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重庆市云阳一中教育集团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重庆市云阳一中教育集团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 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海水蒸发 B. 矿石粉碎 C. 路面结冰 D. 钢铁锈蚀
2. 空气中能供人呼吸的气体是( )
A. N2 B. O2 C. CO2 D. Ne
3. 民以食为天,人体从食物中获取营养。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 )
A. 牛肉 B. 青菜 C. 米饭 D. 豆腐
4. 从微观角度解释被动吸烟的原因是( )
A. 分子很小 B. 分子间有间隔 C. 分子不断运动 D. 分子可分
5. 下列是小萱量取、稀释浓硫酸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操作,其中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
A. 读数 B. 稀释
C. 测pH D. 滴液
6. 通过学习化学,我们学会了从化学的视角认识水,下列对水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 冰中的水分子也在不断运动
C. 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D. 水可与生石灰发生化学反应
7.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 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者气体
C. 所有的饱和溶液都比不饱和溶液浓 D. 冷却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有晶体析出
8. 1860年,化学家本生和基尔霍夫教授在德国海德堡发现了第55号元素铯,命名为“caesius”,意为“天蓝色”。下列关于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铯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一个铯原子的质量为132.9g
C. 铯元素的符号是Sc
D. 铯原子核外有55个电子
9. 一些食物的pH如下。
食物
葡萄汁
鸡蛋清
苹果汁
牛奶
pH
3.5~4.5
7.6~8.0
2.9~3.3
6.3~6.6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鸡蛋清和鲜牛奶显碱性 B. 葡萄汁和苹果汁显酸性
C. 苹果汁酸性强于葡萄汁 D. 胃酸过多者少饮苹果汁
10. 化学学习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A.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SO2
B. 氢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可观察到红褐色沉淀消失,溶液呈黄色
C. 打开浓硫酸瓶口,产生白雾
D. 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11. 春季流感多发,药物奥司他韦(C16H28N2O4)可抑制流感病毒在人体内的传播。下列关于奥司他韦说法正确的是( )
A. 奥司他韦含有氢分子 B. 奥司他韦由50个原子构成
C. 奥司他韦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 奥司他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2g
12. 微观模型的学习有助于我们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以上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 该图示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 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
13. 类推是我们常用的一种思维方式,下列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 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
B. 活泼金属与酸反应能产生气体,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都是活泼金属
C. 酸中都含有氢元素,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都是酸
D. 碱性溶液中都含有OH−,含有大量 OH−的溶液都呈碱性
14. 下列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得到澄清透明溶液的是( )
A. K+、Na+、CO32−、Ag+ B. Cu2+、Ba2+、Cl−、NO3−
C. NH4+、K+、NO3−、OH− D. Mg2+、Na+、SO42−、OH−
15.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通入O2并点燃
B
检验甲烷中含有碳、氢元素
点燃后在火焰上方罩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C
鉴别二氧化锰和活性炭粉
取样,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D
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
加水溶解后,蒸发结晶
A. A B. B C. C D. D
16.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应对应关系的是( )
A. 等质量、等浓度稀硫酸中加入不同的金属
B. 盐酸、氯化铜混合液中加入氢氧化钾溶液
C. 稀释氢氧化钠溶液
D. 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17. 用化学用语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______ ;
(2)3个氯离子 ______ ;
(3)空气的成分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______ ;
(4)纯碱 ______ 。
18. 首钢滑雪大跳台造型设计来自敦煌“飞天”飘带形象,曲线优美。
(1)跳台主体为钢结构,钢的硬度 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纯铁。
(2)跳台采用的耐火候钢自带防火和防锈功能。铁制品锈蚀是铁与 ______和 ______作用的结果,工业上常用稀盐酸除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3)耐火候钢还含有铜、镍(Ni)等金属,资料显示金属活动性:Fe>Ni>Cu。直接使用下列药品可以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是 ______。
A.FeCl3、Ni、CuCl2
B.Fe、NiCl2、Cu
C.Fe、Ni、CuCl2
19.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______;
(2)t2℃时,将50克a物质加入到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克;
(3)若a中含有少量b,可用______的方法提纯a(选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4)t2℃时,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20. 文明交通、绿色出行,重庆市政府提倡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1)下列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______ (填字母序号)。
A.臭氧
B.二氧化碳
C.PM2.5
D.一氧化碳
(2)轿车大多使用汽油,汽油来自于化石燃料中的 ______ 。
(3)玻璃车窗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Na2SiO3,它是以纯碱、石英砂(主要成分是SiO2)在高温条件下制得的,同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写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 。
