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县2023届数学三下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云梦县2023届数学三下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神奇小帮手,我是小法官,快乐ABC,勤奋的你来算一算,操作题,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云梦县2023届数学三下期末复习检测试题一、神奇小帮手。1.照样子填一填。21:00(______)8:15(______)晚上9时下午3时45分(______)凌晨2时35分 2.张老师每天早上7时30分到校,11时30分下班回家;下午2时50分到校,18时下班回家。他全天在校(____)小时(____)分。3.小刚的身高是1米47厘米,写成小数是________米。4.傍晚,面对快落山的太阳,你的前面是(______)方,你的左面是(______)方。5.地图一般是按上(________)、下(________)、左(________)、右(________)绘制的。6.50×40的积的末尾有_____个0。7.填上合适的单位.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约是5________ 学校教学楼高约18________爸爸的体重大约是75________ 红领巾展开的面积约16.5________淘气身高约138________ 一辆货车的载重量为30________8.高铁的速度大约是汽车的4倍。高铁每小时行驶316千米,汽车每小时行驶(________)千米。二、我是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9.小数0.3米表示米,也就是3分米。(________)10.下午4时就是下午16时。(________)11.一年有12个月,其中有7个大月和5个小月.(________)12.商的末尾有0,说明被除数的末尾也一定有0。(______)13.判断题。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14.小数点后面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______)15.一个三位数除以8,余数最小是7。 (____)16.0不能作被除数。(______)17.我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5米,每个同学的身高都是1.35米。_____18.1.4米也就是14分米。(______)三、快乐ABC。(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9.( )每小时行80千米。A.飞机 B.自行车 C.汽车20.因为101×8+2=810,所以□÷□=□……□。□里依次填( )。A.810、2、101、8 B.810、2、8、101 C.810、8、101、221.一个数除以8,商是26,余数是7,这个数是( )A.215 B.208 C.190 D.8222.比较下面两个图形,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乙的面积相等,周长也相等 B.甲和乙的面积相等,但甲的周长长 C.甲和乙的周长相等,但甲的面积大。23.解放军叔叔进行野外训练,晴天每天行25 km,雨天每天行15 km,8天共行了180 km.这期间雨天有( )天.A.8 B.6 C.2 D.424.小刚有一个两层书柜,上层有50本,下层有30本。小刚从上层拿出( )本放入下层,上层和下层就同样多了。A.10 B.20 C.40 D.8025.把一个正方形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 )。A.正好是正方形的一半 B.比正方形周长的一半长 C.比正方形周长的一半短26.一部电视剧28集,每晚播3集,( )天可以播完。A.10 B.9 C.8 D.727.在50米短跑比赛中,三名比赛选手分别用时:小明9.2秒,小刚9.6秒,小乐9秒,( )跑得最慢。A.小明 B.小刚 C.小乐28.下面各图中阴影部分能用分数去表示的是( )。A. B. C.四、勤奋的你来算一算。29.直接写出得数。+﹦ -﹦ 24×10﹦ 30×50﹦ 20×2×5=0.7+0.5﹦ 4.1-0.4﹦ 6×500﹦ 24×5﹦ 300÷3÷2= 30.列竖式计算。(带*的题要验算)*927÷3 25×58 16﹣14.8 35.2+13.9 31.计算下图的面积.五、操作题。32.在方格图里按给定的对称轴画出对称图形。
六、解决问题33.观察下面的复式统计表,回答下面的问题。(1)在一年级中,体重在( )千克的人最多,在( )千克的人最少。(2)在二年级中,体重在( )千克的人最多,在( )千克的人最少。(3)你还能发现什么?34.一场大雨从15:25开始下,到第二日的7:10雨才停止,这场雨共下了多长时间?35.小明和爸爸、妈妈一起开车去外婆家,他们9:30从家里出发,下午5:30到达外婆家。如果平均每小时行驶80千米,那么小明家距离外婆家多少千米?36.一本故事书有128页,小明看了4天,还剩28页,他平均每天看多少页?37.一架飞机以每小时85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飞往乙地,它10:00从甲地起飞,下午4:00到达乙地,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参考答案 一、神奇小帮手。1、15:45 上午8时15分 2:35 【分析】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的方法:中午12时以前的,直接去掉限制词。中午12点以后的,去掉限制词,“整时”加上12。24时计时法转换成普通计时法的方法:中午12时以前的,直接添上限制词。中午12点以后的,添上限制词,“整时”减去12。【详解】下午3时45分为15:45;8:15为上午8时15分;凌晨2时35分为2:35;填表如下:21:00(15:45)8:15(2:35)晚上9时下午3时45分(上午8时15分)凌晨2时35分故答案为:15:45;上午8时15分;2:35。 本题考查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互化方法,需熟练掌握。2、7 10 【解析】略3、1.47【分析】由复名数化单名数,把47厘米换算成米,除以进率100化成0.47米,再与1米相加即可。【详解】根据分析可得:1米47厘米=1.47米;故答案为1.47 本题是考查长度的单位换算。注意,单位换算首先要弄清是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还是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其次记住单位间的进率。4、西 南 【分析】太阳东升西落是自然规律,傍晚,面向快落下的太阳就是面向西方,据此可以推出左面的方向。【详解】傍晚,面向太阳就是面向西方,所以你的前面是西方,你的左边是南方。故答案是:西;南 本题主要考查了借助太阳辨别方向,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弄清楚:傍晚面向太阳落下的地方,就是面向西方。5、北 南 西 东 【详解】看地图的方法:当我们看到一张地图时,首先看一下地图是否标有经纬线,纬线方向表示东西方向,经线方向表示南北方向。如果地图的边上标有方位记号,那么方位箭头所指的就是北方。如果地图上什么标记也没有,一般是上方为北、下方为南、左方为西、右方为东。