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北京三十一中高二(上)期中化学(教师版)
展开2021北京三十一中高二(上)期中
化 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Cu 64
一、单选题:(共24题,每题2分,共计48分)
1. 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A. 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 B. 会产生新的物质
C. 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 D. 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2. 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 铝片与稀盐酸反应 B. 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C. Ba(OH)2·8H2O与NH4Cl反应 D. 氢气还原氧化铜
3.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SO2 + O22SO3 ΔH =-196.6 kJ/mol
B. H2 (g)+O2 (g)=H2O(l) ΔH =-285.8 kJ/mol
C. 2H2 (g)+ O2(g)=2H2O(l) ΔH =+571.6 kJ/mol
D. C (s)+ O2(g)=CO2(g) ΔH =+393.51
4. 依据下列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 已知2H2(g)+O2(g)=2H2O(g) ΔH=-483.6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ΔH为-241.8kJ/mol
B. 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 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4kJ/mol,则含2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
D. 已知2C(s)+2O2(g)=2CO2(g) ΔH1;2C(s)+O2(g)=2CO(g) ΔH2;则ΔH1>ΔH2
5. 单斜硫和正交硫是硫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
①S(s,单斜)+O2(g)=SO2(g) ΔH1=-297.16 kJ/mol
②S(s,正交)+O2(g)=SO2(g) ΔH2=-296.83 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
B. S(s,单斜)=S(s,正交) ΔH3=+0.33 kJ/mol
C. 相同物质的量的正交硫比单斜硫所含有的能量高
D. ①式表示断裂1 mol O2中的共价键所吸收的能量比形成1 mol SO2中的共价键所放出的能量多297.16 kJ
6.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Zn(s)+O2(g)=ZnO(s) ΔH1=-351.1kJ·mol-1
Hg(l)+O2(g)=HgO(s) ΔH2=-90.7kJ·mol-1
由此可知Zn(s)+HgO(s)=ZnO(s)+Hg(l) ΔH3,其中ΔH3的值是( )
A. -441.8kJ·mol-1 B. -254.6kJ·mol-1
C. -438.9kJ·mol-1 D. -260.4kJ·mol-1
7. 已知:N2(g)+3H2(g)=2NH3(g) ΔH=-92.4 kJ /mol 。若断裂1molH-H键、1molN-H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436kJ、391kJ,则断裂1molN≡N需要吸收的能量为
A. 431 kJ B. 945.6 kJ C. 649 kJ D. 869 kJ
8. 一定条件下反应N2(g)+3H2(g) 2NH3(g )在1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测得2min内,N2的物质的量由20mol减小到8mol,则2min内NH3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A. 1.2mol/(L·min) B. 1mol/(L·min)
C. 0.6mol/(L·min) D. 0.4mol/(L·min)
9. 在不同条件下分别测得反应2SO2+O22SO3的化学反应速率,表示该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A. v(SO2)=4mol/(L·min) B. v(O2)=3mol/(L·min)
C. v(SO2)=3mol/(L·min) D. v(O2)=1mol/(L·min)
10. 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的生成速率加大的是
A. 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B. 加热
C. 滴加几滴CuSO4溶液 D. 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
11. 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2H6(g)C2H4(g)+H2(g) ΔH>0。当达到平衡时,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乙烷转化率的是
A. 增大容器的容积 B. 升高反应的温度
C. 分离出部分氢气 D. 等容下通入稀有气体
12. 在一定温度下的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下列叙述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 Z的生成速率与Z的分解速率相等
B. 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X,同时生成3amolZ
C. 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D. 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13.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CO(g)+NO2(g)CO2(g)+NO(g)ΔH<0的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体积不变,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颜色
