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42.0分)
1.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列做法最科学的是( )
A. 降低汽油成本,使用含铅汽油 B. 使用后的菜刀,洗净擦干放好
C. 炒菜油锅着火,可用冷水扑灭 D. 传承勤俭品德,食用霉变大米
2. 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火炬“飞扬”引起高度关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制作“冰墩墩”的聚酯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B. 火炬“飞扬”的燃料是液氢,其主要优点是质轻
C. 在阳光照射下能看到热气流的折射现象是物理变化
D. 火炬传递结束后,关闭阀门熄灭火炬,灭火原理是隔绝可燃物
3. 如图所示为制备有机物X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反应中若不使用纳米纤维,有机物X的产量会降低
B. 有机物X的化学式为CH2O
C. 该化学反应过程中,和分子个数比为1:1
D. 参加反应的和质量比为2:11
4. 如图所示是用电热水壶烧水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壶手柄为热塑性塑料
B. 水沸腾后,水分子的体积增大有水蒸气冒出
C. 煮水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 水壶中的水垢可用食醋清除
5. 乙酸(CH3COOH)是食醋的主要成分。下列有关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酸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1:16
B. 1个乙酸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3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
C. 30g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是6g
D. 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212×2+1×4+16×2×100%
6. 侯氏制碱法的原理之一为NaCl+H2O+NH3+CO2=NaHCO3↓+NH4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消耗CO2体现“碳中和” B. 反应后溶液中不含碳酸氢钠
C. 常温下碳酸氢钠溶液pH<7 D. 上述化学方程式中有3种氧化物
7.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 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则被叮咬处涂肥皂水能减轻痛痒
B.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离子是带有电荷的微观粒子,则带有电荷的微观粒子一定是离子
D. pH<7的溶液呈酸性,则饱和硫酸铁溶液的pH约为2.3属于酸
8. 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b>a=c
B. 在t2℃时,将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液的质量分数增大
C. 在t1℃时,将20gc充分溶解于50g水中,所得饱和溶液的质量是60g
D. 在t2℃时,将5ga加入到5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50%
9. 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利用太阳能可将甲烷在高温熔融环境中转化为H2,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和②反应过程中,只有Zn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B. ①过程为复分解反应
C. ①和②反应过程中,原子个数不变
D. ①的生成物有两种
10. 下列除杂所选用试剂与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实验操作
A
CO(CO2)
NaOH溶液、浓硫酸
洗气、干燥
B
H2(CO)
灼热CuO
洗气
C
NaCl(Na2SO4)
过量BaCl2溶液
过滤
D
NaCl(Na2CO3)
足量稀盐酸
冷却结晶
A. A B. B C. C D. D
11. 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硒原子核内有79个质子
B. 人体补充硒元素越多越好
C. 硒元素和硫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D. 硒化氢的化学式是HSe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利用其物理性质
B.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 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化学变化
13. 电解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B. b管的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 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观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D. 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14. 通过下列实验可得到正确结论的是 ( )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结论
燃烧需要可燃物
只能探究出CO2不支持燃烧
CO2能溶于水
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ρ水=1g/mL)
A. A B. B C. C D. D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5. 从镍氢电池到锂电池,再到钠电池、钾电池,科学家在不断提升电池的性能。
(1)氢氧化高镍的化学式为Ni(OH)3,写出硫酸高镍的化学式: ______ 。
(2)研究表明,半径越大的离子越容易在电池正负极之间移动,充电速度越快。如图所示是锂、钠、钾三种金属的离子半径大小和元素信息。电池容量相同的这三种电池,充满电时间最短的是 ______ 电池。