6、3【分析】根据题意,计算出它们的积,然后再判断积的末尾0的个数即可。【详解】由题意得:50×40=2000;因为2000的末尾有3个0;即50×40的积的末尾有3个0。故答案为3。 对于简单的两个数的乘积的末尾0的个数,直接计算出它们的乘积,然后再判断即可。7、平方分米 米 千克 平方分米 厘米 吨 【解析】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吨、千克、克,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8、79【分析】高铁的速度大约是汽车的4倍,则用高铁的速度除以4,求得的商即为汽车的速度。【详解】316÷4=79(千米)则汽车每小时行驶79千米。故答案为:79。 理清高铁和汽车的速度的关系,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再根据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解答即可。 二、我是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9、√【分析】根据分数与小数的关系,0.3就是;1米=10分米,把米换算成分米,即0.3米=3分米,据此解答。【详解】0.3=3÷10=所以0.3米=米,0.3×10=3(分米)即0.3米=3分米,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 此题主要考查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以及长度的单位换算。10、×【分析】下午4时转化为24时计时法要加上12,去掉“下午”,4时+12=16时,所以下午4时是16时,以此判断即可。【详解】据分析得知:下午4时就是下午16时,故此说法不正确,应该去掉“下午”二字。故答案为:× 此题考查了普通计时法转化为24时计时法,上午时间不变,下午和晚上时间加12时。11、×【详解】略12、×【分析】本题根据整数除法的运算法则分析判断即可。【详解】根据除法的运算法则可知,在没余数的情况下,商的末尾有0,说明被除数的末尾也一定有0;但如果是有余除法,则商的末尾有0,说明被除数的末尾不一定有0,如21÷2=10……1;所以,商的末尾有0,说明被除数的末尾也一定有0是错误的。故答案为:× 完成本题的关键是要从没有余数的除法与有余除法两个方面进行考虑。13、×【分析】正方形周长是指4条边的长度之和,用长度单位,即4×4=16厘米;正方形面积是指正方形的大小,用面积单位,即4×4=16平方厘米,本题中是数字的大小相同,意义不同。【详解】根据分析可得,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意义,关键牢记周长和面积意义不同,不能比较。14、×
【分析】由题意可知是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例如1.2≠1.02,可据此判断。【详解】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小数点后面和小数的末尾不一样,故判断错误。 此题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小数的基本性质,关键是小数的末尾和小数点后面的意义不一样。15、×【解析】略16、×【分析】0表示没有,根据除法的意义可知,0可以作被除数,零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等于0;但0不能做除数,0做除数没有意义;由此即可判断。【详解】根据除法的意义可知,0可以作被除数,零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等于0,所以原说法错误。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有关0的运算的掌握,注意0不能作除数。17、×【分析】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特征,不是其中每一个数据的特征,它比最小的数大一些,比最大的数小一些,在它们中间,据此判断即可。【详解】因为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特征,不是其中每一个数据的特征,我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5米;并不是说我们班每个同学的身高一定都1.35米,有的同学的身高会比1.35米高,也有的同学的身高会比1.35米低。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意义,即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18、√【分析】根据小数的意义,1.4米看作1米与0.4米之和,1米=10分米,0.4米=4分米,10分米+4分米=14分米,由此解答。【详解】由分析可知:1.4米也就是14分米;故答案为:√ 此题主要是考查小数的意义和长度的单位换算,米、分米、厘米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10,即1米=10分米=100厘米,1分米=10厘米。 三、快乐ABC。(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9、C【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的大小,根据生活经验,汽车每小时行80千米,据此解答即可。【详解】根据生活经验,汽车每小时行80千米。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的认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生活经验。20、C【分析】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可知,把算式101×8+2=810改写成除法算式后,810是被除数,2是余数;据此即可解答。【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把算式101×8+2=810改写成除法算式后,810是被除数,2是余数,而A、B选项中2是除数,所以A、B选项不正确,只有C选项符合要求。故选:C。 本题主要学生对有余数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之间关系的掌握和灵活运用。21、A【详解】26×8+7=208+7=215答:这个数是215故选A.22、C【分析】观察图形可知,甲、乙的周长均为长方形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宽和公共曲线三者之和,所以甲、乙周长相等。甲的面积比乙的面积大,所以甲、乙面积不相等。【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甲、乙周长相等,甲的面积比乙的面积大。故答案为:C。 明确面积和周长的含义及长方形的特征,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3、C【分析】假定全部是晴天,那么雨天的只数=(晴天的速度×总天数-总路程)÷(晴天与雨天的速度差)【详解】(25×8-180)÷(25-15)=20÷10=2(天)答:这期间雨天有2天。