A. 变深 B. 变浅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14. 下列有关化学平衡常数K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K的大小与起始浓度有关
B. 温度越高,K值越大
C. K值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
D. K值越大,正向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小
15.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对于反应2HI(g)H2(g)+I2(g),平衡体系增大压强可使颜色变深
B. 有下列平衡Cl2+H2OHCl+HClO,当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C. 反应CO+NO2CO2+NO ΔH<0,升高温度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合成NH3反应放热,为提高NH3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降低温度的措施
16. 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二倍,再达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 B.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B的转化率增大 D. C的体积分数减小
17. 反应2A(g)2Y(g) + E(g)ΔH>0达到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率降低,A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加压 B. 减压 C. 减小E的浓度 D. 降温
18. 已知:N2(g) + 3H2(g)2NH3(g) ΔH= -92 kJ·mol-1,下图表示L一定时,H2的平衡转化率(α)随X的变化关系,L(L1、L2)、X可分别代表压强或温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X表示温度
B. L2>L1
C. 反应速率υ(M)>υ(N)
D. 平衡常数K(M)>K(N)
19. 某温度下,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A和2 mol B进行如下反应:3A(g)+2B(g)4C(s)+D(g),反应2 min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 mol 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前2 min 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 mol·L-1·min-1
B. 此时,B平衡转化率是40%
C. 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不移动,化学平衡常数不变
D. 增加B,平衡向右移动,B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20. 下列方法中,可以使0.10 mol·L− 1 氨水中NH3·H2O的电离程度减小的是
A. 加入少量0.10 mol·L− 1盐酸 B. 加水稀释
C. 加入少量0.10 mol·L− 1NaOH溶液 D. 加入少量NaCl固体
21. 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g)+O2(g)2SO3(g) 达到平衡。缩小容器容积,对反应产生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使SO3 的浓度增大 B. 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使平衡常数K增大 D. 使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22. 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B. 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
C. 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
D. 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23. 利用催化技术可将汽车尾气中的 NO 和 CO 转变成 CO2 和 N2,化学方程式:2NO(g)+2CO(g)2CO2(g)+N2(g)。某温度下,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通入NO和CO,测得不同时间的NO和CO的浓度如表:
时间/s
0
1
2
3
4
5
c(NO)/×10-3mol/L
1.00
0.45
0.25
0.15
0.10
0.10
c(CO)/×10-3mol/L
3.60
3.05
2.85
2.75
2.70
2.70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2 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v(N2)=1.875×10-4 mol·L-1·s-1
B. 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 K=5
C. 若将容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NO 转化率大于 90%
D. 使用催化剂可以提高整个过程中 CO 和 NO 的处理量
24. 以太阳能为热源,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制氢方法,其流程如图所示。
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Ⅰ:SO2(g)+I2(g)+2H2O(l)=2HI(aq)+H2SO4(aq) DH1=-213kJ•mol-1
反应Ⅱ:H2SO4(aq)=SO2(g)+H2O(l)+O2(g) DH2=+327kJ•mol-1
反应Ⅲ:2HI(aq)=H2(g)+I2(g) DH3=+172kJ•mol-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过程实现了太阳能到化学能转化
B. SO2和I2对总反应起到了催化作用
C. 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l)=2H2(g)+O2(g) DH=+286kJ•mol-1
D. 该过程降低了水分解制氢的活化能,但总反应的DH不变
二、填空题:(共5题,每空2分,共计50分)
