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38208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38208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与赏析,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盐城市2023 届初三年级 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 150 分钟 卷面总分: 150 分)一、积累与运用(26 分) 1.古诗文名句填空。 (10 分)(1) 凡事豫则立, 。 (《礼记 · 中庸》)(2) ,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3) 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 。 ” (《论语 · 子罕》)(4) 气蒸云梦泽, 。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5) 春蚕到死丝方尽, 。 (李商隐《无题》)(6)荡胸生曾云, 。 (杜甫《望岳》)(7) 崔颢在《黄鹤楼》中抒发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8)文天祥《过零丁洋》中,“ , ”将国家局势与个人命运 交织在一起,沉痛述说国破家亡的痛苦。2. 按照要求完成下面的习题。(9 分)淮剧形成于清代中叶 、兴盛于清末民初, 建国以后达到鼎盛时期, 曾经遍布江苏, 且流行于上海、安徽及台湾地区。从它的 dàn 生之日起, 就与建湖人民结下不解之缘, 世世代代, A 。早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 年),建湖淮剧艺人率先走出家乡,将淮剧带到大上海以及江南地区, 并在上海生根 、开花。淮剧, 深受建湖人民的喜爱,他们爱看爱唱,不论城市 的大街小 xiàng,还是乡村的田间地头,你都能听到字正腔圆的正宗淮剧。全县拥有民间淮 剧团 20 多个。 1961 年,淮剧考定委员会将建湖方言确定为淮剧的标准舞台语言。2017 年, 建湖被中国戏剧家协会授予“中国淮剧之乡”称号。 2021 年,淮剧“ 谷家大事 ”荣获紫金 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奖”和省文华大奖。(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 分)鼎盛( ) dàn 生 ( ) 率先 ( ) 大街小 xiàng ( )(2)请从下面选项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词语填在 A 处。 ( ) (2 分)A.源远流长 B.生生不息 C.绵绵不绝 D.历久弥新(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 A.文段中的“兴盛”和“喜爱”都是动词。B. “爱看爱唱”“田间地头”“字正腔圆”和“舞台语言”四个短语类型相同。 C.划破浪线句子的主干是“艺人走出家乡”。D.文段中三处方框内的标点符号使用都是正确的。(4) 中华民族的戏曲文化历史悠久, 种类繁多。其中被称为“国粹”的剧种是 。(1 分)
3.综合性学习。(7 分)盐城市第九届运动会面向社会征集会徽和主题口号,学校组织大家积极参与。 下图是众多徽标作品中的一幅。 (1)请你为此徽标取一个名称,并结合徽标的相关构成元素说明原因。(3 分) 名称: 理由: (2)请你为徽标着色,至少用两种颜色,你将选用哪两种颜色,请说明理由。(2 分) (3)请你为盐城市第九届运动会拟写一则主题口号,注意句式工整。(2 分) 二、阅读与赏析(64 分)(一)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第 4~9 题。(23 分)【甲】 .. . (选自范成大《骖鸾录》,有删改)