21. A−J都是初中化学常用的物质。其中B、E、H、J是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气体C可用于灭火,反应③为自然界的气体循环方式之一。它们相互问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H、J的化学式:H ______;J ______。
(2)写出C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______。
22. 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______,实验室选用A装置来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2)若要制取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可选用的装置组合 ______(从装置A−F中选择)。
(3)二氧化硫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若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硫气体,则气体应从 ______(填“a”或“b“)端导入。已知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相似,请写出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23. 中和反应通常没有明显现象。附中化学小组就中和反应是否发生及反应后的溶质成分进行了探究。
Ⅰ.中和反应是否发生
小月向盛有一定量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 ______色变为无色,表明硫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中和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
Ⅱ.酸和碱反应后溶液的溶质成分
小月对探究Ⅰ中反应后的无色溶液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于是进行了探究。
【猜想】猜想一:Na2SO4、H2SO4、酚酞
猜想二:______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方案1
取10 mL无色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 ______ 。
有无色气体产生
猜想一正确
方案2
另取10 mL无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
______
Ⅲ.交流与评价
(1)为了验证猜想一成立,你认为还可以采用的药品是 ______。
A.Cu B.MgOC.BaCl2D.Cu(OH)2
(2)数字化设备可以监控反应的进程。小月认为可以用数字化设备测定向NaOH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时溶液pH值的变化,如果发现溶液pH值降低就可说明酸和碱发生了反应。小强老师认为这个结论不严谨,理由是 ______。
24. 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可以用来制造机器、电器零件及日常用品.为了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取20g该样品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10%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0.2g.
(1)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2)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海水蒸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矿石粉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路面结冰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钢铁锈蚀,铁锈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答案】B
【解析】解:空气中包括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其中氧气能够供人呼吸,其他成分无此性质。
故选:B。
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其次要熟记各成分气体的性质与用途。
3.【答案】C
【解析】解:A、牛肉含有蛋白质,故A错误;
B、青菜含有维生素,故B错误;
C、米饭中含有糖类,故C正确;
D、豆腐中含有蛋白质,故D错误;
故选:C。
A、根据牛肉含有蛋白质分析;
B、根据青菜含有维生素分析;
C、根据米饭中含有糖类分析;
D、根据豆腐中含有蛋白质分析;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4.【答案】C
【解析】解:分子是不断运动的。香烟燃烧产生的微粒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危害周围人的健康;与分子很小、分子间有间隔、分子可分无关。
故选:C。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答案】D
【解析】解:A、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视线没有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操作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A、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6.【答案】A
【解析】解: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含氢气和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B、冰中的水分子也在不断运动,故选项说法正确。
C、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水可与生石灰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水的组成、硬水和特征、分子的基本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C
【解析】解: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A说法正确;
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者气体,故B说法正确;
C、未指明温度和溶质,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关系,故C说法错误;
D、冷却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有晶体析出,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A、根据溶液的特点考虑;B、根据溶液中溶质的种类考虑;C、根据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的关系考虑;D、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考虑。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溶液的特点,知道溶质的种类,饱和溶液的特点。
8.【答案】B
【解析】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铯,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2.9,且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一个铯原子的质量不可能为132.9g,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则铯元素的符号为Sc,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5,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铯原子核外有55个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A
【解析】解:A、鸡蛋清的pH为7.6~8.0,大于7,显碱性,牛奶的pH为6.3~6.6,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B、苹果汁的pH为2.9~3.3,小于7,显酸性,葡萄汁的pH为3.5~4.5,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C、苹果汁的pH为2.9~3.3,小于7,显酸性,葡萄汁的pH为3.5~4.5,小于7,显酸性,但是苹果汁的pH小,酸性强,故选项说法正确。
