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三校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三校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三校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 科学家正在研发零电阻特性的材料实现远距离无损耗的大功率输电,这种材料是( )
A. 超导材料 B. 合金材料 C. 半导体材料 D. 磁性材料
2. 磨刀师傅在磨刀时,不时往磨刀石上洒些水,针对磨刀现象,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刀被磨之后会发热,是通过做功改变刀的内能
B. 磨刀石被磨之后会发热,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磨刀石的内能
C. 洒水是为了通过热传递改变刀和磨刀石的内能
D. 磨刀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3. 一位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不变,表格中是实验数据,若第四次实验时将定值电阻的阻值由30Ω调为40Ω后,并调整电压表的示数不变,这时电流表的示数应该是( )
R/Ω
10
20
30
40
50
I/A
0.6
0.5
0.2
0.12
A. 0.2 B. 0.17 C. 0.15 D. 0.13
4. 汽车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代汽车多数采用汽油机作为发动机,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循环示意图,下列属于压缩冲程的选项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5. 新能源电动汽车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所接受,其核心部件是电动机。如图能说明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 )
A. B.
C. D.
6. 关于物体内能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晒太阳使身体变暖,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
B. 热量总是由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C. 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内能减小
D.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变大,温度一定升高
7. 张研同学有两段电热丝,电阻分别是R1、R2(R1>R2),他将这两段电热丝在电路中串联起来,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容器中,两个容器中装有相同质量的水,如图所示。当他将开关闭合后,关于甲乙两个容器中水温的变化,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容器中的水温度上升的快 B. 乙容器中的水温度上升的快
C. 甲、乙容器中的水温度上升的一样快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8. 下图所示的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摩擦起电的原因是电子发生了转移
B. 只有乙图所示的负电荷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C. 丙图中的测电笔在辨别火线、零线时,不能接触测电笔上的任何金属体
D. 不接触丁图中的高压带电体,一定不会有触电危险
9. 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用品中,属于消耗电能的是( )
A. 电池 B. 充电中的蓄电池
C. 发电机 D. 手机中正在使用的锂离子电池
10. 下列有关安全用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微波炉可以通过双孔插座接入家庭电路
B. 用正在充电的手机通电话
C. 使用试电笔时接触笔尾金属体
D. 更换灯泡、搬动电器前可以不断开电源开关
11.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B.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C. 电流表示数变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小
D. 电流表示数变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大
12. 如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为滑动变阻器,R2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后,滑片向左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压表V的示数变大
B. 电流表A2的示数变大
C. 电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表A2的示数的比值不变
D. 电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表A1的示数的比值变大
13.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导体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更换阻值不同的电阻R2,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1,正确完成实验,记录各次实验中电压表示数U和电流表示数I.描点画出下列四幅图,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B.
C. D.
14. 小华将额定电压相同的两只小灯泡L1、L2串联在电路中,如图所示。合上开关时、发现灯L1亮而灯L2不亮;当他用一根导线并接在灯Ll的两端时,发现灯L2亮了而灯L1不亮。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A. 灯L2短路
B. 灯L1断路
C. 灯L1的额定功率比灯L2的额定功率大得多
D. 灯L1的电阻比灯L2的阻大得多
15.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L标有“6V 3W”字样,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到中点时,小灯泡正常发光,电压表示数为3V,当滑片P移到最大阻值时,灯L与滑动变阻器此时的电功率之比为( )
A. 2:1 B. 1:1 C. 1:2 D. 2:3
16. 中华古诗词及谚语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岸青山相对出”中“青山相对出”是以小舟为参照物
B. “铁杵磨成针”的过程中,“铁杵”质量减小,密度增大
C. “潭清疑水浅”中的“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现象
D. “花气袭人知昼暖”中“花气袭人”是分子在无规则运动
17. 如图所示,两个相同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用该装置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电后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通电时间的关系
B. 通电后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C. 通电一段时间后,右侧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较大
D. 用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反映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属于转换法
18.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用来矫正近视眼
B. 远视眼观察景物时成像于视网膜前,可用凸透镜矫正
C. 四冲程汽油机做功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 物体温度越高,具有的热量越多
19. 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二大支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手机无线上网是利用了电磁波传输信号的
B. 节能高效的LED灯是使用半导体材料制成
C. 目前建成的核能发电站利用了核聚变原理
D. 酒精汽油的使用是为了节约不可再生能源
20.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只闭合S1,滑片P移动到左端,电路安全,电流表示数为I1;再闭合S2,电流表示数为I2,I2>I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是电流表,乙是电压表
B. 只闭合S1,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表甲的示数变小
C. 闭合S1、S2,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表乙的示数变小
D. 将滑片P移到右端,先闭合S1,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P1;再闭合S2,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P2,P1R2,所以Q1>Q2,
即甲容器中水吸收的热量多,
而两个容器中装有相同质量的水,
所以甲容器中水温上升较快。
故选:A。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电阻的大小和通电时间成正比,因此在分析电流通过导体产热多少时应用了控制变量法。即当电流、通电时间相等时,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焦耳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解答时要注意串联时电流和时间都相同,以及学生对控制变量法的掌握情况。
8.【答案】A
【解析】解:A.甲图中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故A正确;
