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3版新教材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全册训练题(31份)
2023版新教材高中化学期末质量检测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2023版新教材高中化学期末质量检测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
2.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酸性环境下,钢铁只能发生析氢腐蚀
B.金属腐蚀的实质是金属失去电子被还原的过程
C.轮船的船壳水线以下常装有一些锌块,这是利用了牺牲阳极法
D.铜铁交接处,在潮湿的空气中直接发生反应:Fe-3e-===Fe3+,继而形成铁锈
3.已知:X(g)+2Y(g)⇌3Z(g) ΔH=-a kJ·ml-1(a>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0.1 ml X和0.2 ml Y充分反应生成Z的物质的量一定小于0.3 ml
B.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C.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放出的总热量可达a kJ
D.升高反应温度,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
4.25 ℃时,在某物质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aml·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7时,水的电离受到促进 B.a>7时,水的电离受到抑制
C.a<7时,溶液的pH一定为a D.a>7时,溶液的pH一定为14-a
5.中国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利用太阳光在催化剂表面实现高效分解水,其主要过程如图所示。
已知:几种物质中化学键的键能如表所示。
若反应过程中分解了2 ml水,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总反应为2H2O eq \(=====,\s\up7(光照)) 2H2↑+O2↑ B.过程Ⅰ吸收了926 kJ能量
C.过程Ⅱ放出了574 kJ能量 D.过程Ⅲ属于放热反应
6.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7.用标准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操作不会引起实验误差的是( )
A.用蒸馏水洗净酸式滴定管后,装入标准盐酸进行滴定
B.用蒸馏水洗净锥形瓶后,再用NaOH溶液润洗,后装入NaOH溶液进行滴定
C.用碱式滴定管取10.00 mL NaOH溶液放入用蒸馏水洗净的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蒸馏水进行滴定
D.用酚酞作指示剂滴至红色刚变无色时即停止加盐酸
8.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我国科学家设计了熔盐电池捕获二氧化碳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①中有碳氧键断裂
B.过程②中C2O eq \\al(2-,5) 在电极a上发生了还原反应
C.过程③中的反应可表示为CO2+O2-===CO eq \\al(2-,3)
D.熔盐电池的总反应为CO2 eq \(=====,\s\up7(通电)) C+O2↑
9.25 ℃时,向20 mL 0.1 ml·L-1 H2R(二元弱酸)溶液中滴加0.1 ml·L-1 NaOH溶液,溶液pH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对应的溶液中:c(H2R)+c(HR-)+c(R2-)=0.1 ml·L-1
B.b点对应的溶液中:c(Na+)>c(HR-)>c(H2R)>c(R2-)
C.溶液的导电性:b>c
D.a、b、c、d点中,d点对应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10.25 ℃时,在25 mL 0.1 ml·L-1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 ml·L-1的CH3COOH溶液,溶液的pH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B点的横坐标a=12.5
B.C点时溶液中有:c(Na+)>c(CH3COO-)>c(H+)>c(OH-)
C.D点时溶液中有:c(CH3COO-)+c(CH3COOH)=2c(Na+)
D.曲线上A、B间的任意一点,溶液中都有:c(Na+)>c(CH3COO-)>c(OH-)>c(H+)
11.下列选项中的图像与其解释或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12.对于可逆反应:2A(g)+B(g)⇌2C(g) ΔH<0,下列各图正确的是( )
13.反应4A(g)+3B(g)⇌2C(g)+D(g),经2 min,B的浓度减少0.6 ml·L-1。对该反应速率的表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 ml·L-1·min-1
B.用B、C、D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3∶2∶1
C.在2 min末,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3 ml·L-1·min-1
D.在2 min内,用B、C表示的反应速率均逐渐减小
14.温度为T K时,向V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A(g)和B(g),发生反应A(g)+B(g)⇌C(s)+xD(g) ΔH>0,容器中A、B、D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在前10 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D)=0.3 ml·L-1·min-1
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eq \f(c2(D),c(A)·c(B))
C.若平衡时保持温度不变,压缩容器容积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反应至15 min时,改变的反应条件是降低温度
15.氢氟酸是一种弱酸,可用来刻蚀玻璃。已知:25 ℃时:①HF(aq)+OH-(aq)===F-(aq)+H2O(l) ΔH=-67.7 kJ·ml-1;②H+(aq)+OH-(aq)===H2O(l) ΔH=-57.3 kJ·ml-1,在20 mL 0.1 ml·L-1氢氟酸中加入V mL 0.1 ml·L-1NaOH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氟酸的电离方程式及其热效应可表示为
HF(aq)⇌H+(aq)+F-(aq) ΔH=-10.4 kJ·ml-1
B.当V=20时,溶液中:c(OH-)>c(HF)+c(H+)
C.当V=20时,溶液中:c(F-)0时,溶液中一定存在:c(Na+)>c(F-)>c(OH-)>c(H+)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10分)已知表中所示的一组物质:
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时,0.1 ml·L-1的溶液呈碱性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标准状况下,5.6 L HCl气体完全溶于蒸馏水中,形成2 500 mL溶液,则该溶液的pH=________。
(3)常温时,pH=4的H2SO4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水(H+)=________,pH=9的Na2CO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水(OH-)=________。
(4)常温时,向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电离平衡常数Ka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7.(共6分)利用甲烷催化还原NOx,可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 ΔH1=-574 kJ·ml-1
②CH4(g)+4NO(g)⇌2N2(g)+CO2(g)+2H2O(g) ΔH2=-1 160 kJ·ml-1
③CH4(g)+2NO2(g)⇌N2(g)+CO2(g)+2H2O(g) ΔH3=-867 kJ·ml-1
(1)如果三个反应的平衡常数依次为K1、K2、K3,则K3=________(用K1、K2表示)。
(2)在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l CH4和2 ml NO2进行反应③,CH4的平衡转化率α(CH4)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若容器中的压强为p2,y点:v正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v逆。
②在T0 K下,x点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18.(15分)控制和治理CO2是解决温室效应及能源问题的有效途径。
(1)研究表明,在Cu/ZnO催化剂作用下,CO2(g)和H2(g)反应生成液态甲醇和液态水,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25 ℃、101 kPa下,H2(g)和CH3OH(l)的摩尔燃烧焓分别为-285.8 kJ·ml-1和-726.5 kJ·ml-1。]
(2)已知2CO2(g)+6H2(g)⇌C2H4(g)+4H2O(g) ΔH,在两个固定容积均为2 L的密闭容器中以不同的 eq \f(n(H2),n(CO2)) 充入H2(g)和CO2(g),CO2(g)的平衡转化率α(CO2)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X________(填“>”“”“c(OH-)>c(CH3COO-)>c(H+),D错误。
11.答案:A
解析:合成氨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即反应产物的总能量比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使用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改变反应速率,但反应热不改变,图像曲线变化与实际相符,故A正确;根据可逆反应X(g)+Y(g)⇌2Z(g)可知,反应中X、Z的系数比为1∶2,达到平衡时,X、Z的消耗速率之比等于1∶2,而a点二者的消耗速率相等,不是平衡状态,故B错误;乙酸是弱电解质,通入氨气发生反应,即CH3COOH+NH3―→CH3COONH4,生成了CH3COONH4,CH3COONH4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溶液导电性增强,故C错误;25 ℃时,比较a、b两点,a点Ksp[Fe(OH)3]=c平(Fe3+)·c eq \\al(3,平) (OH-)=c平(Fe3+)×(10-12.7ml·L-1)3,b点Ksp[Cu(OH)2]=c平(Cu2+)·c eq \\al(2,平) (OH-)=c平(Cu2+)×(10-9.6ml·L-1)2,因c平(Fe3+)=c平(Cu2+),则Ksp[Fe(OH)3]2.0;
② 2CO2(g)+6H2(g)⇌C2H4(g)+4H2O(g)
起始浓度(ml·L-1) 0.5 1 0 0
转化浓度(ml·L-1) 0.25 0.75 0.125 0.5
平衡浓度(ml·L-1) 0.25 0.25 0.125 0.5
因此P点时的化学平衡常数K= eq \f(0.125×0.54,0.252×0.256) ml-3·L3=512 ml-3·L3;③由题图可知,升高温度,CO2的平衡转化率降低,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P点温度高于Q点温度,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K值减小,则KP eq \r(3,\f(Ksp[Fe(OH)3],c(Fe3+))) = eq \r(3,\f(2.8×10-39,1×10-6)) ml·L-1=1.41×10-11ml·L-1;(5)“沉淀”过程中,通入过量CO2与溶液中的四羟基合铝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氢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Al(OH)4]+CO2===Al(OH)3↓+NaHCO3。
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固体,溶液红色变浅
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B
室温下,用pH试纸测定浓度为0.1 ml·L-1 NaClO溶液和0.1 ml·L-1CH3COONa溶液的pH
比较HClO和CH3COOH的酸性强弱
C
等体积、pH=2的HX和HY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锌粒反应,排水法收集气体,HX放出的氢气多且反应速率快
证明HX酸性比HY强
D
向10 mL 0.2 ml·L-1 NaOH溶液中滴加2滴0.1 ml·L-1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0.1 ml·L-1 FeCl3溶液,又生成红褐色沉淀
证明在相同温度下Ksp:Mg(OH)2>Fe(OH)3
图像
解析或结论
A.以N2和H2为原料合成氨的反应在有、无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恒温恒容容器中的反应X(g)+Y(g)⇌2Z(g),部分物质的浓度与其消耗速率之间的关系,其中a点为平衡状态
图像
解析或结论
C.向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的过程中溶液导电性I的变化
D.25 ℃时,Fe(OH)3(s)、Cu(OH)2(s)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Ksp[Fe(OH)3]>Ksp[Cu(OH)2]
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物质
H2SO4
NaOH
CH3COOH
NH3·H2O
Na2CO3
NH4Cl
HCl
NaCl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3高中化学期末质量评估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3高中化学期末质量评估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3高中化学期末质量评估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