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天津市河西区自立中学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3年天津市河西区自立中学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 下列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海水晒盐 B. 酒精挥发 C. 食物腐烂 D. 撕碎试卷
2. 盐是大自然中常见的一种物质,下列属于盐的是( )
A. H3PO3 B. MnCO3 C. Al(OH)3 D. H2O2
3. 拉瓦锡是第一个粗略测定出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人。那么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 N2 B. O2 C. CO2 D. NO2
4. 下列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是( )
A. 大理石 B. 生石灰 C. 玻璃 D. 金刚石
5. 一些物质的pH如表格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物质
盐酸
橙汁
草木灰水
烧碱溶液
pH
1−1.5
2−3
8−9
13−14
A. 盐酸的酸性比橙汁强
B. 草木灰水显弱碱性
C. 在用pH试纸测取盐酸的pH时,若将试纸润湿,则测得的pH会变大
D. 若不慎将烧碱溶液沾到皮肤上,应先用大量冷水冲洗,再涂上4%的NaHCO3溶液
6.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不符合规范的是( )
A. 滴瓶滴管用后不清洗 B. 检验装置气密性
C. 过滤粗盐悬浊液 D. 量筒读数
7. 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地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B. 电解水实验说明,水由氢元素与氧元素构成
C. 将饱和石灰水降温,可以得到Ca(OH)2固体
D. 某种含有氢氧根的化合物,它一定是碱
8.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中,正确的是( )
A. 在氧气中点燃红磷,产生大量白烟,生成五氧化二磷
B. 久置空气中的铝条,浸入稀硫酸溶液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C. 甲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D. 将稀盐酸滴入稀NaOH溶液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9. 下列反应方程式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NaOH+HCl=NaCl+H2O B. Fe+CuSO4=FeSO4+Cu
C. 2NaOH+CO2=Na2CO3+H2O D. H2O+CaO=Ca(OH)2
10. 已知A、B、C、D四种物质中有如下转化关系:A+3B=2C+2D,已知A的质量是3.6g,B的质量是6.4g,生成的C和D的质量比是2:8,又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4,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 80 B. 40 C. 120 D. 240
11.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某物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则这种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 将四氧化三铁粉末加入到稀盐酸中,则生成物只有两种
C. 已知W+3X=2Y+3Z,则W、X、Y、Z可能均含有同一种元素
D. 初中阶段常见的酸根离子有SO42−、CO32−、Cl−,则酸根离子一定不含有金属元素
12.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正确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熟悉化学实验室
任意做自己感兴趣的实验
B
除去CaCl2固体中的CaCO3粉末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溶剂
C
除去氢氯酸中的少量稀硫酸
加入适量BaCl2溶液,过滤
D
区分开CH4气体和H2气体(气体纯净)
分别将气体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A. A B. B C. C D. D
13. 已知有反应2CuSO4+2Na2CO3+H2O=X↓+2Na2SO4+CO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的化学式是Cu(OH)2 B. Na2SO4中S的化合价是+4
C. X是盐 D. 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14. 将过量生石灰粉末投入到饱和Ca(OH)2溶液中,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 )