(3)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______ 。 ______ 教授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
(4)根据图中的信息,锂电池的优点是 ______ 。
三、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16. 小黄在使用“暖宝宝”的过程中,发现“暖宝宝”能够被磁铁吸引,顿时对其成分产生了兴趣,他开展了以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
暖宝宝的成分是铁粉、活性炭、盐分、水等。盐分中主要含有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硫酸铜、硝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行实验】
步骤①:取少量“暖宝宝”中的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搅拌,过滤,得到黑色固体(经过洗涤、晾干)和无色滤液;
步骤②:取少量步骤①的无色滤液于烧杯中,滴加过量的硝酸钡溶液,没有沉淀产生,得到无色液体;
步骤③:取少量步骤②所得的无色液体于烧杯中,滴加适量经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回答下列问题。
(1)硝酸钾常用做 ______ 肥。活性炭在净水过程起到 ______ 作用。
(2)通过上述探究,可以判断“暖宝宝”的盐分中一定不含有 ______ ,一定含有 ______ ,无法判断是否含有 ______ 。
(3)请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步骤①所得的黑色固体是混合物: ______ 。
四、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17. 北京冬奥会奖牌中铜牌的主要成分为铜和锌。已知一种因硫中毒而失活的废甲醇催化剂(主要成分为S、CH3OH、CuO、ZnO)中回收铜与锌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1)“焙烧1”时产生气体的成分为 ______ 。
(2)浸取温度对CuO和ZnO的浸取率的影响如图2所示,若要尽可能提高ZnO的浸取率,同时最大限度降低CuO的浸取率,应选择浸取温度为 ______ 较适宜。
(3)实验室中蒸发结晶的操作是在加热过程中,用 ______ 不断搅拌,当 ______ 时,停止加热。
(4)若要加快滤渣的溶解速度,可 ______ 。
(5)已知该废甲醇催化剂中ZnO的质量分数为25.0%(其他成分中不含Zn元素),m1kg这种废甲醇催化剂经上述转化最终得到m2kgZnO,则锌的提取率为 ______ ×100%(用含m1、m2的代数式表示;计算公式:元素提取率=产品中某元素的质量原料中该元素的总质量×100%)。
五、科普短文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
18. 2019年7月23日,汞及其化合物被列入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录。汞(俗称水银)是银白色闪亮的重质液体,常温下即可蒸发,不易收集,操作人员会发生汞中毒。汞与硫在混合研磨的情况下生成无毒的硫化汞。
(1)过氧化汞中汞为+2价,写出过氧化汞的化学式: ______ 。
(2)家用水银温度计打碎后,处理的方法是 ______ 。古代劳动人民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 ______ 的环境中制汞。
(3)预测碳酸汞的化学性质: ______ 。
(4)设计金属汞转化为氯化汞的一种方案: ______ (写化学方程式)。常温下氯化汞可溶于水,导电性实验显示其难导电,说明大多数氯化汞在水溶液中以 ______ 形式存在。
六、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19. 某化学兴趣小组以“探究硫酸铜的性质”为主题开展学习活动。
【主题1】查阅资料,认识硫酸铜
(1)外观与性状: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易吸水变成蓝绿色的五水合硫酸铜(CuSO4⋅5H2O)。利用此现象,无水硫酸铜在化学实验中常用于检验 ______ 。
【主题2】实验探究,再识硫酸铜
实验1:按图1连接线路,灯泡不亮;按图2连接线路,灯泡亮了。
(2)由实验1可知,硫酸铜溶液中存在着大量 ______ (填离子符号)。
实验2:如图3所示,取一根粗钢丝弯曲并固定在橡皮塞上,将铁丝绒缠绕在粗钢丝上。往U型管中注入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硫酸铜溶液(呈酸性),液面距管口有2~3cm,将粗钢丝插入右管中,3~5min后发现,铁丝绒表面覆盖一层红色固体,U型管两边出现液面差。
(3)U型管两边出现液面差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 。液面差的现象是 ______ (选填“左高右低”或“左低右高”)。
(4)现取2.50gCuSO4⋅5H2O(相对分子质量为250)样品,逐渐升温加热分解,分解过程的曲线如图4所示。焙烧生成CuSO4的温度范围为 ______ 。1000℃时,氧化铜分解产生+1价铜的氧化物和一种单质气体,写出化学方程式: ______ 。
七、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20. 化学产品制备正向着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1)工业制备硫酸铜的两种方案原理如下:
Ⅰ:Cu+2H2SO4(浓;
Ⅱ:,CuO+H2SO4=CuSO4+H2O。
已知:浓硫酸含水2%,二氧化硫易溶于水。回答下列问题。
①仪器a的名称是 ______ ;
②方案Ⅰ的发生装置选择 ______ (选填上图字母,下同),气体收集装置选择 ______ ;收集二氧化硫气体的装置后应增加尾气吸收装置,避免污染空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
③方案Ⅰ中100g浓硫酸能制取 ______ gCuSO4。
(2)某兴趣小组三名同学探究制备硫酸铜的新方案,原理如下:
Ⅲ:Cu+H2O2+H2SO4=CuSO4+2H2O。
将反应物混合,观察到:开始有少量气泡,然后反应剧烈并产生大量气泡,溶液呈蓝色,试管发热。逸出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他们对反应产生大量气泡感到非常好奇,推测是某些因素加快了H2O2分解。甲同学认为是反应生成的CuSO4所导致,乙同学认为是反应放热使温度升高所导致。于是他们设计了如表实验进行探究。
编号
试剂
温度
现象
①
10mL30%H2O2、
1mL10%CuSO4
30℃
产生少量气泡
②
10mL30%H2O2
______
无明显现象
③
10mL30%H2O2、
1mL10%CuSO4
80℃
产生较多气泡