[注]①剡(shàn) 溪: 水名, 在浙江。②钓台: 相传为汉代严子陵垂钓之地, 在桐庐(今属浙 江) 县东南。严子陵拒绝光武帝刘秀之召, 来此地隐居垂钓而闻名古今。③羊裘: 严子陵, 后 指隐者或隐居生活。④篙师: 撑船的熟手。⑤滩子: 旧称以拉纤过险滩或将船上载的货卸下, 待空船过滩后再装船为业的人。4.下列选项中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A.冷云寒/水/更荒凉 发富阳/雪满千山/江色沈碧B.冷云寒/水/更荒凉 发/富阳雪满千山/江色沈碧C.冷云/寒水/更荒凉 发富阳/雪满千山/江色沈碧D.冷云/寒水/更荒凉 发/富阳雪满千山/江色沈碧5.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 分)(1)不胜清绝 (2) 谒三先生祠 (3)登绝顶 (4) 及今奉役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1)但小霁,风急寒甚。 (2)薄宦区区如此,岂惟愧羊裘公。7.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甲诗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3 分) 8.同样是写雪景,乙文划线句和张岱笔下的雪景各有何特点?请简要概括。(4 分)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 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节选自《湖心亭看雪》) 9.甲、乙两文共同的写作手法是什么?各自表达怎样的情感? (6 分)
(二)信息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3题。(13 分)材料一:2022 年 12 月关于“围炉煮茶”各平台调研情况表调研平台调研项目调研数据 大众点评“围炉煮茶”关键词搜索量比 2021 年同期增长 1173%新增“围炉煮茶”服务实体商家比同期环比上涨 326%抖音“围炉煮茶”话题的视频播放量40.7 亿次微博“围炉煮茶”话题的阅读量超 1.1 亿次(以上数据来源于《新京报》客户端,有删改)材料二:中式的装修、火红的炭炉、古朴的茶具、精致的茶点, 三五好友围坐闲聊……随着气温渐 渐降低,“围炉煮茶”正成为休闲娱乐界的又一“网红”,引得众人追捧。围炉煮茶, 乍看十分新颖, 其实早在唐代, 茶圣陆羽就在《茶经》中记录煮茶的过程。时 至今日, 许多地方的人们对这种形式并不陌生, 在云南,“火塘烤茶”是当地少数民族日常生 活方式,在湖南等地也有冬天烧煤炉的习惯,再摆上一些水果零食,家人朋友就能唠上好一 会儿家常。这种形式也不止见于南方地区, 在郁达夫的回忆中,“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 大 都知道围炉煮茗, 或吃煊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这些活动一度是人们冬日生活的 重要部分, 随着城镇化进程推进, 高楼大厦取代了平房宅院, 燃气灶台取代了笼火烧煤, 围炉 煮茶才逐渐远离了生活舞台。从烟熏火燎的取暖方式, 到走红网络的休闲方式,围炉煮茶的重新出圈,得益于煮茶带 来的仪式感,三五好友喝着茶聊着天,不时翻动烤盘上的食物, 减少了玩手机的频率, 这种 “慢社交”加深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体验围炉煮茶的消费者, 更多是奔着这种独特的体验。古香古色的院子, 自己动手煮茶, 在这一方小院里, 年轻人暂且忘却烦恼、卸下焦虑,从快节奏的生活工作中“偷得将生半日 闲”。不仅能满足消费者的休闲、社交需求,还能提供其他娱乐方式提供不了的文化审美。近几年, 从“汉服热”到“围炉煮茶”,国潮风逐渐大放异彩, 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被当 代年轻人赋予新内涵、新玩法。这也让人们看到, 新时代需要传统文化的浸润, 传统文化也需 要插上潮流的翅膀,唤醒年轻人骨子里的文化基因,找到与当代人的精神契合点。材料三:“前几天,有几个同事邀请我去围炉煮茶,一向爱喝茶的我就去了,一到那里感觉跟我 想象中的很不一样,几个人局促地围坐在一个小圆桌边忙着不停翻面。炭烤炉的火力不好掌 握,茶煮开了,红薯还半生不热,枣子又烤焦了,没感觉到放松,反而神经很紧绷。”“桌子之间的间隙很近, 隔壁桌的烟味飘过来很呛人,和朋友的双人套餐将近四百块,
