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六 几何最值(复习讲义)-中考数学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展开题型六几何最值(复习讲义)
【考点总结|典例分析】
解决几何最值问题的理论依据有: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②垂线段最短;③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或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重合时取到最值);④定圆中的所有弦中,直径最长;⑤圆外一点与圆心的连线上,该点和此直线与圆的近交点距离最短、远交点距离最长.根据不同特征转化从而减少变量是解决最值问题的关键,直接套用基本模型是解决几何最值问题的高效手段.
动点问题是初中数学阶段的难点,它贯穿于整个初中数自数轴起始,至几何图形的存在性、几何图形的长度及面积的最值,函数的综合类题目,无不包含其中.
其中尤以几何图形的长度及面积的最值、最短路径问题的求解最为繁琐且灵活多变,而其中又有一些技巧性很强的数学思想(转化思想),本专题以几个基本的知识点为经,以历年来中考真题为纬,由浅入深探讨此类题目的求解技巧及方法.
考点01胡不归
胡不归模型问题解题步骤如下; 1、将所求线段和改写为“PA+PB”的形式(<1),若>1,提取系数,转化为小于1的形式解决。 2、在PB的一侧,PA的异侧,构造一个角度α,使得sinα= 3、最后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及垂线段最短解题 |
【模型展示】
如图,一动点P在直线MN外的运动速度为V1,在直线MN上运动的速度为V2,且V1<V2,A、B为定点,点C在直线MN上,确定点C的位置使的值最小.
,记,
即求BC+kAC的最小值.
构造射线AD使得sin∠DAN=k,CH/AC=k,CH=kAC.
将问题转化为求BC+CH最小值,过B点作BH⊥AD交MN于点C,交AD于H点,此时BC+CH取到最小值,即BC+kAC最小.
在求形如“PA+kPB”的式子的最值问题中,关键是构造与kPB相等的线段,将“PA+kPB”型问题转化为“PA+PC”型.
1.如图,△ABC中,AB=AC=10,tanA=2,BE⊥AC于点E,D是线段BE上的一个动点,则的最小值是( )
【答案】B
【详解】
如图,作DH⊥AB于H,CM⊥AB于M.
∵BE⊥AC,
∴∠AEB=90°,
∵tanA==2,设AE=a,BE=2a,
则有:100=a2+4a2,
∴a2=20,
∴a=2或-2(舍弃),
∴BE=2a=4,
∵AB=AC,BE⊥AC,CM⊥AB,
∴CM=BE=4(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
∵∠DBH=∠ABE,∠BHD=∠BEA,
∴,
∴DH=BD,
∴CD+BD=CD+DH,
∴CD+DH≥CM,
∴CD+BD≥4,
∴CD+BD的最小值为4.
故选B.
考点02阿氏圆
“阿氏圆”模型核心知识点是构造母子型相似,构造△PAB∽△CAP 推出 PA2 ,即:半径的平方=原有线段 构造线段。 |
【模型展示】
如下图,已知A、B两点,点P满足PA:PB=k(k≠1),则满足条件的所有的点P构成的图形为圆.
(1)角平分线定理:如图,在△ABC中,AD是∠BAC的角平分线,则.
证明:,,即
(2)外角平分线定理:如图,在△ABC中,外角CAE的角平分线AD交BC的延长线于点D,则.
证明:在BA延长线上取点E使得AE=AC,连接BD,则△ACD≌△AED(SAS),CD=ED且AD平分∠BDE,则,即.
接下来开始证明步骤:
如图,PA:PB=k,作∠APB的角平分线交AB于M点,根据角平分线定理,,故M点为定点,即∠APB的角平分线交AB于定点;
作∠APB外角平分线交直线AB于N点,根据外角平分线定理,,故N点为定点,即∠APB外角平分线交直线AB于定点;
又∠MPN=90°,定边对定角,故P点轨迹是以MN为直径的圆.
1.如图,在中,∠ACB=90°,BC=12,AC=9,以点C为圆心,6为半径的圆上有一个动点D.连接AD、BD、CD,则2AD+3BD的最小值是 .
【分析】首先对问题作变式2AD+3BD=,故求最小值即可.
考虑到D点轨迹是圆,A是定点,且要求构造,条件已经足够明显.
当D点运动到AC边时,DA=3,此时在线段CD上取点M使得DM=2,则在点D运动过程中,始终存在.
问题转化为DM+DB的最小值,直接连接BM,BM长度的3倍即为本题答案.
