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北京十五中高二(上)期中化学(教师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北京十五中高二(上)期中化学(教师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 下列溶液一定显酸性的是,4kJ·ml-1,5 ④ B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北京十五中高二(上)期中化 学2021.11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2分)1.下列溶液呈中性的是A.FeCl3溶液 B.Na2CO3溶液 C.NaCl溶液 D.CH3COONa溶液A.NH3·H2O B.NaOHC.CaCl2D.H2SO42.下列物质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3. 下列溶液一定显酸性的是A.c(H+) > c(OH-) B. 含有H+ C.pH < 7 D.酚酞变红4.工业上处理含CO、SO2烟道气的一种方法是将其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S和CO2。已知:2CO(g) + O2(g) == 2CO2(g) ΔH=− 566 kJ/mol S(s) + O2(g) == SO2(g) ΔH=− 296 kJ/mol 则该条件下2CO(g) + SO2(g) == S(s) + 2CO2(g)的ΔH等于A.− 270 kJ/molB.+ 26 kJ/molC.− 582 kJ/mol D.+ 270 kJ/mol5.CuCl2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下列可使黄绿色的CuCl2溶液变成蓝色的方法是[Cu(H2O)4]2+ + 4Cl−[CuCl4]2− + 4H2O ΔH>0 A.升温B.加NaCl(s) C.加压D.加AgNO3溶液6. 将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与醋酸分别与足量的镁条反应,测得密闭容器中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前c(H+):盐酸 > 醋酸B.反应过程中盐酸中c(H+)下降更快C.曲线②表示盐酸与镁条反应D.反应结束时两容器内n(H2) 相等7.下列关于室温下1 L 0.1 mol·L−1 NH3·H2O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NH3·H2O的电离方程式:NH3·H2O== NH4++OH-B.加入少量NH4Cl固体后,溶液的pH增大C.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n(NH4+)增大D.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3OH-== Fe(OH)3↓8.我国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利用太阳光在催化剂表面实现高效分解水,主要过程如下图所示。已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Ⅰ放出能量B.若分解2 mol H2O(g),估算该反应吸收482 kJ能量 C.催化剂能减小水分解反应的焓变 D.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了水的分解转化率 9.已知反应:3M(g) + N(g)P(s) + 4Q(g) ΔH<0。右图中a、b曲线表示在密闭容器中不同条件下,M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若使曲线b变为曲线a,A.增大压强B.增加N的浓度C.加少量固体PD.升高温度可采取的措施是 10.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向Fe(SCN)3溶液中加入少量KSCN固体后颜色变深B.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升温后红棕色加深C.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D.90℃,纯水的pH<711. 下列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无色溶液中:Fe3+、K+、SCN-、SO2-4B.pH=1的溶液中:Na+、Fe2+、Cl-、NO-3C.中性溶液中:K+、Cl-、SO2-4-、NO-3D.加酚酞呈红色的溶液中:Na+、NH+ 4、Cl-、F-12.下列用于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水的pH变小:H2OH+ + OH− ΔH>0B.用明矾[KAl(SO4)2·12H2O]作净水剂:Al3++ 3H2OAl(OH)3 + 3H+C.用热的纯碱溶液去油污:CO32−+ 2H2O H2CO 3+ 2OH−D.FeSO4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5Fe2++MnO- 4+8H+=== 5Fe3++Mn2++4H2O13. 下列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操作现象及结论A硫化氢溶液呈酸性H2S H++HS–B将充满NO2的密闭玻璃球浸泡在热水中玻璃球中红棕色加深,说明反应2NO2(g) N2O4(g) 的ΔH<0C测量相同条件下,相同体积的0.1 mol/L的稀盐酸和稀醋酸溶液的电导率 稀盐酸的电导率大于稀醋酸的电导率,说明稀盐酸中一定存在的主要粒子为H+、Cl-、H2O,一定不存在HCl D选用酚酞做指示剂,用0.1 mol/L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变红,且半分钟不褪色,说明达到滴定终点14.一定条件下,分别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A和B,发生反应:3A(g)+B(g)2C(g) ∆H>0,448 K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1,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数据如下: 容器温度K起始时物质的浓度(mol·L−1)10分钟时物质的浓度(mol·L−1)c(A)c(B)c(C)甲448310.5乙T1310.4丙44832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中,10分钟内A的化学反应速率:υ(A)=0.075 mol·L−1·min−1 B.