甲同学对比实验①②认为自己的推测正确,请将表中实验②补充完整。乙同学对比实验 ______ (选填编号)认为自己的推测正确。丙同学分析甲、乙同学的实验探究过程,得出结论: ______ 。
(3)综合评价制备CuSO4的方案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选填字母)。
A.Ⅲ比Ⅰ更环保、比Ⅱ更节能
B.消耗等质量铜,Ⅲ生成CuSO4最多
C.Ⅲ中有原料发生分解,降低了原料的利用率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铅属于重金属,含铅汽油中的铅会随着汽油的燃烧进入大气中,进一步会进入人体,影响人体健康;为了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应该禁止使用含铅汽油,故A错误;
B、使用后的菜刀,洗净擦干放好,能减少铁与水的接触,减缓铁的生锈,故B正确;
C、炒菜油锅着火,用冷水扑灭,会引起油滴飞溅,故C错误;
D、霉变大米中含有能致癌的黄曲霉素,不可食用,故D错误。
故选:B。
A、根据铅属于重金属,含铅汽油中的铅会随着汽油的燃烧进入大气中,进一步会进入人体,影响人体健康进行分析;
B、根据使用后的菜刀,洗净擦干放好,能减少铁与水的接触进行分析;
C、根据用冷水扑灭,会引起油滴飞溅进行分析;
D、根据霉变大米中含有能致癌的黄曲霉素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2.【答案】B
【解析】解:A、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聚酯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说法正确;
B、火炬“飞扬”的燃料是液氢,其优点有热值高,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制备氢气的原料来源广,而不是质轻,说法错误;
C、在阳光照射下能看到热气流的折射现象,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说法正确;
D、火炬传递结束后,关闭阀门熄灭火炬,灭火原理是隔绝可燃物,说法正确。
故选:B。
A、根据材料的分类来分析;
B、根据液氢的优点来分析;
C、根据是否生成新物质来分析;
D、根据灭火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材料的分类、氢能的优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辨别方法、灭火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3.【答案】C
【解析】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在纳米纤维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CH4O和H2O,化学方程式为。
A、由催化剂的特点可知,反应中若不使用纳米纤维,有机物X的产量不会改变,故A错误;
B、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有机物X的化学式为CH4O,故B错误;
C、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该化学反应过程中,和分子个数比为1:1,故C正确;
D、由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参加反应的和分子个数比即氢分子与二氧化碳分子的个数比为3:1,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然后结合化学方程式以及选项内容进行分析解答。
此题是对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问题的考查,根据分子构成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种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结合相关的知识分析解答即可。
4.【答案】D
【解析】解:A、水壶手柄受热不会熔化,是热固性塑料,说法错误;
B、水沸腾后,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而不是水分子的体积增大,说法错误;
C、煮水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热能,说法错误;
D、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均能与醋酸反应,因此水壶中的水垢可用食醋清除,说法正确。
故选:D。
A、根据塑料的性质来分析;
B、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分析;
C、根据能量的转化来分析;
D、根据酸的性质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我做到性质与用途、分子的性质以及能量的转化是解题的关键。
5.【答案】D
【解析】解:A、乙酸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2):(1×4):(16×2)=6:1:8,故A错误;
B、由化学式可知,1个乙酸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故B错误;
C、30g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是:30g×12×212×2+1×4+16×2=12g,故C错误;
D、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1612×2+1×4+16×2×100%,故D正确。
故选:D。
A、根据元素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个数乘积的比值进行分析;
B、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
C、根据元素质量等于物质质量和元素质量分数的乘积进行分析;
D、根据元素质量分数=原子个数×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100%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答案】A
【解析】解:A、该反应消耗CO2体现“碳中和”,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故选项说法正确。
B、碳酸氢钠能溶于水,反应后溶液中含有碳酸氢钠,故选项说法错误。