B.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负电荷的定向移动也可以形成电流,故B错误;
C.用测电笔在辨别火线、零线时,手要接触笔尾的金属体,氖管发光的是火线,不发光的是零线,故C错误;
D.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靠近丁图中的高压带电体,也可能有触电危险,故D错误。
故选:A。
(1)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并没有创造电荷;
(2)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
(3)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时,笔尖金属体接触要鉴别的导线,手接触笔尾金属体;
(4)在高压强电力时,空气变成了导体,只要靠近高压带电体就可能触电。
本题考查摩擦起电、测电笔的使用方法、以及电流的形成,是一道好题。
9.【答案】B
【解析】解:A、电池使用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不存在消耗电能的情况;故A错误;
B、充电中的蓄电池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等,存在消耗电能的情况;故B正确;
C、发电机使用时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不存在消耗电能的情况;故C错误;
D、手机中正在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不存在消耗电能的情况,故D错误。
故选:B。
判断物品是否消耗电能,关键是看该物品是否存在电能和其他形式能的转化,如果有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则就存在消耗电能的情况。
本题考查能量转化的有关问题,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10.【答案】C
【解析】解:
A、微波炉有金属外壳,为了防止外壳带电,微波炉需要通过三孔插座接入家庭电路,故A错误;
B、若用正在充电的手机打电话,容易发生手机电池爆炸事故,故B错误;
C、使用试电笔时,手指应接触笔尾金属体,因为试电笔中有高值电阻起保护作用,所以不会发生触电事故,故C正确;
D、更换灯泡、搬动电器之前必须断开开关,否则可能引起触电,故D错误。
故选:C。
(1)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其外壳要接地;
(2)若用正在充电的手机打电话、玩游戏,容易发生手机电池爆炸事故,很危险;
(3)试电笔的正确使用方法,手一定接触笔尾金属体,一定不要接触笔尖金属体;
(4)更换灯泡、搬动电器之前必须断开开关,因为当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火线并形成电流通路的时候,就会造成触电。
本题主要考查生活中的一些安全用电常识,应注意积累并严格遵守,牢记安全用电常识,并在生活中加以运用,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1.【答案】C
【解析】解: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电路的总电阻变大;
根据I=UR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根据U=IR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小,
根据P=UI可知,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小;
根据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故选:C。
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滑片的移动确定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电流的变化和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化,根据P=UI可知灯泡实际功率的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化。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关键是会分析滑片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
12.【答案】C
【解析】解:由图可知,闭合开关S后,R1与R2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流表A2测流过R2的电流,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
因电源电压不变,所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
当滑片向左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由于并联电路各支路互不影响,所以,通过定值电阻R2的电流不变,即A2的示数不变;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不变(等于电源电压),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所以由欧姆定律可知,通过变阻器R1的电流变大,由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干路电流变大,即A1的示数变大;
因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A2的示数不变,A1的示数变大,
所以可知电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表A2的示数的比值不变,电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表A1的示数的比值变小;
综上可知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分析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S后,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流表A2测流过R2的电流,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
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电流表A2的示数变化情况;根据电源电压不变可知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情况;
根据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方向判定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判定通过变阻器的电流变化情况,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知电流表A1的示数变化情况,进一步得出电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表A2的示数的比值、电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表A1的示数的比值的变化情况。
本题考查欧姆定律和滑动变阻器的应用,关键是知道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规律,难点是知道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量哪一部分的电流和电压。
13.【答案】B
【解析】解:
A、由图知,R1、R2、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R2两端电压,因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成反比,故A错误;
B、探究“导体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应控制R2两端电压保持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变阻器的电压也不变,由分压原理,两电阻之比为一定值,故图象为过原点的直线(或延长线过原点),故B正确;
C、由B知,R1随R2的增大而变大,由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当R1增大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小,故C错误;
D、由控制变量法知,探究“导体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应控制R2两端电压保持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1)由图知,R1、R2、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测R2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成反比,据此分析;
(2)探究“导体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应控制R2两端电压保持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变阻器的电压不变,据此分析;
(3)由D知,R1随R2的增大而变大,由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分析;
(4)探究“导体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应控制R2两端电压保持不变,据此回答。
本题探究“导体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考查控制变量法和串联电路的规律及欧姆定律的运用,有一定难度。
14.【答案】D
【解析】解:用一根导线并接在灯Ll的两端时,发现灯L2亮了而灯L1不亮,是导线把L1短路了,电压加在灯L2上,说明原来是L2的实际功率太小,而不能使灯丝发光,而不是L2短路。
串联电路中的用电器的功率之比等于电阻之比,故是灯L1的电阻比灯L2的电阻大得多。
已知两灯泡的额定电压相同,即U1额=U2额,但R1>R2,由P=U2R知,额定电压一定时,电阻越大,额定功率越小,因此灯L1的额定功率要比灯L2的额定功率小;
故选:D。
电路串联时,电流是处处相等的,当灯L1亮而灯L2不亮时,可能发生短路或L2的实际功率太小,而不能使灯丝发光。
当灯L1亮而灯L2不亮时,有两种情况,而用一根导线并接在灯Ll的两端时,即把L1短路了,发现灯L2亮了,说明原来不是短路,只能是不亮的灯的实际功率太小了,再由串联电路中的功率与电阻的关系从而得到D的说法正确。
15.【答案】B