甲中,10分钟时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C.乙中,T1<448 K、K乙<K甲 D.丙中,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A的转化率大于25%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58分)15.二氧化碳捕获技术用于去除气流中的二氧化碳或者分离出二氧化碳作为气体产物,其中CO2催化合成甲醇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方法。如下图所示为该反应在无催化剂及有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1)从图可知,有催化剂存在的是过程______(填“Ⅰ”或“Ⅱ”)。(2)写出图中CO2催化合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3)若要提高上述可逆反应中甲醇的平衡产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4)已知:1 mol液态甲醇完全气化需吸热37.4 kJ,1 mol液态水完全气化需吸热44.0 kJ,由CO2合成1 mol液态甲醇和1 mol液态水的反应热ΔH=_________kJ/mol(5)关于CO2催化合成甲醇的反应,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________(填序号)。a. 该反应中所有原子都被用于合成甲醇b. 该反应可用于CO2的转化,有助于缓解温室效应c. 催化合成甲醇的温度控制在300℃而非常温,主要是考虑原料的转化率d. 降温分离出液态甲醇和水,将剩余气体重新通入反应器,可提高CO2与H2的利用率16. 25℃时,有下列四种溶液的溶质分别为:①HCl ②CH3COOH ③NaOH ④NH3•H2O ⑤ NaHSO4 (1)用化学用语解释NaHSO4溶液不成中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用语和平衡原理解释NH3•H2O溶液中加NH4Cl固体,pH变化的主要原因:______。(2)0.1 mol·L-1的溶液①,其中水电离的c(H+) = mol/L,等浓度的①、②溶液中c(H+):① ②(填“>,<或=”,下同)(3)经测量,③、④两种溶液的pH都为11。① 在该温度下,④溶液中的c(OH-) = mol/L。② 等体积的③、④两种溶液与等浓度的盐酸反应,消耗的盐酸体积:③ ④。③ 若③、④溶液均加水稀释10倍后,所得溶液的pH:③ ④。17.合成氨是人类科技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已知:在一定条件下,N2(g)+3H2(g)2NH3(g) ΔH=-92.4kJ·mol-1(1)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合成氨的反应,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容器内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1:3:2 b.3v(N2)正= v(H2)逆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2)将N2和H2通入体积为2 L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5 min后达到化学平衡,测得NH3的浓度为0.2 mol/L,这段时间内用N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mol/(L·min)。(3)某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物氢气的物质的量对工业合成氨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H2物质的量)。①图象中T2和T1的关系是:T2 T1(填“>,<或=”)②a、b、c、d四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N2 的转化率最高的是 (填字母)。(4)下图是某压强下,密闭容器中,N2和H2按物质的量浓度分别1 mol/L和3 mol/L投料进行反应,反应混合物中NH3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曲线。Ⅰ是平衡时的曲线,Ⅱ是不同温度下反应经过相同时间测得的曲线。①图中a点,容器内n(N2)∶n(NH3)=________②此条件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分数表示)③图中b点,υ正________υ逆(填“>”、“<”或“=”) ④400~530 ℃,Ⅱ中NH3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主要原因是________18.研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有重要的意义。(1)常温下,用0.1 mol/L NaOH溶液滴定10 mL 0.1 mol/L CH3COOH溶液的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① a点溶液的pH ________1(填“>”、“<”或“=”),请用化学用语解释其原因________。② b点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填化学式)。③ c点溶液中,c(Na+)________[c(CH3COO−) + c(CH3COOH)]。c点c(CH3COO−) + c(CH3COOH)________0.1 mol/L(填“>”、“<”或“=”)④ a、b、c三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点为 ________。(2)用电位滴定法模拟测定某醋酸溶液样品中醋酸的含量,操作如下:已知:该条件下,醋酸和NaOH以物质的量1:1反应时得到的溶液pH为8.7。i. 准确量取10.00 mL醋酸溶液样品,加入蒸馏水至总体积为100.00 mL,取其中20.00 mL进行滴定实验,用酸度计检测pH变化;ii. 