C、常温下碳酸氢钠溶液显碱性,溶液的pH>7,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上述化学方程式中有水和二氧化碳2种氧化物(有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根据题意,侯氏制碱法的原理之一为NaCl+H2O+NH3+CO2=NaHCO3↓+NH4Cl,结合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盐的化学性质等,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掌握盐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和pH的关系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A
【解析】解:A.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则被叮咬处涂肥皂水(呈碱性)能减轻痛痒,因为酸碱能发生中和反应,选项推理正确;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比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也只含一种元素,选项推理错误;
C.离子是带有电荷的微观粒子,但是带有电荷的微观粒子不一定是离子,比如带正电荷的质子,带负电荷的电子,选项推理错误;
D.pH<7的溶液呈酸性,饱和硫酸铁溶液的pH约为2.3,只能说明其溶液显酸性,硫酸铁是由铁离子与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而不是酸,选项错误。
故选:A。
A、根据中和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B、根据单质的概念来分析;
C、根据带电的粒子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构成与分类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8.【答案】C
【解析】解:A、在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a>b>c,该选项不正确。
B、在t2℃时,将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变成不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该选项不正确。
C、在t1℃时c的溶解度是20g,将20gc充分溶解于50g水中,能够溶解10g,所得饱和溶液的质量是60g,该选项正确。
D、在t2℃时a的溶解度是50g,将5ga加入到5g水中充分搅拌,能够溶解2.5g,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5g5g+2.5g×100%≈33.3%,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C。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某一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情况。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可以判断配制的溶液质量。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
9.【答案】C
【解析】解:A、①是甲烷和氧化锌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氢气和锌,②是锌和水反应生成氧化锌和氢气,则反应过程中,Zn、C、H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B、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①是甲烷和氧化锌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氢气和锌,则①过程不是复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则①和②反应过程中,原子个数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D、①是甲烷和氧化锌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氢气和锌,则①的生成物有三种,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A、根据①是甲烷和氧化锌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氢气和锌,②是锌和水反应生成氧化锌和氢气来分析;
B、根据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来分析;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来分析;
D、根据①是甲烷和氧化锌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氢气和锌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转化和制备,解答时要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0.【答案】A
【解析】解:A、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通过浓硫酸进行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CO、H2均能与灼热CuO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Na2SO4能与过量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钡(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Na2CO3能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盐酸具有挥发性,再蒸发除去盐酸,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A。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1.【答案】C
【解析】解:A、由硒原子结构示意图,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硒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即使是必需元素,也有一个合理摄入量的问题,摄入不足或过多均不利于人体健康,人体补充硒元素并不是越多越好,故选项说法错误。
C、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硒元素和硫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6,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故选项说法正确。
