量最大的d点,而葡萄叶片有机物积累最多的点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再次相等的g点。结合分析和题图可知,在g点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因此图三中箭头1、2、3、4表示的过程都不出现,只有5、6存在。当图三只进行过程3和4时,说明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对应图二的时间段是0时~6时,18时~24时。
(4)当大棚内温度降低时,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下降,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减少,因此图二中的a点会向下移动。
(5)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量-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因此,要想提高作物的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并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通常,促进光合作用的措施有: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保证水分充足、合理施肥、适当提高白天的温度。抑制植物呼吸作用的措施有:夜晚适当降低温度。
故答案为:
(1)叶绿体;气孔
(2)B
(3)d、g;1、2、3、4;0时~6时,18时~24时
(4)下
(5)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保证水分充足、合理施肥、适当提高白天的温度、夜晚适当降低温度
1、图一中:A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表示光合作用;B释放水蒸气,表示蒸腾作用;C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表示呼吸作用。
2、图二中:a点至b点二氧化碳释放较多,呼吸作用旺盛,还未进行光合作用;b点开始二氧化碳开始减少,说明植物已经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c点二氧化碳吸收和释放相等说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d点二氧化碳吸收量最高说明光合作用最旺盛;e点由于中午气温较高,为防止植物蒸腾作用过于旺盛而失水,气孔关闭,因此光合作用强度降低;f点气孔打开后,光合作用逐渐恢复;g点随着下午光照减弱,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又一次相等;h点至i点光合作用停止,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再吸收二氧化碳。
3、图三表示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线粒体吸收或释放气体的示意图,其中1表示外界空气中二氧化碳供叶绿体利用;2表示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释放到大气中;3表示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进入大气;4表示大中的氧供线粒体呼吸作用利用;5表示叶片内叶绿体产生的氧直接供线粒体利用;6表示线粒体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直接供叶绿体利用。
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相关知识,属理解层次,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8.【答案】1 柱头 4 卵细胞 两性生殖细胞 形成层 6 D→A→B→C 肺 9 胎盘
【解析】解:(1)花粉落在1柱头上,萌发形成花粉管,花粉管中含有精子,花粉管一直延伸到胚珠内,胚珠内含有4卵细胞,精子与4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完成受精作用。
(2)植物的生殖方式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无性生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图二是嫁接,属于无性生殖。
(3)嫁接成活的关键是让6接穗的形成层和7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成活的植株表现出6接穗的特征。
(4)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家蚕的发育过程经过了D卵→A幼虫→B蛹→C成虫四个时期,是完全变态发育。青蛙的发育是变态发育,经过了卵、蝌蚪、幼蛙和成蛙四个阶段,C是成蛙,主要依靠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5)图四是人体胎儿在子宫内的发育,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主要通过9胎盘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故答案为:(1)1柱头;4卵细胞。
(2)两性生殖细胞。
(3)形成层;6。
(4)D→A→B→C;肺。
(5)9胎盘。
(1)图一中1是柱头,2是花柱,3是子房,4是卵细胞,5是中央细胞。
(2)昆虫完全变态发育,其过程包括:D卵→A幼虫→B蛹→C成虫,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包括D卵→A幼虫→C成虫三个时期。
(3)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的技术叫做嫁接。嫁接时接上去的芽或枝叫做6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做7砧木。
(4)图四中8是子宫,9是胎盘,10是脐带。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动植物生殖发育特点。
29.【答案】XY 23条 输卵管 相对性状 显 Rr 25%(14) 23
【解析】解:(1)人的染色体组成包括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称为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人的性别遗传图解如下:
a、c分别表示精原细胞、卵原细胞,a中性染色体组成是XY。b细胞是精子,属于生殖细胞,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23条。人的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处相遇并结合形成受精卵,可见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图一B过程)的场所是输卵管。
