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地理图表判读(读图、析图、用图)(测试)-中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1 地理图表判读(读图、析图、用图)(测试)-中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文件包含专题01地理图表判读读图析图用图测试解析版-中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docx、专题01地理图表判读读图析图用图测试原卷版-中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1 地理图表判读(读图、析图、用图)(测试)
(时间90分钟,共10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读“经纬网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地的经纬度是( )
A.(20°N,40°W) B.(40°N,20°W)
C.(20°S,40°E) D.(40°S,20°E)
2.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位于东半球、南半球、高纬度地区 B.乙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C.丙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D.丁位于西半球、南半球、低纬度地区
【答案】1.C 2.C
【解析】1.纬度度数往南增加为南纬,用S表示,经度度数往东增加为东经,用E表示。由图可知,甲地的经纬度是(20°S,40°E),故C正确。故排除ABD,故选C。
2.20°W往东到160°E为东半球,反之为西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0°到30°为低纬度,30°到60°为中纬度,60°到90°为高纬度。由图可知,甲(20°S,40°E)位于东半球、南半球、低纬度地区,故A错误;乙(40°N,40°N)位于乙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故B错误;丙(40°W,20°N)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地区,故C正确;丁(20°W,40°S)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南半球、中纬度地区,故D错误。故选C。
3.读局部区域经纬网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地区全部位于北半球
B.图中①点的经纬度是(66.5°S,90°W)
C.图中④点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
D.图中②点位于③点的东北方向
【答案】B
【解析】据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判断该图为南极点俯视图,图示全部区域位于南半球,A错误;根据图可知,图中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故图中①地纬度为66. 5°S,沿顺时针方向,180°~0°为西经,又因图中相邻经线间隔45个经度,得知①地经度为90°W,因此①地的经纬度为(66.5°S,90°W),B正确。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为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图中④地经度为0°,不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故C错误;②点所在的经线为135°E,③点所在的经线为45°E,所以②点在③点的东方,另外与③点相比,②点离南极点更近,②点位于③点的南方,综合可知,②点位于③点的东南方向,故D错误。故选B。
4.如图为地球自转的某极上空的俯视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位于中纬度地区 B.乙在丁的东北方
C.丙在丁的正东方 D.丁位于西半球
【答案】B
【解析】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在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方向。读图可得,图中所示的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北极点是地球上的最北端,沿着纬线逆时针方向为东。甲的经纬度的0°,90°W,乙点的经纬度是135°E,60°N,丙点的经纬度是0°,30°N,丁点的经纬度是45°E,30°N。甲位于低纬度地区,乙在丁的东北方,丙在丁的正西方向,丁位于东半球。综上解析,ACD错误,B正确,故选B。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5.107°E、16°N位于图中的( )
A.甲区域 B.乙区域 C.丙区域 D.丁区域
6.图中甲、丙两区域实际面积的大小是( )
A.甲区域等于丙区域 B.甲区域大于丙区域
C.甲区域小于丙区域 D.无法确定
7.下列关于乙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南半球 B.位于东半球
C.位于中纬度地区 D.位于甲的西方向
【答案】5.A 6.C 7.B
【解析】5.自西向东增大为东经,自西向东减小为西经;由南向北增大为北纬,由南向北减小为南纬。由图可知,107°E、16°N位于图中的甲区域,A对,BCD错;故选A。
6.地球仪上,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由赤道向两极地区,纬线长度逐渐减小。相隔相同经度数、纬度数时,纬度越高,面积越小。由图可知,甲区域纬度比丙区域纬度高,甲区域面积小于丙区域面积,C对,ABD错;故选C。
7.自西向东增大为东经,自西向东减小为西经;20°W向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向西至160°E为西半球。由南向北增大为北纬,由南向北减小为南纬。由图可知,乙区域位于北半球,A错;乙区域位于东半球,B对;0°至30°为低纬度,30°至60°为中纬度,60°至90°为高纬度,乙区域位于低纬度,C错;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乙区域位于甲区域的东方,D错;依据题意,故选B。
8.以下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山脊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①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故为山谷,A错误;②等高线向低处凸出,故为山脊,B正确;③等高线重合,且呈锯齿状,故为陡崖,C错误;④是位于两座山脊之间的狭长通道,D错误。故选B。