D、硒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氢元素显+1价,硒元素显−2价,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H2Se,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A、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进行分析判断。
B、即使是必需元素,也有一个合理摄入量的问题,摄入不足或过多均不利于人体健康。
C、根据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判断。
D、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答案】B
【解析】解:A、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利用的是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是物理性质,说法错误;
B、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说法正确;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法错误;
D、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是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将氧气和氮气分离,此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说法错误。
故选:B。
A、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来分析;
C、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来分析;
D、根据是否生成新物质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物质燃烧的实验现象、工业制氧气的原理以及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辨别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3.【答案】A
【解析】解:A、纯水的导电性较弱,因此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说法正确;
B、b管内的气体体积较小,是氧气,氧气没有可燃性,说法错误;
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因此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观粒子是水分子,说法错误;
D、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可得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说法错误。
故选:A。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氢气燃烧生成水,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是8:1。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同时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14.【答案】C
【解析】解:A、将同样大小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可以观察到乒乓球碎片首先燃烧起来,是因为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低,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着火点,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了CO2密度比空气的大;蜡烛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C、图中实验,软塑料瓶变瘪了,说明CO2能溶于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D、100mL水的质量为100g;图中实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g10g+100g×100%<10%,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A、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向烧杯内倾倒二氧化碳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软塑料瓶变瘪了,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5.【答案】Ni2(SO4)3 钾 22.99 张青莲 相对分子质量小,或充电速度快
【解析】解:(1)氢氧化高镍的化学式为Ni(OH)3,氢氧根显−1价所以说明其中镍元素显−3价,硫酸根显−2价,所以硫酸高镍的化学式为:Ni2(SO4)3。
(2)半径越大的离子越容易在电池正负极之间移动,充电速度越快。钾离子半径最大,所以充满电时间最短的是钾电池。
(3)元素周期表中最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所以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由化学史可知,张青莲教授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
(4)根据图中的信息,锂电池的优点是轻,因为相对分子质量小,或充电速度快,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Ni2(SO4)3;
(2)钾;
(3)22.99;张青莲;
(4)相对分子质量小,或充电速度快。
(1)根据氢氧化高镍的化学式为Ni(OH)3,进行分析;
(2)根据半径越大的离子越容易在电池正负极之间移动,充电速度越快进行分析;
(3)根据元素周期表中最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
(4)根据锂电池的优点是轻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书写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16.【答案】复合 吸附 碳酸钠、硫酸钠、硫酸铜 氯化钠/NaCl 硝酸钾/KNO3 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冒出,则证明黑色固体是混合物(或用磁铁吸引,只有部分固体可以被吸引)