25. 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1)合成氨工业中,合成塔中每产生2molNH3,放出92.2kJ热量。
①工业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②若起始时向容器内放入2molN2和6molH2,达平衡后放出的热量为Q,则Q(填“>”、“<”或“=”)_______184.4kJ。
③已知:
1molN-H键断裂吸收的能量约等于_______kJ。
(2)工业生产尿素的原理是以NH3和CO2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g)+CO2(g)CO(NH2)2(l)+H2O(l),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关系如下:
T/℃
165
175
185
195
K
111.9
74.1
50.6
34.8
①焓变ΔH(填“>”、“<”或“=”)_______0。
②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若原料气中的NH3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氨碳比)。下图是氨碳比(x)与CO2平衡转化率(α)的关系。
上图中的B点处,NH3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
26. 一定条件下,将SO2和O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正反应放热)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降低温度,SO2的转化率______,化学反应速度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是______。
(3)反应进行至20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用文字表达)。10 min到15 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填写编号)。
a 加了催化剂
b. 缩小容器体积
c. 降低温度 d. 增加SO3的物质的量
27. 草酸与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能够发生如下反应:
MnO4-+H2C2O4+H+ —Mn2++CO2↑+H2O(未配平)
用4mL0.001mol/LKMnO4溶液与2mL0.01mol/LH2C2O4溶液,研究不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改变的条件如下:
组别
10%硫酸体积/mL
温度/℃
其他物质
I
2 mL
20
II
2 mL
20
10滴饱和MnSO4溶液
III
2 mL
30
IV
1 mL
20
1 mL蒸馏水
(1)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研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使用实验______和_____(用I~IV表示,下同);如果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使用实验____和_____。
(3)对比实验I和IV,可以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IV中加入1mL蒸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高炉炼铁是冶炼铁的主要方法,发生的主要反应为:Fe2O3(s)+3CO(g)2Fe(s)+3CO2(g) ΔH=akJ·mol-1。
(1)已知:
①Fe2O3(s)+3C(石墨)=2Fe(s)+3CO(g) ΔH1=+489.0kJ·mol-1
②C(石墨)+CO2(g)=2CO(g) ΔH2=+172.5kJ·mol-1
则a=_______kJ mol-1。
(2)冶炼铁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温度升高后,K值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在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64,在2L恒容密闭容器甲和乙中,分别按下表所示加入物质,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Fe2O3
CO
Fe
CO2
甲/mol
1.0
1.0
1.0
1.0
乙/mol
1.0
2.0
1.0
1.0
①甲容器中CO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若容器内气体密度恒定时,标志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甲容器中CO的平衡转化率大于乙的
c.甲、乙容器中,CO的平衡浓度之比为2∶3
d.增加Fe2O3可以提高CO的转化率
29. 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过程如下:
(1)反应Ⅰ:2H2SO4(l)=2SO2(g)+2H2O(g)+O2(g) ΔH1=+551kJ·mol-1
反应Ⅲ:S(s)+O2(g)=SO2(g) ΔH3=-297kJ·mol-1
反应Ⅱ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对反应Ⅱ,在某一投料比时,两种压强下,H2SO4在平衡体系中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p2_______p1(填“>”或“<”),得出该结论的理由是_______。
(3)I-可以作为水溶液中SO2歧化反应的催化剂,可能的催化过程如下。将ii补充完整。
i.SO2+4I-+4H+=S↓+2I2+2H2O
ii.I2+2H2O+_______=_______+_______+2I-
(4)探究i、ii反应速率与SO2歧化反应速率的关系,实验如下:分别将18mLSO2饱和溶液加入到2mL下列试剂中,密闭放置观察现象。(已知:I2易溶解在KI溶液中)
序号
A
B
C
D
试剂组成
0.4mol·L-1KI
amol·L-1KI
0.2mol·L-1H2SO4
0.2mol·L-1H2SO4
0.2mol·L-1KI
0.0002molI2
实验现象
溶液变黄,一段时间后出现浑浊
溶液变黄,出现浑浊较A快
无明显现象
溶液由棕褐色很快褪色,变成黄色,出现浑浊较A快
①B是A的对比实验,则a=_______。
②比较A、B、C,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24题,每题2分,共计48分)
1. 【答案】C
【详解】A项,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过程,A项正确;