读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米),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表示山脊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图③中,山峰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
A.370米 B.400米 C.430米 D.500米
【答案】9.D 10.C
【解析】9.由图可知,①②图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③等高线闭合中部高四周低为山顶,④图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故A、B、C错,D对。
10.由③图可知等高距为100米,所以山峰的海拔高度范围在400米—500米之间(不包含400和500米),根据选项选C。
某中学组织学生对学校附近区域(如图)开展识别山体部位的实地教学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学生对图中虚线M处山体部位的识别正确的是( )
A.鞍部 B.山峰 C.山谷 D.山脊
12.下列学生对该区域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登甲山峰,东坡比西坡省力
B.验证到甲山峰与③地间的高差约为250米
C.观察到乙河自南向北流
D.量得②③两地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两地间的实地距离为20千米
【答案】11.D 12.A
【解析】11.由图可知,图中虚线M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D正确;鞍部为两个相邻山顶的中间部分,A排除;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为山峰,B排除;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C排除;故选D。
12.在没有指向标的地图上,通常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辨别方向。甲山峰东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西坡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登甲山峰,东坡比西坡省力,A正确;由图可知,等高线的等高距为100米,甲山峰的海拔在700~800米之间,③地海拔在200~300米之间,高差范围为400~600米,B错误;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观察到乙河自北向南流,C错误;图中比例尺为图上一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千米,量得②③两地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两地间的实地距离为2千米,D错误;故选A。
下图为亚洲地形图和亚洲沿30°N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反映出亚洲地形地势的特点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平原为主,山地狭小 B.沿30°N地势大致呈现出“低—低—高”的变化
C.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 D.青藏高原是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
14.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 )
A.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B.呈环状围绕着青藏高原
C.呈放射状从四周流向中心 D.由东向西流
【答案】13.C 14.A
【解析】13.由图可知,左图反映出亚洲地势中间海拔高,四周海拔低,右图反映出亚洲中部是世界最高的高原,周围是盆地和平原、高原。所以亚洲地势是中部高,四周低,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总面积的3/4,故C正确,A错误;沿30°N地势大致呈现出“低一高一低”的变化,B错误;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面积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D错误。故选C。
14.由图可知,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水往低处流,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5.左图为沿3°S所作的非洲地形剖面图。一位地理学家在③地区考察。他在日记中写道“湿季,大草原一片葱绿,斑马、长颈鹿成群结队迁徙而来。到了干季,满目枯黄,莽莽草原上,间或有一些耐旱的孤树”。右图中,符合他描述的气候类型是( )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由题干可知,③为东非高原,由该地“湿季,大草原一片葱绿,斑马、长颈鹿成群结队迁徙而来。到了干季,满目枯黄,莽莽草原上,间或有一些耐旱的孤树”说明该地为热带草原气候,A图为热带雨林气候,A不符合;B图为热带草原气候,B符合;C图为热带季风气候,C不符合;D图为热带沙漠气候,D不符合;故选B。
南亚分为喜马拉雅山脉、印度河—恒河平原和德干高原三大地形区。下图示意南亚等高线分布及地形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地形剖面图中的①②③依次对应的地形区是( )
A.喜马拉雅山脉 德干高原 恒河平原 B.德干高原 恒河平原 喜马拉雅山脉
C.恒河平原 德干高原 喜马拉雅山脉 D.喜马拉雅山脉 恒河平原 德干高原
17.关于德干高原地势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地势西高东低,因为河流整体往东流 B.地势东高西低,因为河流整体往东流
C.地势西高东低,因为河流整体往西流 D.地势东高西低,因为河流整体往西流
【答案】16.B 17.A
【解析】16.南亚地形自北向南分三大地形区,北部为山地-喜马拉雅山脉,中部为平原-恒河平原,南部为高原-德干高原;从南亚沿78°E线地形剖面图看出,①是德干高原,②是恒河平原,③是喜马拉雅山脉。故选B。
17.地势高低决定河流的流向,河流的流向反映地势的高低。据图可知德干高原的河流整体往东流,可以推断地势为西高东低,故选A。
读沿23°26'S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8.甲所代表的大洋( )
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 B.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洋
C.周围被四个大洲包围 D.面积仍在不断地扩大
19.关于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大洲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大洋洲,澳大利亚一个国家独占该大洲
B.②是北美洲,安第斯山脉位于该大洲的西岸