故答案为:C 此题主要考查“鸡兔同笼”问题的灵活运用24、A【解析】略25、B【分析】如图所示,把一个正方形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长和原来正方形的边长相等。每个长方形的宽是原来正方形的边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周长=2×长+2×宽=3×正方形的边长。正方形的周长=4×正方形的边长,正方形周长的一半=2×正方形的边长。据此解答即可。【详解】长方形的周长=3×正方形的边长正方形周长的一半=2×正方形的边长则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比正方形周长的一半长。故答案为:B。 熟练掌握长方形的周长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2×长+2×宽;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画图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题意。26、A【分析】一部电视剧28集,每晚播3集,求几天可以播完,就是求28里面有几个3,还余几,由于余下的集数还需要1天才能播完,所以需要的天数就是商加上1天,由此求解。【详解】28÷3=9(天)……1(集)余下的1集还需要1天。9+1=10(天)故答案为:A 解答本题根据除法的包含意义求解,注意结果要根据实际选择进一法取值。27、B【解析】略28、B【解析】略 四、勤奋的你来算一算。29、;;240;1500;2001.2;3.7;3000;120;50【分析】根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整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结果即可。【详解】+﹦ -﹦ 24×10﹦240 30×50﹦1500 20×2×5=2000.7+0.5﹦1.2 4.1-0.4﹦3.7 6×500﹦3000 24×5﹦120 300÷3÷2=50 本题考查了学生基本的口算能力,注意每种计算的计算方法,在平时注意积累经验,逐步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30、309;1450;1.2;49.1【分析】(1)根据除数是一位数的鹅除法竖式计算的方法求解,并根据乘法验证除法的方法验算;(2)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的方法求解;(3)(4)根据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的方法求解。【详解】927÷3=309 25×58=1450 16﹣14.8=1.2 35.2+13.9=49.1验算: 本题考查了简单的竖式计算,计算时要细心,注意把数位对齐。 31、21平方厘米【分析】可以把图形分成左、右两个长方形分别计算面积,左边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 (6-3)厘米;长方形面积=长×宽,由此计算即可.【详解】5×(6-3)+3×2
=5×3+6
=15+6
=21(平方厘米) 五、操作题。32、见详解【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轴是对称点的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在对称轴的另一边画出关键点的对称点,然后首尾连接各对称点即可。【详解】如图所示:
本题是考查作轴对称图形,关键是画对称点。 六、解决问题33、(1)16~20;31及以上; (2)21~25;15及以下;(3)二年级体重在21~25千克的人数比一年级多10人。【分析】(1)根据统计表,将一年级体重在每个范围的人数比较大小解答;(2)根据统计表,将二年级体重在每个范围的人数比较大小解答;(3)根据统计表,一年级体重在21~25千克的有8人,二年级体重在21~25千克的有18人,18-8=10,则二年级体重在21~25千克的人数比一年级多10人。【详解】(1)19>8>6>2>1则在一年级中,体重在16~20千克的人最多,在31及以上千克的人最少。(2)18>8>7>2>1则在二年级中,体重在21~25千克的人最多,在15及以下千克的人最少。(3)18-8=10(人)则二年级体重在21~25千克的人数比一年级多10人。故答案为:(1)16~20;31及以上;(2)21~25;15及以下;(3)二年级体重在21~25千克的人数比一年级多10人。 通过统计表找到需要的数据,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即可。34、15小时45分【分析】根据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解答即可。【详解】24时-15时25分=8小时35分7时10分-0时=7小时10分8小时35分+7小时10分=15小时45分答:这场雨共下了15小时45分。 熟练掌握经过时间的计算公式,灵活运用公式解决问题。35、640千米【分析】用到达时间减出发时间求出在路上用的时间,根据速度乘时间等于路程,可求出小明家距外婆家的距离。注意换算成统一的计时方式。【详解】下午5:30=17:3017:30-9:30=8(小时)8×80=640(千米)答;小明家距离外婆家640千米。 化成统一的计时方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6、25页【分析】先根据总页数﹣剩下页数计算出已经看的页数,再除以4就是每天看的页数,列式计算即可。【详解】(128-28)÷4=100÷4=25(页)
答:他平均每天看25页。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找出各个数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37、5100千米【分析】它10:00从甲地起飞,下午4:00到达乙地,一共经过了6个小时,已知飞机的速度是每小时850千米,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即可算出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详解】4+12=16(时)16-10=6(时)850×6=5100(千米)答:甲、乙两地相距5100千米。 本题考查简单的行程问题以及经过时间的计算,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计算经过的时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陕西2023年三下数学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认真思考,巧填空,仔细推敲,巧判断,仔细选一选,仔细计算,图形与统计,生活中的数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云梦县2023届三下数学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神奇小帮手,我是小法官,快乐ABC,勤奋的你来算一算,操作题,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华莹市数学三下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会选,我会判断,我能填,我会计算,动手操作,我能解决下面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