B项,化学反应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B项正确;
C项,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的状态不一定发生变化,如H2和Cl2在点燃或光照下生成HCl,H2、Cl2和HCl都是气态,C项错误;
D项,化学反应过程中断裂旧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新化学键释放能量,吸收和释放的能量不相等,化学反应中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D项正确;
答案选C。
2. 【答案】D
【详解】A.铝片与稀盐酸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A项不选;
B.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项不选;
C.Ba(OH)2·8H2O与NH4Cl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项不选;
D.氢气还原氧化铜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D项选;
答案选D
3. 【答案】B
【详解】A.没有标出物质的聚集状态,A项错误;
B.由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的焓变,热化学方程式为H2 (g)+O2 (g)=H2O(l) ΔH =-285.8 kJ/mol,B项正确;
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焓变为负值,C项错误;
D.该反应是放热反应焓变为负值,D项错误;
答案选B。
4. 【答案】C
【详解】A.氢气的燃烧热是1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能量, 2H2(g)+O2(g)=2H2O(g) △H=-483.6 kJ· mol-1,反应生成为气体水,故氢气的燃烧热不是241.8 kJ· mol-1,故A错误;
B.能量越低越稳定, C(石墨,s)=C(金刚石,s) △H>0 金刚石的能量大于石墨,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B错误;
C.已知NaOH(ag)+HCl(aq)=NaCl(aq)+H2O(l);△H=-57.4 kJ· mol-1,含20.0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生成0.5mol水,放出28.7kJ的热量,故C正确;
D.已知2C(s)+2O2(g)=2CO2(g) △H1 2C(s)+O2(g)=2CO(g) △H2,相同物质的量的碳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不完全燃烧,燃烧过程均为放热反应,△H为负值,所以△H1<△H2,故D错误;
故选C。
5. 【答案】A
【分析】已知:①S(s,单斜)+O2(g)=SO2 (g)△H1=-297.16kJ•mol-1 ;②S(s,正交)+O2(g)=SO2 (g)△H2=-296.83kJ•mol -1;①-②得到热化学方程式:S(s,单斜)=S(s,正交)△H3=-0.33kJ•mol -1。
【详解】A.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可知,正交硫能量低于单斜硫,所以正交硫稳定,故A正确;
B.根据盖斯定律得到热化学方程式为:S(s,单斜)=S(s,正交)△H3=-0.33kJ•mol -1,故B错误;
C.相同物质的量的正交硫所含有的能量比单斜硫低,故C错误;
D.①式表示断裂lmolO2中共价键和断裂S(s,单斜)所吸收的总能量比形成1mol SO2中共价键所放出的能量少297.16KJ,故D错误。
故选A。
6. 【答案】D
【详解】由已知:Zn(s)+O2(g)=ZnO(s) ΔH1=-351.1kJ·mol-1,Hg(l)+O2(g)=HgO(s) ΔH2=-90.7kJ·mol-1,根据盖斯定律,①-②得Zn (s)+HgO (s) =ZnO (s) +Hg (l),则ΔH3=ΔH1-ΔH2=-З51.1kJ/mоl-(-90. 7kJ/mol) =-260. 4kJ/mol ,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根据盖斯定律,利用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乘以适当的系数进行加减构造目标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也乘以相应的系数进行相应的加减。
7. 【答案】B
【详解】设键能为,则,解得,故断裂1 mol 键需要能量为945.6 kJ;
故选B。
8. 【答案】A
【详解】用氮气表示反应速率为 mol/(L·min),根据方程式分析,用氨气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1.2mol/(L·min)。
故选A。
9. 【答案】B
【分析】同一个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时,速率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是相同的,所以比较反应速率快慢时,应该根据速率之比等于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先换算成用同一种物质、同一单位表示,然后才能直接比较速率数值。
【详解】A.v(SO2)=4mol/(L·min);
B.v(SO2)=2v(O2)=23mol/(L·min)=6mol/(L·min);
C.v(SO2)=3mol/(L·min)
D.v(SO2)=2v(O2)=21mol/(L·min)=2mol/(L·min);
综上分析,反应速率最大的为v(O2)=3mol/(L·min),答案选B。
10. 【答案】D
【分析】
【详解】A.改用铁粉后,Fe与硫酸反应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率加快,A不符合题意;
B.加热后物质的内能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加快,B不符合题意;
C.滴加几滴CuSO4溶液后Fe与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产生Cu单质,Fe、Cu、稀硫酸构成原电池反应,使反应速率大大加快,C不符合题意;
D.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在室温下遇Fe后,在金属Fe表面产生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阻止金属的进一步氧化,即发生钝化现象,因此反应不再进行,故反应速率大大降低,D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D。
