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湖北省九年级物理中考模拟题分类选编: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湖北省九年级物理中考模拟题分类选编: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一、单选题1.(2023·湖北武汉·模拟预测)如图是位于武汉光谷高新大道两侧的白玉兰造型5G智慧路灯。这些新型白玉兰路灯将5G设施、显示屏、交通指示牌、监控设备等全部集成在一起,可实现智能照明、5G基站、交通管理、信息交互、智能充电、城市综合服务等多种功能,将来可服务于城市物联网、无人驾驶等应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白玉兰路灯在工作过程中会有部分电能转化为内能B.白玉兰路灯利用电能来工作,电能属于可再生能源C.在真空中,5G信号的传播速度比4G信号的传播速度快D.5G通信技术主要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2.(2023·湖北孝感·模拟预测)夜间行车时,车辆灯光照射的范围较小,驾驶人的视野容易受限,且夜间驾驶时驾驶人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比白天差,夜间驾驶车辆容易产生视觉疲劳,这些都很容易导致危险的发生。武汉市政在道路中央安装了很多如图所示带反光条的护栏,可以在夜间反射周围的光线,从而对路人和司机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下列各种光现象中与反光条的原理相同的是( ) A.小孔成像 B. 塔式太阳能电站C. 海市蜃楼 D. 影子的形成3.(2023·湖北天门·统考模拟预测)能源、信息和新材料是当今社会十分关注的课题,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能、电能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B.日常生活中的陶瓷、橡胶、石墨棒均属于绝缘体C.北斗导航卫星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D.超导材料可用来制造电饭煲的发热体4.(2023·湖北襄阳·模拟预测)下列关于信息的传递和能源的利用说法正确的是( )A.“5G”比“4G”传递信息更快,是因为它所使用的电磁波的波速更快B.手机是通过激光来接收信号的C.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D.电能是一次能源5.(2023·湖北黄石·统考模拟预测)用民用小型无人机航拍时,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其能量的转化过程类似于:( )A.扬声器扩音 B.风力发电 C.内燃机工作 D.钻木取火6.(2023·湖北随州·统考模拟预测)网约车以其方便快捷的特点,成为不少人出行的首选。网约车的不少车主,都会选择电动车代替汽油的新能源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B.电动车使用的电能属于一次能源C.通过手机联络网约车车主时,利用了电磁波能够传递信息D.生活出行尽量采用公共交通或骑自行车,尽量减少碳的排放7.(2023·湖北恩施·模拟预测)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关于它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能、风能和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B.我国的“北斗”导航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C.大亚湾核电站利用核裂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D.超导体材料可以应用于任何电器并使其效率提高8.(2023·湖北宜昌·模拟预测)如图所示的新型智能笔,无需连接数据线即可将获取的信息传输到手机或电脑上,并处理成文本及语音形式。下列有关信息、能源及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智能笔和手机、电脑之间通过超声波传递信息B.新型智能笔中的芯片主要使用了半导体材料C.废旧手机电池能与其它普通垃圾一起处理D.电脑使用的能源是一次能源9.(2023·湖北随州·模拟预测)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关于能量和能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核能、水能、太阳能都是可再生能源B.能量的转移是有方向性的,而能量的转化没有方向性C.我国已建成的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来发电的D.为了保护环境,控制和消除大气污染,应禁止使用化石能源10.(2023·湖北荆门·模拟预测)2022年5月10日1时56分,由“长征七号”火箭助推发射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顺利升空,8时54分成功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舟四号”绕地球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始终不变B.“天舟四号”的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机械能C.“天舟四号”加速升空,动能、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守恒D.对接后,“天和”核心舱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机械能守恒11.(2023·湖北随州·模拟预测)如图所示为气体打火机中的点火装置—压电点火器。当按下打火按钮时,会使压电材料两端分别出现异种电荷,通过相连的导线,在打火机的排气嘴处放电产生电火花,从而点燃燃料。如果导线A端带负电与导线B端之间形成放电,则关于气体打火机被点燃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按钮下压压电材料带电过程,是下压时创造了电荷B.按钮下压压电材料,压电材料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C.在AB间放电时,其间形成的电流方向是由B到AD.排气嘴喷出燃料的过程中,气体对外膨胀做功,气体的内能逐渐增大12.(2023·湖北荆州·模拟预测)关于能源和能源的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目前作为人类主要能源的是化石能源B.核电站利用可控核聚变,对外输出电能C.风能、水能、太阳能和核能是未来的理想能源,他们都是可再生能源D.能量的转化和转移都是有方向的,但自然界能量守恒,因此我们不需要节约能源13.(2023·湖北武汉·模拟预测)下列关于信息和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核裂变也称为热核反应,原子弹利用的就是核裂变瞬间释放核能B.核能需要利用核反应堆等装置释放,属于二次能源C.风能、水能、太阳能、化石能源等可以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断地得到,是可再生能源D.时断时续的电流能够产生电磁波14.