C.③是非洲,被称为“热带大陆”“高原大陆”
D.三个大洲都位于东半球,地跨南北两个半球
【答案】18.A 19.C
【解析】18.读图可知,甲大洋的东侧是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甲大洋的西侧是大洋洲的大分水岭。因此甲是太平洋,A正确。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洋是北冰洋,故B错。太平洋周围被五个大洲包围,故C错。太平洋面积在缩小,故D错。故选A。
19. 从纬度和大分水岭来看,①指的是澳大利亚大陆,澳大利亚独占该大陆,A错误;②安第斯山脉在南美洲的西岸,该地应该是南美洲,该大洲西部是山地,东部高原和平原相间分布,B错误;③东部是马达加斯加岛,该大陆是非洲大陆。非洲大陆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C正确;三个大洲中南美洲位于西半球,非洲地跨南北两个半球,D错误。故选C。
读我国某城市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20.关于该城市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1月气温在0℃以上 B.7月气温在20℃以下
C.冬冷夏热,全年少雨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1.该城市可能是( )
A.北京 B.上海 C.武汉 D.广州
【答案】20.D 21.A
【解析】20.由图可知,该城市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1月气温在0℃以下,A错误;7月气温在20℃以上,B错误;温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错误、D正确。故选D。
21.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北京就是位于北方地区,A正确;上海、武汉、广州都是位于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B、C、D错误。故选A。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当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时,是人口总量从增加(减少)到减少(增加)的转折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图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3.当一个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②→③这种变化时,可能会产生的问题是( )
A.劳动力过剩 B.教育资源紧缺 C.国防兵力不足 D.加剧环境污染时间
【答案】22.A 23.C
【解析】22.读图可知,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故人口自然增率高,人口增长就快。故人口增长最快应该是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时候,故为①,故选A。
23.当一个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②→③这种变化时,是人口增长小于零,为负增长,人口数量减少,老龄化严重,可能会产生的问题是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社会负担重等,故C对,排除ABD,故选C。
下图是我国某地景观图,读图完成问题。
24.图中景观最有可能出现在( )
A.东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长江三角洲
25.这幅景观图反映出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A.草场广阔 B.沃野千里 C.河网密布 D.沟壑纵横
【答案】24.C 25.D
【解析】24.读图可知,景观中的显著特点是有窑洞,且植被稀疏,窑洞是中国北部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在中国陕甘宁地区,黄土层非常厚,有的厚达几十米,中国人民创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故选C。
25.读图可知,景观中的显著特点是有窑洞,且植被稀疏,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地表破碎、沟壑纵横。故选D。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6.电视里经常看到阿拉伯人,他们的打扮一般是穿白色长袍,主要原因是
A.为了美观、漂亮 B.为了避免风沙和遮防阳光
C.遵守伊斯兰教的规定 D.那里布料很多
27.图中穿着白色长袍传统服饰的居民属于
A.白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混血人种
28.关于图中居民主要分布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居民居住在高脚屋 B.水能资源丰富
C.气候全年炎热干燥 D.该地区人口稠密
【答案】26.B 27.A 28.C
【解析】世界上的人种按照人的体质特征可划分为白色人种、黄色人种和黑色人种,阿拉伯人属于白色人种,信仰伊斯兰教,被称为穆斯林。
26.阿拉伯人的打扮一般是穿白色长袍,主要原因是这些人大部分生活在热带沙漠地区,全年炎热干燥,这样设计是为了避免风沙和遮防阳光,故选B。
27.图中穿着白色长袍传统服饰的居民是主要生活在阿拉伯地区的阿拉伯人,这些人种属于白色人种,故选A。
28.由上题可知,这些人是生活在阿拉伯地区的阿拉伯民族,属于白色人种,这些人生活的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全年炎热干燥,故选C。
29.漫画反映的题是( )
A.全球变暖 B.水污染 C.水土流失 D.酸雨
【答案】A
【解析】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有关的现象,是由于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图中就是全球变暖加速了南极冰川的融化,故A符合题意。
30.下列漫画中,反映了由于不当排放造成土地污染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中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B、由于长期以来靠天养畜,超载放牧或弃牧毁草开荒,牧区有1/3的草地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现象,草地生产力大幅度下降.在牧区要确定合理的载畜量,或划区轮牧,设法保持草地的生产力,由于对林地的管理与利用不尽合理,滥伐森林的问题仍然严重.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加快国土绿化,需要切实执行“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林业方针;大量的排放污水,使用化肥、农药,造成对土地的污染,故选D.