11. 【答案】D
【分析】
【详解】A.该反应正向是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容器容积相当减压,平衡正向移动,乙烷平衡转化率升高,故A不选;
B.该反应正向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乙烷平衡转化率升高,故B不选;
C.分离出部分氢气,即为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乙烷平衡转化率升高,故C不选;
D.等容下通入稀有气体,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均不变,平衡不移动,乙烷平衡转化率不变,故D选;
故选D。
12. 【答案】A
【详解】A.Z的生成速率与Z的分解速率相等即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即达到化学平衡,A符合题意;
B.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X,同时生成3amolZ,都表示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B不合题意;
C.由于该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故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C不合题意;
D.由于该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3.【答案】B
【详解】混合气体的颜色由带颜色的组份的浓度决定。由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保持体积不变,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二氧化氮浓度降低,所以颜色变浅。故B正确。
14. 【答案】C
【详解】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物质的起始浓度无关,温度越高,平衡若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变大,若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变小。平衡常数越大,说明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选C。
15. 【答案】A
【详解】A.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缩小体积、增大压强,碘蒸气浓度增大,气体颜色变深,但平衡不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A错误;
B.当加入硝酸银溶液,银离子和氯离子结合生成氯化银沉淀,氯离子浓度降低,平衡向右移动,氯气浓度减小,溶液颜色变浅,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B正确;
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二氧化氮浓度增大,气体颜色加深,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C正确;
D.合成氨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可提高氨气的产率,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D正确;
答案选A。
16. 【答案】D
【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二倍,再达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说明减小压强,平衡逆向移动,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由分析可知,减小压强,平衡逆向移动,故逆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即,A错误;
B.由分析可知,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错误;
C.由分析可知,平衡逆向移动,故B的转化率减小,C错误;
D.由分析可知,平衡逆向移动,故C的体积分数减小,D正确;
故答案为:D。
17. 【答案】D
【分析】达平衡时,要使v正降低,可采取降低温度、减小压强或减小浓度的措施,使c(A)增大,应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据此结合选项分析解答。
【详解】A、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的浓度增大,但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A错误;
B、降低压强,正、逆速率都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的浓度降低,故B错误;
C、减小E的浓度,平衡向正向反应方向移动,A的浓度减小,正逆反应速率减小,故C错误;
D、正反应为吸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逆反应方向移动,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A的浓度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18. 【答案】D
【详解】A.根据图像,随着X的增大,H2的平衡转化率(α)减小,X若表示温度,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H2的平衡转化率(α)减小,故A正确;
B.相同温度条件下,压强越大,H2的平衡转化率(α)越大,L2>L1,故B正确;
C.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快,υ(M)>υ(N),故C正确;
D.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故D错误;
故选D。
19. 【答案】B
【详解】A.由物质反应转化关系可知:2 min内生成1.6 mol C,同时会生成0.4 mol D,则前2 min内用D浓度变化表示反应速率v(D)==0.1 mol·L−1·min−1,A错误;
B.由物质反应转化关系可知:2 min内生成1.6 mol C,同时消耗0.8 mol B,则物质B的平衡转化率为×100%=40%,B正确;
C.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由于反应温度不变,因此化学平衡常数不变,C错误;
D.增加B,B物质浓度增大,化学平衡正向移动,A的平衡转化率增大,但B的平衡转化率减小,D错误;
故答案为B。