(2)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可见,人的缺指与正常指是一对相对性状。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所以,根据图二的遗传规律(亲代:3缺指×4缺指→子代8和10出现:正常指),可推知缺指是显性性状,正常指是隐性性状。可见,缺指症是一种显性遗传病。
(3)缺指是显性性状(基因组成为RR或Rr),正常指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rr)。1和2生出4、5、6的遗传图中,亲代1和子代5都有隐性性状(正常指rr),说明表现为缺指的子代4和6和亲代2都含有一个r基因,基因组成都是Rr。所以,第一代2的基因组成是Rr,第二代6的基因组成也是Rr。第二代7号正常,基因组成是rr。遗传图解如下:
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而且精子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因此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即生男孩的概率是50%,生女孩的概率也是50%。第二代6、7再生一个正常指女儿的概率=孩子表现正常指的概率×孩子性别为女孩的概率=50%×50%=25%(14)。
正常指子代8的基因组成是rr,一个r基因来自父方,一个r基因来自母方,因此缺指亲代3和4的基因组成为Rr和Rr,遗传图解如下:
所以,第三代9的基因组成为Rr的概率为23。
故答案为:
(1)XY;23条;输卵管
(2)相对性状;显
(3)Rr;25%(14);23
1、图一中:A是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B是受精过程;a是能够产生精子的精原细胞,b是精子,c是能够产生卵细胞的卵原细胞,d是卵细胞,e是受精卵。
2、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并能借助遗传图解分析解答问题。
30.【答案】5 沙棘→兔→草原雕 植物(沙棘) F 物质循环 2、3、4 B 喜鹊 自我(自动)调节
【解析】解:(1)图一中共有5条食物链:沙棘→沙鼠→沙蛇→草原雕,沙棘→兔→草原雕,沙棘→兔→狐,沙棘→春尺蠖→喜鹊,沙棘→白眉天蛾→喜鹊;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所以草原雕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应该是最短的一条:沙棘→兔→草原雕。
(2)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沙棘)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植物(沙棘)固定太阳能开始的。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若图一表示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补充的生物成分对应图二中的F分解者,它能够将动植物的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促进物质循环。
(3)6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2、3、4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图二中的食物链E→D→C→B,有毒物质沿食物链逐级递增,所以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生物是B,即最高的营养级。
(4)由此食物网可以看出,喜鹊以白眉天蛾和春尺蠖为食,为减少害虫对沙棘的危害,应大力保护图一中的喜鹊。
(5)恢复后的毛乌素生态系统的能够较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自动)调节能力。
故答案为:
(1)5;沙棘→兔→草原雕。
(2)植物(沙棘);F;物质循环。
(3)2、3、4;B。
(4)喜鹊。
(5)自我(自动)调节。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即能量往下一级传递只是传递上一级能量的10%~20%。
(4)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大致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它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
(5)图二中,BCDEF都指向A,则A为二氧化碳,E为生产者,BCDE都指向F,则F为分解者,DCB为消费者;1是分解作用,2、3、4、6是呼吸作用,5是光合作用。
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的正确书写及生态系统具有一定自动调节能力是解题的关键。
31.【答案】原始生命 原始海洋 1 鸟类 双重呼吸 4 种子 甲 直接 由简单到复杂
【解析】解:(1)图一中A表示原始生命,它诞生于原始海洋中。
(2)从进化树上可以推断出,某些原始的爬行类进化成为原始的1鸟类和哺乳类,鸟类每呼吸一次,空气就两次经过肺,进行了两次气体交换,这样的呼吸方式叫双重呼吸。
(3)4苔藓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5是裸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
(4)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在乙图中,甲、乙、丙出现的地层不同,甲最高等,然后是乙,丙最低等。因此,若在图二的乙地层中发现软体动物化石,则图一中类群3两栖动物化石最有可能出现在甲地层中。
(5)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价值分别是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潜在使用价值。生物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是生物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潜在使用价值是指潜藏的、一旦条件成熟就可能发挥出来的价值。石花菜是提炼琼脂的主要原料,带鱼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
(6)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故答案为:
(1)原始生命;原始海洋
(2)1鸟类;双重呼吸
(3)4;种子
(4)甲
(5)直接
(6)水生;复杂
1、植物的进化历程:
2、动物的进化历程:
3、图中A原始生命,1鸟类,2环节动物,3两栖动物,4苔藓植物,5裸子植物。
生命的起源及生物的分类和进化等知识,是考试的重点内容,要注意理解和掌握。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共33页。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中考生物三模试卷(含解析),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中考三模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