A. B.
C. D.
15. 在一次化学实验课上,李老师拿来一包白色粉末样品,经过一系列操作,得出了如图的图像。已知样品可能含有硫酸钠、碳酸钠、无水硫酸铜、氯化钠、氯化钙的一种或者几种,依据同学们的试验记录,第1步:取50g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没有固体剩余;第2步:再向第一步得到的无色溶液中,依次滴加过量的氯化钡和过量的稀硝酸。沉淀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原样品中一定没有硫酸铜 B. BC段减少的沉淀是碳酸钙和碳酸钡
C. 样品一定含有硫酸钠、氯化钠 D. 实验结束后,溶液中有3种溶质
16.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现有几种物质:①稀盐酸;②石灰石;③稀硫酸;④氯化钠
(1)实验室用来制取氢气的是 ______
(2)工业上用来生产二氧化碳的是 ______
(3)常用作食品调味的是 ______
(4)可以用来清除暖水壶上水渍的是 ______
(5)正常雨水的pH小于7,其原因是 ______
17.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科学。
(1)从微观上看,金刚石、石墨都是由 ______ (填“原子”或“分子”或“离子”或“元素”)构成的,二者的性质差异很大, ______ 可以用来裁玻璃;
(2)硒元素可以帮助人体抗癌。元素周期表中,硒元素的有关信息如图所示,仅结合图中信息,不做任何拓展延伸和思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______ ;
A.硒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硒原子的电子排布不是稳定结构
C.硒的化学式是Se
D.硒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g
(3)已知硒化合价是−2,则由硒元素和镁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______ ;
(4)已知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相同,则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排第 ______ 周期。
18. 水是人体生命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物质。
(1)河水不可饮用是因为它是 ______ (填“硬水”或“软水”),生活中常用的 ______ 方式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2)净水器中常使用 ______ 对水中不溶杂质进行吸附;
(3)电解水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与正极产生的气体质量的比值是 ______ ,请你写出电解水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 ;
(4)烧碱是工业中重要的原材料,他的传统制取方式是将纯碱溶液和石灰水混合,其原理是 ______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然而这种方式已淘汰,新的制碱流程成为“氯碱工业”,其原理是电解浓度较高的氯化钠溶液,生成烧碱、氯气和氢气,请你写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 ,请你仔细对比两种制碱流程,分析后者的优点是 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
19.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木炭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 ______ ;
(2)打磨干净铝条浸入硝酸锌溶液中: ______ ;
(3)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粉末制取氧气: ______ 。
20. KNO3、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
(1)当温度低于t1℃时,KCl的溶解度 ______ (填“>”、“<”或“=”)KNO3的溶解度。
(2)t2℃时,分别将30g KNO3和KCl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一定形成饱和溶液的是 ______ ,该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______ (填最简整数比)。
(3)图2是KNO3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若保持溶液的质量不变操作Ⅰ为 ______ 。
(4)下列有关图2说法不正确的是 ______ (填字母)。
A.①与②的溶质质量可能相等
B.②与③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整个实验过程中硝酸钾的溶解度一定不变
21. 已知A−G是初中常见的7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可以一步转化,一表示两物质可以互相反应),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E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G的氧化物之一和铜是一个颜色的,B可以用来制玻璃,F是一种氧化物。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G: ______ ;F: ______ ;
(2)写出E转化为G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 ;
(3)写出D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4)请写出A的一种用途 ______ 。
2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X: ______ ;Z: ______ ;
(2)若选用A装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 ,该装置有一致命缺点,是 ______ ;
(3)小芳选用C、D装置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她的做法是错误的,原因有两处:①长颈漏斗未实现液封;② ______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23. 金属及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是因为它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化学式为 ______ ;
(2)向一定质量的氧化铁粉末中加入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再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镁粉,充分反应,取出滤渣,向其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此时滤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 ______ ;
(3)钠离子是最常见的阳离子之一,它的用处有很多,例如氯化钠可以调味。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新型材料,常用作防毒面具,其原理是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可以制肥皂的碱和一种空气中常见且助燃的气体,请你写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 ;
(4)“芳芳”实验小组模拟湿法炼铜,向 50.0gCuSO4溶液中加入10.0g铁粉(铁粉过量),CuSO4完全反应,过滤,称的滤渣的质量是10.4g,组长芳芳物理很好但化学不行,请你来帮忙算一算,原来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______ 。
24. 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1)石油分馏属于 ______ (“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
(2)不合格的煤燃烧会生成污染空气的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______ ;
(3)光合作用植物在一定条件下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的过程,则请你写出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 ;
(4)甲烷是常用的燃料,将一定量的甲烷和氧气装在以密闭容器内,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物只有 CO、CO2和H2O,且总质量是20.8g其中H2O的质量是10.8g,则该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______ 。