【解析】解: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S,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R两端的电压。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到中点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R滑=12R滑大,此时小灯泡正常发光,则UL=6V,且电压表示数为3V,
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可得ULU滑=RLR滑,即6V3V=RL12R滑大,所以RL:R滑大=1:1;
当滑片P移到最大阻值时,因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
则由P=I2R可得灯L与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之比为PL:P滑=RL:R滑大=1:1。
故选:B。
由图可知,闭合开关S,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R两端的电压。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到中点时,灯泡正常发光,则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额定电压相等,且电压表示数为3V,根据串联电路中分得的电压与电阻成正比求出灯泡电阻与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之间的关系;
当滑片P移到最大阻值时,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P=I2R求出灯L与滑动变阻器此时的电功率之比。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灵活应用,要注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和额定电压相等。
16.【答案】ACD
【解析】解:A、“青山相对出”是以小舟为参照物描绘的,以小舟为参照物,青山是运动的,故A正确;
B、“铁杵磨成针”的过程中,有一部分铁被磨掉了,因而铁杵中所含铁物质比原来减少了,所以其质量减小,密度与质量无关,故密度不变,故B错误;
C、“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在水面处发生光的折射而产生的现象,故C正确;
D、“花气袭人”是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造成的,故D正确。
故选:ACD。
(1)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
(2)质量是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与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无关;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同一种物质,与它的体积、质量、位置等无关;
(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
(4)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本题考查参照物的判断,质量和密度的理解,光的折射及分子动理论。属于综合题。
17.【答案】CD
【解析】解:AB、两个电阻串联在电路中,电流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电阻不同,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电流产生热量跟电阻的关系,故A错误,B错误;
C、两电阻丝串联,则通过电阻丝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右侧电阻阻值大,由焦耳定律Q=I2Rt可知,右侧电阻产生热量多,即右侧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较大,故C正确;
D、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不能直接观察,但液体温度的变化可以通过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来反映,运用的是转换法,故D正确。
故选:CD。
(1)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大小、电阻大小、通电时间有关,甲图两电阻串联接入电路,通过两电阻的电流相等,故探究电流产生热量跟电阻关系;由焦耳定律Q=I2Rt可知,右侧电阻产生热量多,即右侧容器中产生热量多;
(2)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不能直接观察,通过转换法间接得到导体通电后产生热量的多少。
本题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考查控制变量法、转换法、串联电路的规律及焦耳定律的运用。
18.【答案】BD
【解析】解:A、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可以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眼,故A正确;
B、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弱,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为了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就需要戴一个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加以矫正,故B错误;
C、做功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燃料燃烧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做功,故C正确;
D、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或具有多少热量,故D错误。
故选:BD。
(1)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强,本来应该成在视网膜上的像结果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的,为了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就需要戴一个对光线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近视眼;
(2)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弱,本来应该成在视网膜上的像结果成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为了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就需要戴一个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加以矫正;
(3)做功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
(4)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或具有多少热量。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应用、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内燃机的做功冲程及其能量转化、热量的定义,难度不大。
19.【答案】ABD
【解析】解:A、手机无线上网是利用了电磁波传输信号的,该选项说法正确;
B、节能高效的LED灯是使用半导体材料制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目前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酒精汽油的使用是为了节约汽油,汽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BD。
(1)电磁波能够传递信息;
(2)LED灯是一种新型的高效节能光源,它的核心元件是发光二极管,二极管是由硅和锗等材料制作成,而硅和锗是半导体材料;
(3)核能发电是利用铀原子核裂变时放出的核能来发电的;
(4)酒精可以通过粮食发酵制取,也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合成,属于可再生能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电磁波的传播、半导体、核裂变以及能源分类的掌握,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20.【答案】BD
【解析】解:
A、只闭合S1,滑片P移动到左端,电流表示数为I1;若甲为电流表,则此时电源会被短路,故甲为电压表;由于电压表接入电路中时相当于是断路,若乙为电压表,闭合开关S2,整个电路的总电阻不变,电流表示数不变,不符合题意,所以乙是电流表,故A错误;
B、只闭合S1,该电路为串联电路,电压表甲测量的是R1、R2两端的电压,滑片P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总电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根据U=IR可知,R1、R2两端的电压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故B正确;
C、闭合S1、S2,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R2、滑动变阻器被短路,移动滑片,电路中的电流不变,乙表示数不变,故C错误;
D、将滑片移到右端,先闭合S1,三个电阻串联接入电路中;再闭合S2,R0、R2被短路,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关系可知,此时电路的总电阻变小,根据公式P=U2R可知,电路消耗的功率会变大,即P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填空题,简答题,作图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山西省太原市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填空题,综合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山西省吕梁市中考物理一模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填空题,综合题,简答题,作图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