(2023·湖北天门·统考一模)下列有关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能、风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B.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能源C.能量在转移、转化过程中总是守恒的D.核能是清洁能源,所以核废料可以随意埋放15.(2023·湖北十堰·统考一模)下列关于信息的传播和能量的利用,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电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B.卫星导航系统主要靠超声波来传递信息C.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都是不可再生能源D.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所释放的能量来发电的16.(2023·湖北黄冈·一模)目前,科学家正在研究太空电站,即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太阳能电站,其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能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B.太阳能收集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C.利用微波实现“无缆传输”,微波是一种电磁波D.太阳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17.(2023·湖北鄂州·模拟预测)目前我国在能源、材料和航天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能和地热能都是可再生能源B.半导体是制造集成电路的重要材料C.地面控制中心通过超声波与空间站中的航天员通信D.空间站上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18.(2023·湖北武汉·模拟预测)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能、石油、风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B.条形码扫描器中的光敏二极管使用的材料是超导材料C.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D.目前核电站都是利用链式反应来释放核能 二、填空题19.(2023·湖北十堰·模拟预测)如图所示是我国的天宫空间站。空间站所需的电能主要来源于太阳能帆板,太阳能帆板的基本原理是利用______材料(选填“半导体”“纳米”或“超导”)硅和某些金属的光电效应,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_能。20.(2023·湖北黄石·模拟预测)能源、信息、材料是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核电站是利用 _____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核能是 _____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所以我们要节约用电;电能表是用来测量消耗电能的工具,小明家的电能表参数如图所示,现有额定功率为1000W的电水壶,正常工作3min,则这3min内电能表指示灯闪烁 _____次。21.(2023·湖北咸宁·模拟预测)如图是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东方超环(简称EAST)的原理图,它在1亿度超高温度下运行了近10秒。(1)该装置被称为“人造太阳”,其反应原理与太阳类似,通过核______(选填“聚变”或“裂变”)释放巨大的核能;(2)该装置中,用通电线圈产生的磁场将超高温等离子体约束在磁场中,这是利用了电流的______;为了产生强磁场,线圈中需要很大的电流,若线圈有一定电阻,则线圈流过大电流后会产生大量热量,这是因为电流具有______(以上两空均选填“热效应”或“磁效应”)。所以该装置的线圈使用超导材料绕制,这些线圈工作在零下296摄氏度的超低温中,从而实现超导,处于超导状态时的线圈的电阻为______;(3) “人造太阳”加热功率超过,若利用“人造太阳”发电,发电效率为60%,则每小时发电量达______。22.(2023·湖北襄阳·模拟预测)中国铁路局于2021年1月1日,开启昌赣高铁“标杆车”,该车往返南昌和赣州之间,途中只停靠吉安站,全程预计100分钟。高铁车厢内座椅下方的插座方便了旅客充电的需求,各插座间的连接方式是__联;手机使用消耗的电能是__(选填“一次”或“二次”)能源。23.(2023·湖北宜昌·模拟预测)2023年2月10日,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后航天员首次成功出舱,天地一心,经过7小时的出舱活动,宇航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默契合作,圆满完成出舱全部既定任务。发射的神舟15号飞船火箭采用液氢为燃料,燃料的质量越大,其热值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空间站运行过程中利用的能量来自______(选填“太阳能”或“化学能”)。24.(2023·湖北荆门·模拟预测)由于燃油价格的上涨,很多人选择购买电力能源汽车。电能属于 ___________(填“一次”或“二次”)能源。如图是一辆正在充电的汽车,给汽车蓄电池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为 ___________能。 三、综合题25.(2023·湖北黄石·统考模拟预测)2023年3月21日,国内首艘500kW氢燃料电池动力工作船“三峡氢舟1号”在广东中山下水。该工作船不管是发电功率还是储能的水平,在全球公务船上是属于功率最大、储能最大的,采用了我国自主开发的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动力系统。它采用钢铝复合结构,总长49.9m,型深3.2m,设计吃水1.85m,氢燃料电池额定输出功率为500kW,最高航速达每小时28km/h,续航里程可达200km。(1)氢燃料电池使氢能源作为主燃料的应用极为牢靠而高效,氢能源是______(选填“一次能源”或“二次能源”);(2)与传统的燃油工作船相比,“氢舟1号”的优点有______(写出一种即可);(3)若“氢舟1号”以航速v匀速行驶的里程为s,氢燃料电池消耗的氢能为E,额定输出功率为P,则它受到的水平方向的牵引力F=______,氢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______。