2.如图,已知正方ABCD的边长为4,圆B的半径为2,点P是圆B上的一个动点,则的最大值为_______.
【分析】当P点运动到BC边上时,此时PC=2,根据题意要求构造,在BC上取M使得此时PM=1,则在点P运动的任意时刻,均有PM=,从而将问题转化为求PD-PM的最大值.
连接PD,对于△PDM,PD-PM<DM,故当D、M、P共线时,PD-PM=DM为最大值.
考点03费马点
费马点”是指位于三角形内且到三角形三个顶点距高之和最短的点。 主要分为两种情况: (1)当三角形三个内角都小于120°的三角形,通常将某三角形绕点旋转60度,从而将“不等三爪图”中三条线段转化在同一条直线上,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决问题。 (2)当三角形有一个内角大于120°时,费马点就是此内角的顶点. 费马点问题解题的核心技巧: 旋转60° 构造等边三角形 将“不等三爪图”中三条线段转化至同一直线上 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求解问题 |
【模型展示】
问题:在△ABC内找一点P,使得PA+PB+PC最小.
【分析】在之前的最值问题中,我们解决的依据有: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点到直线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作对称化折线段为直线段、确定动点轨迹求最值等.
(1)如图,分别以△ABC中的AB、AC为边,作等边△ABD、等边△ACE.
(2)连接CD、BE,即有一组手拉手全等:△ADC≌△ABE.
(3)记CD、BE交点为P,点P即为费马点.(到这一步其实就可以了)
(4)以BC为边作等边△BCF,连接AF,必过点P,有∠PAB=∠BPC=∠CPA=120°.
在图三的模型里有结论:(1)∠BPD=60°;(2)连接AP,AP平分∠DPE.
有这两个结论便足以说明∠PAB=∠BPC=∠CPA=120°.原来在“手拉手全等”就已经见过了呀,只是相逢何必曾相识!
1.如图,将绕点逆时针旋转60°得到,与交于点,可推出结论:
问题解决:如图,在中,,,.点是内一点,则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和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
【答案】
【详解】
如图,将△MOG绕点M逆时针旋转60°,得到△MPQ,
显然△MOP为等边三角形,
∴,OM+OG=OP+PQ,
∴点O到三顶点的距离为:ON+OM+OG=ON+OP+PQ,
∴当点N、O、P、Q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有ON+OM+OG最小,
此时,∠NMQ=75°+60°=135°,
过Q作QA⊥NM交NM的延长线于A,则∠MAQ=90°,
∴∠AMQ=180°-∠NMQ=45°,
∵MQ=MG=4,
∴AQ=AM=MQ•cos45°=4,
∴NQ=,
故答案为:.
2、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E是等边三角形,M为对角线BD(不含B点)上任意一点,将BM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BN,连接EN、AM、CM.
⑴ 求证:△AMB≌△ENB;
⑵ ①当M点在何处时,AM+CM的值最小;
②当M点在何处时,AM+BM+CM的值最小,并说明理由;
⑶ 当AM+BM+CM的最小值为时,求正方形的边长.
【答案】
(1)△AMB≌△ENB,证明略。
(2)①当M点落在BD的中点时,AM+CM的值最小.
②连接CE,当M点位于BD与CE的交点处时,
AM+BM+CM的值最小,图略
(3)
【解析】解:⑴∵△ABE是等边三角形,
∴BA=BE,∠ABE=60°.
∵∠MBN=60°,
∴∠MBN-∠ABN=∠ABE-∠ABN.
即∠BMA=∠NBE.
又∵MB=NB,
∴△AMB≌△ENB(SAS)
⑵①当M点落在BD的中点时,AM+CM的值最小
②如图,连接CE,当M点位于BD与CE的交点处时,
AM+BM+CM的值最小
理由如下:连接MN.由⑴知,△AMB≌△ENB,
∴AM=EN.
∵∠MBN=60°,MB=NB,
∴△BMN是等边三角形.
∴BM=MN.
∴AM+BM+CM=EN+MN+CM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EN+MN+CM=EC最短
∴当M点位于BD与CE的交点处时,AM+BM+CM的值最小,即等于EC的长
⑶过E点作EF⊥BC交CB的延长线于F,
∴∠EBF=90°-60°=30°.
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则BF=x,EF=.
在Rt△EFC中,
∵EF2+FC2=EC2,
∴()2+(x+x)2=
解得,x=(舍去负值).