D、苹果汁的pH为2.9~3.3,小于7,显酸性,所以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0.【答案】B
【解析】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是实验结论,故A错误。
B、氢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可观察到红褐色沉淀消失,溶液呈黄色,故B正确。
C、浓硫酸能够吸收水蒸气,瓶口无明显现象,故C错误。
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在空气中不燃烧,故D错误。
故选:B。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氢氧化铁是红褐色沉淀,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
C、浓硫酸能够吸收水蒸气。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1.【答案】C
【解析】解:A、奥司他韦由奥司他韦分子构成,奥司他韦分子中含有氢原子,故A不正确;
B、由化学式可知,奥司他韦由奥司他韦分子构成,1个奥司他韦分子由50个原子构成,故B不正确;
C、奥司他韦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12×16):(1×28):(14×2):(16×4)=48:7:7:16,则奥司他韦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故C正确;
D、奥司他韦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28+14×2+16×4=312,故D不正确;
故选:C。
A、根据奥司他韦由奥司他韦分子构成进行分析;
B、根据奥司他韦由奥司他韦分子构成进行分析;
C、根据元素的质量比进行分析;
D、根据相对分子质量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答案】A
【解析】解:A.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A说法错误;
B.所有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B说法正确;
C.该图示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C说法正确;
D.通过微观示意图,观察分子的构成,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D说法正确。
故选:A。
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由两种不同的5个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与同种元素的2个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发生反应,生成由三种不同种的5个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与两种不同种的2个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
分子由原子构成,构成不同的分子属于不同种物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单质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化合物的分子。
13.【答案】D
【解析】解: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但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氯酸钾是由钾、氯、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活泼金属与酸反应能产生气体,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不都是活泼金属,如碳酸盐与酸反应也产生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C、酸中都含有氢元素,但是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酸,如水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D、碱性溶液中都含有OH−,含有大量 OH−的溶液都呈碱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A、根据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进行分析;
B、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碱溶液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14.【答案】B
【解析】解:A、CO32−、Ag+两种离子能结合生成碳酸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B、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得到澄清透明溶液,故选项正确。
C、NH4+、OH−两种离子能结合生成氨气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Mg2+、OH−两种离子能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
15.【答案】C
【解析】解:A、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被点燃,不能用通入氧气的方法,该选项不正确;
B、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进一步说明甲烷中含有碳元素,不能说明是否含有氢元素,该选项不正确;
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过程中产生气泡,该选项正确;
D、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应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C。
A、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被点燃;
B、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进一步说明甲烷中含有碳元素,不能说明是否含有氢元素;
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确;
D、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6.【答案】A
【解析】解:A、等质量、等浓度稀硫酸中加入镁和铝,酸等量,产生的氢气相等,消耗掉的铝的质量少,A正确;
B、盐酸、氯化铜混合液中加入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钾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没有沉淀生成,沉淀质量不能从0开始增加,B错误;
C、用水稀释氢氧化钠溶液pH不会小于等于7,只能无限接受于7,C错误;
D、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固体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不能从0开始增加,D错误;
故选:A。
A、根据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分析;
B、根据碱的化学性质分析;
C、根据用水稀释溶液pH的变化分析;
D、根据石灰石煅烧过程分析;
本题是过程与图象结合题,是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的分析各个反应的过程并能结合图象分析问题
17.【答案】Al 3Cl− N2 Na2CO3
【解析】解:(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其符号为:Al;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氯离子可表示为:3Cl−;
(3)空气的成分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其化学式为:N2;
(4)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是由显+1价的钠元素和显−2价的碳酸根组成,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Na2CO3。