20. 【答案】C
【详解】A. 加入少量0.10 mol·L− 1盐酸可以使0.10 mol·L− 1 氨水中NH3·H2O的电离程度增大,A不正确;B. 加水稀释使0.10 mol·L− 1 氨水中NH3·H2O的电离程度增大,B不正确;C. 加入少量0.10 mol·L− 1NaOH溶液使0.10 mol·L− 1 氨水中NH3·H2O的电离程度减小,C正确;D. 加入少量NaCl固体对氨水的电离没有影响,D不正确。本题选C。
21. 【答案】C
【详解】A.缩小容器容积,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生成物三氧化硫浓度增大,故A正确;B.缩小容器容积,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所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B正确;C.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该反应体系温度不变,则化学平衡常数不变,故C错误;D.缩小容器容积,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则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故D正确;故选C。
22. 【答案】D
【详解】分析:A项,生成CH3COOH的总反应为CH4+CO2CH3COOH,原子利用率为100%;B项,CH4选择性活化变为①过程中,有1个C-H键发生断裂;C项,根据图示,①的总能量高于②的总能量,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C-C键;D项,催化剂只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不能提高平衡转化率。
详解:A项,根据图示CH4与CO2在催化剂存在时生成CH3COOH,总反应为CH4+CO2CH3COOH,只有CH3COOH一种生成物,原子利用率为100%,A项正确;B项,CH4选择性活化变为①过程中,有1个C-H键发生断裂,B项正确;C项,根据图示,①的总能量高于②的总能量,①→②放出能量,对比①和②,①→②形成C-C键,C项正确;D项,催化剂只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不能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D项错误;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原子利用率、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准确分析示意图中的信息。注意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催化剂不能改变ΔH、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23. 【答案】B
【分析】
【详解】A.2s内Δc(NO)=(1-0.25)×10-3 mol•L-1=7.5×10-4 mol•L-1,则Δc(N2)=Δc(NO)=3.75×10-4 mol•L-1,则v(N2)=3.75×10-4 mol•L-1÷2s=1.875×10-4 mol·L-1·s-1,故A正确;
B.4s时处于平衡状态,平衡时NO为1.0×10-4 mol•L-1,CO为2.7×10-3 mol•L-1,消耗NO是(1-0.1)×10-3 mol•L-1=9×10-4 mol•L-1,根据方程式可知生成CO2是9×10-4 mol•L-1,N2是4.5×10-4 mol•L-1,则平衡常数K==5000,故B错误;
C.原平衡时NO转化率为×100%=90%,若将容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NO转化率增大,故新平衡时NO转化率大于90%,故C正确;
D.使用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可以提高单位时间CO和NO的处理量,故D正确,
故选B。
24. 【答案】C
【分析】
【详解】A、通过流程图,反应II和III,实现了太阳能到化学能的转化,故A说法正确;
B、根据流程总反应为H2O=H2↑+1/2O2↑,SO2和I2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故B说法正确;
C、反应I+反应II+反应III,得到H2O(l)=H2(g)+1/2O2(g) ,根据盖斯定律,DH=DH1 +DH2 +DH3 =(-213+327+172)kJ·mol-1=+286kJ·mol-1,或者2H2O(l)=2H2(g)+O2(g) DH=+572kJ·mol-1,故C说法错误;
D、DH只与始态和终态有关,该过程降低了水分解制氢的活化能,DH不变,故D说法正确。
二、填空题:(共5题,每空2分,共计50分)
25. 【答案】(1) ①. N2(g)+3H2(g)2NH3(g) △H= –92.2 kJ/mol ②. < ③. 391
(2) ① < ②. 32%
【小问1详解】
①氮气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氨气,每产生2molNH3,放出92.2kJ热量,则工业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是N2(g)+3H2(g)2NH3(g) △H= –92.2 kJ/mol。
②反应为可逆反应,进行不完全,则若起始时向容器内放入2molN2和6molH2,达平衡后放出的热量小于2×92.2 kJ,故Q<184.4kJ。
③反应焓变为反应物键能和减去生成物键能和,设1molN-H键断裂吸收的能量约等于a,则945.8 kJ/mol +3×436 kJ/mol –6a = –92.2 kJ/mol,a=391 kJ/mol;
【小问2详解】
①由图表可知,随着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反应为放热反应,焓变ΔH<0。
②由图可知,NH3和CO2物质的量之比为4.0,设氨气、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1mol;二氧化碳的转化率为64%,则反应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64mol,反应氨气的物质的量为1.28mol,氨气的转化率为。
26. 【答案】 ①. 增大 ②. 减小 ③. (15—20)min、(25—30)min ④. 增大了O2的浓度 ⑤. a、b
【详解】(1)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是减小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所以平衡常数增大。
(2)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均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是化学平衡状态,所以根据图像可知,处于平衡状态的是15~20min,25~30min。