∴正方形的边长为
考点04瓜豆原理
动点的轨迹为定圆时,可利用:“一定点与圆上的动点距离最大值为定点到圆心的距离与半径之和,最小值为定点到圆心的距离与半径之差”的性质求解。 确定动点轨迹为圆或者圆弧型的方法: (1)动点到定点的距离不变,则点的轨迹是圆或者圆弧。 (2)当某条边与该边所对的角是定值时,该角的顶点的轨迹是圆,具体运用如下; ①见直角,找斜边,想直径,定外心,现圆形 ②见定角,找对边,想周角,转心角,现圆形 |
【知识精讲】
如图,P是圆O上一个动点,A为定点,连接AP,Q为AP中点.
考虑:当点P在圆O上运动时,Q点轨迹是?
【分析】观察动图可知点Q轨迹是个圆,而我们还需确定的是此圆与圆O有什么关系?
考虑到Q点始终为AP中点,连接AO,取AO中点M,则M点即为Q点轨迹圆圆心,半径MQ是OP一半,任意时刻,均有△AMQ∽△AOP,QM:PO=AQ:AP=1:2.
【小结】确定Q点轨迹圆即确定其圆心与半径,
由A、Q、P始终共线可得:A、M、O三点共线,
由Q为AP中点可得:AM=1/2AO.
Q点轨迹相当于是P点轨迹成比例缩放.
根据动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分析圆心的相对位置关系;
根据动点之间的数量关系分析轨迹圆半径数量关系.
如图,P是圆O上一个动点,A为定点,连接AP,作AQ⊥AP且AQ=AP.
考虑:当点P在圆O上运动时,Q点轨迹是?
【分析】Q点轨迹是个圆,可理解为将AP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AQ,故Q点轨迹与P点轨迹都是圆.接下来确定圆心与半径.
考虑AP⊥AQ,可得Q点轨迹圆圆心M满足AM⊥AO;
考虑AP=AQ,可得Q点轨迹圆圆心M满足AM=AO,且可得半径MQ=PO.
即可确定圆M位置,任意时刻均有△APO≌△AQM.
如图,△APQ是直角三角形,∠PAQ=90°且AP=2AQ,当P在圆O运动时,Q点轨迹是?
【分析】考虑AP⊥AQ,可得Q点轨迹圆圆心M满足AM⊥AO;
考虑AP:AQ=2:1,可得Q点轨迹圆圆心M满足AO:AM=2:1.
即可确定圆M位置,任意时刻均有△APO∽△AQM,且相似比为2.
【模型总结】
为了便于区分动点P、Q,可称点P为“主动点”,点Q为“从动点”.
此类问题的必要条件:两个定量
主动点、从动点与定点连线的夹角是定量(∠PAQ是定值);
主动点、从动点到定点的距离之比是定量(AP:AQ是定值).
【结论】(1)主、从动点与定点连线的夹角等于两圆心与定点连线的夹角:
∠PAQ=∠OAM;
(2)主、从动点与定点的距离之比等于两圆心到定点的距离之比:
AP:AQ=AO:AM,也等于两圆半径之比.
按以上两点即可确定从动点轨迹圆,Q与P的关系相当于旋转+伸缩.
古人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圆得圆,“种”线得线,谓之“瓜豆原理”.
1.如图,在矩形ABCD中,AB=4,AD=6,E是AB边的中点,F是线段BC上的动点,将ΔEBF沿EF所在直线折叠得到ΔEB' F,连接B' D,则B' D的最小值是_____.
【答案】.
【详解】
如图所示点B'在以E为圆心EA为半径的圆上运动,当D、B'、E共线时,B'D的值最小,根据折叠的性质,△EBF≌△EB'F,∴∠B=∠EB'F,EB'=EB.
∵E是AB边的中点,AB=4,∴AE=EB'=2.
∵AD=6,∴DE2,∴B'D=22.
故答案为22.
2.如图,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4,点D是直线AB上一点.将线段CD绕点D顺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DE,连结BE.
(1)若点D在AB边上(不与A,B重合)请依题意补全图并证明AD=BE;
(2)连接AE,当AE的长最小时,求CD的长.
【答案】(1)见解析;(2)
【详解】
解:(1)补全图形如图1所示,AD=BE,理由如下:
∵△ABC是等边三角形,
∴AB=BC=AC,∠A=∠B=60°,
由旋转的性质得:∠ACB=∠DCE=60°,CD=CE,
∴∠ACD=∠BCE,
∴△ACD≌△BCE(SAS),
∴AD=BE.
(2)如图2,过点A作AF⊥EB交EB延长线于点F.