故答案为:(1)Al;
(2)3Cl−;
(3)N2;
(4)Na2CO3。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8.【答案】大于 水 氧气 Fe2O3+6HCl=2FeCl3+3H2O B
【解析】解:(1)跳台主体为钢结构,钢的硬度大于纯铁。
故答案为:大于。
(2)铁制品锈蚀是铁与水和氧气作用的结果,工业上常用稀盐酸除铁锈,过程中稀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故答案为:水;氧气;Fe2O3+6HCl=2FeCl3+3H2O。
(3)A、镍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镍,但是无法确定铁、镍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镍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镍和铜,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镍比铜活泼,无法确定铁、镍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该选项不正确。
B、铁能与氯化镍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镍,有银白色固体析出,说明铁比镍活泼,铜与氯化镍不反应,无明显现象,说明镍比铜活泼,可以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该选项正确。
C、铁、镍均能与氯化铜反应,均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铁、镍比铜活泼,但是无法确定铁、镍的金属活动性,该选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B。
(1)合金的硬度大于组成成分的硬度。
(2)铁制品锈蚀是铁与水和氧气作用的结果,稀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3)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9.【答案】t1℃时,ac溶解度相同都为25g 140 降温结晶 c、b、a
【解析】解:(1)P点的含义是t1℃时,ac溶解度相同都为25g。
故填:t1℃时,ac溶解度相同都为25g。
(2)t2℃时a溶解度是40g,将50ga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能够溶解40g,所得溶液的质量是140g。
故填:140。
(3)a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b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若a中含有少量b,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故填:降温结晶。
(4)相等质量的溶质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溶质的溶解度越大,需要的水越少,t2℃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大于c,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b、a。
故填:c、b、a。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某一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情况;
一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一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可以用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分离;
相等质量的溶质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溶质的溶解度越大,需要的水越少。
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
20.【答案】ACD 石油 Na2CO3+SiO2=高温Na2SiO3+CO2↑
【解析】解:(1)臭氧、PM2.5、一氧化碳均属于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但现阶段不把二氧化碳当做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2)轿车大多使用汽油,汽油来自于化石燃料中的石油。
(3)纯碱、石英砂(主要成分是SiO2)在高温条件下生成Na2SiO3和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生成的无污染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SiO2=高温Na2SiO3+CO2↑。
故答案为:
(1)ACD;
(2)石油;
(3)Na2CO3+SiO2=高温Na2SiO3+CO2↑。
(1)根据空气的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烟尘,有害气体主要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石燃料加工的产品,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题意,纯碱、石英砂(主要成分是SiO2)在高温条件下生成Na2SiO3和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生成的无污染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石油加工的产品、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常见的空气污染物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1.【答案】Fe Cu CO2+Ca(OH)2=CaCO3↓+H2O CO2+C− 高温 2CO 二氧化碳
【解析】解:(1)A−J都是初中化学常用的物质,其中B、B、H、J是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气体C可用于灭火,所以C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
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D是碳酸钙,反应③为自然界的气体循环方式之一,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会转化成氧气,所以B是氧气,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所以E是碳,F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G是氧化铁,H是铁,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所以A是四氧化三铁,铁和铜盐反应生成亚铁盐和铜,所以I是铜盐,J是铜,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H是
Fe;J是Cu;故答案为:Fe;Cu;
(2)由上述分析可知,C是二氧化碳,D是碳酸钙,C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故答案为:CO2+Ca(OH)2=CaCO3↓+H2O;
(3)反应②是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O2+C− 高温 2CO;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CO2+C− 高温 2CO;二氧化碳。
根据A−J都是初中化学常用的物质,其中B、E、H、J是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气体C可用于灭火,所以C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D是碳酸钙,反应③为自然界的气体循环方式之一,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会转化成氧气,所以B是氧气,二氧化碳和碳
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所以E是碳,F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G是氧化铁,H是铁,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所以A是四氧化三铁,铁和铜盐反应生成亚铁盐和铜,所以I是铜盐,J是铜,然后将推出的物质验证即可。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2.【答案】长颈漏斗 2KClO3−MnO2△2KCl+3O2↑ BFD b SO2+2NaOH=Na2SO3+H2O
