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西中考语文复习 第二节 命题作文课件
展开这是一份2023年江西中考语文复习 第二节 命题作文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佳作展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江西)请以“好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思路点拨】 第一,审题。对于题目可以有多种理解。可以理解为读到了好的故事,例如《鲁滨逊漂流记》《西游记》等名著故事,和读者分享自己读这些好的故事的感受、思考,故事好不仅指情节的曲折有趣、内容的丰富多彩,更是指它对我们的精神影响。写出这些好的故事对自己的影响,如丰富了自己的生活,熏陶了自己的心灵,对自己的人生有启示作用,帮自己渡过难关等。可以理解为生活中经历的、看到的一些展现美好心灵的、带来美好体验的、给人温暖的真实的好故事,这些好的故事能够展现生活的美好,能够促进个人的成长。无论是虚构的好的故事,还是真实的好的故事,要重点突出“好”字,“好”的故事,要展现美好心灵、美好品格、美好生活,写作时要和自己的真实生活相联系、相结合,突出展现其对自己的影响是积极的影响。
第二,文体。本文建议写记叙文或散文,结合自己比较熟悉、喜欢的著作,具体谈谈自己读故事的思考和体悟,建议把体悟和思考融会在自己具体的生活事件中,读《鲁滨逊漂流记》,看到鲁滨逊在绝境中不服输、乐观,想到在自己的生活中遇到了难关,自己的处理方法和态度,学习上、生活上和父母朋友关系上、理想的追寻上、社会中一些动人的事件,等等,要由虚构的故事到真实的生活。开头、结尾都要扣题,可以采用照应等方法,使文章的结构完整有序。语言上可以适当地引用故事中的句子,增添文章的文学色彩。
全命题作文写作方法指导(一)在审题上,要做到“瞻前顾后,一字不漏”对于题目,应从头至尾反复领会、研读,不得忽略一处。要审读的内容包括:(1)文题的大、小,宽、窄,虚、实,显、隐。(2)文题中有没有点明主题的字词。(3)文题中有没有点明重点的语言标志。
(4)文题中的标点或其他符号及其含义。(5)有没有副标题,其作用是什么。(6)各种写作要求、限制。
(7)能否从题目以外的语言材料中品味出一些隐含信息。在写作中,要紧紧抓住审题得到的“信息”,步步紧扣文题,紧扣要求。另外,在具体的审题过程中,对以下几种题目不可掉以轻心:
第一种,看似很浅显的题目。如“我长大了”这个文题的关键在于对“长大”的理解。如果在审题中认为“长大”的含义只是生理、身体的变化,或是学会了某种生活技能,胆子变大了,或者能应对别人的欺负,那么,这种理解就很肤浅,写出来的文章在选材立意上也就上不了档次。如果能够寓理于事,写出正处于花季年龄的初中生成长中的追求、向往、烦恼、困惑以及对人生的初步认识,那么,这样的文章就准确地把握了文题的含义。
第二种,看似很熟悉的题目。如“美在课余”这个文题,稍不注意,就会因觉得这个文题似曾相识而忽视对“美”字的品读。第三种,看似很形象的题目。如“风景这边独好”这个文题,题目似乎很形象,但远不是从字面上理解的那么简单。从字面上看可以写实,如写一个地方的风景。再换一个角度思考,不仅可以写一个地方的风景,还可以写人、写事。
第四种,看似很直观的题目。如“礼物”这个题目,好像一看就知道写什么,但在具体的写作中,它可能是实指某种物品,更多的也许是喻指像“礼物”一样美好的事物。
(二)在取材立意上,要做到“大中取小,以小见大”将宽题变“窄”或将大题变“小”。所谓宽题,就是从内容上看,可以包含许多题材、许多素材的题目。由于它的“宽”,似乎许多材料都可以用来写作文,我们就必须选准材料,把作文的内容“浓缩”到一个点上,使之变“窄”,以便顺利成文。所谓大题,其实也是一种宽题。对于这样的题目,我们可以在题目前面加上限制性的语言,也可以在题目后面加上副标题。
(三)精心设计文章的布局1.运用题记在正文前可以先引名言佳句或自撰几句蕴含哲理的话,写一段醒目的题记,或展示主体内容,或提示作品内涵,或阐述写作缘由,使作文的亮点从中凸显出来,让读者触摸到文章的情感脉搏,产生阅读的兴趣。
2.运用小标题考场作文使用简洁醒目的小标题,既可以让文章疏密有致,卷面明晰悦目,又可以充分展示考生的人文素养,吸引阅卷人的注意。3.运用蒙太奇手法有些材料并不新鲜,但可以借助影视蒙太奇的手法,通过镜头组合、画面切换以及画外音的形式来展示丰富的内涵。这样的文章往往因形式新颖而平中显奇,使读者眼前一亮。
(四)精心选择切入的角度倘若你在选材立意上不能以新悦人,那么,你可以变换一下视角,这样一来,即使是同样的素材,也可以写出新意。1.多主体视角围绕同一主题,从不同的主体或不同的身份切入,多视角地表现同一主题的不同侧面,或前后对比,相互映衬,揭示主旨。
2.第三者视角所谓第三者视角,不仅要以第三人称叙述,而且要以第三者的视角看世界、看问题。 3.物的视角物的视角,是从人类之外的其他视角切入主题,即将动物、植物人格化,以动物、植物的视角和口吻,写出它们眼中的社会生活。