∵△ACD≌△BCE,
∴∠CBE=∠A=60°,
∴点E的运动轨迹是直线BE,
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当点E与F重合时,AE的值最小,
此时CD=CE=CF,
∵∠ACB=∠CBE=60°,
∴AC∥EF,
∵AF⊥BE,
∴AF⊥AC,
在Rt△ACF中,
∴CF===,
∴CD=CF=.
考点05将军饮马
1.两定(异侧),一动
2.两定(同侧),一动
3.一定,两动
4.两动,两动
知识提炼:
折线问题→→→(利用轴对称的性质)→→→两点间线段最短问题
1.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0,AD=6,动点P满足S△PAB=S矩形ABCD,则点P到A,B两点距离之和PA+PB的最小值为 .
【答案】2
【解析】解:设△ABP中AB边上的高是h.
∵S△PAB=S矩形ABCD,
∴AB•h=AB•AD,
∴h=AD=4,
∴动点P在与AB平行且与AB的距离是2的直线l上,如图,作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E,连接AE,连接BE,则BE的长就是所求的最短距离.
在Rt△ABE中,∵AB=10,AE=4+4=8,∴BE===2,
即PA+PB的最小值为2.故答案为:2.
2.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4,AD是BC边上的中线,F是AD边上的动点,E是AC边上一点,若AE=2,当EF+CF取得最小值时,则∠ECF的度数为多少?
【答案】∠ECF=30º
【解析】解:过E作EM∥BC,交AD于N,如图所示:
∵AC=4,AE=2,∴EC=2=AE,∴AM=BM=2,∴AM=AE,
∵AD是BC边上的中线,△ABC是等边三角形,∴AD⊥BC,
∵EM∥BC,∴AD⊥EM,
∵AM=AE,∴E和M关于AD对称,连接CM交AD于F,连接EF,则此时EF+CF的值最小,
∵△ABC是等边三角形,∴∠ACB=60º,AC=BC,∵AM=BM,
∴∠ECF=∠ACB=30º.
3.(1)如图1,在A和B两地之间有一条河,现要在这条河上建一座桥CD,桥建在何处才能使从A到B的路径最短?(假定河的两岸是平行的直线,桥要与河岸垂直)
(2)如图2,在A和B两地之间有两条河,现要在这两条河上各建一座桥,分别是MN和PQ, 桥分别建在何处才能使从A到B的路径最短?(假定河的两岸是平行的直线,桥要与河岸垂直)
【答案】(1)
(2)
【解析】解:(1)如图,过点B作BB’垂直于河岸,且使BB’长度等于这条河宽,连接AB’交河的一岸于点C,过点C作CD垂直于河岸,与另一岸交点为D,则CD即为架桥最合适的位置.
(2)如图,过点A作AA’垂直于距点A较近的河岸,且使AA’长等于该河宽,同样,过点B作BB’垂直于距点B较近的河岸,且使BB’长等于河宽,连接A’B’分别交两条河相邻的河岸于点N, P, 过点N作NM垂直于该河河岸,与另一岸交点为M, 过P作PQ垂直于该河河岸,与另一岸交点为Q, 则MN, PQ即为架桥最合适的位置.
4.如图,在锐角三角形ABC中,BC=4,∠ABC=45º,BD平分∠ABC,M、N分别是BD、BC上的动点,试求CM+MN的最小值.
【答案】4
【解析】如图所示,过点C作CE⊥AB于点E,交BD于点M',过点M'作M'N'⊥BC于N',则CE即为CM+MN的最小值.
∵BC=,∠ABC=45º,BD平分∠ABC,
∴△BC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故CM+MN的最小值为4.
题型六 几何最值(复习讲义)-备战2024年中考数学二轮复习高分突破(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题型六 几何最值(复习讲义)-备战2024年中考数学二轮复习高分突破(全国通用),文件包含题型六几何最值复习讲义原卷版docx、题型六几何最值复习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题型六 几何最值(专题训练)-备战2024年中考数学二轮复习高分突破(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题型六 几何最值(专题训练)-备战2024年中考数学二轮复习高分突破(全国通用),文件包含题型六几何最值专题训练原卷版docx、题型六几何最值专题训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重难点05 二次函数与几何的动点及最值、存在性问题(14题型)-备战2024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高效讲练测(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重难点05 二次函数与几何的动点及最值、存在性问题(14题型)-备战2024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高效讲练测(全国通用),文件包含重难点突破05二次函数与几何的动点及最值存在性问题原卷版docx、重难点突破05二次函数与几何的动点及最值存在性问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