【解析】解:(1)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常用做复合肥。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结构,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在净水过程起到吸附作用;
(2)铁粉能被磁铁吸引,“暖宝宝”能够被磁铁吸引,“暖宝宝”中一定含有铁粉;
硫酸铜溶液呈蓝色,铁粉、活性炭呈黑色,取少量“暖宝宝”中的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搅拌,过滤,得到黑色固体(经过洗涤、晾干)和无色滤液,说明“暖宝宝”中一定含有铁粉,可能含有活性炭(单质),一定没有硫酸铜;
硫酸钠、硫酸钠都能与硝酸钡反应生成沉淀,取少量步骤①的无色滤液于烧杯中,滴加过量的硝酸钡溶液,没有沉淀产生,得到无色液体,说明“暖宝宝”中一定没有硫酸钠、硫酸钠;
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取少量步骤②所得的无色液体于烧杯中,滴加适量经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暖宝宝”中一定存在氯化钠。
通过上述探究,可以判断“暖宝宝”的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铜、硫酸钠、硫酸钠,一定含有铁粉、氯化钠,无法判断是否含有硝酸钾和活性炭,其中铁粉、活性炭属于单质。可以判断“暖宝宝”的盐分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铜、硫酸钠、硫酸钠,一定含有氧化钠(NaCl),无法判断是否含有硝酸钾(KNO3);
(3)步骤①所得的黑色固体可能铁粉和活性炭的混合物,铁粉能被磁铁吸引,能与盐酸(硫酸)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盐和氢气,活性炭不能被磁铁吸引,不能与盐酸(硫酸)溶液反应;实验证明其为混合物的方法是: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冒出,则证明黑色固体是混合物(或用磁铁吸引,只有部分固体可以被吸引)。
故答案为:
(1)复合;吸附;
(2)碳酸钠、硫酸钠、硫酸铜;氯化钠/NaCl;硝酸钾/KNO3;
(3)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冒出,则证明黑色固体是混合物(或用磁铁吸引,只有部分固体可以被吸引)。
(1)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结构,据此分析;
(2)硫酸铜溶液呈蓝色,铁粉、活性炭呈黑色;硫酸钠、硫酸钠都能与硝酸钡反应生成沉淀;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据此分析;
(3)铁粉能被磁铁吸引,能与盐酸(硫酸)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盐和氢气,活性炭不能被磁铁吸引,不能与盐酸(硫酸)溶液反应,据此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7.【答案】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75℃ 玻璃棒 出现较多固体 将滤渣粉碎并在溶解时不断搅拌 4m2m1
【解析】解:(1)废甲醇催化剂的主要成分为S、CH3OH、CuO、ZnO),“焙烧1”时,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甲醇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产生气体的成分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2)浸取温度对CuO和ZnO的浸取率的影响如图2所示,氧化锌的浸取率在75℃时最高,然后随温度的升高先下降后升高,氧化铜的浸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若要尽可能提高ZnO的浸取率,同时最大限度降低CuO的浸取率,应选择浸取温度为75℃较适宜。
(3)实验室中蒸发结晶的操作是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把滤液蒸干。
(4)若要加快滤渣的溶解速度,可将滤渣粉碎并在溶解时不断搅拌。
(5)已知该废甲醇催化剂中ZnO的质量分数为25.0%(其他成分中不含Zn元素),m1kg这种废甲醇催化剂经上述转化最终得到m2kgZnO,m1kg这种废甲醇催化剂中锌的质量为:m1kg×25.0%×6581,m2kgZnO中锌的质量为:m2kg×6581,则锌的提取率为:4m2m1×100%。
故答案为:
(1)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2)75℃;
(3)玻璃棒;出现较多固体;
(4)将滤渣粉碎并在溶解时不断搅拌;
(5)4m2m1。
(1)根据焙烧1时,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甲醇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来分析;
(2)根据氧化锌的浸取率在75℃时最高,然后随温度的升高先下降后升高,氧化铜的浸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来分析;
(3)根据实验室中蒸发结晶的操作是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当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来分析;
(4)根据若要加快滤渣的溶解速度,可将滤渣粉碎并在溶解时不断搅拌来分析;
(5)根据废甲醇催化剂中锌的质量、最终得到ZnO中锌的质量以及元素提取率的计算公式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转化和制备,解答时要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8.【答案】HgO2 用硫粉覆盖在水银上 密闭 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HgO+2HCl=HgCl2+H2O 分子
【解析】解:(1)过氧化氢中氧的化合价为−1价,过氧化汞中汞为+2价,氧为−1价,书写化学式时,一般正价的写在左边,负价的写在右边,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过氧化汞的化学式:HgO2;
(2)根据“汞与硫在混合研磨的情况下生成无毒的硫化汞”可知,家用水银温度计打碎后,处理的方法是用硫粉覆盖在水银上;根据“常温下即可蒸发,不易收集,操作人员会发生汞中毒”可知,古代劳动人民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密闭的环境中制汞;