食品没有什么特色, 不过是花生、大枣、柿子一些普通的烤物, 服务员也没有一点可以服务的 地方。”乘着走红的东风, 更多商家支起茶摊。但在围炉煮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同时,质疑也 相伴而来。很多消费者在初次尝鲜后, 基本不会复购。在现实的杯盘狼藉面前, 所谓的“氛围 感”“松弛感”难免有点失真。当前新事物层出不穷, 即便没有围炉煮茶, 寻求体验式消费的 年轻人也会找到其他替代物。当围炉煮茶的新鲜感过去后,为氛围进行高消费的人恐怕也会 尽数散去。(选自人民日报、南方周末微信公众号)材料四:1 月 22 日大年初一,一男子陪 70 多岁的母亲在家中用铸铁炭火炉围炉煮茶,因天冷关 闭门窗,导致两人一氧化碳中毒。急救人员赶到现场时,母子二人已没了心跳。一氧化碳中毒对全身的组织细胞乃至各器官等均有毒性作用, 严重者出现意识障碍、昏 迷,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尤其值得强调的是, 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并不是清醒之后就没事了!” 专家说,中毒者如果得到及时的抢救,绝大多数能够恢复正常。但部分严重中毒者在意识恢 复正常后, 经过一段时间的“假愈期”,还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 如发呆、记忆力 严重减退、无故傻笑或行为失常等, 称“迟发性脑病”。所以中毒后一定要经过医院的系统性 的评估与充分治疗,以免出现不可逆的大脑损伤。中国消防也对此在社交平台发出提醒: 大家煮茶时也要注意消防安全哦。切记可燃物远 离炉火;木炭在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使人头晕头痛甚至窒息,所以一定要注意保 持通风。(节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10.下列对相关材料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A. 2022 年 12 月在微博平台上调研到与“围炉煮茶”相关的话题阅读量不止 1.1 亿次。B. 追根溯源,围炉煮茶是以我国传承几千年的茶文化为底蕴的。C.靠氛围感、仪式感支撑起来的围炉煮茶热想要长续存在,亟需改进, 否则很容易被其他新 鲜事物取代。D.一氧化碳中毒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 中毒者意识恢复正常后保持通风,呼吸新 鲜空气即可避免不可逆的大脑损伤。11.阅读材料一,写出探究结论。 (2 分) 12.结合材料二分析材料一调研结果的原因。 (4 分)
13.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为“围炉煮茶”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4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 14~17 题。(19 分)偷月饼王干①月亮升起来了, 黄黄的, 像一只薄薄的金黄月饼。地上, 黑的、白的界限清清明明, 树 影摇摇晃晃。村庄上静得很,庄心河银晃晃地流着,水声脆脆地唱着。 ②我们出发了, 外婆家里的小狗大黑也跟在后面。干什么?偷月饼! 偷东西, 肯定不是好 人, 连狗见了也要咬。但在我的故乡, 却是古朴淳厚的乡风。中秋晚上, 每家每户都要焚香敬 神,“中秋不敬月, 出门遭雨雪”。在自己家的天井里,小桌上供上几只月饼, 一大碗煮熟的老 菱, 一管长长的整藕, 点燃一炷香, 主人在缭绕的烟雾之中作个揖, 说几句吉利的话, 然后便 回到屋里睡觉,一任月光和清风欣赏品尝。倘若黎明时节,月饼不见了,那最好,全家都高 兴。③不知怎的,这乡风渐渐不那么浓了,人们对它有些“淡”。已有好几年吃不上月饼了, 连糯米元宵也有点勉强了。听说, 藕塘填了,水面上,只能放水浮莲, 吃不到菱了,糯稻不 种, 自留地也只能偷偷地栽。我和弟弟、妹妹就只有靠“偷”了。原来还可以多“偷”几家, 现在“偷”不到了。我们只有到月婆婆家去了。④月婆婆,人说她是个老姑娘。我也不懂什么意思, 只晓得有一个人住在那又破又矮的 小草棚里, 是“五保”。她是一个盲人, 但走起路来像明目人一样, 从来没有跌过跟头, 每天 还到河边拎水回来用。她靠搓绳卖几个零用钱。每年中秋,月婆婆总要备十几只月饼供供月 亮,而“月神”对她又特别“给脸”,每次总要吃得光光的。⑤踏着一路水似的月光, 我们几个来到了月婆婆的家门口,悄悄蹲在她屋前的草丛中。 月婆婆从草屋里出来了, 她瘦精精的, 满头银发, 双手端着两只大碗, 黑乎乎的, 大概是刚出 锅的老菱, 放到供桌上。真怪! 哪来的老菱?心急的小胖就要下手, 我忙按住他。月婆婆又出 来了, 颤颤巍巍的双手捧的, 是月饼! 好像掉了一片饼屑子, 月婆婆拈起往嘴里送, 又停在半 空中, 放回, 将缺角凑上。那股诱人的油香和甜味散布在空气里, 袭扰我们的胃。月婆婆双手 作成拱状, 向东天那团圆月作了个揖, 然后喃喃自语:“月公公, 今年我搓的草绳价钱低, 只 能买四只,让你挨饿了,明年,再多买些补给你。”⑥声音很低, 很虔诚, 我们都沉浸在一种神秘的气氛中。许久, 我们都没有敢动, 我们有 点想回家了,身上凉润润的,下露水了?⑦月婆婆拿出一张小板凳和一捆捶熟了的稻草, 搓起绳来。一股金黄的小溪从她两掌之 间涓涓流出,她轻轻哼起了一首古老的歌谣:凉月巴巴,照见家家;家家欢乐,天天吃粑……