25. 葡萄糖酸锌是一种补锌“神器”,化学式为C12H22O14Zn,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______ ;
(2)葡萄糖酸锌中碳、氢元素的比为 ______ ;
(3)葡萄糖酸锌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 (计算结果保留至0.1%);
(4)455g质量分数为1%的葡萄糖酸锌溶液中含有锌元素的质量为 ______ 。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自2009年2月28日发布,至今已经14多年,然而现在有些厂家仍然贩卖劣质产品,遭到大家唾弃。周末,小芳去超市买一袋纯碱,准备回家发面蒸馒头。她突发奇想,想测一下她买的纯碱(上面写着杂质为氯化钠)有效成分的占比,去实验室取了一些稀盐酸和足量蒸馏水。包装背面有如图的图标。芳芳将11g该纯碱放入89g蒸馏水中充分溶解,再加入5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的4.4g气体全部逸出。
(Ⅰ)判断该纯碱是否合格;
(Ⅱ)求反应过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至0.1%)。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海水晒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酒精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食物腐烂生成有害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撕碎试卷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海水晒盐、酒精挥发、撕碎试卷都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答案】B
【解析】解:A、H3PO3是由氢离子和亚磷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酸,不是盐,故A错误;
B、MnCO3是由金属离子Mn2+和碳酸根离子组成,属于盐,故B正确;
C、Al(OH)3中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Al(OH)3属于碱,不是盐,故C错误;
D、H2O2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不是盐,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常见酸、碱、盐和氧化物的判别,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是盐。
掌握酸、碱、盐和氧化物的概念,会判别酸、碱、盐和氧化物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答案】A
【解析】解: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故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N2。
故选:A。
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进行分析。
掌握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答案】D
【解析】解:A、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是由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是由钙离子和氧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是由二氧化硅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包括气态的非金属单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D
【解析】解:A、盐酸的pH小于橙汁小,因此盐酸的酸性比橙汁强,说法正确;
B、草木灰水的pH为8~9,因此草木灰水显弱碱性,说法正确;
C、在用pH试纸测取盐酸的pH时,若将试纸润湿,则溶液的酸性减弱,测得的pH会变大,说法正确;
D、若不慎将烧碱溶液沾到皮肤上,应先用大量冷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说法错误。
故选:D。
A、根据溶液的pH与酸碱性的关系来分析;
B、根据溶液的pH与酸碱性的关系来分析;
C、根据测定溶液pH的方法来分析;
D、根据实验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溶液的酸碱性于pH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解答。
6.【答案】D
【解析】解:A、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直接插回原瓶,不能用水清洗,否则试剂瓶中的溶液将被稀释,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视线没有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D。
A、根据滴瓶上的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7.【答案】A
【解析】解:A、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则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地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故A说法正确;
B、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而不是构成,故B说法错误;
C、Ca(OH)2固体的溶解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则将饱和石灰水降温,不会得到Ca(OH)2固体,故 C说法错误;
D、碱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都是OH−的化合物,碱式盐中含有氢氧根,但属于盐,则某种含有氢氧根的化合物,它不一定是碱,故D说法错误;
故选:A。
A、根据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来分析解答;
B、根据宏观概念应用组成来分析解答;
C、根据Ca(OH)2固体的溶解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来分析解答;
D、根据碱的定义来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碱的定义、水的组成、分子的性质和结晶的知识,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与学会分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答案】C
【解析】解:A、在氧气中点燃红磷,产生大量白烟,生成五氧化二磷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B、久置空气中的铝条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浸入稀硫酸溶液中,氧化铝先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不会立即产生大量气泡,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甲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
D、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明显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A、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原理、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等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的区别、物质颜色的变化、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9.【答案】A
【解析】解:A、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
B、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C、该反应不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D、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A。
根据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复分解反应的特征(换成分,价不变)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答案】C