逐滴滴入0.1000 mol·L-1的NaOH溶液,酸度计显示pH=8.7停止滴定,记录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 V(NaOH);iii. 平行测定多次(数据见表1);iv. 分析处理数据。表1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编号1234V(NaOH) / mL23.9925.0024.0124.00①在滴定过程中,在滴定过程中,若出现下列情况,测定结果偏低的是________。A.滴定前用待滴定的醋酸溶液润洗锥形瓶B.在振荡锥形瓶时不慎将瓶内溶液浅出C.若在滴定过程中不慎将数滴碱液滴锥形瓶外D.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后即使用,没有用碱液润洗②根据表1中的有效数据,计算消耗的NaOH溶液的平均体积V(NaOH)= ________ mL。该醋酸溶液样品中醋酸的含量是________ g/L。[M(CH3COOH)=60 g·mol-1](3)已知:25 ℃时CH3COOH、H2CO3和HClO的电离平衡常数: 化学式CH3COOHH2CO3HClO电离平衡常数(Ka)1.75×10–5Ka1=4.5×10–7Ka2=4.7×10–114.0×10–8① 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Ka=________。② 25 ℃时,浓度均为0.1mol/L的CH3COONa溶液、NaHCO3溶液、NaClO溶液的碱性由大到小的排序是________ ③25 ℃时,若初始时次氯酸溶液中HCl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 1 mol/L,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c(H+)= mol/L。④ 下列化学反应可能发生的是________。A.HClO+CH3COONa==CH3COOH+NaClOB.CH3COOH+Na2CO3==NaHCO3+CH3COONaC.CO2+H2O+2NaClO==Na2CO3+2HClOD.CH3COOH+NaHCO3==CH3COONa+H2O+CO2↑19.实验小组探究酸对Fe3++3SCN- Fe(SCN)3 平衡的影响。将0.005 mol/L FeCl3溶液(接近无色)和0.01 mol/L KSCN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红色溶液。取两等份红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并记录现象。(1)FeCl3水解显酸性的原因是_____(用方程式表示)。(2)甲同学认为加入酸后,会使Fe3++3SCN- Fe(SCN)3体系中_____浓度改变,导致该平衡正向移动,溶液颜色加深。【设计并实施实验】【查阅资料】Fe3+和Cl-、SO2- 4均能发生络合反应:Fe3++4Cl- [FeCl4]-(黄色);Fe3++2SO2- 4 [Fe(SO4)2]-(无色)。实验I. 探究现象a中溶液颜色变化的原因编号操作现象①向2 mL红色溶液中滴加5滴水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②向2 mL红色溶液中滴加5滴3 mol/L KCl溶液溶液颜色变浅,呈橙色(3)实验①的目的是_____。(4)根据实验①和实验②的结果,从平衡移动角度解释现象a:______。实验Ⅱ. 探究现象b中溶液呈浅黄色的原因编号操作现象③取1 mL 0.0025 mol/L Fe2(SO4)3溶液(无色),加入1mL 0.01 mol/L KSCN溶液,再加入5滴1.5 mol/L H2SO4溶液溶液先变红,加硫酸后变为浅黄色④取1 mL 0.005 mol/L FeCl3溶液, (5)结合实验③可推测现象b中使溶液呈浅黄色的微粒可能有两种,分别是_____。(6)乙同学进一步补充了实验④,确证了现象b中使溶液呈浅黄色的微粒只是(5)中的一种,请将实验④的操作及现象补充完整:_____。
2021北京十五中高二(上)期中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CAAAD;CCBAC;CCCB二、填空题15.(8分)(1)II(2)CO2(g) + 3H2(g) = CH3OH (g) + H2O(g) ΔH = -49.0 kJ/mol (3)适当降温及加压(或移走产物)(4)-130.4 (5)bd16. (9分)(1)NaHSO4=Na+ +H+ +SO42- NH3•H2O NH4++OH-,加入NH4Cl,使NH4+浓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OH-浓度下降,pH降低(2)10–13 ,> (3)① 10–3 ②< ③ < 17.(12分)(1)bc (2)0.02 (3)①< ②C (4)①1:4 ②16/3。 ③> ④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相同时间内产生NH3更多 18. (20分)(1)① > , CH3COOH CH3COO— + H+ ② CH3COOH、 CH3COONa。 ③ = ; < ④ C (2)① B 。 ②24 72 (3)① 。 ② NaClO > NaHCO3 > CH3COONa ③2×10–4.5 ④ BD。 19.(9分)(1)Fe3++3H2OFe(OH)3+3H+ (2)c(Fe3+) (3)排除稀释使溶液颜色变化的干扰(证明溶液颜色变化是否与稀释有关) (4)在Fe3++3SCN-Fe(SCN)3平衡体系中加入盐酸,Fe3+和Cl-发生络合反应使得c(Fe3+)减小,平衡逆向移动,c[Fe(SCN)3]减小,使溶液颜色变浅呈橙色。 (5)FeCl-4和Fe(SCN)3(6)加入1mL 蒸馏水,再加入5滴1.5 mol/L H2SO4溶液;得无色溶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北京十五中高一(上)期中化学图片,共6页。
这是一份2021北京一五六中高二(上)期中化学(教师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2C, 已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北京四中高二(上)期中化学(教师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25℃时,水中存在电离平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