参考答案:1.A【详解】A.白玉兰路灯有电阻,根据焦耳定律,使用过程中也会发热,工作过程中部分电能转化为内能,故A正确;B.电能由其他能源转化而来,属于二次能源,不是可再生能源,故B错误;C.在真空中,5G信号的传播速度与4G信号的传播速度相同,故C错误;D.5G通信技术是利用电磁波进行信息传输的,故D错误。故选A。2.B【详解】AD.反光条的护栏,可以在夜间反射周围的光线,这是光的反射现象;小孔成像、影子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D错误;B.塔式太阳能电站的发电原理是把许多平面镜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起来,把太阳光反射后会聚到同一个位置,从而利用太阳能来发电,故B正确;C.海市蜃楼是光在沿直线方向传播时,在密度不均匀的空气层中,经过折射造成的结果,故C错误。故选B。3.C【详解】A.太阳能等能够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得到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石油作为当今世界的主要能源,不可能在短时间得到补充,是不可再生能源;电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B.常见的绝缘体有玻璃、橡胶、陶瓷、塑料、油、纯净水、干木棒等,石墨属于导体,故B错误;C.“北斗”导航是利用电磁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故C正确;D.超导体是指某些材料当温度降低某个值时,电阻突然为0,由于其电阻为0,所以电流经过超导体不发热,因此不能运用在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用电器上,比如电饭煲,故D错误。故选C。4.C【详解】A.“5G”和“4G”都是利用电磁波传播信息,它们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都为,故A错误;B.手机是通过电磁波来接收信号的,故B错误;C.煤、石油、天然气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是不可再生能源,故C正确;D.电能需要通过消耗一次能源才能得到,是二次能源,故D错误。故选C。5.A【详解】A.民用小型无人机航拍时,消耗了电能,获得了机械能,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扬声器扩音时,将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使扬声器振动,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符合题意;B.风力发电时,将风能(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B不符合题意;C.内燃机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不符合题意;D.钻木取火,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6.B【详解】A.石油不能够源源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得,也不可重复利用,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以后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电动车使用的电能属于二次能源,故B错误,符合题意;C.手机在通话时,是通过无线电波的发射台,接收电话,也可以向外发射信号,它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公共交通或骑自行车出行,可以减少碳的排放,节约能源,改善交通,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7.C【详解】A.太阳能和风能,能够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得到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天然气在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B.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利用电磁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故B错误;C.裂变是可控的,所以大亚湾核电站利用核裂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的,故C正确;D.超导体材料通电时,不能产生热量,所以不能用来制作电饭锅、电热器的等电器,故D错误。故选C。8.B【详解】A.智能笔和手机、电脑之间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A错误;B.新型智能笔中的芯片是集成电路,集成电路主要使用了半导体材料,故B正确;C.废电池中含有重金属,乱扔会严重污染土壤或地下水,不可以与其它垃圾一起处理,故C错误;D.电脑使用的能源是电能,电能不能从自然界直接获得,需要消耗其它能源经过加工转换获得,电能是二次能源,故D错误。故选B。9.C【详解】A.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B.能量转化过程是有方向性的,是不可逆的,故B错误;C.核反应堆中发生的是可控制的核裂变,核电站发电的过程是将核裂变产生的核能转化为内能,再通过汽轮发电机转化为电能,故C正确;D.化石能源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气,为了保护环境、控制和消除大气污染,应减少使用化石能源,而不是禁止,故D错误。故选C。10.D【详解】A.“天舟四号”绕地球运动过程中,运动方向始终改变,所以其运动状态始终改变,故A错误;B.“天舟四号”的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B错误;C.“天舟四号”加速升空时,质量不变,高度、速度增大,则其动能、重力势能均增加,因此机械能也增大,故C错误;D.核心舱在大气层外运行,其机械能守恒,故D正确。故选D。11.C【详解】A.按钮下压压电材料带电过程,是下压时电荷发生了转移,并不是创造了电荷,故A错误;B.按钮下压压电材料,压电材料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B错误;C.在AB间放电时,电子带负电,电子从A到B,电子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所以其间形成的电流方向是由B到A,故C正确;D.排气嘴喷出燃料的过程中,气体对外膨胀做功,气体的内能逐渐减少,故D错误。故选C。12.A【详解】A.据了解,目前作为人类主要能源的是化石能源,故A正确;B.核电站利用可控的裂变反应对外输出电能的,故B错误;C.风能、水能、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故C错误;D.能量的转化和转移都是有方向的,能量的转化也是有条件的,我们需要节约能源,故D错误。故选A。13.D【详解】A.热核反应是指核聚变,而不是核裂变,故A错误;B.核能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是一次能源,故B错误;C.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可以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断地得到,是可再生能源,而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C错误;D.电磁波是由变化的电流产生的,所以时断时续的电流能够产生电磁波,故D正确。故选D。14.D【详解】A.