【解析】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C和D的质量之和为3.6g+6.4g=10g,又生成的C和D的质量比是2:8,则生成C的质量为10g×22+8=2g,生成D的质量为10g−2g=8g,设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A+3B=2C+2D
192 2x
6.4g 8g
1922x=6.4g8g x=120
故选:C。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及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能力,有一定难度。
11.【答案】C
【解析】解:A、若某物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这种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B、将四氧化三铁粉末加入到稀盐酸中,生成物有氯化铁、氯化亚铁、水三种,故选项说法错误。
C、已知W+3X=2Y+3Z,可以是C2H5OH+3O2=点燃2CO2+3H2O,则W、X、Y、Z可能均含有同一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D、初中阶段常见的酸根离子有SO42−、CO32−、Cl−,但酸根离子也可能含有金属元素,如高锰酸根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A、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B、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从参加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常见的酸根离子,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12.【答案】AD
【解析】解:A、不能任意做自己感兴趣的实验,该选项不正确。
B、氯化钙易溶于水,碳酸钙不溶于水,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溶剂得到氯化钙,该选项正确。
C、稀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氯酸,过滤得到氢氯酸,该选项正确。
D、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发出淡蓝色火焰,氢气燃烧生成水,发出淡蓝色火焰,根据火焰颜色不能区分两种物质,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AD。
A、不能任意做自己感兴趣的实验。
B、氯化钙易溶于水,碳酸钙不溶于水。
C、稀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氯酸。
D、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发出淡蓝色火焰,氢气燃烧生成水,发出淡蓝色火焰。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3.【答案】C
【解析】解:A、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铜、硫、氧、钠、碳、氢原子个数分别为2、2、15、4、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铜、硫、氧、钠、碳、氢原子个数分别为0、2、10、4、0、0,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铜原子、5个氧原子、2个碳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u2(OH)2CO3,故选项说法错误。
B、在化合物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一般显−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4=0,则x=+6价,故选项说法错误。
C、X的化学式为Cu2(OH)2CO3,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说法正确。
D、该反应不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A、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判断。
C、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D、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盐的特征、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答案】A
【解析】解:A、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温度升高,完全反应后温度不再升高,该选项正确。
B、氧化钙过量,最终溶液质量减小到0,该选项不正确。
C、氧化钙过量,最终溶剂质量减小到0,该选项不正确。
D、氧化钙过量,最终溶液消失,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到0,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A。
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氢氧化钙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5.【答案】BD
【解析】解:A、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溶液,得到的是无色溶液,说明样品中不含有硫酸铜,该选项正确。
B、沉淀部分溶于稀硝酸,说明白色沉淀硫酸钡和碳酸钡,即样品中含有硫酸钠、碳酸钠,含有碳酸钠则不含有氯化钙,BC段减少的沉淀是碳酸钡,该选项不正确。
C、硫酸钡质量是46.6g,碳酸钡质量是66.5g−46.6g=19.9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
BaCl2+Na2SO4=BaSO4↓+2NaCl
142 233
28.4g 46.6g
BaCl2+Na2CO3=BaCO3↓+2NaCl
106 197
10.7g 19.9g
氯化钠质量是50g−28.4g−10.7g=10.9g,即样品中含有氯化钠,该选项正确。
D、实验结束后,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钡(过量)、硝酸(过量)、硝酸钡(碳酸钡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钡等物质)、氯化钠(氯化钡和碳酸钠、硫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等物质)等4种,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BD。
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溶液。
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钡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钡、水和二氧化碳。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6.【答案】③ ② ④ ①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雨水反应生成了碳酸
【解析】解:(1)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来制取氢气;故答案为:③;
(2)工业上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来生产二氧化碳;故答案为:②;
(3)常用作食品调味的是氯化钠;故答案为:④;
(4)稀盐酸能与水垢中的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反应,因此可以用稀盐酸来清除暖水壶上水渍;故答案为:①;
(5)正常雨水的pH小于7,其原因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雨水反应生成了碳酸,故答案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雨水反应生成了碳酸。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用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答案】原子 金刚石 D MgSe 四
【解析】解:(1)金刚石和石墨均为固态非金属单质,从微观上看,金刚石、石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二者的性质差异很大,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硬度最大的物质,可以用来裁玻璃;故答案为:原子;金刚石;
(2)A.硒的汉字偏旁是“石”字,是非金属元素,说法正确;
B.硒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属于不稳定结构,说法正确;
C.硒是一种固态非金属元素,硒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则硒的化学式是Se,说法正确;