(3)反应进行至20 min时,氧气的浓度突然增大,而SO2的浓度逐渐减小,三氧化硫的浓度逐渐增大,所以改变的条件是增大氧气的浓度;根据图像可知,10 min到15 min时,物质的浓度变化量增大,即反应速率加快,所以改变的条件是使用了催化剂或改变了压强,答案选ab。
27.【答案】 ①. 2 : 5 ②. I ③. II ④. I ⑤. III ⑥. c(H+)(或硫酸溶液的浓度) ⑦. 确保对比实验中c(KMnO4)、c(H2C2O4)相同(溶液总体积相同)
【详解】(1)反应MnO4-+H2C2O4+H+ →Mn2++CO2↑+H2O中,Mn元素的化合价由+7价降至+2价,MnO4-为氧化剂,1molMnO4-得到5mol电子,C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至+4价,H2C2O4为还原剂,1molH2C2O4失去2mol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2:5;
(2)研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保证温度、浓度相同,则选实验Ⅰ和Ⅱ;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保证浓度、不使用催化剂相同,则选实验Ⅰ和Ⅲ;
(3)实验Ⅰ和Ⅳ,硫酸的浓度不同,可研究硫酸溶液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IV中加入1mL蒸馏水的目的是稀释硫酸,确保实验中c(KMnO4)、c(H2C2O4)相同(溶液总体积相同)。
28. 【答案】(1)-28.5
(2) ①. ②. 减小
(3) ①. 60 % ②. ac
【小问1详解】
反应①-②×3得到Fe2O3(s)+3CO(g)2Fe(s)+3CO2(g),根据盖斯定律得到,ΔH =+489.0-3×(+172.5)=-28.5,则a=-28.5;
【小问2详解】
冶炼铁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进行,平衡常数减小;
【小问3详解】
①在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64,甲容器内浓度商Qc=1,小于平衡常数,反应向正反应进行,设消耗一氧化碳物质的量为x,则:
K===64,解得x=0.6,故CO的转化率=0.6mol/1mol×100%=60%;
②a.反应前后气体质量变化,体积不变,随反应进行气体密度发生变化,若容器内气体密度恒定时,标志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项正确;
b.乙容器内浓度商Qc=,小于平衡常数,反应向正反应进行,设消耗一氧化碳物质的量为y,则:
K===64,解得y=1.4,故CO的转化率=1.4mol/2mol×100%=70%,则甲容器中CO的平衡转化率小于乙的,b项错误;
c.平衡时,甲中CO的浓度为=,乙中CO的浓度为=,故甲、乙容器中,CO的平衡浓度之比为2∶3,c项正确;
d.Fe2O3为固体量,增加其用量,不影响化学平衡移动,不能提高CO的转化率,d项错误;
答案选ac。
29. 【答案】(1)3SO2(g)+2H2O(g)=2H2SO4(l)+S(s) △H= –254 kJ/mol
(2) ①. > ②. 反应Ⅱ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温度一定时,增大压强,使反应正向移动,H2SO4的物质的量增大,体系总物质的量减小,H2SO4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
(3) ①. SO2 ②. SO ③. 4H+
(4) ①. 0.4 ②. I-是SO2歧化反应的催化剂,H+单独存在时不具有催化作用,但H+可以加快歧化反应速率
【小问1详解】
根据过程,反应II为SO2催化歧化生成H2SO4和S,反应为3SO2+2H2O=2H2SO4+S。应用盖斯定律,反应I+反应III得,2H2SO4(l)+S(s)=3SO2(g)+2H2O(g)ΔH=ΔH1+ΔH3=(+551kJ/mol)+(-297kJ/mol)=+254kJ/mol,反应II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SO2(g)+2H2O(g)=2H2SO4(l)+S(s)ΔH=-254kJ/mol;
【小问2详解】
在横坐标上任取一点,作纵坐标的平行线,可见温度相同时,p2时H2SO4物质的量分数大于p1时;反应II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H2SO4物质的量增加,体系总物质的量减小,H2SO4物质的量分数增大;则p2p1,故答案为:>;反应Ⅱ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温度一定时,增大压强,使反应正向移动,H2SO4的物质的量增大,体系总物质的量减小,H2SO4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
【小问3详解】
反应II的总反应为3SO2+2H2O=2H2SO4+S,I-可以作为水溶液中SO2歧化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总反应-反应i)2得,反应ii的离子方程式为I2+2H2O+SO2=4H++SO+2I-;
【小问4详解】
①B是A的对比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B比A多加了0.2mol/LH2SO4,A与B中KI浓度应相等,则a=0.4。
②对比A与B,加入H+可以加快SO2歧化反应的速率;对比B与C,单独H+不能催化SO2的歧化反应;比较A、B、C,可得出的结论是:I−是SO2歧化反应的催化剂,H+单独存在时不具有催化作用,但H+可以加快歧化反应速率。
2021北京一五六中高二(上)期中化学(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1北京一五六中高二(上)期中化学(教师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2C, 已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北京四中高二(上)期中化学(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1北京四中高二(上)期中化学(教师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25℃时,水中存在电离平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北京首师附中高二(上)期中化学(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1北京首师附中高二(上)期中化学(教师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