新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等,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煤、石油、天然气是由远古时代的动植物在地壳中经过几亿年转化而来的燃料,都属于化石能源,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不变,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核能不产生污染物,是清洁能源,但能发射放射线,可能导致核辐射,所以核废料必须慎重处理、不能任意排放,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5.D【详解】A.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工作的,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A错误;B.卫星导航系统主要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而不是超声波,故B错误;C.煤、石油、天然气不能够源源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得或不可重复利用,是不可再生能源,但太阳能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地获得,属于可再生能源,故C错误;D.核电站是利用铀原子核裂变时放出的核能来发电的,故D正确。故选D。16.A【详解】A.太阳能通过太阳内部的氢原子发生核聚变获得,故A错误,符合题意;B.太阳能收集板就是太阳能电池板,它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通过电磁波来传输能量,实现能量的无线传输,微波是一种电磁波,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太阳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可再生能源,太阳内部时刻进行着核聚变,由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释放出核能,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17.B【详解】A.核能在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是不可再生能源,而地热能是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B.集成电路是由二极管、三极管和电阻、电容等元件直接做在硅单晶片上,所以半导体是制造集成电路的重要材料,故B正确;C.超声波是声波,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空间站与地面间有真空,所以不能通过超声波传递信息,要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故C错误;D.空间站上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D错误。故选B。18.D【详解】A.太阳能、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石油不属于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B.条形码扫描器中的光敏二极管使用的材料是半导体材料,故B错误;C.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利用电磁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故C错误;D.目前核电站都是利用链式反应,即核裂变来释放核能的,故D正确。故选D。19. 半导体 电【详解】[1][2]硅主要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因此空间站所需的电能主要来源于太阳能帆板,太阳能帆板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硅和某些金属的光电效应,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以供使用。20. 核裂变 不可再生 150【详解】[1][2]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核能消耗后短期内无法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3]电水壶消耗的电能为W=Pt=1000W×3×60s=1.8×105J=0.05kW•h电能表上的参数3000imp/(kW•h),表示接在这个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上的指示灯3000次,电水壶工作时指示灯闪烁的次数为n=0.05kW•h×3000imp/(kW•h)=150imp21. 聚变 磁效应 热效应 0 【详解】(1)[1] 太阳内部进行着核聚变,由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释放出核能。“人造太阳”的反应原理与太阳相似,通过核聚变的途径释放出巨大能量,从而获得高温。(2)[2]根据奥斯特实验可知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由此可知该装置中,用通电线圈产生的磁场将超高温等离子体约束在磁场中,这是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3]根据焦耳定律可知电流具有热效应,因此线圈流过大电流后会产生大量热量,这说明电流具有热效应。[4]当在超低温的温度下导体电阻为0Ω的现象称为超导现象,该导体材料较超导材料。(3)[5]人造太阳每小时发电量为22. 并 二次【详解】[1]各个插座在使用时互不影响,因此它们是并联的。[2]手机消耗的电能是由一次能源转化而来的,故属于二次能源。23. 不变 太阳能【详解】[1][2]燃料的热值是燃料本身的性质,与燃料的质量、体积、是否燃烧、是否完全燃烧无关,所以即使燃料的质量再大,其热值仍然不变;在太空探索的征程中,太阳能板可以源源不断地将太阳能转换为空间站所需的电能,是我国空间站不可或缺的“能量源泉”,所以空间站运行过程中利用的能量来自太阳能。24. 二次 化学【详解】[1][2]电能需要消耗一次能源得到,属于二次能源;给汽车蓄电池充电时,电能将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电池中。25. 二次能源 见解析 【详解】(1)[1]因为氢能源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经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所以氢能是二次能源。(2)[2]氢气与氧气反应后只生成水,对环境没有污染,因此,“氢舟1号”的优点有清洁,无污染。(3)[3]根据它受到的水平方向的牵引力[4]产生的机械能氢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湖北省九年级物理中考模拟题分类选编:光现象,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湖北省九年级物理中考模拟题分类选编:浮力,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湖北省九年级物理中考模拟题分类选编:电与磁,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计算题,实验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