D.硒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单位是“1”而不是“1”,通常省略不写,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D;
(3)在化合物中,镁元素显+2价,已知硒化合价是−2,则由硒元素和镁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MgSe;故答案为:MgSe;
(4)硒原子的核外有四个电子层,因此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四周期;故答案为:四。
(1)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以及碳单质的性质来分析;
(2)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来分析;
(3)根据化学式的写法来分析;
(4)根据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等于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数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8.【答案】硬水 煮沸 活性炭 1:8 2H2O=通电2H2↑+O2↑ Na2CO3+Ca(OH)2=CaCO3↓+2NaOH 2NaCl+2H2O=通电2NaOH+H2↑+Cl2↑ 原料价格低
【解析】解:(1)河水不可饮用,是因为它是硬水,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式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故答案为:硬水;煮沸。
(2)净水器中常使用活性炭对水中不溶杂质进行吸附。
故答案为:活性炭。
(3)电解水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与正极产生的气体质量的比值是1:8,电解水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H2O=通电2H2↑+O2↑。
故答案为:1:8;2H2O=通电2H2↑+O2↑。
(4)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Ca(OH)2=CaCO3↓+2NaOH。
通电时,氯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Cl+2H2O=通电2NaOH+H2↑+Cl2↑。
对比两种制碱流程,分析后者的优点是原料价格低。
故答案为:Na2CO3+Ca(OH)2=CaCO3↓+2NaOH;2NaCl+2H2O=通电2NaOH+H2↑+Cl2↑;原料价格低。
(1)河水不可饮用,是因为它是硬水,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式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3)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氢气燃烧生成水,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是8:1。
(4)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通电时,氯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
对比两种制碱流程,分析后者的优点是原料价格低。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9.【答案】2C+O2=点燃2CO 2Al+3Zn(NO3)2=2Al(NO3)3+3Zn 2KClO3=MnO22KCl+3O2↑
【解析】解:(1)木炭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点燃2CO。
(2)铝和硝酸锌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铝溶液和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Zn(NO3)2=2Al(NO3)3+3Zn。
(3)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MnO22KCl+3O2↑。
故答案为:
(1)2C+O2=点燃2CO;
(2)2Al+3Zn(NO3)2=2Al(NO3)3+3Zn;
(3)2KClO3=MnO22KCl+3O2↑。
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
20.【答案】> KCl 2:5 降低温度 C
【解析】解:(1)由KNO3、KCl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可知,当温度低于t1℃时,KCl的溶解度>KNO3的溶解度。
(2)t2℃时,KNO3和KCl的溶解度分别是40g、63.9g,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50g的水中能分别溶解KNO3和KCl的质量分别20g、31.95g,所以将30gKNO3和KCl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一定形成饱和溶液的是KCl,该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0g:50g=2:5.
(3)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素爱温度的升高而增大,KNO3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若保持溶液的质量不变操作Ⅰ为降低温度。
(4)A.若通过降低温度或蒸发溶解溶剂,可实现①与②的转化,则溶质质量解相等,故A说法正确;
B.②与③都是硝酸钾在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故B说法正确;
C.整个实验过程中若温度发生了变化,则硝酸钾的溶解度一定改变,故C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1)>。
(2)KCl; 2:5。
(3)降低温度。
(4)C。
(1)根据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来比较溶解度的大小;
(2)根据溶解度的含义来计算、分析、判断;
(3)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情况分析;
(4)根据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和溶解度的含义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1.【答案】Fe CaO Fe2O3+3CO=高温2Fe+3CO2 CaO+H2O=Ca(OH)2 治疗胃酸过多等
【解析】解:A−G是初中常见的7种物质,E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则E是一氧化碳;G的氧化物之一和铜是一个颜色的,则G是铁;B可以用来制玻璃,则B是碳酸钠;A分解生成碳酸钠、C和D,碳酸氢钠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分解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则C是二氧化碳,D是水;F是一种氧化物,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则F是氧化钙。
(1)G是铁,F是氧化钙,其化学式分别是Fe、CaO。
(2)E转化为G,即CO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高温2Fe+3CO2。
(3)D与F反应,即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4)A是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制作发酵粉等。
故答案为:
(1)Fe;CaO;
(2)Fe2O3+3CO=高温2Fe+3CO2;
(3)CaO+H2O=Ca(OH)2;
(4)治疗胃酸过多等。
根据A−G是初中常见的7种物质,E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则E是一氧化碳;G的氧化物之一和铜是一个颜色的,则G是铁;B可以用来制玻璃,则B是碳酸钠;A分解生成碳酸钠、C和D,碳酸氢钠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分解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则C是二氧化碳,D是水;F是一种氧化物,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则F是氧化钙;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有一定难度,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等),获得结论,最后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