⑧我们静静听着。许久, 她放下手中的活, 走进屋里,好像睡下了, 好像是在叹息, 一摞 金色的草绳愣在那里,一动不动。⑨我想起了什么, 挪了一下身子, 又往回一缩, 又挪了一下, 最后爬出草丛, 蹑手蹑脚地 走近小桌, 将四只月饼捧到手上。小胖和我弟弟跑来帮忙抓菱角,谁知慌忙之中将两只碗碰 倒在地,清脆的声音划破寂静的夜。月婆婆的白发在窗口出现了,我们好像看到了她的笑 容……⑩如今, 月饼品种繁多, 且属于高热量的食品, 孩子们也不会盼着吃了, 每年中秋前后, 女儿看我早饭都用月饼当主食, 就说:爸爸, 高糖高油、少吃。我说, 我吃的是 ▲ 。(选自散文集《人间食单》) 14.班级举办“传统节日诗文朗诵会”,小妍打算朗诵这篇文章, 你建议她选用下列哪种风格的配乐? ( ) (2 分)A.热烈奔放 B.平和舒缓 C.哀婉低沉 D.慷慨激昂15.根据要求赏析下面两句话。 (5 分)(1) 月亮升起来了, 黄黄的, 像一只薄薄的金黄月饼。地上, 黑的、白的界限清清明明,树 影摇摇晃晃。村庄上静得很,庄心河银晃晃地流着,水声脆脆地唱着。 (从用词角度)(3 分) (2) 好像掉了一片饼屑子, 月婆婆拈起往嘴里送, 又停在半空中, 放回, 将缺角凑上。 (从人 物描写角度)(2 分) 16.请品味文中写古老歌谣的作用。 (4 分) 17.儿时的“我”偷月饼是风俗、是乐趣。成年的“我”明知月饼高糖、高油还要吃, 这是为 什么呢?请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补全结尾。(2 分)我说,我吃的是 。 18.本文作者王干承续了汪曾祺先生的文学追求。汪曾祺曾经说过:“我想把生活中真实的东 西、美好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人们,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滋润, 增强对生活的信心、 信念。”请你以本文中的月婆婆为例,阐述对这句话的理解。(6 分)
(四)名著阅读(9 分)19.学校开展多部名著联读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 【辨人物】 常言道:“益友百人少,损友一人多。”《简 ·爱》中 是简 ·爱在孤儿 院最好的朋友, 她教会简 ·爱忍耐、善良和友好;《朝花夕拾》中,虽在同乡会上处处针对“我”, 却常常与“我”喝酒,与我并肩和谐共事的 ;而《儒林外史》中 与潘三 结识后,整个人被利益蒙蔽了双眼,满身充满铜臭味。(3 分) (2)【知内容】 “虽然世界多苦难,但是苦难总是能战胜的。”你同意这一看法吗?请从下列 名著中任选一位人物发表你的观点并结合作品具体情节阐述理由。(3 分)《红星照耀中国》 《骆驼祥子》 (3)【会关注】 合适的关注点, 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全书。请从所列名著中任选其一, 参照示 例完成探究分析。 (3 分)《儒林外史》 《西游记》 《水浒传》示例:作 品: 《朝花夕拾》关注点: 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分 析: 鲁迅回忆故人往事,往往饱含深情,如回忆保姆阿长,回忆与范爱农同去看光 复后的绍兴城;鲁迅又用冷峻的态度审视这些旧事,如《二十四孝图》中对愚孝的批判。作 品: 关注点: 分 析: 三、作文(60 分)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一般庭院面积有限, 花能入选, 必有合乎人意的条件:或因为开得早, 如梅; 或因为开得久, 如月季; 或因为开得迟, 如菊。 —— (王鼎钧《一朵花》 )好的文字总能引发我们的无限联想与思考,请运用所给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得不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句子默写,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对比阅读,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