4.心灵独白所谓心灵独白,是通过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倾诉情感,叙述事情。这类作文更容易掀起读者内心的波澜,从而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五)精心构思,做到“一点式伸展”或“多点式铺陈”“一点式伸展”就是一篇文章内只将一个内容写好、写细、写完整;“多点式铺陈”就是在文章中多写几个内容,将它们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请看下面中考作文题的构思方向:家乡变了:可以用多个画面、事例的组合来表现“变”——这是“多点式铺陈”。
我在家中的故事:可写一个故事的始末——这是“一点式伸展”。给班主任老师的一封信:或谈一个观点,或回忆几件小事。天下无难事:可通过记一件事来凸显主题,也可举几个例子证明观点。读书乐:可以乐在一处,乐在一点;也可以乐在几处,乐在几点。我眼中的同龄人:必须进行“多点式铺陈”,写几个同龄人的生活。
一件小事给我的教益:必须进行“一点式伸展”,先写事,再写理。以这两种模式为基础进行变化,设计好开头、结尾,安排好不同表达方式的穿插,考场命题作文的框架便能够设置得完整、规范。
(六)精心打造文章的语言1.整散结合,打造语言的音韵美整散结合指的是作文时整句和散句结合使用。整句指的是句式比较整齐的句子,散句则指的是句式比较自由的句子。整散句的结合使用,能使文章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
2.巧借幽默,增添文章的情趣美不少佳作语言幽默诙谐、生动俏皮、妙趣横生。在作文中,我们在把握好文章主题和内容的前提下,可采用“大词小用”“褒词贬用”等方法,使语言充满幽默感,从而使文章新颖别致,情趣顿生。3.善用修辞,展现语言的灵动美修辞,能使语言更鲜活,更有生命力。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的语言鲜活灵动,魅力四射,从而产生巨大的感染力。
(1)巧用比喻,生动形象比喻能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因此人们把比喻誉为“艺术中的艺术”。在中考作文中善用比喻,可以使文章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2)善用排比,强化气势排比的形式多种多样。排比将有魅力的句子集中起来,节奏分明,便于叙事,长于抒情,无疑会使文章大为增色。难怪有人称排比句是句子的“集束炸弹”,是创造作文亮点的“多面手”。
(3)恰当引用,添彩增辉恰当引用诗词佳句、名言警句,能给文章增光添彩。这些句子已经积淀为语言中的精品,是语言宝库中的珍珠和钻石,作文时恰当引用,可使文章更加出彩。
(七)融入思考,让语言散发哲理美把自己对事物的深刻思考融入作文,并且能用或精练,或生动,或形象,或俏皮的语言来表达,文章就会意蕴优美,富有哲理。整齐的句式,优美的意蕴,深刻的哲理,一下子就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在表达上要做到:注重文体特征,表现个性特点。注重文体特征,就是要充分准确地表现文体特征,而不要出现将“读后感”写成“读后叙”的错误。
表现个性特点,就是要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技巧,认真遣词造句,稳妥布局谋篇,在语言、结构、主题等方面尽量表现出自己的实际水平,甚至实现超水平发挥,力争做到“常中出新”“平中有奇”。
1.请以“奋斗的时光”为题目,写一篇文章。答案:略2.请以“无言的褒奖”为题目,写一篇文章。答案:略3.请以“这真不算个事儿”为题目,写一篇文章。答案:略
4.请以“我的最高分”为题目,写一篇文章。答案:略5.请以“这就是我的承诺”为题目,写一篇文章。答案:略6.请以“说‘不知道’”为题目,写一篇文章。答案:略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3年江西中考语文复习 第三节 半命题作文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佳作展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语文复习专题17作文题型训练(一)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写作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写作技法点拨,佳作名师点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命题作文高分技巧指导复习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优质开头技巧,满分结尾锦囊,如何最佳选材,模拟大练兵,命题趋势,命题作文如何审题,材料的分类,选材技巧指导,真题训练营,例文赏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