(3)碳酸汞是由汞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碳酸盐,碳酸汞的化学性质可能有能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4)在金属活动顺序中汞排在氢之后,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汞,可先将汞在加热条件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转化为氧化汞,氧化汞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氯化汞和水。金属汞转化为氯化汞的一种方案:、HgO+2HCl=HgCl2+H2O;溶液导电是由于存在自由离子,常温下氯化汞可溶于水,导电性实验显示其难导电,说明大多数氯化汞在水溶液中以分子形式存在。
故答案为:
(1)HgO2;
(2)用硫粉覆盖在水银上;密闭;
(3)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HgO+2HCl=HgCl2+H2O;分子。
(1)根据化合价的原则计算元素化合价,据此解答;
(2)水银有毒,能挥发,水银在常温下能与硫粉反应生成硫化汞,据此解答;
(3)碳酸汞是由汞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碳酸盐,据此分析;
(4)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转化为氧化汞,氧化汞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氯化汞和水,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了金属的化学性质,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9.【答案】水 Cu2+、SO42− 铁丝在酸性条件下与氧气、水发生的锈蚀 左低右高 258℃−680℃
【解析】解:(1)无水硫酸铜遇水后会变蓝,在实验中可以用来检验水;故答案为:水;
(2)硫酸铜在水中可以解离出铜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则溶液中存在的离子为:Cu2+、SO42−;故答案为:Cu2+、SO42−;
(3)铁与水、氧气接触后易生锈,且酸性条件下锈蚀的速率加快,则U型管中铁生锈消耗氧气,导致压强减小,液位上升,观察到U型管中液位左低右高;故答案为:铁丝在酸性条件下与氧气、水发生的锈蚀;左低右高;
(4)2.50gCuSO4⋅5H2O受热后分解出来水的质量=2.5g×5×18250×100%=0.9g,则CuSO4的质量=2.5g−0.9g=1.6g;根据图示可知固体的质量为1.6g时温度为258℃−680℃;氧化铜分解产生+1价铜的氧化物和一种单质气体,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则+1价铜的氧化物为Cu2O,单质气体为O2,化学反应方程式为:;故答案为:258℃−680℃;。
本题考查用实验探究硫酸铜的性质。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金属生锈的条件与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即可解答。
20.【答案】铁架台 B D SO2+2NaOH=Na2SO3+H2O 80 30℃ ②③ 反应生成的CuSO4促进H2O2分解,温度越高H2O2分解速率越快 AC
【解析】解:(1)①仪器a的名称是铁架台;故答案为:铁架台;
②方案Ⅰ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且需要加热,故发生装置选择B,二氧化硫易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所以气体收集装置选择D;收集二氧化硫气体的装置后应增加尾气吸收装置,利用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O2+2NaOH=Na2SO3+H2O;故答案为:B;D;SO2+2NaOH=Na2SO3+H2O;
③方案Ⅰ中100g浓硫酸中硫酸质量为100g×(1−2%)=98g,设反应生成的硫酸铜质量为x
Cu+2H2SO4(浓
196 160
98g x
196160=98gx,x=80g。故答案为:80;
(2)甲同学认为是反应生成的CuSO4所导致,甲同学对比实验①②认为自己的推测正确,根据控制变量实验的方法,硫酸铜是变量,温度是不变的量,所以实验②的温度是30℃;乙同学认为是反应放热使温度升高所导致,乙同学实验变量是温度,其它相同,故乙同学对比实验②③。丙同学分析甲、乙同学的实验探究过程,得出结论:反应物加速H2O2分解,温度越高H2O2分解速率越快。故答案为:30℃;②③;反应物加速H2O2分解,温度越高H2O2分解速率越快;
(3)A、I中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且需要加热,Ⅱ中需要加热,消耗能源,故Ⅲ比Ⅰ更环保、比Ⅱ更节能,故正确;
B、根据方程式分析可知,消耗等质量铜,生成CuSO4一样多,故错误;
C、Ⅲ中过氧化氢发生分解,造成试剂浪费,正确;故选:AC。
(1)①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认识解决;
②根据方案Ⅰ的反应;二氧化硫易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利用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硫分析;
③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2)根据控制变量方法分析;
(3)A、根据I中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Ⅱ中需要加热,消耗能源分析;
B、根据方程式分析;
C、根据Ⅲ中过氧化氢发生分解分析。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实验、图表信息)等,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
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2页。
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重点学校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重点学校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3页。
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精品解析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