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上《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三上《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教学设计,共7页。
部编版语文三上《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单元语文要素“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专项训练【教学目标】1.认识关键句,能找出一句话的关键句。2.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教学难点:解说关键句与其它句子的关系。【教学流程】一、积木游戏1.“图片积木”游戏。出示两个简单图片,一个是轮子状图案,一个是长方条。问学生,这两个图形组合起来是什么?教师给出关键句“这是大炮”,让学生操作组合。再给出关键均“这是风车”,让学生组合。然后板书“关键句”,句子起到了什么作用?提示:关键句能让我们对同一个图形产生不同的理解。2.“句子积木”游戏。出示6句话,让学生根据关键句选择恰当的组合。❶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❷操场上,几位身手矫健的足球小将,正在激烈地拼抢。❸山上的积雪融的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❹天井里面,一年级的小同学在玩“跳房子”,二年级的一长串同学在玩老鹰捉小鸡。❺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❻时不时会有几位老人路过这里,出神地凝望着。3.先出示第一个关键句,“春天带来了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学生选择句子组成一段话。再出示第二个关键句“高新四小的孩子们有着丰富、快乐的课间活动。”再让学生选择句子组成一段话。4.同样一句话,在不同的语段中其指向的意义竟然会有很大不同,看来,关键句对于理解句子很重要。二、出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出示评价标准。下面的活动分成三关,每过一关,你就会获得一个等级的勋章。同学们,你有没有信心打通关,包揽全部勋章,成为我们的“五星学士”?那就让我们一起努力,出发吧!三、寻找关键句出示四个段落,让学生寻找关键句。1.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2.小城的公园更美。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3.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4.海底的岩石上长着长着各种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第1、2段,有关键句,第3、4段,没有关键句。过渡:有的句子有关键句,有的没有。看来,不是必须有,那么,这些有关键句的段落中,关键句到底有什么用呢?是不是可以丢掉不要呢?举例讲解关键句对于理解段意的作用。1.出示《富饶的西沙群岛》第5自然段。学生朗读该段。A 我们先把关键句去掉,要有意避开原句中的“鸟的天下”这个关键词,来看看我们会怎么理解这段话的意思。大家基本都用到了“鸟多”这个词,那么,哪些关键词都体现了“鸟多”呢?(各句的关键词分别是:各种海鸟,遍地鸟蛋,厚厚鸟粪。)原来的关键词是“鸟的天下”,下面,我们以“鸟的天下”为理解目标,重新分析各句(各个关键词)的意思,看有什么新理解。B 研究第二句。这句话的关键词是哪个词?(各种海鸟)这关键词,字面来看,主要写鸟的种类繁多。这又能说明“鸟的天下”的哪些特点呢?为了拓展思路,我们采用思维导图的中心拓展法。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画一画,运用联想与想象,填一填,看看你有什么新想法,新发现。预设分析:这里会有海鸥,海燕,海雀,信天翁等等大小不同的海鸟。各种海鸟吃,住,各不相同,但都能生活在这里,说明这里环境非常适合鸟儿们生活,树木,食物,场地,所以,才是鸟儿们的天下。C 研究第三句。引导学生分析“遍地鸟蛋”与“鸟的天下”的关系。“鸟蛋多”是由“产蛋的鸟多”直接推出的,从鸟蛋多,还能推出其他什么隐蔽的信息?继续运用思维导图来开拓思路。预设分析:这里对于鸟儿来说,安全,食物丰富,非常适合小鸟儿生长,所以,称这里为鸟的天下非常合适。D 研究第四句。先找关键词“厚厚鸟粪、宝贵肥料”。(这句话的分析,非常鲜明地体现了关键句的作用,因为有了“鸟的天下”这个关键句,所以这个句子中“宝贵肥料”才指向鸟粪利于植物生长,会使岛上的环境更利于鸟儿生存,永远且愈发是“鸟的天堂”。)用思维脑图的方式分析,由这个词,推出鸟粪多和鸟的天下的联系。预设分析:表明鸟儿们在这里已经生息繁衍了很多代了,进一步说明,这里一直是鸟儿们理想的栖息地。“宝贵肥料”指向鸟粪利于植物生长,会使岛上的环境更利于鸟儿生存,永远且愈发是“鸟的天堂”。小结:关键句,如同一面旗帜,引领着我们的思想更深刻、全面理解全段,更加贴近作者的本意。我把一段话比成一棵树,分说句中的一句句话,一个个词,就像树冠上的枝条,多样,繁杂,多姿,甚至有些看似杂乱。而关键句就像树枝的主干,简洁,有收束力,沿着关键句,我们就能理清上面纷繁复杂的枝条的具体走势、脉络,从而,从整体上明晰整棵树的样子、特点,从整体上把握、欣赏这段话。E 以上分析过程,就是我们分析一段话的意思的思维方法,我们将其形象地成为树枝图,教师演示树枝图的绘制过程与方法。然后让一位学生示范讲一遍关键句与分数句之间的关系,再让每个人都自己讲一遍。在讲解过程中,完成树状内容分析图,让学生也学着填写。整个学习过程,既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分析、理解、判断、推理),也让学生经历一个可视化的,有操作流程,有图形辅助的时间轴上的学习过程。小结:通过这个树状图,我们这才算是全面理解了这段话的意思。我们既知道了“鸟的天下”是西沙群岛的特点,也具体理解了鸟的天下的内涵。清晰了这段话各个句子之间的关系,明白了这段话围绕“鸟的天下”的表达方法与角度。这就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目标: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含义。学以致用小试牛刀:出示第19课的第5自然段,小组合作,按照上面的学习过程,完成对这段话的理解。最后由小组出一名同学给大家汇报。A出示小组的学习过程的评价表,明确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参与小组学习活动的方法。B小组长主持,开始谈论,学习,画图表,准备发言。C各组发言,全班交流,谈论。教师相机指导。这里,教师要侧重让学生理解关键句与分说句之间的整体关系。D挑选一个组,结合小组学习评价标准汇报自己的学习过程,小结收获得失。大显身手:请阅读第19课《美丽的小兴安岭》第2自然段,画出该段树枝图,并分析关键词与其它句子的关系。教师巡视指导各个小组的学习。各小组展示本组学习成果。教师或学生点评。该段的训练重点在于添加关键句。这是更为核心的训练。让学生从已有的句子中,提炼出精准而深刻的核心词,这个过程,则是这个思维训练的精华。学生总结的核心句子可能死:春天的大兴安岭。春天的大兴安岭很美。春天的大兴安岭生机勃勃(充满生机与活力)。春天的大兴安岭是孕育生命的摇篮。六、总结请学生结合学案上的学习自评表,给自己的这节课打分,并请几位同学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与对自己学习过程与结果的评价。教师小结:1.对“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的方法的总结。2.学习的过程中,要能够多维度学习,要根据学习目标,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与方法。3.要善于在复杂的学习活动中,参与小组学习,贡献智慧,相互启发,展示自我。七、作业按照课堂上学习的方法,研究第17课《古诗三首》中,关键句对理解全诗的作用。画出树枝图,并解说。八、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这节课在整体设计上,能大胆突破常规语文单元教学的模式,以单元语文要素训练重点为主线,将单元课文内容作了重新的组合,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中,重点突出了“学的活动”,突出以学生为中的的教学理念。另外,在教学设计中,注重了评价先行在课堂教学中的导向作用。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评价、学案”的学习资料,使“学的活动”的教学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的落实。当然,这样的教学设计,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课堂整体感不足,显得有些散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