【解析】解:(1)根据所学的化学仪器可知仪器①是长颈漏斗;实验室选用A装置来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试管口没有棉花,故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KClO3−MnO2△2KCl+3O2↑。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和盐酸,属于固液常温型,故选择B装置,要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还需要除掉水蒸气,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可以干燥二氧化碳,因此选择F,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故收集二氧化碳要用向上排空法收集,因此选择D装置。制取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BFD;
(3)二氧化硫相对分子质量为64,大于29,则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的大,用装置G收集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从长导管b端进入,将空气向上由a排出;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可知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SO2+2NaOH=Na2SO3+H2O。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2KClO3−MnO2△2KCl+3O2↑;
(2)BFD;
(3)b;SO2+2NaOH=Na2SO3+H2O。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分析;根据装置特点选择反应物,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及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及特殊要求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根据浓硫酸的吸水性分析。
(3)根据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分析。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23.【答案】红 2NaOH+H2SO4=Na2SO4+2H2O Na2SO4、酚酞 锌粒(合理即可) 开始无明显现象,过一会发现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BD 稀硫酸中含有水,也会导致氢氧化钠溶液碱性减弱,pH也会减小
【解析】解:I.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所以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
II.【猜想】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酸性、中性都不能是酚酞变色,所以猜想二:Na2SO4、酚酞;
【实验】活泼金属(如:锌等)和硫酸反应会生成氢气和硫酸锌,氢氧化钠会与硫酸发生中和反应,所以:
方案1:取10 mL无色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几粒锌粒,有无色气体产生,说明有硫酸,所以猜想一正确;
方案2:另取10 mL无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开始无明显现象,过一会发现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有硫酸,所以猜想一正确;
III. (1)A、铜不会与硫酸反应,不能验证硫酸过量,故错误;
B、MgO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会观察到固体减少,可以验证硫酸过量,故正确;
C、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会生成硫酸钡沉淀,硫酸不过量,硫酸钠也会与氯化钡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验证硫酸过量,故错误;
D、氢氧化铜会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会观察到固体减少,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可以验证硫酸过量,故正确;
故选BD;
(2)向NaOH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因为稀硫酸中含有水,混合后即使两者不反应,也会导致氢氧化钠溶液碱性减弱,pH也会减小。
故答案为:I.红;2NaOH+H2SO4=Na2SO4+2H2O;
II.【猜想】Na2SO4、酚酞;
【实验】锌粒(合理即可);开始无明显现象,过一会发现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III. (1)BD;
(2)稀硫酸中含有水,也会导致氢氧化钠溶液碱性减弱,pH也会减小。
I.根据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进行分析;
II.【猜想】根据反应的产物和酚酞的变色情况分析;
【实验】根据氢离子的验证分析;
Ⅲ.(1)根据氢离子的验证分析;
(2)根据加水稀释时pH值的变化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4.【答案】解:设合金中锌的质量为x,稀H2SO4中H2SO4的质量为y,硫酸锌的质量为z.
Zn+H2SO4=ZnSO4+H2↑
65 98 161 2
x y z 0.2g
65x=98y=161z=20.2g
解得:x=6.5g,y=9.8g;z=16.1g
铜的质量为20g−6.5g=13.5g;
铜的质量分数:13.5g20g×100%=67.5%
(2)稀H2SO4的质量为:9.8g÷10%=98g;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6.5g+98g−0.2g=104.3g
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6.1g104.3g×100%=15.4%
答:(1)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7.5%;
(2)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5.4%.
【解析】(1)利用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生成氢气的质量,列出比例式,就可计算出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样品质量−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然后根据质量分数公式计算即可.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锌,可根据氢气的质量求出,所得溶液的质量=锌的质量+稀硫酸的质量(根据氢气的质量求出硫酸的质量),然后根据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有关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计算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点,计算方法一般是:所加入的所有物质的质量总和−生成沉淀的质量−生成气体的质量.
2023-2024学年湖南省长沙一中教育集团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南省长沙一中教育集团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情境分析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重庆市开州区文峰教育集团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重庆市开州区文峰教育集团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文件包含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