评卷人
得分
二、解答题(5小题,共50分)
31.(10分)读经纬网图,回答问题。
(1)写出ABCD的地理坐标: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A点位于C点的________ 方向;B点位于C点的 ________ 方向。ABCD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________,位于南半球的是_______,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填代号)
【答案】(1) 140°E,80°N 140°W,40°N 140°E;20°N 140°W,20°S
(2) 正北 东北 ABC D AC BD
【解析】(1)在经纬网图上,南北纬、东西经的判读:北增北纬(用“N”表示),南增南纬(用“S”表示),东增东经(用“E”表示),西增西经(用“W”表示)。读图可判断,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140°E,80°N,B点的经纬度是140°W,40°N,C点的经纬度是140°E;20°N,D点的经纬度是140°W,20°S。
(2)在经纬网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由此可判断,图中A点位于C点的正北 方向;B点位于C点的 东北 方向。南北半球的界线是赤道,南纬在南半球,北纬在北半球。故ABC在北半球,D在南半球;东西半球的界线是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西经20°以东至东经160°是东半球,另一半是西半球,由此可判断AC在东半球,BD在西半球。
32.(8分)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A点的经纬度是____,它位于高中低纬度地区的____。
(2)B点的经纬度是____,它位于东西半球中的____半球。
(3)A点位于B点的____方向。
(4)从C点出发,无论朝哪个方向走都是正____方。
(5)A、B、C三点中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
(6)图中A点到C点的距离有____千米。
【答案】 (0º,45ºN) 中纬度 (135ºW,30ººN) 西 东北 南 C 4995
【解析】(1)由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判定该图是北极地区图,是北纬(用N表示) ; A点所在的经线位于0°经线,所在的纬度是45°N,属于中纬度地区。
(2)0°经线以西(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应为西经,所以B点所在的经线的度数应是45°W,纬度为30°N。B点的经纬度是(45°W,30°N)属于东西半球的西半球。
(3)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及距离北极点的远近,判定A点位于B点的东北方向。
(4)在北极地区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C点位于北极点上,其四周都是南方。
(5)纬度大于66.5°时,有极昼极夜现象,图中A的纬度是45N°,B点的纬度是30°N, C点的纬度是90°N,故C点有极昼、极夜现象。
(6)图中A的纬度是45N°,C点的纬度是90°N,两点之间相差45°,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距离相差约111千米,故A点到C点的距离有4 995千米
33.(10分)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的名称:A____;
(2)图中周庄的海拔高度在____米之间,如果分别从D和周庄两个地方到达F,比较容易攀爬的是从____(D地/周庄),原因是____。攀岩运动在____处举行比较合适。____
(3)图中李庄在周庄的____方向。
(4)假设李庄的海拔是50米,那么图中最高山峰与李庄的相对高度是____米。
(5)图中小河的流向大致是____。如要在图中小河上修筑一座水库大坝,应在____(填B或D)处最合适。
【答案】(1)山谷
(2) 100-200 周庄 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E
(3) 西南
(4)800
(5) 自南向北 D
【解析】(1)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A处等值线向高海拔凸出,为山谷。
(2)据图中信息得知周庄位于100米和200米两条等值线之间,故海拔高度为100-200米;与D地道F相比,从周庄到F等值线稀疏,坡度较缓,攀爬较为容易;陡崖地形适宜于攀岩活动,据图可知E为陡崖,故攀岩运动在E处举行比较合适。
(3)据图中方向指标可知,李庄在周庄西南方向;
(4)由图可知最高峰海拔为850米,材料得知李庄海拔为50米,相对高度为两地海拔之差,即800米。
(5)小河从高海拔流向低海拔,据图信息可知自南向北流;D地为峡谷出口出,建设难度小,工程量小,适合修水库大坝。
34.(12分)读“我国36°N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
(1)我国地势的总特征是 ,呈阶梯状分布.在地势的交接处,存在巨大的落差,蕴藏着丰富的 资源.
(2)②代表的地形区是 高原,其特有的建筑是 .
(3)图中气温最低的地形区是 ,主要原因是 .
(4)①②③三个地形区依次位于我国地势的阶梯是 , , .
(5)下列山脉中,是上图二、三阶梯分界线的是
A.昆仑山 B.大兴安岭 C.太行山 D.巫山
(6)受地势的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 (流向)流入海洋,便利东西交通.此地势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 ,利于农业生产.
(7)③是世界最高的 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答案】(1)西高东低;水能;(2)黄土;窑洞;(3)③;海拔高;(4)第三级阶梯;第二级阶梯;第一级阶梯;(5)C;(6)自西向东;降水;(7)青藏.
【解析】(1)我国地势的总特征是西高东低,在地势的交接处,存在巨大的落差,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2)由图可知,②代表的地形区是黄土高原,这里的传统民居是窑洞。
(3)图中气温最低的地形区是③表示的青藏高原,主要原因是由于海拔高。
(4)①②③三个地形区依次位于我国地势的阶梯第三阶梯、第二阶梯和第一阶梯。
(5)以上四座山脉中,位于第二、第三阶梯上的是太行山。
(6)受地势的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入海洋,便利东西交通,此地势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
(7)由图可知,③是世界最高的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06 地理时政热点(测试)-中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文件包含专题06地理时政热点测试解析版-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docx、专题06地理时政热点测试原卷版-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5 区域地理(测试)-中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文件包含专题05区域地理测试解析版-中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docx、专题05区域地理测试原卷版-中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2 地理计算(测试)-中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文件包含专题02地理计算测试解析版-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docx、专题02地理计算测试原卷版-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