22.【答案】酒精灯 长颈漏斗 2KMnO4=△K2MnO4+MnO2+O2↑ 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 CO2+H2O=H2CO3
【解析】解:(1)X是酒精灯;Z是长颈漏斗。
故答案为:酒精灯;长颈漏斗。
(2)若选用A装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该装置有一致命缺点,是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导致高锰酸钾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故答案为:2KMnO4=△K2MnO4+MnO2+O2↑;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
(3)小芳选用C、D装置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她的做法是错误的,原因有两处:①长颈漏斗未实现液封;②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H2O=H2CO3。
故答案为:CO2+H2O=H2CO3。
(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2)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3)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23.【答案】Al2O3 硫酸镁、硫酸亚铁 2Na2O2+2CO2=2Na2CO3+O2 16%
【解析】解:(1)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是因为它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化学式为Al2O3。
故答案为:Al2O3。
(2)向一定质量的氧化铁粉末中加入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即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再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镁粉,镁和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硫酸亚铁,充分反应,取出滤渣,向其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是因为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即镁过量,则此时滤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硫酸镁、硫酸亚铁。
故答案为:硫酸镁、硫酸亚铁。
(3)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可以制肥皂的碱(碳酸钠)和一种空气中常见且助燃的气体(氧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Na2O2+2CO2=2Na2CO3+O2。
故答案为:2Na2O2+2CO2=2Na2CO3+O2。
(4)设硫酸铜质量是x。
Fe+CuSO4=FeSO4+Cu 固体质量增大
56 160 64 64−56=8
x 10.4g−10.0g=0.4g
1608=x0.4g
x=8g
原来溶液的质量分数是8g50.0g×100%=16%
答:原来溶液的质量分数是16%。
(1)铝能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
(2)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镁和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硫酸亚铁,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
(3)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可以制肥皂的碱(碳酸钠)和一种空气中常见且助燃的气体(氧气)。
(4)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4.【答案】物理变化 2NaOH+SO2=Na2SO3+H2O 6CO2+6H2O=一定条件C6H12O6+6O2↑ 4.4g
【解析】解:(1)石油分馏是依据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2=Na2SO3+H2O;
(3)植物在一定条件下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写化学方程式时注意标注条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O=一定条件C6H12O6+6O2↑;
(4)10.8gH2O中氢元素的质量为10.8g×218×100%=1.2g,水中的氢元素全部来自甲烷,则甲烷的质量为1.2g÷(416×100%)=4.8g,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为4.8g−1.2g=3.6g,则CO、CO2中碳元素的质量为3.6g,设CO、CO2中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则有(20.8g−10.8g−x)×1228×100%+x×1244×100%=3.6g,解得x=4.4g。
故答案为:(1)物理变化;
(2)2NaOH+SO2=Na2SO3+H2O;
(3)6CO2+6H2O=一定条件C6H12O6+6O2↑;
(4)4.4g。
(1)根据变化过程中有无新物质生成进行分析;
(2)可依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碳的反应类推出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的反应;
(3)结合植物在一定条件下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进行计算。
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要求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5.【答案】455 72:11 14.3% 0.65g
【解析】解:(1)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2+1×22+16×14+65=455;故答案为:455;
(2)葡萄糖酸锌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2):(1×22)=72:11,故答案为:72:11;
(3)葡萄糖酸锌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5455×100%≈14.3%;故答案为:14.3%;
(4)455g质量分数为1%的葡萄糖酸锌溶液中含有锌元素的质量为455g×1%×65455×100%=0.65g;故答案为:0.65g。
(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4)根据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有关计算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6.【答案】解:(Ⅰ)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117 44
x y 4.4g
10644=x4.4g x=10.6g
11744=y4.4g y=11.7g
则样品中纯碱的含量为10.6g11g×100%≈96.4%>90%,为合格品。
(Ⅱ)反应过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1.7g+11g−10.6g11g+89g+50g−4.4g×100%≈8.3%
答:(Ⅰ)合格;(2)反应过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3%。
【解析】根据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结合反应的方程式计算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和生成氯化钠的质量,据此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能力,有一定难度。
天津市河西区2019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天津市河西区2019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天津市河西区2019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天津市河西区2019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天津市河西区一模化学试卷(word版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天津市河西区一模化学试卷(word版无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共 15 题,共 30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